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放慢脚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0:27:17
Nicholas R. Lardy

年来,中国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决策者一直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担忧,那就是中国草率地致力于通过投资和出口推动经济增长,这不仅加剧了通货膨胀,还污染了环境、惹恼了贸易伙伴。但最近几个季度,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部分原因是随着美国和欧洲的经济表现低迷,中国自己也开始出现经济增长放缓的局面。
这一趋势是有利的,因为它降低了通胀压力和与经济迅速增长相关的投资扭曲。它还将引导中国重新平衡其经济增长模式,从而缓解贸易压力。不过,它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没有恰当的政策,增长可能会进一步滑落,这意味着中国作为全球增长发动机的角色将大打折扣,而目前正是世界最需要中国扮演这一角色的时候。
2003-2007年间,对外贸易顺差大幅上升大大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2007年二季度经济增幅一度达到12.6%的峰值。但随着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的增长放慢,外部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正在下降。此外,由于房地产市场降温,中国的国内投资也开始趋缓。
自今年1月以来,随着房地产销售直线下降,价格增幅开始放缓,预示着绝对价格有可能转向下跌。内、外投资需求双双放缓的共同作用已导致中国今年二季度增幅降到了10.1%。
尽管一定程度的放缓是件好事,但中国领导层认为,增长大大放缓的风险超过了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他们开始通过上调银行贷款额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银行贷款利率等措施放松货币供应。不过,这可能未必有效。
如果房价下跌的预期保持不变,则放松住房贷款条件也未必能让中国避免房地产市场出现大幅调整。如果出口增长进一步走软(现在看来有此可能),则主导出口领域的民营公司不大可能为扩大产能而增加贷款。
相反,中国应该有选择地扩大在基础建设上的投入,加倍努力刺激个人消费。近年来,中国已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大量资金,但有些领域被奇怪地忽视了。虽然道路交通网络急速扩大,但铁路网的扩张速度很小,导致煤炭和其他商品的运输能力出现严重短缺。
中国建设了多个发电厂,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电力过剩。但在建立全国性电网、以便更有效利用电能方面的投资却滞后了。有选择地扩大基础投资将带来更好的投资回报,并抵消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下降的影响。
个人消费的加速扩张对阻止中国经济增长率落到8%以下能够发挥最大的潜力。家庭消费支出在过去10年里增长较慢,现在仅占总产出值的三分之一略高,是全球所有国家中最低的。
为了扭转这种趋势,实现再平衡,政府需要在三个领域加大政策力度。在财政方面,政府需要更快地重建社会保障网络。由于上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大规模改制或者倒闭,社会保障体系受到很大破坏。而国有企业过去一直是城镇工人社会服务和退休金的主要提供者。这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享受充分的医疗、失业和人身伤害保险。退休金体制依然薄弱。因此,家庭预防性存款需求从90年代起开始上升,削弱了消费支出。
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金融改革。鉴于目前这种原始的金融体制,大多数家庭都将余钱存在银行中。但官方名义存款利率水平大大低于通货膨胀率。这使得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低于政府部门采取市场化利率时所能得到的水平。
最后,为了实现再平衡,有关部门必须允许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中国的贸易顺差今年有望连续第二年超过3,0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大规模干预使人民币自2005年年中首次引入汇率灵活性以来的升值幅度被限制在20%左右,也使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1.8万亿美元。鉴于中国贸易顺差自2005年以来增长了一倍,温家宝总理也表示希望降低中国过高的贸易顺差,这个增幅是不够的。
如果不采取这些更加有力的政策,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就有可能大大低于政府所期望的速度,而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对创造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都是必要的。全球经济也有可能会失去中国对增长的巨大贡献。合理的政策不仅对中国有利,也对世界其他地区有利。
(编者按:Nicholas R. Lardy为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级研究员,为《中国崛起:挑战与机会》(China‘s Ris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的作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