人权外交能否令缅甸成为第二个阿根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8:18:30
人权外交能否令缅甸成为第二个阿根廷?(刊于10月1日《纵横周刊》)
羽良
由缅甸青年僧侣组织“缅甸全国青年僧侣联盟”领导的“袈裟革命”已经进入第二周,缅甸军政府方面已经放弃了最初的克制对策,开始了血腥的镇压。
尽管美欧各国,以及东盟和日本对缅甸军政府纷纷表示谴责,美国政府更是祭出经济制裁手段,但至今收效甚微。而此前有报道称,此次缅甸僧侣抗议运动有国际社运组织积极介入,现在看来并没有给军政府带来足够大的压力迫使其放弃镇压政策。
缅甸的军政权现状,不禁令人想起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阿根廷军政权在外界压力面前,从初期疯狂的人权迫害到迫于压力选择缓和政策并最终转向民主的历史。在阿根廷军政权倒台的过程中,以大赦国际为代表的国际倡议网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与阿根廷国内人权组织的合作,大赦国际掌握了大量阿根廷军政府逮捕杀害国内异议人士的详细数据,并通过报告的形式向国际社会,尤其是对阿根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政府发布这些军政府的罪行。大赦国际和其它人权组织提交的详细报告,直接导致了阿根廷军政府最大的外援美国政府停止了对阿根廷的军援。同时,卡特政府的助理国务卿帕特里夏·德里安(Patricia Derian)主持的人权办公室成为国际人权网络与卡特政府人权外交政策的重要连接点。卡特政府时期美国官方获得的绝大部分阿根廷军政府迫害人权的确切信息,就是通过这样的非官方渠道获得的。
面对国际上的谴责、经济制裁,以及国际社运组织的介入,缅甸军政权为何依旧有恃无恐?以人权组织和社运组织为首的跨国倡议网络是否有可能帮助缅甸带来实质上的改变?国际政治学界的一项研究也许有助于帮助人们对缅甸未来局势发展进行判断。
根据玛格丽特·凯克(Margaret Keck)和凯瑟琳·辛金克(Kathryn Sikkink)对拉美国家民主化进程中跨国倡议网络的研究,跨国倡议网络之所以能对阿根廷军政府进行有效的政治影响,源于跨国人权组织的成功的宣传和游说。这些组织成功利用了与军政府有重大利益相关的美国政府,在阿根廷国内人权保护遭到极端压制的情况下,通过在美国的人权活动,成功促成了卡特政府时期对阿根廷乃至整个拉美国家的人权外交,从而加速了拉美各国政府的平民化进程,并极大提升了美洲国家组织对人权和民主问题的干涉力度。
不过,凯克和辛金克并不认为跨国人权倡议网络在阿根廷的成功可以轻易复制。一般来说,跨国倡议网络只能对民主国家的政府进行有效游说,敦促其对存在人权迫害现象的非民主政府进行人权外交。而人权外交只有在“道德原则”同“政治杠杆”共同实施的时候,才有可能奏效。以阿根廷军政权为例,二战后阿根廷军队最大的金主是美国政府的军援(出于冷战时的反共需要),在国际上,阿根廷由于移民、宗教等历史原因,标榜其与欧洲各国同属于“西方和基督教文明”,经济上广泛依赖于出口贸易。当阿根廷的军人政权登场时,冷战气氛已经开始缓和,经历了左翼学生运动的欧洲各国,普遍强化了政治的社会民主化程度。军政权在政治经济上所必须依赖的欧美国家,对人权外交的关注程度普遍上升。因此,跨国人权倡议网络通过在欧美国家的游说所促成的对阿根廷军政权的人权外交,不仅在政治道义上合法性充足,在“政治杠杆”上也大有可为。随着美国削减并最终停止对阿根廷的军援,欧美对阿根廷实行全面贸易制裁,军政权当局不得不正视欧美各国的人权外交压力,以减轻国际孤立带来的政经困难。这最终带来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是人权外交在二战之后,第一次取得了重大胜利;二是军人政权高压统治的缓和,促进了拉美各国市民社会的壮大,为政治民主化奠定了基础。(Charles Tilly,1992)
可惜的是,影响人权外交效果的上述因素,对今天的缅甸来说,都是很不利于支持民主的僧侣和民众一方的。缅甸军政权的四个最大利益相关方分别是中国、东盟、日本和印度,而这四方中,除了日本之外,都没有达到跨国倡议网络的活动能够影响政府外交政策的地步。尤其是在缅甸拥有经济利益的各国,都不愿意对缅甸军政权进行实质性的制裁和干预。而以初级农业经济为主、对外经济依存度极低的缅甸,在面对欧美经济制裁的时候,也更容易摆出“你能乃我何”的流氓姿态。同时,东盟与美洲国家组织不同,后者在二战后通过的《美洲人权公约》对各国具有相当强的政治影响力,而东盟不仅缺乏这样的人权公约,辖下各国更是几乎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国家,可以,尊重人权的民主价值观在东盟而言,只是一个字面上的装饰品,没有真正的政治约束力。
说到底,跨国倡议网络推行的人权外交中最重要的“政治杠杆”效应目前对缅甸当局很难发挥作用。这也同时解释了自1988年民主运动遭到镇压后,20年来缅甸民主抗议运动不断,却始终无法令军政权让步的根本原因。因此,尽管此次“袈裟革命”是20年来缅甸社会爆发的最有力的一次民主运动,但其前景不容乐观。
《超越国界的活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玛格丽特·凯克 凯瑟琳·辛金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