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为何终身未婚(图)-高远 - 新浪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2:04:37

高远
  • ——与他和周恩来在法国的友情

    高 远

        在巴黎十三区中国城的旁边,与著名的意大利广场毗邻,有一条叫做戈德弗鲁瓦的小街。街中曾有个小旅馆,那是周恩来留法勤工俭学时期一直居住的地方,那里当时还是中共旅欧党团组织所在地。

        在这间小旅馆里,周恩来与胡志明结下长达五十年的“同志加兄弟”的真挚友情。胡志明,原名阮必成,少年时因不满越南政府依赖外国乞求独立的主张,一心要到西方国家观察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1911年底,胡志明改名阿三,到法国的联合运输公司一家的商轮上当厨师助手。胡志明游历世界各地,足迹遍及欧洲、美洲、非洲等许多国家。他做过厨师、杂役、炉子工、清洁工等许多社会底层职业,他还一边刻苦学习外语,一边广泛接触民众,访查各国民情。

        1919年,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召开,胡志明改名阮爱国,向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上书,提出著名的八项要求,希望西方国家关注殖民地国家的民生,还与他们民族自决权。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使团没有理会这个黄皮肤殖民地国家的“小人物”,对他的提议置之不理。胡志明气氛异常,他终于认识到,一个贫弱国家要赢得真正民族独立,首先要反抗压迫的强权力量才行。胡志明先用打工和省吃俭用节约下了一点钱,把他上书的内容印成传单,广为散发,还邮寄回了越南。然后义无反顾参加到法共组织中,为越南和亚洲国家的民族尊严而战。从此,阮爱国的名字成为贫弱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一面旗帜。

        在法国期间,周恩来等人经常参加法共组织领导的集会演说,胡志明注意到了,比他小八岁的周恩来的卓越才华和超凡工作能力,他极佩服周恩来的人品与学识,主动约周恩来在塞纳河畔的一个巴黎地铁站见面,两人互相倾慕,从此经常联络,并肩战斗,一生以“兄弟”相称。后来胡志明从法国转道苏联,周恩来也回国,任职于黄埔军校。

        1945年,日本投降,越南革命获得了最后胜利。次年,胡志明当选为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1955年,胡志明率领越南政府代表团访华,周恩来负责接待,。这次两人相见,还是以“兄弟”相称。周恩来做东宴请胡志明,席间两人边喝最喜爱的茅台边叙旧,从巴黎讲到国内,从越南聊到中国。宴会快结束时,胡志明看四周好像在找什么东西。周恩来觉察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精制牙签,递给胡志明,胡志明惊喜地说:“你记性真好,30多年过去了,还记得我要用这东西。”

        胡志明终生未娶,他年轻的时候,在去法国的邮轮上认识了一个美丽温柔的女孩子,两人一见倾心,在胡志明从事革命活动时,女孩子惨遭敌人的杀害。胡志明得知消息肝胆俱焚,义愤中宣布“越南不解放统一,我今世不成家……”。1945年越南解放后,周恩来和朱德经常劝他成家,不要搞“独身主义”。驻中国前驻越南、老挝大使李家忠回忆,胡志明曾说:“在中国期间,周恩来和朱德同志曾劝我成家,在我说明苦衷后,他们都表示理解”。

        在抗法战争期间,越南党中央就经过认真审查、挑选,曾物色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年轻女干部,派到胡志明身边,担当秘书的工作。但胡志明总是说:“我这里没什么事情了,你去忙你的工作吧。”后来这位女同志与别人成了家,还担任了政府轻工业部副部长。胡志明这样说:“我们大家都希望能有一个温暖的家庭。革命者是感情丰富的人,更懂得珍惜家庭生活。只因为没有合适的条件,愿望未能实现,只好面对现实。”

        后来在谈到个人生活时,胡志明讲到:“我年轻时在国外从事革命活动,身边也有不少女青年。只是当时我身在异国他乡秘密活动,为的是有朝一日回国闹革命。一旦成了家,便很难再保守秘密。”胡志明的晚年生活孤单,他一个住在人们常说的高脚屋(主席府)里,经常一边看文件,一边听广播。工作人员问他为什么,他说是为了“让房间里有说话的声音”。胡志明晚年,形影孤单,晚上工作人员都回家休息后,高脚屋内就只剩下胡志明一个人。他的单人床上安有三个按钮:“方便入睡前关掉电灯、电扇和收音机”。

        胡志明晚年身体不好,周恩来就选拔中国最好的大夫组成医疗组,赴越南为胡志明治病。1969年9月3日,胡志明因心力衰竭在河内逝世。周恩来得知噩耗“悲痛万分,彻夜难眠”,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前往河内吊唁。在机场,周恩来见到越南总理范文同时,两人相望而泣,周恩来喃喃地说:“我来晚了,我来晚了。”当时南政府为长期保存胡志明的遗体,对遗体作特殊处理,规定任何国家的代表团不准瞻仰胡志明的遗容。但是,当他们看到周恩来想要见胡志明最后一面的心愿时,破例为周恩来改变了原先的安排,周恩来与相知一生的“老大哥”胡志明见了最后一面。

        胡志明和周恩来从巴黎相识,五十年“同志加兄弟”的真挚友情,成为中越人民血浓与水的友情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