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老师和家长如此尊重孩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3:30:33
美国的老师和家长如此尊重孩子(2010-09-16 06:48:20)转载 标签:

育儿

分类: 子女教育

我家女儿凯丽去年上五年级,一次我去她的班上做义工,帮忙布置“秋季Party”,看到班主任老师让两个孩子发已经批完了的考卷。她在把考卷递给他们俩的时候,做了一个鬼脸说:“记得要没有表情噢!”

两个孩子点点头。转过身来面无表情地按照名字将考卷发给了每一位同学。

发考卷为什么不能有表情?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真是太奇怪了。

搞活动的中间我逮到一个机会悄悄地问老师到底为什么,老师回答说:“是这么回事,发考卷的孩子看到一份好成绩时会不由自主地露出羡慕赞赏的表情,而对成绩不好的同学则会露出同情的表情,这样会让成绩不好的同学感觉很差。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不同,但是他们各有所长,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同等的尊重。他们到了现在的年纪应该懂得怎样去保护别人的自尊心。所以我让孩子们轮流发卷子,面无表情地发,这样每个人都学会把尊重别人放在其它事情比如成绩之上。”

发考卷这么一件小事,老师都能和“尊重”联系起来,想到不能伤害部分孩子的自尊心,可见美国学校对于“尊重孩子”看得有多么重。老师不仅自己尊重孩子,还要教育学生都学会去尊重别人,这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不仅学校里如此,美国的父母对孩子也是尊重有加。

一次,参加一个在美国人在家里举办的盛大宴会,男主人是一所大学的副校长兼了一个大系的系主任,那天学校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来了好几位。宴会开始之前,在客厅里男主人和几个教授端着酒杯站在那儿高谈阔论着政治经济等问题,这时主人家三岁多的小儿子跑过来喊爸爸,他爸马上对其他人说声失陪,然后当着大家的面蹲在儿子面前,问道:“嘿,活计,有什么事儿?”孩子把手上的玩具递给爸爸,原来是盖子打不开了,让爸爸帮忙给打开。爸爸帮他打开了盖子,孩子高兴地说了声“谢谢爸爸。”然后跑走了。

在高朋满座的场合,当年幼的孩子要和爸爸讲话、为个无关紧要的小事让爸爸帮忙的时候,爸爸立即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的事当做头等大事来办,那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美国人对孩子的尊重,还体现在细微具体的生活小事上,比如大人和孩子说话时都要蹲下来和孩子平视,避免孩子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到别人家做客的时候,主人常常会拿些零食出来给小孩吃。这个时候,中国孩子一般都要看一下父母的眼色,等爸妈发话了才动手,而美国父母不表态, 拿不拿,吃不吃,都是孩子的事,自己决定好了。中国父母把孩子看大人的脸色行事当成孩子懂事的指标,而美国人则认为孩子从小就应当学着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为自己负责,父母不应加以干涉。

一件小事上可以看出两种文化对待孩子的态度,我们不觉得孩子有什么个人意志:小孩懂什么,当然要听父母的;而美国人认为孩子再小也是个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他的想法。

因为尊重,所以美国人不会劈头盖脸地训斥孩子,遇到问题会和孩子和颜悦色地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和他们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为尊重,孩子懂事以后,父母进入孩子的房间要敲门,不会偷偷翻孩子的书包,偷看孩子的日记。

在美国生活十几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美国父母当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说自己孩子“不争气”、 “没出息”,他们认为父母在情感上伤害孩子也是一种犯罪。

想让孩子帮忙,美国父母一定会说“请”字,孩子帮了忙,一定会说“谢谢”,父母误会了孩子,说错了话,也一定会向孩子道歉,说声“对不起。”心理学家罗达·邓尼曾说:“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人的习惯。”

 

孩子一直在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自然而然地就会自尊自爱,同时也给予他人尊重。

在生活上,美国父母要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也是尊重孩子,相信他们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情的表现。

 

有人曾质疑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否会流于疏于管教,其实这是两回事。美国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和礼貌的要求非常严格,认为这也是尊重的教育,是要学会尊重他人。大多数的美国孩子都待人友善,懂礼貌,心态阳光,独立意识强,和别人打交道时大方得体,这些都是孩子们受到了应有尊重后形成的良好人格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