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单反摄影若干基本知识扫盲(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6:00:07

这里的所谓基础知识不是那些在任何摄影入门一类的书籍中均可找到的诸如光圈、快门以及景深一类的基本概念,而是大家在使用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目的以实用为主。

另外,这是给初学者准备的,老鸟知识丰厚,就不用往下看了。

一、相机的画幅

近来,由于尼康公司推出了FX全画幅数码单反,所以很多问题都围绕着画幅这个概念产生,因此这里首先要解释一下相机画幅的概念。

简单地说,所谓画幅对于传统的胶片机来说,就是底片(胶片)的大小,对于数码相机来说,就是感光器件的大小。所用胶片越大,画幅也越大。

我们以前用的传统135胶片单反照相机,用的是35mm底片,其画幅大小为36mm×24mm。由于135相机所用胶片的前身是电影胶片,而电影胶片的宽度(包括上下的齿孔)是35mm,因此也把相机用的这种底片称之为35mm底片。

除了35mm规格的135画幅之外,还有6×4.5、6×6和6×7的中画幅,以及4×5和8×10的大画幅。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1:

这里罗嗦一句,千万不要从数字上随意判断画幅的大小,比如,千万不要认为4×5的画幅比6×7的画幅小,因为各种画幅的尺寸单位是不一样的。135画幅用的单位是毫米,中画幅用的单位是厘米,而大画幅用的单位是英寸。

而什么又是全画幅呢?全画幅的概念特指135相机的画幅。因为,我们现在用的数码单反的前身是135胶片单反。如果相机感光器件的尺寸和35mm底片的尺寸一样或者非常接近,那就是全画幅,也叫做FX画幅。比如尼康的D3和D700。但尼康的数码单反并不是一开始就使用了35mm底片的规格,而是首先推出了APS-C画幅的单反,这种画幅规格也叫DX画幅,其感光器件的尺寸为24×16mm左右,例如D80、D200和D300等。

此外,数码单反的阵营里还有奥林帕斯和松下使用4/3规格的画幅,而小数码还有什么2/3英寸、1/2.5英寸、1/1.8英寸等规格等等,很复杂。为更直观地说明,还是借用一副示意图,让大家一目了然地看出全画幅和各种小于全画幅规格之间的关系:

图2:

 

二、全画幅镜头和DX画幅镜头

既然尼康的数码单反出现了两种规格,那么就要研究一下相应的镜头了。

从大的概念上讲,尼康的135镜头分为全画幅和DX画幅两种镜头。由于过去尼康的135镜头都是用在胶片机上的,所以可以把尼康的老镜头和新的全画幅镜头统统称之为全画幅镜头。

近年来,为了适应尼康的DX画幅相机,尼康又推出了一些专供D200等使用的DX画幅镜头,如18-200VR/f3.5-5.6和17-55mm/f2.8等。另外,适马和腾龙等副厂也推出了类似规格的镜头。

因此,当我们目前选择镜头的时候,就经常在全画幅和DX画幅之间犹豫不定了。人们会问:

1. 全画幅镜头用在数码单反相机上会怎么样?

全画幅镜头用数码单反相机上应该说基本上没有问题,即使是用在了全画幅数码单反上,顶多是四周有一些暗角罢了,因为数码相机感光器件的特性方面的原因,对斜光比较敏感。如果将其用在DX画幅的数码单反上就更不成问题了,因为DX画幅只是用了全画幅镜头中间一部分的像场,而镜头中间的像场往往是分辨率最高的部分。

2. DX画幅镜头可以用在全画幅数码单反上吗?

由于DX画幅的镜头像场小,所以要想使其成像全部充满全画幅的尺寸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只能用全画幅相机感光器件的中间一部分进行拍照,如果你非要将其作为全画幅镜头使用,那么就是以下这种结果,这时四周就不是暗角,而变成严重的黑圈了:

图3:

因此,为了解决DX镜头在FX数码单反上的继续使用问题,D3和D700都使用了剪裁格式,也就是说,当你放上DX镜头时,仅仅使用1200万象素中的大约500万象素进行成像。其实,这是一种不得已的做法,用起来非常难受。一是心理上别扭,因为拿着高价格买来的高像素相机作为低象素相机使用,你心里能愉快吗?二是在取景时,只有中间一小块是亮的,视野大为减小,感觉能舒服吗?我只试用了一次就再也不用了。

三、过去的标准镜头和人像镜头用在APS-C相机上之后还是标准镜头和人像镜头吗?

明白了画幅和镜头的概念之后,我们以过去胶片时代经常使用的标准镜头和人像镜头为例,具体讨论一下镜头和画幅的关系。

我发现很多网友都要为自己的D200或者D80一类的DX相机配一个标准镜头,而且还列举出各种标准镜头带来的好处作为根据。所以我这里先说说标准镜头。

我们不能单纯从一个镜头的焦距断定它是不是标准镜头。标准镜头中所谓“标准”的意思是,照片上的影像和人眼看到的影像在感觉上基本一致,也就是以人的眼睛作为标准。

为了说明这种人眼的这种感觉,标准镜头的定义还是取决于相机的画幅。因为人们发现,镜头的焦距和胶片或感光器件的对角线长度接近时,所拍出来的照片就和眼睛的感觉基本一样。画幅大,对角线就长,反之,就短。具体到135胶片单反相机或者FX全画幅数码单反来说,其对角线的长度接近50mm,所以凡是镜头焦距在40-60mm之间,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凡是在这个焦段内的镜头都可以看成是标准镜头。

但如果画幅不是135相机的规格,不是135的全画幅,也就是说底片尺寸或感光器件的尺寸不是36×24mm、或大或小了,那么50mm焦距的镜头当然就不是标准镜头了。比如,对于4×5画幅的相机来说,因为画幅大了,对角线长了,其标准镜头就是150mm焦距的镜头,对于8×10画幅的相机来说,画幅变得更大,对角线更长,其标准镜头就是300mm的镜头了。

同理,尼康的APS-C画幅的相机,如D200或者D300等,其感光器件的尺寸比135胶片或数码单反的FX画幅的尺寸小了许多,对角线短了,这时,如果你要把135相机的50mm焦距的标准镜头放在上面使用,当然就不算是标准镜头了。因为这时候的实际焦距已经为75mm,或者用通用说法,相当于75mm,远远大于对角线的尺寸。根据上面所述,这个焦距已经超出了标准镜头焦距范围要在40-60mm内的定义。你用DX画幅相机+50mm镜头取景或拍出片子时,也会发现和你的眼睛看到的视野不太一样,小了很多。所以不论从定义还是从效果上看,对于DX画幅相机来说,50mm镜头都不能算是标准镜头。换一句话说,对于APS-C画幅相机来说,你的镜头的焦距乘上1.5的倍率之后,如果在40-60mm之间,就可在APS-C画幅相机上作为标准镜头使用。

再说说什么是人像镜头。

其实对于人像摄影来说,什么镜头都可以拍摄人像,广角可以,标头也可以,中焦可以,长焦也可以,甚至连鱼眼都可以。主要看你要什么样的效果。

但这里大家通常所说的人像镜头的概念,一般是指在1.5—2米的距离对人物进行拍照时所使用的镜头,考虑的基本上是人物特写或半身的拍摄效果。因为按照一般的美学观点,人在这个距离内,其五官是最漂亮的,因为这个距离的透视效果使人的鼻子显得比真实的略小而脸又不至于太平。距离过近就会发生变形,鼻子变得超大,和漫画一样,距离太远立体感就会削弱,并且拍摄时也不好与被照人沟通,不利于调动被拍摄对象。

对于135相机或FX全画幅数码相机来说,在这个工作距离能很好发挥效果的镜头一般是85-135mm焦距的镜头,所以,凡是在这个焦段内的镜头一般都称为人像镜头。

85mm焦距的镜头用在135胶片机或者FX全画幅数码单反上是人像头,用在APS-C画幅相机上,乘上了1.5的倍数之后为127.5mm,由于仍然在85-135mm焦距的范围内,所以还是人像头。只不过你在取景构图时,要想让人物大小在照片一样,使用全画幅相机你可能只需要3米的工作距离,而使用APS-C画幅相机时,你就需要4.5米的距离了。这种变化对于室外有充足的空间的情况下不太明显,但在室内,比如在家里,你就会觉得将同样85mm镜头用在APS-C画幅相机上时,可能会感觉“有些耍不开了”(当然,如果你们家的房子很大或者你有很大的摄影棚也行)。

具体到尼康的人像镜头来说,有两个可以号称人像王的。一个是85mm/f1.4,另外一个就是135mm/f2 DC,而且很多人认为后者更好、更出色,是真正的人像王。但这样认为的人都是把它用在135相机或者全画幅单反上为基础的。如果将其用在APS-C画幅相机上恐怕就未必了。因为一是工作距离太长,不便操作,在室内更“耍不开”,二是其实际焦距已经变成202.5mm了,远远超出了人像镜头85-135mm焦距的定义,透视效果打大折扣,所以无法作为人像头使用了。

四、我的照片上出现奇怪的光斑是怎么回事?

有的网友的照片经常出现下面的情况,比如画面中间的两个圆形光斑和下面的一个椭圆形光斑:

图4:

这种现象经常在逆光拍摄的情况下出现。但并不是所有人在逆光下拍照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也曾解答过很多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你的UV镜。要么你的UV镜是低档劣质的,要么你的UV干脆就是假货。

解决方案是买你能买得起的最好的UV镜,或者干脆不用。我采用的是后面一种方法。

五、我的照片上出现黑斑是怎么回事?

有的朋友经常把这样的照片发上来,并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是镜头脏了吗?

注意看下图中那个骑马人的左边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圆形黑斑,右边的那个黑点不是,放大观看后证明是一只鸟。

图5:

在同样的位置,即下面的蒙古包的左边还是那个圆形黑斑:

图6:

这就是你的CCD或者CMOS上有灰尘了,和镜头上的灰尘无关。你的镜头再有灰尘,也不会反映到照片中的。

解决方案:

给相机安装上一块刚刚充满电的电池,升起反光板,镜头口朝下,用气吹多吹几次。如果灰尘比较顽固,吹不掉那就拿到尼康维修部去清理吧,据说保修期内免费。我的做法是,用镜头笔轻轻点一下灰尘,立马见效,但很多网友认为有危险,所以我不推荐自己的做法。

六、感光器件上进灰的特点

你如何断定那就是CCD或者CMOS上的灰尘呢?因为它的特点非常显著,即光圈越小越明显,而且位置一样。

这是在光圈f13的情况下,注意右下角:

图7:

这是在光圈f19的情况下,还是注意右下角:

图8:

这是在光圈f32的情况下,还是注意右下角:

图9:

可见,随着光圈的缩小,灰尘越来越清晰,后来连形状都看出来了,而且位置固定。

七、更换镜头的时注意事项

CCD或者CMOS上进灰十有八九是在你更换镜头时进去的,因此正确的镜头更换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

我的做法是,找一个背对风的方向站着(当然最好是在室内),关闭相机电源,镜头朝下地取下机身的镜头,迅速更换另外一个镜头。注意,一定要随身带上一个气吹,打开待更换的镜头后盖后,首先要仔细看看镜头后组上有没有灰尘,如有,一定要吹干净,然后才能安装到机身上。另外,平时即使不用镜头后盖也不要随便一扔,因为后盖里面如果有灰尘,以后使用时就会带到镜头后组上,最后转移到相机的感光器件上。

八、我没有更换过镜头,感光器件上怎么也会进灰?

这好像道理上有些说不通,但这种现象是非常可能出现的。以我的亲身经验为例,开始我的D200只买了一个镜头,即18-200VR,并且从来没有将其从机身上取下来,但用着用着就发现CCD上有灰尘了。因为这种灰尘是从相机内部来的。可能是从你镜头、镜头上的光圈、机身的快门等机械构造上掉下来的一些微型碎屑。

这里说一句题外话,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小DC,尽管不能更换镜头,例如佳能的G7,但最后里面的CCD上也会出现灰尘的原因。

九、我在取景时看到里面有一个或几个黑点怎么办?

一般来说,那是反光板上沾上灰尘了。如何解决呢?和清理CCD或者CMOS一样,用气吹吹一下,如果仍然吹不掉,就那样好了,反正也不影响成像。千万不要试图自己动手擦拭反光板,因为将反光板擦坏或者擦花的案例屡见不鲜。

十、我的镜头的镜片之间居然有一粒灰尘是怎么一回事?

这种情况主要是出现在变焦镜头上,尤其是大变焦比式的伸缩的镜头,比如18-200VR或者70-300VR(小竹炮一类的一般不会发生,因为变焦时镜身的长度不变)。因为当你的广角变成长焦时,将镜头拉出来,收起相机或镜头时,又要拉回来将其缩短,反复拉动就把灰尘吸进去了。用行话就叫做负压作用或者风箱效应。

解决方案:不影响成像,不用理会,或者送去维修部清理。

我的18-200VR里面就曾严重进灰,因为经常拿着那个镜头在冬天风大的天气出去爬山拍照。但我发现,镜头最前面的一片很容易取下,因此自己动手清理了几次,没有把握者不要这样做,因此也不推荐。

这种解释同样适用于长变焦比的小DC。

小窍门:为了减少这种镜头的进灰现象发生,平时要多注意清洁镜头。但注意,我让你清洁镜头不是让你擦前面的镜片,而是要将镜身拉出来,将镜筒上的几个伸缩部位上的灰尘擦干净,这样就可大大避免将镜头缩回时把上面的灰尘吸的里面去了。

十一、我的镜头在对焦时,里面会发生“咔咔”的声音是正常的吗?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防抖镜头,即VR镜头之上。这是防抖功能启用的结果,属于正常现象,如果没有这种声音反倒是镜头有问题了。不信,你就把镜头上的防抖开关关上,这种声音就没有了。

十二、为什么我的60mm或105mm微距镜头有时候达不到最大f2.8的光圈?

这个问题我就不多说了,两个字:正常。

如果你要了解更具体的原因,请阅读cz433老兄的的帖子:

http://bbs.fengniao.com/forum/91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