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亿多剩于劳动力的中国居然出现民工荒——思索新农村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1:58:52
翠花在茶馆里找到正在打麻将的丈夫大海。
翠花:家里鱼塘里的鱼被铁合金厂的污水毒死了你也不去管?
大海:我咋管?我有啥子办法管?
翠花:那两亩田的水稻你也不去搞搞田间管理?
大海:有啥子管头,反正种出的稻谷够吃就得了,多种出来,一斤谷子几角钱,能卖得到几个钱?
翠花:那你也不要在这里玩,出去做工嘛!
大海:去广东做工,一天做十几个小时,一个月那么几百块钱,去掉吃住还不够看病,有啥子做头?
从去年开始,沿海地区以致于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民工荒,贫穷的农民为什么拒绝去沿海地区的鞋子、衬衣、玩具、电器等出口商品的生产的流水线上工作呢?当然有工作环境恶劣、福利缺乏保障和城市对农民工的限制和歧视等原因,但是其核心原因是去生产线上就业其实是无效就业,什么是无效就业呢?
以现在沿海地区的工资水平和消费水平,一个在生产线上工作的工人只能在他所在的城市生存,永远不可能买房也不可能让子女在那里上学就业,这就是无效就业。反正在哪都是苦熬,又何必在生产线上加班加点去承受那巨大的身体和心理的压力呢?还不如回家守着几亩薄田度日。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的农民工在沿海地区的鞋子、衬衣、玩具、电器等出口商品的生产的流水线上辛勤的工作,为中国换来了八千多亿美圆的外/汇/储/备,保障了政府的税/收来源,2005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为14221.2亿美/元,中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超70%。
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当劳动力供不应求时,劳动力的价格将会上涨,直到供求基本平衡。如果劳动力价格上涨到可以让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在城市里生活得下去,那么就是再苦点、累点甚至受点气农民工也还是会愿意到生产线上工作。但是劳动力的价格涨不上去,据统计尽管中国现在还有2亿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沿海工业区还是有高达1000万的劳动力缺口。这个问题如果不能解决,中国商品将在国际市场失去竞争力,巨额的出口将会受到抑制,国民经济也将受到影响,这就是问题的可怕之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中国经济其实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苦力中国
2005年中国的纺织品虽实现了1150亿美元的出口额,顺差超过900亿美元,但是,这些出口额是由200亿件服装和大量纺织品原料换来的,相当于给全球除中国外的每人做了3.7件衣服,而一件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平均售价不到4美元。
在全球一体化的国际分工中,中国付出了劳动力、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充当了世界工厂中的苦力,而发达国家却把持着跨国公司的核心尖端技术和具有高价值的品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资一直是非常欢迎的,对外资的政策也是相当优惠的,甚至税收优惠达到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不足内资企业的一半,以至于出现了很多实际上有中国人经营的,挂羊头卖狗肉的假外资。外资企业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造就巨额的贸易顺差,沿海很多城市,诸如东莞、苏州的人均GDP也大大超过内地城市。2005年苏州人均GDP为7000美圆,而成都仅为2500美圆,苏州是成都的2.8倍但是成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94元,苏州为14451元,是成都的1.4倍,如果把物价因素、社会福利因素和苏州大大量外来人口未被统计等因素考虑进去,实际上成都人的生活品质是超过苏州的,为什么GDP不能代表实际生活水平呢?因为,沿海地区打工仔创造的财富都进入了外资老板的荷包,打工仔们实际上是无效就业,而成都是个综合性城市,综合的城市功能创造了很多诸如个体户、医生、教师、律师、演员等有效就业机会,成都人的劳动成果等多的是属于自己。
在沿海地区农民工工资近20年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又应该如何认识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的意义呢?
二、 腹背受敌的人/民/币
为了维持庞大的出口,中国不得不抑制人/民/币应有的升值,美圆在国际外汇市场上贬值60%时,仍然不敢对美圆大幅度升值,导致巨额外汇储备缩水,中国民工的血汗就这样被西方人巧取了。原本用于在国际市场上购买石油、矿石的财富实际大量减少,中国财富总量因此减少,也就是说原来一名工人生产一件衬衫可以换10升油,现在只能换6升了,西方国家正在快乐的享受中国工人用血汗换来的廉价商品。
更严重的是人/民/币是腹背受敌,为了支撑快速增长的经济,中国出现了严重的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供应不足,供不应求就要涨价。近年来,国内的能源、粮食、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甚至住房都纷纷涨/价,人/民/币在国际上面临升值压力的同时,在国内却受到通/货/膨/胀的威胁。
三、 挤也挤不出来的内/需
为什么整个国家快速增长的财富没能转化为内需呢?原因有三
1.税收和政府支/出过于庞大,中国税收占GDP的比例是世界上主要经济国家中最高的,大笔财富进入国库,用来豢养庞大的官僚体系,中国的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和公/车/开/支就已经达到每年7000亿,钱都被当官的花了,民间消费当然不足。
2.社会福利保障不健全,真正有效的医疗、养老保险覆盖率严重不足,有65.7%的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险,另外近35%的有医疗保险的人中的很大比例的保险额度和能力也非常有限;中国养老金覆盖率仅25%。公民购房、教育的开支也都极其巨大。没有医疗、养老的保障,买房教育自己掏腰包,老百姓当然不敢放手消费。
3.贫/富/分/化严重
民间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但是一个人只能吃一碗饭,睡一张床、开一辆车,更多的个人消费将成为奢侈消费,对社会的有效总需求意义不大;而多数穷人是没有消费能力的,目前在彩电几百块钱的情况下,中国农村彩电的普及率仅65%,这样庞大但是没有购买力的人口怎么能支撑消费?
四、饮鸠止渴的政/府/投/资
有哈尼宫殿之称的云南省红河州政府大楼,投资达16亿元。而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红河州2005年的地方财政收入仅26.74亿元。
既没有市场的调节,也没有民众舆/论/监/督的政府投资无法避免有很强的盲目性。为了拉动内需,促进就业,国家近年来每都有2000亿左右的政/府投入,还有很多其他用于经济建设的财政支出,这些支出,主要投向了两个方向,一是国家和各地基本建设工程,二是政府扶持的重点企业和项目。对于前者,很多具体数据是不得而知的,能看到的是比比皆是的堪与白/宫媲美的地市级政/府大楼,不管是修路还是建房子,对经济的贡献有多大?浪费了多少资源?破坏了多少环境?不得而知。这些决策的依据不是来自市场或者民意,而是为了政绩、为了享受和贪/官的私囊,近几年全国因为道路工程腐/败已经查处的十几个交通厅/长。
至于后者,近年对农业、外贸、高科技等诸多行业的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资金扶持,简单的说就是直接把钱给一些企业用于技术革新、基地建设等企业发展项目,这样对某个企业或者某个项目的扶持,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据报道,康佳得到了1000万元的技术创新资金,这对长/虹、T/C/L公平吗?政府应该在市场竞争中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而不应该刻意的去帮助某些企业,这就象裁判员加入某方参加比赛一样,这不仅是对对方的不公平,而且打/乱/了由戏的规则,使双方不再把通过提高自身竞技能力作为第一重点,反而会把精力放在如何取得裁判的支持上,现在有很多企业就在花大量的精力,甚至设立专门的部门就是申报各种项目取得政府的资金支持,这样除了对政绩有益外,就只有破坏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孳/生/腐/败了。通过重/税把企业的利润收上来,再在非公平竞争的情况下返还给部分企业有什么意思呢?
五、 潜规则之上的市场经济
在美/国一种药物只是改变有效成分含量是不需要当作新药重新实验、审批的,2004年一年,药监局便受理了10009种新药报批,而同期美/国药监局同期受理新药报批数量仅受理了148种。中国的药监局的官员已经把这种换包装换含量的新药审批工作当作自己的主要工作和致富手段,今年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因涉嫌收受贿赂被“双/规”,与曹同时被抓的,还有另外两名医药界的“重量级”人物,一是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助理巡视员、原药品注册司化学药品处处长卢爱英,一是国家药典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国荣。
土地是国有的、资源是国有的、名目繁多的审批权被各级各条部门控制、最大采购也来自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市场经济这个无形的手正在被另一个无形的手所控制,这就是在市场经济之下的潜规则,其典型就是商业贿/赂,为了取得土地、为了取得订单、为了取得各种批文,大量的商业行为不得不采用商业贿赂的手段,商业贿赂最大的危害不在于贪官非法攫取人民的血汗,而在于破坏了市场经济中公平竞争这一基本原则,企业不再把重点放在技术、质量、管理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上,关系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发展下去,民族工业怎么能在技术管理上参与国际竞争,难道我们永远都做血汗工厂吗?其危害巨大而深远。
六、 重压之下的民营企业
2005年11月6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民营企业家会议公布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年半。
现在国/资已经基本退出了不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多数行业,国/资垄断着能源、电信、金融、烟草等经济系统中的上由行业,在这些行业中,国资垄断资源并且自由制定由戏规则,在缺乏竞争的市场中获取巨额利润,2005年国资企业实现利润6447亿元,中/石/化在世界500强大企业的排名也达到第58名,2005年净利润高达395.58亿元。
而在垄/断的高墙之外,却是在恶性市场竞争中艰难跋涉的各种民营企业,美/国财经双周刊《福/布/斯》发布报告称,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香港是仅次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全球第二个税赋最轻的地方;中国内地则是全球税赋第二重的地方,居于法国之后,也是亚洲税负最重的地区。据报道,目前,国民经济GDP的实际税负已经高达32.55%。法国是发达的高福利国家,医疗、教育、养老等基本上是公费的,而中国老百姓的事情基本上靠自己扛,巨额的税收,都直接或者间接来自企业,国家的财政收入每年都几乎以超过GDP增长率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中国吃行政饭的人已经超过7000万人,官民比例1:18。这与一个农村人口占70%的国家是极不相符的。
民营企业增加的的税赋和各种收费负担也是按此比例增加,今年有的地方甚至有强制要求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情况,即如果企业不安排残疾人就业就要上缴相应的费用。不仅是税赋和收费,一年到头办理的各种检审、批文应付的各种检查、会议都足以让人焦头烂额。
民营企业就是在重负之下,捆住手脚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艰难生存,有报道显示,现在民营企业的平均利润不超过10%。
在这样的状况下,还有多少不依靠国家资金、资源支持的民营企业有力气进行科技和管理的创新?又有多少公民能够在民营企业中得到稳定的有效的就业?
七、无奈的知识产权状况
近代西/方的崛/起,起自中世纪末期的文艺复兴,随后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道现在,无论在中学的数理化课本里,还是我们使用的汽车、电视、水泥等等都是西方科技文明的影子。如果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没有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振兴是不可想象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振兴是靠基础科学的研究,是靠实用技术的创新和艺术家的原始创作,现在正版光盘是难得一见、学术腐败普遍发生、花儿乐队也承认窃取了日苯乐队的作品。中国人申请的专利大多集中在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上,核心技术的创新则寥寥无几。我们模仿人家的产品,使用人家的盗版,现在是得了便宜了,民族的创造力却在被悄悄的吞噬,难道全球一体化后,炎黄的子孙就只能用双手做劳工吗?
八、危机四伏的资源和环境
昆明市一年的GDP总量是1000亿,财政收入为220亿,投入治理滇池的资金累计近50亿,现在滇池的水质仍然是劣五类(水质等级最低一级)。经济的发展使国家的环境和资源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苯的7倍、美国的4倍。中国的各种主要资源的消耗量也居于世界前位。
很多矿老板开矿根本不考虑环境污染,也不考虑资源的开发率,取得开采权后怎么好干怎么干,反正不是自己的,先把最好采的采走再说。
这些现象折射出的不只是表层的为了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资源的保护的问题,而是体制和政/府/执/政能/力和效率的问题。如果土地和资/源/私/有/化,主人会胡乱糟蹋自己的资源和环境吗?如果政府执政能力强,会在巨大的投入之后,依然不能遏制资源和环境状况的恶化吗?
改革没有退路,所有的问题只有靠更深入更全面的改革来解决。
只有继续深化两个方面的改革,农民才会有出路,中国经济才能保持可持续发现。
一、建立自/由、公/平的市场经济规则。
市场经济是神圣的,因为她代表着自/由和平等,政府对市场只能进行宏观的调控,而不能进行微观的干预。政府的职能是服务和管理,法/院的职能是裁判,她们应该创造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尽可能的减轻的企业社会负担。而不是企业命运的决策者和社会的太上皇,更不应该变成社会财富的消耗者。具体为:
1. 逐步实行土地和资源的私/有/化,让土地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财富;让市场来决定土地和资源的价格。这是一箭四雕之举,一可以让农民因此增收,通过转让土地获得进城安身立命的一笔钱,为中国的城市化清除掉一个不大不小的障碍;二是没有了对土地和资源的审批,可以铲除掉贪官和富商勾结的温床,平抑过快增长的原料和房地产价格;三是有利于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促进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四有利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都是自己的了,谁还会去浪费和破坏呢?
2. 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要当好裁判员,不能用太多的审批、太多的帮扶来破坏市场经济的规则。提高各级人大的立法效率,使经济行为充分法制化;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做到以法律法规的手段,而不是以行政干预的手段来对企业和社会进行规范和监督。对于某些需要政府扶持的行业或者项目应该对行业采用一视同仁的减免税收和收费,或者是提供政策、技术服务的扶持方式,而不能厚此薄彼直接给予部分企业资金支持。这样企业就能轻装上阵,在宽松、有序的市场竞争中锤炼出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基础。
3.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市场化,彻底抛弃计划经济遗留下的扼杀民族创造力的评审和职称体系。这就要一方面国家应该对基础科学的研究保持较大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在有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前提下,把以开发实用技术为主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内的科研机构市场化,这就在提高整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也有效的遏止了学术腐/败。真正让市场而不是让头衔来决定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命运。
4.政府还要向人民敞开舆/论/监/督的大门,让民众对政府行为提出意见,做出监督,没有监督的行政是容易孳/生/腐/败的,也是效率低下的,把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政府投资这些敏感问题置于民众监督的汪洋大海中。现在北京市规定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要在网上公布,给公众提意见的机会,无疑是这是一种制度上的突破。
二、为了经济的健康运行,政府在对微观经济不进行干预的同时应该对宏观经济做出引导和调控。
1. 顺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潮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向城市。
如果要实现系列的即定经济发展目标,农民真正走向富裕、走向文明,中国农民占世界人口的1/7,靠世界7%的耕地上的农业生产解决8亿农民的吃饭问题都已经不容易了,农民要想富裕就必须离开土地,过分强调对农村的建设是没有意义的,8亿农民挤在土地上,靠挖几个沼气池、种几棵果树和垃圾集中处理是无法阻止农村经济的破产的。必须畅通农民真正全面的给予农民公民待遇,畅通农民的工人化、市民化之路,并为农民的工人化、市民化给予相应的附务和福利。
2. 大幅度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给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空间。
中国目前的财政支出达3万多亿,把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公费出国的钱省下来;把政府投资和对部分行业扶持的钱减下来;把贪/污/腐/败之路断下来。
这样省下1万亿人民币,这些钱或者用于社/会/福/利,免除百/姓的后顾之忧,或者直接减税,给企业提升活力。都能达到扩大内需、减轻对外贸的依存,提高工人工资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实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尊重价值规律,让市场来决定人/民/币的价值。第一,人/民/币升值不见得会对中国的出口构成毁灭性的冲击,因为中国的丰富的劳动力和中国劳动者的吃苦耐劳精神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人民币升值几个百分点不会影响到中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现在世界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价格战很大程度上是在中国企业之间进行的,人民币升值未必会影响到中国商品总的市场份额,反而有助于中国同类企业产品的优胜劣汰,打造出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二,现在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70%,远远超过美/国、日苯等20%的水平,没有内需的经济对中国百姓来说是不公平的,对政府来说则是危险的,以后发展内需的意义是大于外贸的,只是靠廉价劳动力竞争的出口,不要也罢。
中国农民的出路其实就是中国经济的出路,如果没有自由公平的市场环境、阻止农民向城市移民的壁垒没有消除、农民还没有真正的国民待遇、民族工业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农民就没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