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派与儒经(2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6:38:54
  儒家学派与儒经(27)

儒家学派与儒经

孔子学无常师,自文武周公之大道以至技艺鄙事,都留心学习。他的学习态度是多闻阙疑(《论语·为政篇》),毋意(不任私意)、毋必(不武断)、毋固(不固执)、毋我(不自以为是)(《子罕篇》),虚心向别人学习。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他的学习方法是以学为主,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篇》)。学要与思相配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无心得),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惫)(《为政篇》)。学又与问相配合,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他的弟子也能够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泰伯篇》)。学又必须习,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而篇》)。所学要与所行相符合,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篇》),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篇》)。要多做事少说话,他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篇》)。学要从博返约,一以贯之(有条理有本末)。学要择善而从,有过即改,他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篇》),过则勿惮改(《子罕篇》),过而不改,是谓过(真错误)矣(《卫灵公篇》)。孔子说自己学而不厌,并非生而知之,确是事实。

孔子对自己是学而不厌不知老之将至,对别人是诲人不倦(《述而篇》),毫无保留,所以成为历史上最大的教育家。据说孔门弟子先后有三千人,高材异能以颜渊为首的门徒有七十二人(一说七十七人)。七十二人多数是鲁国人,也有卫、吴、陈、齐、宋、楚、晋、秦等国人。按地区说,孔子学说几乎传播到当时中国的全部。按年龄说,七十二人中子路比孔子小九岁,年龄最大,其余有的小三四十岁,有的小五十余岁。孔子死后,有亲身传授的弟子如子贡为鲁、卫相,有再传弟子如子夏的门人为魏文侯师,很多人取得尊显地位,有利于儒家学派的发扬和巩固。

孔子是第一个创设规模很大的私立学校的教育家。这个学校有孔子讲学的,有弟子居住的。送一束干肉以上的礼物,孔子就认他作弟子。孔子周游列国,弟子从行服役并随时学习。孔子给弟子们讲学,弟子们发问,孔子按各人的特点给与解答。某些弟子还被荐举去做官。孔子教人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弟子中德行最高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言语的有宰我、子贡;长于政事的有冉有、子路;擅长文学的有子游、子夏。文学指孔子所传授的经学,对后来儒学的流传,发生作用最大。

商朝已有史官,掌管典册。周朝和各诸侯国史官记言记事,积累大量典籍,一切有关文化的记载,都归史官掌管,子孙世代传习,供少数贵族的谘询与使用。从《左传》、《国语》、《墨子》等书所引故书看来,东周时期原有很多书籍,特别是各国史记,墨子称为《百国春秋》,数量是不小的。不过这些书未曾流传,能看到的人极少。

孔子非常博学,收集鲁、周、宋、杞等故国的文献,整理出《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种教本来,讲授给弟子们。这些教本写在二尺四寸长的竹简上被尊称为经,孔子和其他诸儒解释经义的文字写在较短的竹简或木版上称为传。有了儒家经传,随着儒家学派的盛行,六经以外的书籍逐渐亡佚。

整理六经有三个准绳:一个是述而不作,保持原来的文辞;一个是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篇》),删去芜杂妄诞的篇章;一个是攻(治)乎异端(杂学),斯害也已(《为政篇》),排斥一切反中庸之道的议论。所以六经从形式上说是叙述旧文,从整理的准绳和经义的阐明说是创作新意,述与作是不可分的一件事。自孔子订定六经,儒家学派有一定教本,虽然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基本上不曾超越六经别有什么新创的学说。

儒家经学在孔子以后,发生了对整个封建时代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指导力量,中国封建制度的巩固与延长,儒学起着极其严重的作用。要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首先要研究儒学的经传。

《周易》 《周易》是许多占卜书中的一种。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音摇yáo),上三爻叫做上卦,下三爻叫做下卦,合成一卦。爻分阳爻(“—”)阴爻(--),阳爻在单位(一、三、五),阴爻在耦位(二、四、六,阴阳爻都自下向上数),叫做当位,反之叫做不当位。如《既济卦》 ,阳爻阴爻都当位,《未济卦》 都不当位。按照爻的当位不当位等复杂关系,看出轻重不等的吉凶。每一卦有卦辞,说明本卦的性质,每一爻有爻辞,说明这一爻在本卦中的性质。卦辞爻辞文字极简单而又隐晦难懂,卜人筮人可以作多样解释来宣告吉凶。孔子曾用大功夫钻研卦辞爻辞,作为儒家的哲学思想传授给弟子。孔子讲说的记录及后来传《易》大师的补充,总称为《易传》或称《十翼》。《易传》有《彖(音tuàn)辞》,用较多(比卦辞)语句断定一卦的大意。有《象辞》,其中依据一卦大意指出人应如何行动的简明语句,称为《大象》,解释爻辞的语句称为《象辞》。有《系辞》,总论全部《易》理,叙述孔子哲学的基本观点。有《文言》,专论乾、坤两卦。其余有《说卦》、《序卦》、《杂卦》三篇,不含什么重要意义。

《系辞》主要说明变化之道。观察天地、日月、四时、昼夜、寒暑、男女等自然界现象,知道一切都在变化,变化的发生是在于阳、刚、动与阴、柔、静两种相反的性质在相摩”“相推,主动的力量是阳、刚、动。这一看法应用到人事上是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创造新器物),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动的目的在得利,得利是吉,失利是凶。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合理、不合理)迁,就是说,吉(得)凶(失)并非固定不变。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才能身安而国家可保,如果忘了危、亡、乱,安、存、治就会变成危、亡、乱。情在于人为,因之吉凶在人不在鬼神,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卜筮的唯一作用是向鬼神问吉凶,吉凶既在人为,鬼神的权力便大大缩小,也就大大减轻了《易》原来的神秘性。孔子把主要与鬼谋(向鬼神问吉凶)的《易》改变为主要与人谋(人自造吉凶)的《易》,是思想上的一个进步。

《系辞》形容每卦的变化说变动不居(固定),周流六虚(一卦六位),上下无常,刚(阳爻)柔(阴爻)相易,不可为典要(定准),唯变所适(适合时宜)。六十四卦代表天地间万事万物,每一卦都在变化,也就是万事万物都在变化。这种看法自然是有理由的。不过变化以外,它还设立一个不可变的大范围,一切变化都不能超出这个大范围。《系辞》首先规定天尊地卑,乾(阳)坤(阴)定矣。卑高以(既)陈,贵贱位(地位分明)矣。尊者一定在上,卑者一定在下,士可以做大夫,大夫可以做国君,亡国亡家的国君大夫可以做庶人,但贵和贱的名分绝对不可变。儒家讲礼,凡制度、名号、器械、正朔等等都可以变,但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的封建等级制度决不可变,这和《系辞》思想完全一致。

《系辞》说变化的发生不是由于阳与阴的斗争而是由于阳与阴的和谐,不是向前发展,而是终而复始的循环、重复。天与地相附着,男(雄)与女(雌)相交媾,化生出万物来。日与月相互来去成昼夜,寒与暑相互交替成年岁。去的是暂屈,来的是暂伸,一屈一伸相互感动生出利益来。儒家学说代表士阶层的思想,士的利益在于向贵族求禄,在于教庶民出力服事长上,反对斗争是很自然的,这和中庸思想完全一致。

《周易》,特别是《系辞》,包含着自发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装在形而上学的框子里的辩证法。这是孔子哲学的根本所在,后来儒家学派的思想家如董仲舒、王充,都不曾超越过这个思想界限。

《尚书》:《尚书》是历代政治论文集。孔子选史官所藏历代重要典诰,上起《尧典》,下讫《秦誓》,相传共有百篇,事实上有些篇(如《禹贡》)是后儒补充进去的,原订篇数,无可稽考。秦焚书后,存留仅二十九篇。《尚书》有两大作用:第一,建立起虞、夏、商、周的历史正统观(统一的重心);第二,保存商周二代的重要史料,特别是西周初期《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多方》、《立政》、《顾命》、《康王之诰》等文篇的保存,可以推见商周二代的政治情况。这些文篇与西周初期的诗篇《周颂》、《豳风》、《周南》、《召南》配合起来,也可以推见西周社会的生产关系与意识形态。《禹贡篇》是战国时人所作,叙述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山脉、河流、薮(音叟sǒu)泽、土壤、物产、田等(分上上至下下九等)、贡赋、交通、落后种族居住地,文字简要,系统分明,总结了上古至秦华族势力已入四川(梁州)未越五岭时期的地理知识,确是极可宝贵的古地理志。《禹贡》托名禹平治水土的记录,选入《尚书》,被尊为经典,造成中国政治自来是统一,疆域自来是广大的信念,意义极为重大。

《诗》:《诗》是两周诗歌的名篇选集。亡佚六篇,存留三百五篇,概称为三百篇。按音乐性质分《国风》、《小雅》、《大雅》、《颂》四部分。据古文经学家说,《周南》、《召南》为《风》诗之首,作于克商以前。《周颂》《豳风》作于西周初期,《小雅》《大雅》作于西周时期,多数是宣王、幽王时诗。《国风》多数是东周前期作品,也有一些是西周时所作。《风》诗是地方音乐,诗篇多采自民间,富于生活的描写,文学价值最高,为后世创造性文学的源泉。《大、小雅》诗是西方音乐,文学价值不及《国风》,但不失为叙述西周政治盛衰的诗史。《周颂》是周天子宗庙祭祀的诗篇,音乐节奏极缓,甚至诗句可不用韵。这种感人不深但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最古诗篇,因孔子选诗而得保存。《鲁颂》、《商颂》都是东周时人所作。据今文经学家说,《商颂》作者是宋贵族正考父(孔子的七世祖),《商颂》追述商朝盛世事,应有所本,与《尚书》中《商书》同为重要的商朝史料。

《礼》:周朝尚文,长时期积累起繁富的礼制。孔子选取士必须学习的礼制十七篇,称为《礼》或《士礼》、《仪礼》。十七篇中《丧服篇》最为重要,子夏特为作传。封建制度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的精神,《丧服篇》表现得最具体最清楚。《周礼》当是战国儒者采集重要国家如周鲁宋等国官制,再添加儒家的政治理想,增减排比造成一部有条理的官制汇编。说是周公所制,固不可信,但斥为儒者凭空伪造,全无依据,也不合情理。《周礼》不是全伪也不是全真,在乎审慎的选择。西汉传礼儒生戴德、戴圣,博采七十子后学者所记讲礼的文字,戴德选取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取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简称《礼记》。《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稽考儒家思想与战国以前制度器物,《三礼》是重要的典籍。

《乐》:《乐经》亡佚。一说,《周礼·大司乐章》就是儒家所传的《乐经》。《礼记》有《乐记》一篇,记载儒家对乐理的讨论。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广要道》章)儒家以乐配礼,重视音乐的作用,是他们的见到处,想用古乐来移风易俗,是他们的迂腐处。六经中《乐经》先亡,因为古乐使人唯恐卧,新乐使人不知倦(《乐记》),新乐便自然要代替旧乐。

《春秋》:《春秋》是一部编年体的历史。编年史起源当在西周共和时期。东周文化较高的诸侯国都有史官记事,如晋史名为《乘》,楚史名为《杌(音陶兀táo Wù)》,鲁史名为《春秋》。史官世代承袭,依据一定书法,忠实地执行职务。某些良史甚至杀身殉书法。前五四八年(鲁襄公二十五年),齐大夫崔杼杀齐君,太史依书法当朝官们写崔杼弑其君。崔杼怒,杀太史。太史两个兄弟继续写同一句话,都被崔杼杀死。最后一个兄弟还写那一句话,崔杼不敢再杀。南史氏听说太史兄弟被杀尽了,拿着竹简去写,半路上知道已经写成,才回家去。中国历史自前八四一年共和元年起,一年不断地编年记事,史官的贡献是巨大的。孔子用鲁史官所记《春秋》,上起隐公元年(前七二二年)下讫哀公十四年(前四八一年),凡二百四十二年事,整齐书法(《左传》载五十凡例,当即史官共守的书法),成为儒家经典的《春秋》(原来的《春秋》称为《不修春秋》)。孔子修《春秋》的目的在正名分,有褒有贬,要使乱臣贼子惧。儒家政治思想,以《春秋》为最高标准,封建等级制度的精神充分表现在《春秋》书法里。

《春秋》文字简单,意义隐晦。如鲁惠公死,子隐公不依继承法立为鲁君,《春秋》写元年春王正月,不说隐公即位,表示他不是正式做鲁君。又如写齐崔杼弑其君光(《春秋》襄公二十五年),意思是崔杼犯了弑君罪。又如写莒人弑其君密州(《春秋》襄公三十一年),意思是密州为莒国人所共弃。《春秋》如果当作历史来看,作用实在有限。相传与孔子同时的鲁国太史左丘明,采各国史记作《左氏传》,用事实说明《春秋》书法。桓谭(东汉初年人)《新论》说得好,《左氏传》和《春秋经》,好比衣服有表面有里面,不可缺一。如果有经没有传,即使圣人关着门想十年,也想不出道理来。不管左丘明是东周时人或战国时人,《左氏传》是左丘明作或非左丘明作,反正《左氏传》这部书保存了大量古史料,给中国史家创立模范,在史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

解释《春秋经》的还有《公羊传》、《谷梁传》两家。两家都是口说,到西汉才写成文字。《公羊》学盛行于西汉,政治上有很高地位。《公羊》家自以为传孔子的微言大义,但和《左传》比起来,《公羊传》显然是空言说经,甚至有些是穿凿附会。《谷梁传》也是空言说经,态度却比《公羊传》谨慎些。

《论语》:孔子对答弟子和非弟子的发问,弟子们记录下来。孔子死后,弟子们(一说是仲弓、子夏等)集合成书,号称《论语》。传记中多引孔子语,大抵《论语》所载的孔子语比较近真。

以上所述几部经典,流传到现在,已经二千多年,经学本身起了多次变化并产生了各种派别。每一变化和派别,都或大或小地影响到文化的各个方面。所以不了解经学和儒家派别,很难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