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私有化的结果不会比现在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7:43:43
',1)">
欢迎,chenzhuo751[请登录][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博客   消息 
   
离开|搜索|帮助
 您有
关闭
1条 新系统消息
loading...
请稍候,正在下载...

陈志武
档案日志相册视频分享
首页
搜狐博客 >陈志武 >日志
2008-10-13 | 农地私有化的结果不会比现在糟
标签:陈志武 土地 土改 农地
农村土地私有化后结果不会比现在糟
陈志武
目前关于土地制度的讨论,是先画了几个不可碰的“圈圈”:政治组织对农村的绝对领导、土地公有制、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不能合一,并且土地不可兼并转让。如果这四个圈圈不可碰,那么不要说找农村发展专家,即使叫上帝来给中国三农问题出主意,他也可能无能为力。
现在讨论农村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时,大家都喜欢以“如果这样做,会不会出问题?”来判断方案的可不可取,所以,也总拿不存在的“十全十美”的方案作为参照的对象。
土地私有后会不会有问题?当然会有,但是不是比现在的局面更糟糕?各国的私有制经验证明——不会。现在的事实是,在土地国有或集体所有制度下,土地照样在转为非农用途,在此过程中权力和资本获益最多。
相比之下,如果土地私有,在转让过程中拥有地权的农民至少还有点发言权,是交易的主体方,在许多情况下农民的所得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少。农村土地私有化的制度收益是,农民会更富有了;其制度成本是,那些掌权者少了捞钱、捞权的基础。
我自己家还在湖南农村,有哥哥弟弟在那里务农。我们不能再拿农民去试验什么“第三条道路”,而应该在世界各国已经试验过的“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间选择一种。看看今天成功的国家里,有哪个是以公有制成功的呢?答案不言自明。
有些“圈圈”应该碰目前关于土地制度的讨论,是先画了几个不可碰的“圈圈”:政治组织对农村的绝对领导、土地公有制、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不能合一,并且土地不可兼并转让。
如果这四个圈圈不可碰,那么不要说找农村发展专家,即使叫上帝来给中国三农问题出主意,他也可能无能为力。这就好像去找最好的救命医生,同时又先规定这些医生不能用哪些能救命的药方与药品。甚至说,“他们大多数不是专家,只是十足的白痴!”我们反倒应该问问自己:是真的要解决农民的问题,还是只为了自己以及权贵的政治前途,借农民的话题为既得利益说说而已?
联产承包制度的建立以及其成功恰恰说明一点:应该让农民个人的责任感尽量地发挥。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制度设计都要围绕这样的基本原则:农民自己比官员更会对自己负责,农民自己比官员更知道什么、以及怎样做,对自己、对后代更好。
照这一理念继续走下去,下一步只能是把土地产权分回到家庭个人,这才可彻底发挥出农民最自然的责任感。也可以让农民自愿、自发地形成以家族、宗族为基础的经济自助体,也可让他们自发“计划生育”等等。如果没有土地产权私有,这些自发的行为都很难。相反地,以生育为例,现在的制度反倒变相鼓励多生。我所了解的农民,谁都比官僚们更负责任、更为自己的后代着想。
如果不通过土地私有等改革尽最大可能发挥农民自然的责任感,让个人的空间尽可能达到最大,那么农民没有别的选择,只能事事靠国家,也只能事事怪国家。
与此同时,农民只是官方指令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只能听命于官的安排,也任由官的摆布。一方面我们说官员的权力太大、太不受约束,另一方面又把对农民最要命的东西——土地权控制在官的手中,这让农民的腰怎么能挺得直?解决官员权力过大的最起码的办法,是减少他们手中能控制的资源,把土地权还给农民。
十全十美、让每个农民都好的方案是等不到的。不能因为几个不负责任的农民,就要求所有负责任的农民都付出代价。
制度问题严重有人说,上面的“几个圈圈都不存在‘不可碰’的假设,实际上这几个问题在80年代就开始碰了”,这可能是我与他们理解的重要差别之一,我讲的核心是对行政权力、对官员权力的实质性制约。而他们讲的“土地私有公有在学界有争论,但全国农村的实践没有什么争论”,“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统一,在80年代在很多县市就开始了”,以及“土地的兼并和转让在贵州进行了20年了”,这些都是一些“换汤不换药”的尝试。
在政治组织对村、对基层的绝对领导没有改变之前,如果在这些尝试中问题不出现,那反倒奇怪了。
这些实验都没有形成气候一点不令人吃惊。那么,为什么没有进一步在那“几个圈圈”上做文章呢?只要行政权力(官权)、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不受到实质性制约,那些“换汤不换药”的尝试,起初对改善农民收入可以发挥一定作用,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举例说,前些年在农村试验过的农村信用社,当时允许他们完全按照市场规则去运作,政府放手不干预,这听起来不错。可是,当掌握大权的村长、乡长、村支部书记、乡支部书记开始写条子,要这些乡村信用社为其关系户提供贷款时,这些乡村信用社就不好办了。如果遵命就意味着不良贷款、信用社未来可能要垮;如果不遵命,信用社今后的存在资格可能要泡汤。
这些权力当然还掌控着许多其他。只要这种权力结构还在,产权保护、合约权益保护、农民的致富空间都会非常有限。什么做起来都是四不象。
阻碍农民致富、阻碍农民享受公民待遇的障碍之一是现存的权力结构,而土地公有不仅没削弱官权,反而加强了,使官权掌握了更多的物质基础。如果是这样,减弱官权的答案之一,不就是把土地权还给农民自己吗?
如果有些农民选择把地卖掉然后进城生活,这又有什么错呢?如果我们真的在为他们的权益与福利而努力的话,那么看到他们境况的改进理所当然是令人高兴的。有人可能会说这对留在农村的人不公。其实不是这样,因为一方面留在农村的人可以有更高的人均耕地面积,他们的生产力可以提高,有利于其生产效率的改进;另一方面这些农民也有权选择把地卖掉进城。要知道,改变中国农民收入的必然出路只能是让相当多的农民进城,改为非农。
道理很简单,人们对食物的需求是不会因农业的增长而增长,但非农需求却无止境,新的技术创造新需求。因此,如果农民选择把地卖掉进城生活,我们应该恭喜他们,那才是我们为他们做了一件好事。
因此,不能再保留维护行政权力、维护城乡和地区间收入不平等、维护城乡和地区间发展机会不平等的公有产权基础了,“还产于民”才对。
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却是“乡村社会的官权过剩,民间权力衰落”。导致这种局面又是由于两方面原因:不受制约的行政权力、所有财产(包括土地)公有。
有一点是显然的:在腐败盛行的社会里,规避腐败的首要方法是把腐败所能碰到的资源减到最小。换句话说,如果一个社会腐败盛行,同时你又把所有的资源和土地交给他们控制,那么没办法在世界上找到比这更糟糕的组合了。
在中国农村,现在掌握在官权手里的资源有两大块:第一,公有的土地;第二,他们不受约束的行政摊派、各类名目的税费权力以及行政审批权。只要这两块还不变,农民的鼻子只能被官权牵着走,“还权于民”和“以民为本”都不可能。
上面讲的第一块资源——公有土地——如果能通过土地私有,那么那些官权就少了牵着农民鼻子走的最重要物质基础了。而土地又是农民的命根子,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就只能求着官权,就不会有“还权于民”。有了“还产于民”才会有“还权于民”。但如果像在一些地方试验的那样,只有名义上的“私有产权”而同时行政权力不受制约的话,那么真正的“私有产权”会很难,因为行政权力可随时侵犯你的产权。
因此,官权是问题中的最关键之处。这一点就涉及到政治与组织行政架构这个最关键之处。实际上,只要官员的权力结构不改变,任何意在制约官权的努力都难办,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前面谈到的那些尝试最终都难以成功的原因。因此,我个人认为,行政的领导权首先要退回到县这一级(就像中国历代皇权都到县一级为止一样),让乡村权力真正由农民选举的人担任。实现“乡镇自治”。
(作者系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
分享 |  评论 (47) |  阅读 (3766)  | 固定链接 |  发表于 16:09
提示:“固定链接”为您显示此篇文章的固定不变链接,如果您有还有疑问请点击帮助
链接地址:http://chenzhiwu.blog.sohu.com/101877986.html复制此地址
评论   
搜狐博客温馨提示:搜狐博客官方不会要求参加活动的各位博友缴纳任何的手续费用。请勿轻信留言、评论中的中奖信息,更不要拨打陌生电话及向陌生帐户汇款,谨防受骗!识别更多网络骗术,请 。


发布者从股市获取利润(http://min1qingo.blog.sohu.com/)
2008-10-13 16:10
回复


发布者从股市获取利润(http://min1qingo.blog.sohu.com/)
2008-10-13 16:11
回复
谢谢楼主!学习啦!



发布者高素质成人交友(http://xjchenming000.blog.sohu.com/)
2008-10-13 16:21
回复
sdsdfdsfds

发布者▄◣推荐每天最值得关注 ▄◣的3只短线强势热门股票!▄◣(http://safdsfdgdfgdfh.blog.sohu.com/)
2008-10-13 16:21
回复
dfg

发布者▄◣推荐最值得散户关注的3只强势牛股详情请点击查看▄◣(http://dfgfdggtvfdg.blog.sohu.com/)
2008-10-13 16:21
回复
sdsdgfdgfd

发布者▄◣推荐每天最值得关注 ▄◣的3只短线强势热门股票!▄◣(http://safdsfdgdfgdfh.blog.sohu.com/)
2008-10-13 16:21
回复















发布者▄◣推荐每天最值得关注 ▄◣的3只短线强势热门股票!▄◣(http://safdsfdgdfgdfh.blog.sohu.com/)
2008-10-13 16:22
回复


发布者▄◣推荐最值得散户关注的3只强势牛股详情请点击查看▄◣(http://dfgfdggtvfdg.blog.sohu.com/)
2008-10-13 16:22
回复


发布者▄◣推荐最值得散户关注的3只强势牛股详情请点击查看▄◣(http://dfgfdggtvfdg.blog.sohu.com/)
2008-10-13 16:22
回复


发布者老沙要关博 吾等慎看多 此博任评说(http://laoshadeboke530.blog.sohu.com/)
2008-10-13 16:33
回复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就是中国农民被压榨被剥削的三十年。三十年来九亿农民提供者世界上最廉价的粮食、最廉价的劳动力、确享受不到任何的国家福利、甚至过着下等公民的悲惨境地。历史被证明事无忌惮忽略农民基本权利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的。历史总是不断重演,中国历史上所有政权的建立都是依靠农民,共产党也不例外,可结果农民总是被无情的出卖,过着奴隶不如的日子。目前的问题岂能靠“和谐”两个字摆平的……
不还权于农民,谈内需永远是可笑的,撇开九亿农民中国什么也不是!

发布者狮子王(http://moonsailor.blog.sohu.com/)
2008-10-13 16:34
回复
天马行空 在上文中提到:
私有化是死路一条。农村耕地的现状就是私有化造成的。不宣而战的私有化自大包干之日起就开始了。农民早已经得到了土地的产权,村官也是农民。土地天然就应该国有化。目前用土地换社会保障就是国有化的最好形式。如果农民公开的或变相的获得了土地的私有权,中国就永远是一个小农经济国家。变相私有化已经使农民多生了几亿人口,如果公开私有化农民不到卖儿卖女的地步是不会卖地的,农业规模经营、现代化的成本是相当巨大的,日本、韩国都是前车之鉴。目前的发展形势是80%的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主要劳动时间都不是农业,他们的社会分工角色已经改变,只差一个社会身份没有改变。我们应该顺应农工潮的要求,给予他们国民待遇,让他们转变为 城市人口,问题就基本解决了。解决农民问题用社会保障换土地是唯一正确、成本最低的选择。
你根本不了解中国土地政策的现状,农民对土地有产权吗?开玩笑.地方政府一亩地给农民几千块钱,一转手买给开发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是农民有产权吗?村官是政府的代言人,你到农村看看.哪个村最有钱的不是村官?农民现在是二等公民啊.

发布者集通铁路-1(http://jiabijieshi.blog.sohu.com/)
2008-10-13 17:13
回复
政治组织对农村的绝对领导、土地公有制、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不能合一,并且土地不可兼并转让。四个圈圈.
好,总结的透彻。

发布者紫气东来(http://liangbin111222.blog.sohu.com/)
2008-10-13 17:17
回复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均田地,有几次均贫富?看看历史,都摆脱不了。权利寻租改变不了,腐败除不去,再好的事到落实的时候也会变味。制度建设是最关键的。

发布者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10-13 17:25
回复
说出了九亿农民的心里话

发布者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10-13 17:40
回复
幻想的于多—可乐淘 在上文中提到:
土地私有后,失地农民就没有生存保障了,这个远在美国的教授可能体会其中的风险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的严肃性?
你SB,现在农民有保障吗?????


发布者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10-13 17:56
回复
中国农民比印度贱民还不如!!!!

发布者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10-13 17:57
回复
当今中国的官僚权势政治流氓

发布者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10-13 17:57
回复
陈志武就是潜在的大地主的代言人。

发布者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10-13 18:27
回复
搜狐网友 在上文中提到:
陈志武就是潜在的大地主的代言人。
谁是大地主?现在的政府就是国家最大与唯一的地主

发布者集通铁路-1(http://jiabijieshi.blog.sohu.com/)
2008-10-13 18:58
回复
您还未登录,只能匿名发表评论。或者您可以登录 后发表。
称  呼:
邮  箱:
网站链接:
记住我,下次匿名回复时不用重新输入个人信息
评论内容:
表  情: 基本 狐狐 柏夫



回复通知: 同时用小纸条通知对方该回复


客服留言板 |客服博客 |客服邮箱 | 24小时客服热线:010-58511234(人工8:00-24:00) |在线客服 |举报不良信息
Copyright © 200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