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尾酒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3:20:41
曾有一个故事:在一次盛大宴会上,中国人、德国人、法国人、俄国人和意大利人争相夸耀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唯有美国人笑而不语。
为了使自己的表述更加形象,更有说服力,他们纷纷拿出具有民族特色、能够体现本民族悠久历史的实物——酒,来彼此相敬。中国的茅台酒香气四溢,德国的威士忌、法国的香槟酒、俄国的伏特加、意大利的葡萄酒也是香味扑鼻,各具特色,真是众彩纷呈。最后,大家都看着美国人。
只见美国人不慌不忙地站起来,把大家先前拿出的各种酒都倒出一点,兑在一起,说:“这叫鸡尾酒。它体现了美国的民族精神——博采众长,综合创造。我们随时准备召开世界文明智慧博览会。”
一个建国仅有200多年的国家,能够迅速成为世界的老大,其过人之处在哪里呢?答案就是“鸡尾酒精神”。
美国经济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发展得如此神速,是与他们重视别国的经验和大量招揽人才分不开的。美国政府自上个世纪中期以来,就一直很注意吸收世界各国的建设经验,为己所用。特别是在招揽人才方面更是绞尽脑汁,使用了各种办法。归结起来,主要有五大法宝。
一、抢人才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1945年,盟军攻破柏林后,美国专门派了3000名科学家到德国。他们利用各种关系悄悄进行调查,不到两个月,便向美国政府递交了15万字的报告,把德国科学家的情况反映给政府。美国政府派了100架飞机到德国,把能搜寻到的科学家全部运到美国。这一大批人才对美国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阻人才
美国政府一方面大力搜罗人才,一方面又千方百计阻止(这极不妥当)在美人才的外流。钱学森博士在1935年赴美留学期间,由于发表了“时速为10000公里的火箭已成为可能”的惊人理论而誉满全球。在二战期间,他又和自己的导师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在美国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的稀世人才。因此,当新中国成立之时,钱学森等一批留美科学家准备回国效力时,遭到了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当然这里面也有担心技术外泄的因素)。
三、买人才
美国政府对于世界各国的高精尖人才是不惜重金争取的,以各种极优惠的条件聚拢了不少具有丰富创造力的人才。比如,在上世纪70年代,瑞典有个年轻的研究生发明了一种电子笔。这种笔能接收到人造卫星上传下来的脉冲,并能把卫星测到的森林、矿产、田野等都画出来。美国政府不惜出高价去邀请他赴美。这时,瑞典政府也用增加工资来挽留他。但是,美国政府加得更多,最后连人带笔买到了美国,解决了美国地球资源卫星上的一大技术问题。
四、换人才
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援助都是有条件的。比如美国曾支援菲律宾1.2亿美元,双方所签条款中就有一条:“允许菲律宾高级科学家进入美国。”仅此一条,便使菲律宾很多专家流向了美国。
五、租人才
一个科学家不可能一生天天有创造,一个人最有创意的时候,也就是研究生毕业后的几年。所以,美国目前采取了邀请客座教授的办法,请毕业后开始做研究工作的研究生到美国工作一两年,其间给予很高的待遇。而受邀的人一到美国,便立即会有几个高级“助手”跟着学,“助手”们学会了,就该欢送你回国了。
正是采用了“鸡尾酒”式的综合精神以及使用各种手段招揽人才,才使得美国经过短短的几十年,就一跃成为了世界头号超级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