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新兴经济体的一道硬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7:23:37
通胀,新兴经济体的一道硬伤?
卓创资讯  隋丽娜 编辑于:2010-5-6 8:22:15

    来自西方经济体的主权债务风险风声正劲,可以暂时避下风头的新兴经济体却并不像人们想象般高枕无忧———通胀还是防不胜防地来了。尽管恢复性增长之虞还未消退,尽管人们仍不十分确定,这种通胀究竟是温和补品,还是毒药一瓶?但是,何时加息,怎样收紧流动性,新兴国家不得不抓紧时间思考这个问题了。

    经济过热防不胜防

    来自西方经济体的主权债务风险风声正劲,本来可以暂时避下风头的新兴经济体并不像人们预想般高枕无忧———日益加剧的通胀风险,为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再添愁云。

    纷纷收紧流动性就在不久前,东盟和中日韩(简称“10+3”)财长会议专门就通胀问题发出了警告,称各国在因其放松货币政策而产生的“无穷资金过度涌入率先加息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风险也已显现;并称“在亚洲范围内,部分国家已出现经济再度陷入不稳的征兆。亚洲经济的真正实力今后将经受考验。”

    在亚洲国家中,被通胀问题“狠狠地撞了一下腰”的,当属印度最为典型。冲高至10%的通胀率已经让印度央行行长苏巴拉奥焦头烂额,称通胀加速是印度经济面临的“大麻烦”。印度3月份基准批发价格的通胀加速至 9.9%,为17个月最快。为应对通货膨胀,印度储备银行已将基准反向回购利率由3.5%提高至3.75%,同时将回购利率由5%提高至5.25%。无独有偶,中国人民银行也于日前宣布,决定自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暂不上调。这是中国央行今年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后,大中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的高点,离历史的最高峰17.5%仅一步之遥。对此,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张生玲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央行在加强通胀风险管理、重新回归政策灵活度方面的意图已十分明显。“但中国资本市场尚未全部开放,因而,中国市场对热钱之说并不十分感冒。”

    还有洞没有补完此外,除了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在复苏路上显露出“流动资金过热”现象的亚洲国家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加息步伐。而在美洲这一边,尽管美国一再宣称保持低利率基准不变,欧盟国家在主权债务危机里加息无望,但静观其变的新兴经济体恐怕再也坐不住了。金砖四国之一的巴西就已然将自身的通胀警戒线(6.5%)公之于众,继而将其基准利率上调..75个百分点,使其升至9.5%。这是巴西央行近两年来首次上调基准利率。

    今年3月份,巴西的通胀率已经达到5.2%。尽管这个数字有些偏高,但巴西政府却对“经济过热”只字不提,并对外宣称“巴西通胀压力并不明显”。这不得不令人怀疑,已经走上通胀边缘的新兴经济体,是不是还有更多的经济漏洞没有补完。

    正如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叶海林对本报记者所言,新兴经济体的通胀问题,理当区别对待。在市场开放过程中,不断涌现的通胀问题已成为新兴经济体不可逃避的“痛楚”。

    俄罗斯的情况似乎可以印证叶海林的说法。就在其他新型经济体(包括中国在内)都有了收紧流动性的趋向之时,俄罗斯却再次宣布降息以刺激经济。与此同时,较高的通胀预期不得不让俄罗斯政府提高警惕。俄总理普京就认为,目前俄罗斯经济的主要任务是继续降低通货膨胀。

    去年俄罗斯将通货膨胀控制在了8.8%的水平上,普京表示,目前需要将其降低到5%至6%。目前,俄罗斯政府对今年通货膨胀的官方预测是6.5%至 7.5%。于是,分析人士指出的“这可能是俄罗斯政府在目前阶段最后一次下调利率”变得更加有理有据。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张生玲教授对本报记者所言,新兴国家在金融危机中所受的创伤是有限的,其复苏的进度也是快于发达国家的,因而,新兴国家毫无悬念的要率先面对通胀问题。“与此同时,他们也成了国际资金竞相追逐的对象,经济过热的风险也随之加大。”

    的确,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两位数,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亚洲经济增长的引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对印度今年的经济增长达到9%深信不疑,巴西同样有望增长破7。这同欧美国家的一片惨淡增长景象对比鲜明。但与此同时,通胀还是防不胜防地来了。尽管恢复性增长之虞还未消退,尽管人们仍不十分确定,这种通胀究竟是温和有益的,还是毒药一瓶。可是,何时加息,怎样收紧流动性,新兴国家不得不抓紧时间思考这个问题了。

    找到一个平衡点在中央财经大学银行研究所主任郭田勇看来,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本意自然是抗击金融危机风险,然而,“是药三分毒”,通胀预期也会随之加大。郭田勇对本报记者说:“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正确把握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之后再对症下药,采取相关货币与财政组合政策,防范经济过热的风险。”

    的确,如郭田勇所言,通胀风险防范不够,不但会惹来货币升值风险,影响出口,其国内生产与物价信息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经济泡沫被放大,险象环生;而风险防范过头,很有可能吞噬苦心积虑才换来的经济增长成果。然而,这个“度量衡”到底该怎样去把握呢?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部主任白明对本报记者说,加息是必要的,但需要在经济出现拐点时方能成为现实。“其实,对于大多数新兴经济体而言,目前的发展态势尚属正常,伴随经济指数不断上涨,可以说,他们正站在通胀预期风险加剧的边缘。”白明说。

    而对于站在通胀边缘的新兴经济体来说,“拐点”何时出现,似乎仍然是个模糊的时间表,不断被推向高位的“加息”问题,一时间众说纷纭难有定论。对此,郭田勇解释说,防范通胀风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与经济增长也是一种“不断平衡”的关系,需要根据国际经济走势,边走边看,不能冀望通过一次加息就扭转乾坤。

    其实,站在通胀边缘的新兴经济体,正警钟长鸣时刻准备着。

    而加息只不过是收紧流动性的一个明显的信号。日前,中国央行提出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在此之前,印度央行也宣布将该国回购利率与逆向回购利率各再次提高0.25%,并同时调高准备金率;俄罗斯和巴西也在不断地进行调节。对于其内部经济增长的一些政策性扶持,这些国家已经于“加息”前开始“收手”了。

    对症下药最关键为什么新兴国家总是和“经济过热”、“热钱”等“热”字撇不开关系?除了经济刺激的内因,其自身发展阶段的特殊性,似乎也决定了这些在工业化之路上高歌猛进的国家的命运。

   对此,叶海林解读为:这同发展中国家逐渐同国际市场接轨息息相关。“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国际市场系统,而对于新兴国家而言,它们面临着一个重新分配的新过程,因而,价格变动变得尤为明显,通胀问题也因而显得比较普遍。”

    在叶海林看来,不同的发展中国家正面临“同病不同源”的通胀问题。“不能用热钱流入、政策刺激结果等共因来解释这些问题,对症下药显得尤为关键。”

    印度的情形便和中国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是生活资料上涨,粮价、糖价飙升;后者则是“基础设施在前,制造业在后”,投资显得比以往要热火不少。叶海林认为,印度政府需要解决物资上涨的民生问题,迄今,印度政府已经通过《粮食安全法》,承诺给予一定的农业人口以粮食补贴。“长期以来,印度的粮食并没有做到与国际市场接轨,才出现了如今这样令人猝不及防的场面。”但对于这种基于“债务”并不实际促进生产的“补贴”行为,叶海林也有忧虑,“债务可能会加剧纳税人负担,消耗更多的经济成本,其效用可能达不到政策制定者的初衷”。

    而对于中国而言,叶海林认为,生产性通胀预期引人关注。

   “通胀最核心的就是货币问题,中国政府的4万亿投资在给市场带来充分流动性的同时,潜在通胀风险不可不防。备受关注的房地产业,就是通胀问题显山露水的一个重要行业。”

   而靠能源吃饭的俄罗斯,国际能源价格上涨以及不断上行的投资流量,似乎是其通胀预期不断走高的重要原因。叶海林认为,“也许目前这些国家的通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合情合理的,但却违背了效率原则。”因而,叶海林强调,对于任何一个新兴经济体而言,通胀问题不会自行解决,还需政府加大防范力度,无论是经济效率还是国计民生,都是一件需从长计议、不可不做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