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及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0:12:14
返回首页
关于龙源
客服中心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我的阅览室投稿中心荐稿中心热点专题名家名作主编访谈
   期刊主页->会计之友->2006年第24期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及对策
谢云天
共1页 [1]
字号:【大中小】
[摘要]经过几年的改单和转变,城市商业银行的各项工作已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由于历史等诸方面的原因,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信贷风险,不良资产的比例居高不下,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状况
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在一些城市由城市信用社股份有限公司改制组建为城市商业银行,从事银监分局批准办理的金融服务业务。商业银行组建 后,在信贷资金投放上,突出了地方银行特色,有力推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通过对某市商业银行审计发现问题的分析,其面临的信贷风险不容忽视,应密切关 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贷款“三查”制度不严格,向欠资欠息企业的关联企业发放大额贷款,致使贷款收回困难。这些关联企业法人代表均为同一人,本息数额累计高达上千万元,并且中间办了多次转期换据手续,形成严重的信贷风险。
(二)担保单位不合规定违规放贷。有些贷款单位为行政事业,贷款单位和保证单位不仅是同一法人,而且保证单位还是学校,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九条“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的规定。
(三)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掩盖不良贷款。发放贷款造成分类不准确的原因,就是为了完成上级和有关部门确定的不良贷款占比和不良贷款纯降率,并进行人为调节。
(四)存在政府协调督促银行贷款给企业的情况。某笔贷款300万元,至审计时已逾期318天,经核实,此笔贷款是由县财政局承诺,该局承诺: “如到期该公司未偿还所欠借款,可以从我单位财政存款账户扣除资金还贷”,承诺书上财政局长、主管副县长和县长均签了字,但未兑现承诺,贷款本息至今没有 收回。
(五)抵债资产变现能力差,有些抵债资产已有账无实,全部损失,存在较大的潜亏风险。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策略、风险预警与防范制度
针对上述商业银行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确保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良性发展,防范和化解各种经营风险,从而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强的发展后劲,促进地方经济的较快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对客户授信的风险管理,注意控制贷款集中风险和关联交易。要严格落实《商业银行授权业务尽职调查指引》,建立授信业务尽职调查制 度,全面落实信贷风险管理的岗位职责,有效防范对集团客户及其关联企业多头授信、过渡授信和风险过度集中的问题,杜绝少数企业集团及其关联企业通过各种手 段套取多家银行信贷资金。
(二)做好贷款五级分类工作。认真、扎实做好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切实加强对不良资产的监测和考核,重视通过主观努力实现不良贷款“双降”的 目标。按照“提高贷款五级分类的准确性——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管理思路,加强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全面提高五级分类管理的真实性和 规范性。
(三)对贷款风险管理手段进行创新。一是加强对贷中监管,对担保者、抵押物、质押物实行跟踪检查、评估。如果担保者、抵押物、质押物发生了 大的改变,要么改变贷款计划,要么改变担保者、抵押物、质押物。同时对抵债资产要加强管理,实行公开拍卖,提高变现能力,尽量减少损失。二是建立法人和自 然人的资信信息库。实践证明它对约束法人和自然人的信用行为和规范信用秩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利于掌握自然人和法人的资信状况,根据其历史信用状况是否 给它贷款或开展其它业务。三是完善贷款合同附件制度。即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不同贷款需求和性质而订立源于对该业务所做的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可预见和不 可预见的风险都做出详细的规定,从而做到将风险限定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四是建立和完善早期预警信号、经营状况的早期预警信号、企业与银行关系的早期预警 信号、管理人员的早期预警信号等预警机制,做到尽可能早地控制风险。
(四)倡导和培育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融合现代化商业银行经营思想: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行为、风险道德标准与风险管理环境 等要素于一体的文化力量,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就是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囊括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 风险管理理念。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比识别和风险评估更重要。国际上不少金融机构因风险控制不当造成倒闭的案例中,原因往往并不是 因为它缺乏风险控制的机制,而主要是因为其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过于薄弱。因此,自上而下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和营造浓厚的风险文化至关重要。要通过 广泛的风险教育和重视业务上的风险预计来培育所有人员对风险的敏感和了解,并将风险意识贯穿到所有人员的自觉行动中去。另一方面在对经营管理中的风险作深 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风险控制制度和奖惩制度,让每一位员工认识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危险,时刻警觉,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同时使风险 策略具备灵活性,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
存入“我的阅览室”
龙源期刊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