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在两种仇视之间挣扎(中国青年报 2008-10-2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0:32:58
围绕哈尔滨“警察打死大学生”事件的新闻已经铺天盖地,关于死者“富豪背景”、警察是否“正当防卫”的流言与澄清,也胶着在一起。在调查结论公布以前,我们不愿对案件本身做任何评述,但无论真相如何,短短几天中社会舆论的来回摇摆,已将整个社会的挣扎心态暴露无疑。
简单来说,当今中国社会的民众,正陷入两种同样激烈的仇视中。这两种仇视在网络上流行已久:一种是对于国家权力行使过当从而压迫民权的仇视,这通过天门城管打死魏文华后引起的愤怒可以体现;另一种则是因财富迅速而高度集中、贫富差距悬殊而引起的对巨富的仇视。
刚刚发生的这起案件,其中流露出来的细节,一会儿指向国家权力,一会儿又指向巨富子弟,结果则是,对两者都心怀仇恨的网络和社会舆论,在两种仇恨之间不知如何选择,摇摆不定,甚至出现了媒体所言的“撕裂”。
仇恨总容易让人极端而易怒,从而失去对事物平和客观的分析,并引发舆论的滔滔洪水。但更重要的是,仇恨并非与生俱来。我们无意对因不平而不满的人们有所指摘。平息怒火并分析一下这两种为人所痛恨的社会势力,也许能让我们从对这个案件非黑即白的争执中脱身出来,看到更本质的东西。
“警察打死人”最初迅速引发怒火,与人们对于警察及其所代表的执法权长久的不信任,很难脱掉干系。作为国家强制力量的一种体现,警察原本应该是最克制、最值得仰仗的力量。只有在不得不动用并且经过了严格的授权之后,才可以出动警察,从而维护个人的安全以及群体的利益不受侵害。然而,在社会矛盾并不鲜见的今天,许多地方政府往往将这种力量作为制止矛盾、解决阻碍的法宝,因为出动警察等执法力量而引发的纠纷和冲突,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已经多次造成令人心痛的后果。
原本应该是为保护民众而授权建立的力量,如今频频被用来对付他们自身,这导致由执法引发的冲突层出不穷,并且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这时候,6名哈尔滨警察涉入打死人的案件,很难不引发相关联想,并勾起心里久藏的仇视。
而短短一天之后,舆论集体转向对大学生身份乃至家世的关注。“宝马”“高官”等一系列新关键词的出现,使许多人忽然意识到,他们为之不平的人,也许正属于他们之前同样无法容忍的另一个群体。
这个群体就是富人群体。尽管许多人并不承认“仇富”情结普遍存在,但是对于富豪,尤其是那些被认为并非通过诚实和合法的努力而发家的富豪,这个社会存在仇视,我想这是中肯的说法。而这种仇视背后,除了因生活差距过大而引发的心理失落以外,更多则出于一种不平之感。无须讳言:财富和权力相互利用,既是许多人迅速积累巨额财富的惯用手段,也是导致社会仇富心理的最主要原因。
在一个主要由集体掌握和调配资源的社会里,人们更乐于看见这些资源被用于为大多数人的福利而运作,从而实现他们向往的社会目标。但当这种调配权力过于集中而缺少监督时,我们却常看到相反的事实:
关系集体利益的土地等资源,有时被用于谋求某些个人的私利,而这种利益,最后又在官员和商人之间进行分配。巨大的不公正感压在许多人心里,久而久之,财富这个中性事物,变成许多人眼里的特权代名词,从而很难让人们平和面对。因此,当关于高官和巨富的传言同时集中在被害者身上时,人们心态之变化,也就不难找到源流。
强制力和经济力,是当政者可以掌握并用来为民造福的两种最主要力量,它们分别关系到民众的“安全”和“财产”这两个最重要利益。同样,对两种权力的使用不够克制和不够公正,也将最大程度上损害民众的信心。
我们担心,这种信心也许已经遭到损害。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当“警察打死大学生”一案发生后,舆论的浪潮才会如此汹涌,并且陷入一种两难:人们在两种仇视之间,挣扎摇摆,无所适从。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10/22/content_23988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