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言俚语里隐藏的养生秘密(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9:27:52
文章摘自《俗言俚语话养生》
  作者:温长路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书简介:本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健康教育专家温长路教授《国学养生丛书》中的一个分册,选取与养生保健密切相关的俗语126条,以通俗的语……[连载内容]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新浪读书配图)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俗语释义】

  大丈夫、男子汉也是感情丰富的,他们在与亲友离别时并非不会流泪,而是有意控制住自己的情感。也有作“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时”、“丈夫有泪,不向别时流”、“男儿非无泪,不因别离流”等的。

  【养生启示】

  泪是眼睛中泪腺的分泌物,每天只有0 5~0 6克,它作为填充剂使眼角膜光滑平整,以利于各个方向的光线进入眼球内;它作为润滑剂,滋润着眼球表面的角膜、结膜,以防止它们干涸和毛糙;它作为清洗剂,把侵入眼睛的灰尘、沙粒和异物冲走或冲淡,以减少对角膜、结膜的损伤;它作为灭菌剂,不停地巡视在眼球表面,随时捕捉进入眼内的细菌和病毒,并把它们溶化掉。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并不会看到人流眼泪。感情冲动,是造成流泪的重要因素,譬如俗语中说的“离别时”。唐代诗人杜甫“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明代诗人徐熥“十年别泪知多少,不道相逢泪更多”的诗句,都是在描写此情此景。这是因为,超常情感的刺激引起泪腺分泌的眼泪剧增,泪道又一时来不及排泄,才使泪水夺眶而出。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大男子中间,神经衰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动不动就哭的女子。美国生物学家威?弗雷博士的解释是,流泪能使压抑的情感得以发泄,让心理状态得到新的平衡,同时把机体应激反应时产生的毒素排出;忍着眼泪的人,既会导致心理上的压抑,也会引起身体的慢性中毒,二者均是使机体发病机会增多的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另一位医学博士胡伊认为,哭泣与人的寿命也有密切关系,脆弱爱哭的女子往往都比坚毅不爱哭的男人寿命长。鲁迅先生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具有七情六欲的人,该哭时就痛痛快快哭一场,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丈夫亦有泪,随洒别离时,何必忍而不发呢!

  其实,除眼泪外,眼睛本身还有很多自我保护功能。如眨眼这个简单短暂的小动作,就是这种自我保护的直接表现。外界异物飞来时,眨眼可以保护眼球,减少外来的伤害;强烈光线射来时,眨眼可以防止其持续刺激而使视网膜得到短时的休息;它还可以促进眼泪的流动,并推动眼泪流入泪道,使角膜表面的泪液薄膜不断得到更新,保持其透明性并促进其间的氧气交换等。

  【相关链接】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都与眼睛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主藏血和调节血量的肝,直接“开窍于目”。通过观察眼睛的异常变化,可以得知肝的某些病变:夜盲和视物不清,是肝血不足的表现;两目干涩不适,是肝阴不足的反映;目赤痒痛,是肝经风热的特征;头目眩晕,是肝阳上亢的征象;目斜上吊,是肝风内动的先兆等。中医学还把眼睛的上下眼皮、白眼、黑睛、目中血络、瞳仁分为“五轮”,借以指导对脾、肺、肝、心、肾五脏部分疾患的诊断,以及帮助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

  【俗语释义】

  狗肉的美味令人垂涎,就是神仙也挡不住它的诱惑。后比喻美味佳肴能使人放弃原则,做出不该做的事来。

  【养生启示】

  狗肉味道香郁,营养丰富,是理想的瘦肉型食品。视狗肉为美味,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汉代以前,狗肉是天子、诸侯祭祀宗庙的上等供品。屠狗也曾是专门职业,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大将樊哙,就曾是屠狗的行家,他发明的鼋汁狗肉要经过20多道工序,配以10多种名贵佐料,醇香可口,酥而不烂,至今仍是江苏沛县的名吃。刘邦自幼嗜食狗肉,做了皇帝后仍食兴不减,酒足肉饱之后诗兴大发,拔剑起舞,留下了“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千古绝唱。如今,除广东、广西两省情钟狗肉外,其他地方也有不少狗肉名吃,如吉林延边的狗肉汤、湖南岳阳楼的狗肉火锅、杭州虎跑泉的神僧狗肉,以及山东潍坊、江西乐平的狗肉等均为当地一绝,在全国也享有盛誉。国外也有喜食狗肉的,在韩国人眼里,狗肉比羊肉更具营养,且有壮阳作用,故他们普遍喜食狗肉。法国制造狗肉罐头的工厂就有三四十家,每天生产250克装的罐头400万个,年销售额达25 5亿法郎。狗肉作为药物,有药食同功之妙,治中寓补,补中有治,对许多疾患的防治和康复有效。其肉性温,功专补中益气、温肾助阳,凡脾肾气虚、胸腹胀满、鼓胀、浮肿、腰膝酸软、寒疟、败疮久不收敛之人皆可食之。狗肉美中也有不足,“发热动火,生痰发渴,凡阴虚内热、多痰多火者慎勿食之,天行病后尤为大忌”(《本草经疏》),故不是每个人都适宜食用的。

  冬至馄饨夏至面

  【俗语释义】

  冬至吃馄饨,夏至吃面条,这是民间根据时令形成的一种饮食习惯。此外,民间亦有“冬馄饨,年馎饦”的说法和吃法。

  【养生启示】

  馄饨、面条、馎饦,都是中国的特色食品。冬食馄饨,有利于寒冷季节热能的储蓄;夏食冷面,适宜于炎热季节消暑的需要。冬至、夏至节日里的这种时令性民俗,反映出中国人在饮食上的智慧。同是面食,与西方面包类食品的高温烹食方法截然不同,中国人创造的低温烹食,被世人公认为人类饮食史上的高明之举,也许这正是中国人常吃面食而不会发胖的奥妙所在。面条、馄饨等低温状态下加工成的食品,除保存了丰富的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B族和多种微量元素,为人体提供充足的热量外,其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较慢,可连续不断地向机体释放能量。常食面条、馄饨类食品,有减肥作用。许多国家把面条作为运动员的食品,以增强他们的体能和耐力。在美国,游泳队员、羽毛球队员的主食中都有面条;在瑞士,知名的沃韦篮球队在比赛开战前队员必须吃两天面条。意大利是欧洲的“面条之乡”,面条的品种就有40多种,并配以各种菜肴,原汁原味,远近闻名。欧美一些原先对面条存有偏见的国家,现在也逐渐兴起了“面条热”,连许多咖啡馆都增加了面条的供应。有的华侨饭店还在当地开办面条制作讲习班,专门讲授并表演中国面条的做法,使不少外国人边吃边喊“OK!”英国敏特公司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该国的非本土食品市场上,炒面和咖喱饭的份额占到了70%,中国炒面成为英国人最受欢迎的食品。过去两年中,炒面等中国菜式的销售量增加了37%,与之相匹配的调味酱的销售量也增加了13%。2007年初,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和世界拉面协会中国分会在北京以具有中国餐饮特征的“红筷子”为标志,推出“面食文化与营养”科普宣传活动,以宣传和发扬我国饮食传统中重视蔬菜、五谷摄入,低温烹饪等健康饮食习惯,弘扬健康传统饮食文化,促进我国食品业的健康发展和公众营养意识的提升。

  【相关链接】

  面条,源于我国汉代,原称“汤饼”。魏晋时期出现了擀面杖,自此才有了面条的名称。隋唐之际,冷淘非常吃香,皇帝设朝时,经常于中午招待文武官员一餐冷面。宋元以后,不仅有了挂面,而且出现了三鲜面、炒鸡面等。明清时期,面条的品种更加丰富,北京、苏州、济南等城市还相继有五香面、八珍面、卷鱼面、虾蝶面等特色品种面世。人们还巧妙地把各种营养丰富,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树叶、野菜、家蔬的汁液和入面中,做成具有各种功能的“绿面条”,让人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收获健康。这种面条在唐代就有,杜甫《槐叶冷淘》一诗中说的“槐叶冷面”,就是这种绿色面条。除了普通面条的作用外,槐叶具有“除霍乱烦闷,祛肠风痔疾”的功效,自然就更受欢迎了。其他常食的还有菠菜面条、苋菜面条、柳絮面条、西红柿面条等,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配入寒、热、温、凉不同性质的植物叶片,使其发挥不同的营养保健和治病疗疾作用。中医的“辨证施治”思想,在吃面条中也有体现,不过在这里叫“辨证施吃”可能更为合适。

文章摘自 《俗言俚语话养生》 作者:温长路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