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同步练习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6:33:35

第二十四课《诗两首》

                             (建议安排1课时)

    [学法导引]

    《诗两首》是献给母亲的歌。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丰富的想像,把孩子想像成一朵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通过描绘孩子的天真、活泼、快乐,与母亲三次的嬉戏,表现孩子沐浴着母爱,又回报母亲的纯真的母子之爱。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纸船》,写的是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诗中采用象征手法,以纸船展开情思,寄托对慈母的无限眷恋之情。

   学习过程中,可以多课外阅读泰戈尔、冰心的作品,深入领会诗文的深刻内涵,了解有关印度宗教信仰及摩罗的动人故事。《诗两首》都有很强的抒情成分,语句疑练、优美,可以在反复品读中,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典题例析]

    例题一:联系《金色花》全文,对“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金色花很好看,很好玩。

B、为了跟妈妈捉迷藏。

C、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D、金色花是开在圣树上的花,变成金色花可以为全家带来福气。

    解析:此题检测的是学生对这首散文诗主题的把握。文中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A与B选项过于肤浅、表面化,选项D则没能很好地联系本文的写作实际,与本文主题不吻合。

    参考答案:C

    例题二:《纸船》一诗用“纸船”做题有什么好处?

    解析: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学会探究诗题的拟定与所有文章的拟定题目一样,体现作者构思立意的匠心。诗歌的抒情性是诗这种文学体裁最显著的特点,但诗歌抒情常常是借助于形象的。诗人在太平洋舟中,无法与母亲通音信,惟有幻想纸船能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参考答案: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中找到了一个可以集体对母亲无限恋念的中介物——纸船,并抽象的感情变得具体可感,且富有童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

例题三:《纸船》一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此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解析:此题意在检测学生透过诗作的表面文字理解诗的主旨的能力。本诗写“纸船”的文字占了大部分篇幅,但“纸船”只是一个情感的寄托物,本诗的主旨在于抒发游子对慈母的深切眷恋之情。因此,点睛之笔是:“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此句中,“悲哀”和“泪”都体现了游子对远隔万水千山的妈妈的想念之情。这句诗直接抒发了女儿对母亲深情的爱,表达女儿思念母亲的痛苦和悲哀,在太平洋舟中呼唤母亲,但愿母亲想到女儿离家后的心情。

    [课时训练]:

一、《金色花》作者是        (国名)作家、诗人             (姓名)。它是         散文诗集中代表作。《纸船》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          ,原名            ,选自        。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           、            等。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笑嘻嘻(     )  匿笑 (     )  祷告 (     )  嗅 (     ) 罗摩衍那(     )

    妄弃(     )  抛下(     )  倘若(      )  沐浴(      )  花瓣(      )

三、下列各句中按意思划分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

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B、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

C、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D、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四、阅读

(一)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那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也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2、选文中“笑嘻嘻”、“摇摆”、“跳舞”表现了孩子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3、“暗暗地”、“悄悄地”表现了孩子什么心理?为什么?        

                                                                                    

4、反复朗读“孩子,你在哪里呀?”和后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比较二者的语气以及当中所包含的感情。

                                                                                     

5、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6、从全文来看,诗的主旨是要表现                                               。 

(二)纸船(参阅教材)

1、 文中“我从来不妄弃了一张纸”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8、诗的第二小节中“有的……有的……” 表明纸船几乎是不可能到母亲身边,为什么她仍旧“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9、反复吟咏诗歌的最后一句,为什么是“含着泪”的?“爱和悲哀”又指什么?

                                                                                       

10、这首诗的主旨是                                                           。

(三)金色花

    ⑴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记得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⑵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⑶无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着阳光和空气。

    ⑷可这也并没有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无不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⑸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⑹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作,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⑺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⑻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

    ⑼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⑽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稳,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⑾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⑿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棒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⒀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竞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⒁可以想像,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⒂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⒃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11、根据⑷~⑺段内容,分别概括出开花前的“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

(1) 开花前仙人掌的特点:                                                              

 (2)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                                                

12、根据⑶~⒀段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仙人掌的感情所经历的四种变化。

                →                 →                 →               

13、作者在第⒀段中写道:“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请根据⑶~⒀段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l)是什么原因使作者“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

                                                                                    

 (2)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浅薄庸俗”?

                                                                                 

14、文章采用了纵横对比的手法,纵观全文,分别概括出纵向和横向对比的内容。

 (1)纵向对比为                  和                    的对比。

  (2 ) 横向对比为                  和                    的对比。

15、本文是一篇状物寓理的散文,作者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要揭示怎样的一个道理?(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第二十五课《世说新语》两则

(建议安排2课时)

[学法导引]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课文所选的两篇是反映古人的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生活和亲情观念。《咏雪》叙述了谢家子弟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咏雪”一事的始末,突出表现谢道韫的咏絮之才,暗示作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陈太丘与友期》记述了年方七岁的陈纪责备父友“无信、无礼”,表现了陈纪懂理识义的品质,聪颖机智,正直不阿的性格特点。其中敢于维护父亲尊严,更可以看出其父子亲情。

两文属文言文,文章短小,可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读顺句子,读懂文意。反复诵读,品味故事的文化内涵,感受家庭温馨的氛围。学习文中运用对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典题例析]

例题一: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

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解析:此题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评价诗句的兴趣,做学习的主人,所以评价质量的好坏是次要的,关键在于说出自己的理解,如果同学间出现争议则更好。鉴于此,本题的答案便是开放的。

参考答案:用“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而用“撒盐”喻好。

用“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可用来喻“飞雪”的喻体还有如:鹅毛、蒲公英子等。另外咏雪名句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夏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例题二:元方是个有怎样性格特点的小孩?他的“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说说你的看法。

解析:此题第一句较客观,意在检测学生抓文章关键语句的能力。而第二问则是一道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因此,答案可以是开放的,可以肯定,可以否定。

参考答案:元方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礼识义。对粗俗的客“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

可以理解为元方并非“无礼”。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对子骂父的人,其品行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

可以理解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

[课时训练]

训练一

一、 填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

织编写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未若柳絮因风起(       )(       )    俄而雪骤(       )(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陈太丘与友期行(        )

相委而去(        )         入门不顾(         )       下车引之(        )         公欣然曰(        )         太丘舍去(        )

三、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俄而雪骤(còu)                 B.公大兄无奕女(yì)

C.尊君在否(bù)                    D.友人惭(chán)

四、下列加点的词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女儿)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丢弃)

五、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                                 (       )

A.尊君在否            B.待君久不至           C.君与家君期日中

六、下列句子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俄而雪骤                           B.即公大兄无奕女

译:突然间,雪下得紧了。             译:就是谢安长兄的女儿无奕

C.待君久不至,已去。                 D.元方入门不顾

译:等了很久也没来,已经离开了。     译:元方头也不回地走了。

七、阅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谢太傅(     )  雪骤(     )  差可拟(     )  柳絮(     )  无奕(     )

2、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3、“儿女”一词古今义有何差别。

古义:                                 今义:                                   

4、翻译下列句子。

⑴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⑵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文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                       ;                       。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6、谢太傅一家可谓其乐融融,你的家庭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片断吗?模仿课文,以简洁的文字记录下来。

                                                                                       

(二)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7、这首诗的体裁是              ,从内容上看是一首                  。

8、这首诗采用的修辞手法有         、          。这样写的好处是:                    

                                                                          。

9、请以“雪”为喻造一个句子:                                                  

训练二

一、 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词义变化。

   A、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                  今义:                         

   B、太丘舍去               古义:                  今义:                   

   C、下车引之               古义:                  今义:                   

   D、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                  今义:                     

二、 阅读下列三篇文言,回答文后问题。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本文选自余嘉锡《             》。《世说新语》作者        ,        (朝代)人。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

   ①期行(       )    ②尊君在不(        )      ③相委而去(        )

   ④下车引之(        )    ⑤尊君(        )     ⑥家君(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下车引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之学必好问    B、子将安之    C、良愕然,欲殴之    D、投诸渤海之尾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6、假如你独自在家,你父亲的同事有要事来找他,你会怎么回答呢?

                                                                                

  (二)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 “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类此。

7、解释加点的字。

   遗(      )  夜书(       )  说(        )  尚明(      )  以治(      )

8、翻译下列句子。

   ①云而过书“举烛”。                                                              

   ②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9、这个故事的寓意是:                                          。从中可归纳出一个成语:                                。

  (三)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 秦青、 薛谭:都是秦国著名的歌唱家。  饯:设酒食送。     衢(qú):大路。

10、选出对下列加点字词语的解释不当的一项                           (        )

A、薛谭学讴于秦青:唱歌             B、未穷青之技:尽、全部

C、抚节悲歌:把住                   D、响遏行云:阻止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薛谭学讴于秦青                    饯于郊衢

A、                              B、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有过于江上者

    未穷青之技                        放之四海而皆准

C、 D、

其邻人之父亦云                    人皆贺之

1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

        薛谭乃谢求反                      其邻人之父亦云

A、 B、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响遏行云

    自谓尽之,遂辞归                 (歌者)贵在中节

    C、                              D、

        停数日,辞去                      抚节悲歌

13、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1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探索时空】

 [热点话题]

【相关连接】

    [拓展阅读]

    [网站查询]

【综合能力训练】

普及卷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匿(    )笑  脸颊(      ) 嫌恶(      ) 攥(      )着  寒颤(      )

 nüè(      )杀  宽shù(      )  dǎo(       )告  sè(      )缩  jüé(      )别

2、根据下列各句意思概括成成语。(5分)

  (1)久久地注视着一个地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         )

  (2)彼此关系十分密切。形容关系亲密无间。                      (         )

  (3)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对事情很不重视。                      (         )

  (4)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肃。                            (         )

  (5)各人都得到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         )

3、修改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不知所错(     ) 无精打彩(     ) 林荫大道(      ) 再接再励(     )

   晃然大悟(     ) 相题并论(     ) 戒骄戒燥(      ) 仗义直言(     )

4、填空。(6分)

(1)《风筝》节选自         集《野草》。作者         ,我国伟大的            、

                、            。

  (2)《羚羊木雕》的线索是             ,作者是             。

  (3)《金色花》与《纸船》都是以表达                 为主题的现代诗歌,前者以

                 口吻来写,后者则以          的口吻来写,二者在情调上明显不同。

  (4)《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彭城人            。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4分)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景物描写

  (1)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       )

  (2)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       )

  (3)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       )

  (4)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7、借鉴仿写一句,模仿句子的对称美。(2分)

 例: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二、 阅读理解。(40分)

(一) 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0分)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

令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有两虎争人而斗者(而:           )   而有刺两虎之名(而:          )

   (2)管庄子将刺之(之:             )     管与止之(之:             )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  

                                                                              

(2) 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

                                                                               

10、用一个成语概括下边一句话的意思。类似这个故事的成语还有哪些?(2分)

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成语:           。还有            (至少写一个)11、故事中管与用什么方法去智杀两虎?(2分)

                                                                             

(二)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7题。(12分)

①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

②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实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③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了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④“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⑤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⑥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2、语段①中加点的“不幸”应怎样理解?(2分)

                                                                                

13、语段①中“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应具体指前文的哪些事?(2分)

                                                                                

14、作者产生忏悔之意的原因是:                                ,而根本原因是:    

                                                                       (2分)

15、语段③—⑤运用了         的手法,突出了                           。 (2分)

16、语段③“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一句中的“生”应如何理解?加上引号有何作用?                                                        (2分)

17、语段⑤中“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应怎样理解?  (2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8—26题。(18分)  

家书

                                                                  胡凯

    ⑴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

    ⑵延叔接过信又送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坐到靠墙的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簿簿的一张纸。

    ⑶“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春节路上挤,不回家过年了。”菊一字一顿念出,脸上的喜悦一点点地消失。

    ⑷延叔有些不高兴,完了?菊淡淡道,完了。

    ⑸延叔长长地“嗯”了一声,倒满一盅酒,咕咚喝下。菊娘一看延叔脸色不对劲儿,忙打起圆场:“收到信就好。伢子大学念书很忙,没功夫写许多话。”

    ⑹菊问:“回不回信?”菊娘斜瞟一眼:“当然回。把家里事告诉哥,让他安心念书。”又喝一盅,瓶里的酒浅了些,延叔脸上也生动了些:“菊写,我说。”

    ⑺菊趴到桌上,从书包里翻出两张稿纸,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攥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延叔叹一口气说:“告诉你哥,信已收到,钱过几天凑好寄去。叫他放心。”说完回过头:“我没什么说了。”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

    ⑻“我说两句。对哥说家里的事都好。秋后老母猪生下九只猪仔。今年价好,涨到七块,有卖头。卖猪仔的钱还清了去年的债。”

    ⑼“上个月,那只老黑母鸡被隔壁仔崽打断了腿。我心痛了几天,找到村上张兽医,他说不碍事。现在果真好了,只是有点跛。”

    ⑽延叔腮帮子一鼓:“说这些干啥?菊,天冷了,叫你哥要当心自己,免得你娘挂念。告诉他家里人身体都好。”菊娘赶紧插上,“我就是晚上困不着,胃老是痛。叫哥在学校要吃饱吃好,想吃啥就吃啥。不要让人笑话咱。”菊烦了:“哥是大学生,这点事都不懂?”

    ⑾延叔把酒沥下,不够一盅,只好慢慢喝。边咂嘴边说:“菊,把你的学习情况对你哥说说。”

    ⑿菊咬起下唇,写道:“上次期中考试我第一名,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支钢笔。娘还蒸了鸡蛋给我吃。那支笔很漂亮,我舍不得用,收在枕头底下……大学里也发奖状吗?你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得到奖状,让全家都高兴高兴。”

    ⒀菊写好抬起头,延叔收回盯着菊飞快移动的小手的目光,倒放起酒盅。菊娘就站起去灶间盛饭。延叔又想起来什么,叫菊接着写:

    ⒁“前两天,上面分来救灾衣服。队长说你有出息。特地分给我家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让你回家过年穿。腊狗说式样还挺流行,城里都时兴。你不回家我就托人寄去。”

    ⒂菊娘端出饭,也突然想起什么,叫菊再加上几句:“娘初一到后山庙里替你求了支签,签上说你有小灾损,要切切注意。”

    ⒃菊嚷嚷起来:“没纸写了。”延叔见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三大张,说:“就不写了。”菊娘便说:“对。你哥不相信这些。再说,写多了他没时间看,他的信就那么短。”

    ⒄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拿起那薄薄的一张,延叔瞪着眼前没了热气的几碟菜,硬邦邦地甩出一句:“重写一封。”正在有滋有味嚼饭锅巴的菊愕然睁大眼睛,随即就按延叔的话庄重地写好第二封信:

    ⒅信收到。钱就寄。

18、给下列汉字注音。(2分)

  (l)攥(     )  (2)盅(      )  (3)咂(      )  (4)愕(      )

19、第⑴自然段中,“……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一句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20、第⑶自然段中写“菊一字一顿念出,脸上的喜悦一点点地消失”的作用是什么?(2分)

                                                                                      21、第⒄自然段中,“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中“哽”应该如何理解?(2分)

                                                                                     

22、接到儿子的信后,延叔的心理有哪几处重大变化?结合文章概括回答。(2分)

                                                                                

                                                                               

23、延叔为什么要重写一封信?(2分)

                                                                                

                                                                               24、文章末尾“信收到。钱就寄”一句照应前文哪句话?(2分)

                                                                                     25、试分析文中大学生的形象。  (2分)    

                                                                                    

                                                                                 

26、文中大学生的做法伤透了父母的心。我们作为学生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呢?(2分)

                                                                               

                                                                                 

三、 写作(30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想起它,就有温暖、舒适、轻松的幸福感觉;每个人都爱

己的家,离开家,就有无限的牵挂、思念和渴望……

请你以“家”为题,抒写自我的真情实感,字数500字左右。

提高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4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笑柄(      ) 繁衍(     ) 内疚(     ) 树杈(      ) 犄(      )角

jiū(     )分(      )花bàn(      )荡yàng(      )宽shù(     )

2、 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5分)

(1) 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            )

(2) 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            )

(3) 形容病危,或借喻事情不可挽回。                          (            )

(4)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            )

(5) 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            )

3、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字,在(   )写出正确的字。(2分)

1)他那时大慨十岁内外罢。                                (            )           

2)早的山桃也多吐雷。                  (      )

3)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极杂物的小屋去。                (            )

4)灰黑色的凸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            )

4、按要求写成语或俗语。(至少写2个)(2分)

1)表达愉快心情的:                                                              

2)成语中带“苦”字的,如:苦心孤诣、                                            

                                                                                                                      

5、填入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连贯的一项是(           )(2分)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

然不算重;               ,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A、儿子毕竟幼小,虽然很胖             B、儿子毕竟很胖,即使幼小

   C、儿子尽管很胖,毕竟幼小             D、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

6、改写划线的句子,使全句连贯、简洁。(2分)

    脚下是深绿的草地,蔚蓝的天空在高高的头顶,身旁是清澈的小溪,溪边有五彩的花朵,茂密的丛林,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是多么美的意境啊!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2)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8、借鉴仿写一句,不可重复相同的内容。(2分)

    例句:父亲一棵树,一棵伟岸的树,为我遮蔽风雨。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912题。(10分)

    曾子之妻之①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②还,顾反为女杀彘③。”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④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⑤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子,是教之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①之:动词,到,去。 ②、女:女通汝,即你。③、彘(zhì):猪。 

     ④、婴儿:孩子。     ⑤、知:智慧。

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A、女还(回来)                  B、顾反为女杀彘(返回)

   C、特与婴儿戏而(开玩笑)        D、遂烹彘也 (烹调)

10、下列加点的“之”,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11、 曾子之妻之市(她,指曾子的妻子) ②、其子随之而泣(她,指小孩的母亲)

   ③、曾子欲捕彘而杀之 (它,指猪)    ④、妻止之曰 (他,指曾子)

   ⑤、听父母之教 (的)        A.①    B、②    C、②④⑤     D、③④⑤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今之欺之,是教子欺也。

                                                                                                      

  (2)、母欺之而不信其母。 

                                                                                

12、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则故事的寓意。(2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18题。(12分)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果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13、 妈妈让“我”把一盒糖送给万芳的目的是什么?她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2分)

                                                                                      

14、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对妈妈的              描写,表现了她                         

                                                  态度。                (2分)  

15、“屋子里静极了”说明了什么?(2分)

                                                                                    

16、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有什么不好?(2分)

                                                                                    

17、“我”为什么推开妈妈的糖盒?试作简要分析。(2分)

                                                                                

18、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倾向是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6题。(24分)

小学同学                                                               

    ⑴现在我仍记得起那个得肺病的孩子,那个苍白瘦弱身体发软的小学同学。他坐在我的座位的后边,那个位置使他的脚经常穿过课桌的空当踩到我。上课的时候我听得最多的不是教师讲课的声音,而是他咳嗽的声音、吐痰的声音。因为他的肺病,班里的孩子都拒绝跟他玩,拒绝跟他讲话,所以我总记得他一个人坐在那个角落里,目光散漫而空洞。

    ⑵但是他每天都要找我一起上学,他把我看成是朋友。我们居住的地方实际上相距很远,但他总要绕道去我家喊我上学。走在去学校的路上,他一边尖着嗓子很用劲儿地说话,一边不停地往地上吐着痰。他背着一只蓝花布制的书包,里边装着几本书,分量并不重,但他总是塌着腰,不住地咳嗽,一副力不能支的样子。

    ⑶人多的时候我就有点不喜欢他了。因为很多人都不喜欢他。我顺势而行,也故意和他拉开了一点儿距离,他却不能觉察,依然热情地靠近我,执着地诉说着什么,但那时我已觉得是聒噪了。

    ⑷有时我看见他吐出的痰里有血丝,有时吐出的又干脆是血,他总是把那些东西吐到从作业本上撕下来的一页纸上。老师不允许随地扔果皮和纸屑,所以他的课桌里堆满了那种纸。

    ⑸大家都觉得他脏,嫌恶地看待他,很少有人愿意接近他,他总是处于很孤独的境地。

    ⑹一个群体对一个个的疏远孤立是可怕的,它让人丧失正常的认知能力和判断力。那时我很清楚地看到一个群体对个体拥有的那种权威优势和主宰力量,看到个体在这种力量的威压之下的胆怯和软弱、自卑和无助。在学校,他像一只幼鼠一样惶惶不可终日。

    ⑺但他功课却是极好,各科均在前列,几何学这门被我们认为最头疼的课程他学起来如鱼得水。数学老师每次发问,他总是是率先举手,答案总令老师满意。他是试图以此建立自信,以此赢得他人的善意和友爱的。但是这样做的结果使更多的同学敌视他,他发言完要坐下时,凳子就被人从后边抽出去,结果他跌到地上,引来满堂的哄笑,笑声中充满报复的快感和阴谋得逞时的狂欢。

    ⑻人很容易就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实际上我并不怎么反感他,但在人群中我对他的态度就变得暖昧不清,我虽然知道一个人在艰难时刻对友谊的需要,一份友谊对他是一种怎样的支持和温暖呵,但我就是不能当众给予他这一份友谊,我甚至当众也参与对他的起哄、攻击和迫害,参与拍手和哄笑。我冷漠甚至残忍地看着他受伤害以后那绝望的目光。

    ⑼他是班里缺课最多的同学,有时上午的课程还没完,他就背书包走了,下午就不来了,有时则是好几天不来,老师也很不满意,他来了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指责他,那些语言的利器不容躲闪地飞向他。这种时候他也不解释,垂着头发稀黄、面色苍白的脑袋,那细弱的脖子如同秋天枯萎的瓜秧。

    ⑽那时候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帮助他。我们依附和顺从在一个群体的意志中,我们被训练得没有个人意志,没有个人情感,没有个人立场,甚至没有爱,没有真诚。老师指责他最凶的那一天,下午他没再找我上学。我一个人去学校,上课铃响过他也没来,然后一连好几天也没能见到他。大家都习以为常,没有人关心他的缺席,甚至没有人过问。

    ⑾第二天,他的姐姐送来了请假条,说他住院了。

    ⑿几天以后就传来了他病逝的消息。他死了,彻底地远离了我们。大家这才懂得流泪,在去他家看望他母亲的时候,面对他的遗像,面对那沉浸在丧子之痛中的母亲,许多孩子都哭了。

    ⒀再后来,我渐渐明白,我们对人的麻木和冷漠一向是通过死才得以震醒的,仿佛只有死才换得来良心的发现。

1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聒噪(      )    纸屑(      )    允许(       )    沉浸(       )

20、为什么那个孩子会给我留下那样深刻的印象?(3分)

                                                                                

                                                                                 

21、你从这孩子的哪一举动中能看出他把我看做“朋友”?(2分)

                                                                                  

22、第⑶段中“热情”“执着”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23、第⑹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         。“群体”在文中特指         ,“个体”在文中特指                 ,“让人丧失正常的认知力和判断力”是指          ,

“个体在群体压力之下的胆怯、软弱、自卑和无助”是指                       

                                                             。(6分)

24、第⑼段中“那些语言利器不容躲闪地飞向他”中“飞”一词强调了什么?(2分)

                                                                                  

                                                                                 

 25、文中“他”有怎样的性质特点?请结合具体事例来说明。(3分)

                                                                                    

 26、最后一段饱含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3分)

                                                                                  

                                                                                  

三、 作文(30分)

进入初中已有半个多学期了,你一定对初中生活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其中酸

甜苦辣也一定令你回味无穷。请你以《我的初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600字左右;要求有真情实感。

                                                                                                                                                                                                                                                                                            

第六单元

【知识在线】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同为童话,《皇帝的新装》塑造了一个穷奢极欲、昏庸无能、愚蠢可笑的皇帝形象,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而《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则赞美呼唤人间真情,营造了一个纯真、友好的美丽世界。诗歌《天上的街市》和《静夜》带有浓厚想像色彩,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神话《女娲造人》人性化地丰富和扩展女娲造人的经过,想像丰富奇特。《寓言四则》将深刻的思想寄寓在含蓄的短小故事里,给人以启迪。

总之,本单元将引领大家走入亦真亦幻的想像世界,去领略由想像创造出来的别样魅力。

【重点锁定】

1、 了解童话、神话、寓言的基本特点。

2、 体会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并借助复述、改写、扩写等方式,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第二十六课《皇帝的新装》

(建议安排2课时)

[学法导引]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本文正是体现了童话善于想像和夸张的艺术特色。文章通过描述“新装”的似有似无,来嘲笑皇帝的愚蠢可笑、贵族阶层的阿谀奉承和虚伪透顶,揭露了当时社会瞒和骗的丑恶形象,告诉我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学习本文,要注意体会童话的想像和夸张,初步把握童话的一般特点。同时,抓住“新装”这条线索,顺着作者的想像,了解故事内容,理清故事情节,深入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另外,结合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皇帝”这个人物形象,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典题例析]

例题: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丑小鸭》、《夜莺》、《海的女儿》、《快乐王子》都是安徒生写的童话。       (    )

2、骗子赋予“新装”一个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种“奇怪的特性”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                  (    )

3、皇帝受骗的真正原因是皇帝固执己见,有错不改。                       (    )

4、文章安排由一个小孩来揭开皇帝新装的秘密,戳穿游行大典的骗局,这是因为孩子的天真无邪,敢于说真话。                                               (    )

5、本文中除了天真烂漫的小孩,其他人都是骗子,皇帝是最大的骗子,他为了保持皇权的稳固,不惜甘心受骗,又欺骗臣民百姓。                                (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情节等的理解,还考查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第1题中《快乐王子》并非安徒生的作品,而是王尔德的作品。

第2题容易判断为错的,因为学生们一向认定本文的线索是“皇帝的新装”。殊不知,骗子的这句话在情节发展中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肯定它是对的。

第3题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了解,不浮于表面认识。皇帝受骗的真正原因是他的愚蠢、虚伪。

第4题的解答同样得借助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了解情节设计的用意,便可对本题作出正确判断。

第5题也易错,因为学生对于皇帝及其臣子们是骗子容易理解,但对于百姓们是骗子觉得较难接受,其实这篇童话正是要揭露当时那种瞒和骗的世风。

此类题目,常常用对的掩蔽错的,有一定的混淆性,所以,解题时要多分析,细比较,才能保证解题的正确。

参考答案:1、×    2、√    3、×    4、√    5、√

[课时训练]

训练一

一、给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更衣(    )          附和(    )         称职(    )        系上(    )

1、                  2、                  3、                  4、

更加(    )          和平(    )         称赞(    )        关系(    )

二、根据拼音写上恰当的汉字。

xuàn(      )耀            滑jī(      )           头xián(      )    

jué (      )士            tuǒ(      )当           yù pìn(      )(      )

三、选择题。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陛下    (    )    A、皇帝    B、皇宫    C、宫殿的台阶

(2)称职    (    )    A、名称    B、相当    C、测量

(3)随声附和(    )    A、应和    B、依附    C、一起

(4)骇人听闻(    )    A、奇怪    B、伤心    C、震惊

2、本文的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依次分别是(    )、(    )、(    )、(    )、(    )。

A、看新装——恐失职       B、穿新装——露愚心       C、爱新装——显癖好

D、展新装——揭真相       E、“织”新装——现手段

3、童话往往通过丰富的想像和夸张来叙写故事,表现主题。指出下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句是(    )

A、他们说:“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B、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

C、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D、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四、填空题。

1、童话是       文学中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       、幻想和       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                 ,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        的修辞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            ,使它们人格化。

2、本文作者          是         (国籍)著名         作家,他还有代表作:      

                                                      等(至少写出三部)。

3、“有一个皇帝,为了穿着漂亮,不惜                     。他       关心他的军队,

        喜欢去看戏,        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         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              。”这里着重从           、        

       、           三个方面具体的夸张皇帝只图穿的漂亮。  

4、根据提示,拟出“悲观者”和“乐观者”各自所说的话,每句不超过10个字。

   一位悲观者和一位乐观者同时被派往某地去推销鞋子,可他们到达目的地以后,却发现那里的人全都是光着脚在走路,那位悲观者沮丧地说:“                            

                                        ”;而那位乐观者却欣喜地说:“           

                                                ”。

训练二

一、阅读下面几句话,填写题目中的表格,写出字母A、B、C、D所指代的人物、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及由描写所体现出的人物的性格。

1、“对,我已经穿好了。”A说,“这衣服会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

2、B把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忙碌碌,一直搞到深夜。

3、“我的老天爷!”C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4、“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D都说。

人   物

描 写 方 法

性        格

A

B

C

D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问题。

①“您看这布华丽布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能看得见布料。

②“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③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1、皇帝还未评价骗子织的布,那“两位诚实的官员”就抢先介绍的原因是(    )(    )

A、为了蒙骗皇帝。            B、他俩相信别人一定能看见布料。

C、帮骗子说谎。              D、为了表明他俩能看见布料,因而是聪明的、称职的。

2、第②段中皇帝说“我十分满意”的原因是   (    )

A、他看到大臣们抢着介绍布料,十分效忠于他。 B、为了让骗子更努力地为他织布。

C、他看到两个骗子织出了人间最美丽的布。      D、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他什么也没看见。

3、第③段中“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的原因是  (  )

A、他们性格从来都是乐观的。                B、他们都看到别人出丑。

C、他们都看到了骗子的精彩表演。            D、他们看不到布的行为没被揭穿。

4、第②段中“这可骇人听闻了。”此句中的“这”字指代什么?(1分)

答:                                                                            

5、语段对皇帝的描写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由语段可看出皇帝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4分)

答:                                                                             

                                                                               

6、语段中哪一句话把文章情节迅速推向高潮?

答:                                                                           

7、概括这段文字叙述的事件,不超过20个字。

□□□□□□□□□□□□□□□□□□□□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成功的试验

    ①两个大学生乘车来到一个小城市,在一家旅馆投宿,店主像通常所做的那样,问他们姓名、职业、要在此往多久。这两个外地人说:“我们是格芬克城的著名医生。大约要在这儿住四个星期。但您不要将这告诉任何人,因为我们要在这里做一个试验,我们需要安静。”

    ②好奇的店主问:“究竟做什么试验?”

    ③“在格芬克城我们作出了一个奇迹:将死人重新搞活起来。这种试验,我们在那里用了三个星期时间。现在我们要在这里,在另一种条件下重做。”

④显然,店主立即将这奇怪的故事传开了。开始人们对此只是一笑了之;但这两个外地人的行动却渐渐地引人注意了。他俩经常到公墓去,久久地         在一些坟墓前,其中包括一个富商的年轻妻子的墓。他们同人们         ,         有关这个年轻太太和其他葬于此公墓的死人的情况。

⑤整个小城渐渐地处于一种奇异的不安之中。首先是那商人,他真的相信这种神奇的试验会成功,他同城里的医生交谈,现在连医生的脸也严肃起来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快要过去了,肯定要发生什么事了。

    ⑥第三个星期的周末,这两个外地人收到了商人的一封信。“我曾有过一个像天使一般的妻子,”他写道,“但她重病缠身。我很爱她,也正因为如此,我不希望她重返病体。你们别扰乱她安宁吧!”信封里放了一大笔标明是作为谢利的钱。

    ⑦在第一封信之后,其他的信接踵而来。

    ⑧一个侄子继承了他叔叔的遗产,很为他死去的叔叔再复活而担忧;一个在其丈夫死后又重新改嫁的女人写道:“我的丈夫很老了,他不想再活了。他已得到了他的安宁。”……这些信的信封里也都放着一笔款。

    ⑨两个外地人对此一言不发,夜里继续着他们的公墓之行。这时,小城的市长进行干预了。他当市长才不久,而且很想长期当下去,不愿再跟死去的前任市长会面。他向这两个大学生提供了一大笔款。“我们的条件是,”他写道,“你们不要再继续试验下去了。我们相信你们能将死人搞活,还可以给你们一份证明。我们这里不想要奇迹,你们立刻离开这个城市吧!”

    ⑩这两个外地人拿了钱和证明,收拾起他们的行装,离开了这城市。“试验”成功了。

8、结合上下文,在文中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动词。

9、商人、侄子、女人、市长给两个大学生写信寄钱,让他们停止试验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商人的目的:                                                               

    侄子的目的:                                                               

    女人的目的:                                                               

    市长的目的:                                                               

10、文章中画线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11、文章题目《成功的试验》有何深刻含义?

答:                                                                            

12、本文和课文《皇帝的新装》相比较,有何相似之处?

答:                                                                            

                                                                               

第二十七课《郭沫若诗两首》

(建议安排2课时)

[学法引导]

学习这两首诗,首先要了解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及诗人1921年写这两首诗时的经历和思想情绪,准确把握这两首诗的主题。

联想和想像的运用是这两首诗的一个学习重点。这两首诗都选自郭沫若的诗集《星空》,它们的结构、手法、情调都颇为相似,但描写的具体景致不同,由此唤起的联想和想像也不同。《天上的街市》描写的是繁星满天的晴朗的夜空,想像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而《静夜》描写的则是白云遮空的夜空,想像了“鲛人”在天河岸边的“对月流珠”,突出了静谧的氛围。学习中,要仔细体会诗歌中联想和想像运用的重要性,培养想像力。

此外,这两首诗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学习中应反复吟咏,分清节奏,念准重音,把握其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基调,读出其内含的感情。

[典题例析]

例题:《天上的街市》一诗中是如何运用联想和想像的?试分析其作用。

解析:本文是考查学生对联想和想像这两个概念的了解和掌握。所谓联想,就是由此事物想到彼事物的心理过程。两个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且彼此有一定的联系:或在空间或在时间上相接近;或相似;或有对立关系,或有因果关系……所谓想像,则是在原有感悟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经过加工改造而成的。

参考答案:在本诗中,诗人根据“街灯”和“明星”的相似点——星星点点,由街灯联想到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街灯,既描绘了迷人的夜景,又暗示了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顺着这一联想,诗人在后三节进而展开想像:天上有美丽的街市、天市上陈列着珍奇物品、天上牛郎织女过着自由自在、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将虚构的“ 仙境”与现实生活相融合,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

[课时训练]

训练一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1、缥缈(      )(       ):                                      

2、笼罩(      ):                                               

3、鲛人(      ):                                               

4、疏星(      ):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个“明”字不同于其他三个(    )

A、远远的街灯明了     B、闪着无数的明星     C、明灯处处照长街      D、窗明几净

2、“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灯笼”的正确解释是(    )

A、街灯         B、流星         C、天上的明星         D、以上三者都是

3、下列各项按意思划分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想那/ 缥缈的空中               B、那隔着河的/ 牛郎/ 织女

C、漏出了/ 几点/ 疏星               D、怕/ 会有鲛人/ 在岸

4、“你看,那浅浅的天河”,“不信,请看那朵流星”,这两句诗都用了句中逗号,对其作用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你看”之后使用逗号,能引起读者的特别注意。

B、这两个逗号都为诗人与读者作感情交流增加了情趣。

C、若把句中逗号去掉,两句的意思都没有改变,语句也都通顺。

D、这两个逗号都很好地表现出诗人与读者指望着星空交流的情态。

三、填空题。

1、《天上的街市》和《静夜》的作者是       ,原名         ,是我国现代著名的         、         ,代表作有诗集《         》、《         》,话剧《        》。

2、《天上的街市》一诗以        和         描绘了一幅天上的美景,把读者带进了神话的境界。诗中主要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        和对理想生活的        ,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3、《静夜》全诗紧扣住一个“     ”字,对人间世界和天上世界进行了描写,以笼罩天地的“      ”营造出                  的氛围,使这首诗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训练二

一、 阅读《静夜》这首诗,完成文后问题。

1、本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极为相似:都是在              的基础上,转而进入

               的世界,收尾出人意料,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与神往。

2、在诗的第⑴节中,诗人用        、        、        、        、        这些意象,描述了静谧的夜景。

3、诗中借“              ”的传说,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2分)

4、诗的第⑴节中的“漏”字若改成“露”字,好吗?为什么?

答:                                                                           

5、要读好一首诗,分清节奏,念准重音十分重要。你能否试着给第⑵节诗标注朗读节奏和重音。(节奏用“/”标示,重音用“.”标示。)

6、面对月亮和白云,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和想像?试用一两个优美的句子描述出你心中的图景,表达你的情感。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问题。

乡愁四韵

余光中

⑴给我一瓢长江水呀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⑵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⑶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⑷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7、请找出诗的⑴、⑵节的韵脚:                                           

8、诗中的“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分别象征了“乡愁”的哪些特征?(请摘引原文的语句回答)

长江水——                                 海棠红——

雪花白——                                 腊梅香——

9、诗中主要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并突出了乡愁之深。请摹仿这两种修辞手法各造一个句子。

答:                                                                                                                                           

                                                                               

                                                                                

10、诗歌中将“乡愁”寄托在“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这四种意象中,想一想,还可以将“乡愁”寄托在什么意象中?为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                                                                           

                                                                                

                                                                               

11、古往今来,“乡愁”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你能否再写出几句与乡愁有关的古代诗句呢?【要求写出作者及朝代】(至少写三句。)

答:                                                                           

                                                                               

                                                                               

                                                                              

第二十八课《女娲造人》

(建议安排1课时)

[学法引导]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及想像的故事,充满浓厚的幻想色彩。本文正是根据中国古代神话改写的一则神话,它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把女娲塑造成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母性的大神形象,想像丰富、奇特,让人读了仿佛置身于生命初创的原始世界,感受着人类诞生的喜悦。

阅读本文,要看作者如何展开想像,在原文基础上丰富和扩充哪些内容。同时,结合课文的描写认识女娲这个形象。

另外,神话终究是神话,不等于科学事实,因此,在学习中,也应注意神话与事实间的差距,进一步深入了解神话的特点。

[典题例析]

例题:

①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②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

    ③“妈妈!”

    ④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⑤女蜗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选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体现了神话的什么特点?

解析:第1小题考查的是有关人物的描写方法。描写人物的方法一般包括: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解题时应先对此有所了解,进一步结合文章内容作出正确判断。第2小题考查的是对本文体裁及其特点的掌握。

参考答案:选文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方法。体现了神话借助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特点。

[课时训练]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女娲(       )       澄澈(       )(       )       灵敏(       ) 

掘起(       )       掺和(       )                 踪迹(       )

二、 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绵廷(     )  奔奔榛榛(     )   开僻(     )   气慨(     )  兴高彩烈(     )

三、 填空、简答。

1           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像的故事。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         和         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2、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         ,它详细叙述了             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四、 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①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②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③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  A  下一条枯藤,  B  入一个泥潭里,  C  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    D    ,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  E  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④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1、解释文中加点字。

略睡一睡(         )  疲倦不堪(         )  绝妙(         )   幽光(        )

2、选词填入文中的空白处。(填序号即可)

①捏    ②搅    ③伸    ④挥洒    ⑤拉

A、         B、         C、         D、         E、         

3、第①段划线句属于       描写,其表达作用是                                    

4、选段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手法?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答:                                                                             

5、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你能否从选段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说明?

答:                                                                            

                                                                                

(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耶和华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出男人,往他鼻孔里吹一口生气,他就成了有灵魂的活人,取名亚当(希伯来语,意即“出自泥土”“被造者”)。上帝派他看守伊甸园,只见他一人独居,没有帮手,就趁他沉睡之际,从他身上取出一根肋骨,又把肉合起来,造成了一个女人。亚当醒来,看见那女人,高兴地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亚当给她取名叫“夏娃”(希伯来语,意为“生命之源”“众生之母”)。两人赤身裸体,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伊甸园。

6、分别给下面词中加点字注音。

耶和华(      )       看守(      )       裸体(      )       肋骨(      )  

7、文中的两处括号起                  的作用。

8、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又把肉合起来,造成了一个女人。 

B、人为破坏造成的新沙尘源,加重了沙尘暴迅速。

C、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制造人类的方法。

D、这种产品的实用价值正在逐步被发现和推广。

9、选出下面表述不当的一项(    )

A、“出自泥土”、“被造者”、“夏娃”、“生命之源”、“众生之母”这几处的引号都表示特定称谓。

B、这是一段“上帝造人”的神话故事。

C、这段《圣经》故事中的“亚当”和“夏娃” 是创造人类的始祖。这是人们想像中美好的神话。

D、这段《旧约》故事中的“亚当”和“夏娃”是人类的上帝。虽为神话,却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

                           第二十九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建议安排1课时)

[学法导引]

本文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一个寂寞的盲孩子在影子、萤火虫、太阳和月亮的关爱下,获得了光明,感受到了生活的快乐与美好。文章中赞颂了爱的付出,倡导我们同情、帮助弱小者和有困难的人,同时也表达了“爱”同样能给付出者带来快乐的主题。

学习中,应先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线索——盲孩子逐渐获得光明的过程,并据此了解情节的发展:盲孩子很寂寞——“影子”的陪伴给盲孩子带来快乐、带来温暖——影子、萤火虫、太阳、月亮的爱使盲孩子得到光明,由此进一步深入思考,理解文章的“爱”的主题。当然,本文的主题并非单一化的,要善于多向思考,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只要思之有据即可。

学习中,还要通过自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感受文中所营造的纯真、美好的意境,品味诗一般的优美的语言。

[典题例析]

例题:

从此,影子常常牵着盲孩子的手,带着他去牧场听牛儿       地叫,羊儿       地叫,还攀上山坡去采摘野花野果,走过小木桥去听       的流水声。

盲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他很快乐。

在横线上填恰当的词,并说说这些词的运用有什么效果?

解析:本题是考查拟声词、叠音词的掌握。解题时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先明确发出声音的对象是谁,进而考虑其声音的形式。另外,本题还考查学生对于本文诗化的优美的语言特点的把握。

参考答案:哞哞    咩咩    潺潺

              这些叠音词不仅描写情态逼真,而且舒缓语气,琅琅上口。

[课时训练]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哞哞(       )     咩咩(       )    孪(       )生     潺潺(       )  

踉踉跄跄(       )(       )          痒酥酥(      )

二、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啊□萤火虫就在我的手上□□影子兴奋地告诉盲孩子□□你把它接过去□它一点儿也不烫手□真的不烫手□□

三、填空题。

1、本文是一篇美丽的抒情       (体裁),文章从“影子”“萤火虫”等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中,概括出                                                       这一主题。

2、本文主要采用        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这种写法与我们学过的课文          

                   相似。

四、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1)耳边的风越来越大了。他感觉到手里提的灯晃来晃去。

    (2)影子说:“天要下雨了,我们快些走吧!”

(3)话音刚落,一声霹雳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

(4)育孩子手中的灯突然灭了。随后,影子也不见了。

    (5)盲孩子          地一个人站在旷野上。

    (6)他呼唤他的影子,没有回应,听到的只有风声和雨声。他           、跌跌爬爬地往家走,没走多远,他就跌倒在水坑里。

    (7)他坐在风雨里想:只有等到风停了,雨停了,太阳出来的时候,影子才会赶来吧?

    (8)过了很久很久,他感觉风小了,雨也小了。他似乎又听见了翅膀扇动的声音。声音越来越大。

    (9) “是你吗?萤灭虫?”盲孩子向夜空大声问着。

    (10) “是我。”一只萤火虫在回答。

    (11) “是我们。”有几只萤火虫在回答。

    (12) “是我们一群萤火虫来了!”有好多好多萤火虫在回答。

    (13)在夏夜的微风细雨中,无数只萤火虫组合成一盏美丽明亮的灯,一会儿闪着幽蓝的光,一会儿又闪着翠绿的光。

    (14)在这美丽明亮的灯光里,影子又回来了。

    (15)盲孩子望着他的影子惊喜地叫起来:

    (16) “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

    (17)他伸出双手,拉住了他这位黑色的好朋友,他们久久地拥抱在一起。

1、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填上恰当的形容词。

2、文中(1)—(6)段一再渲染风雨交加的场景,有何作用?

答:                                                                            

                                                                                 

3、若把文章(10)—(12)段改为“‘是我们!’好多好多萤火虫一齐回答。”好吗?为什么?

答:                                                                            

                                                                                

4、请简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阳光地带

乔叶

    ⑴春季的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到家,看见母亲正在晒被子,便也想把被子晒一下。

    ⑵我把被子抱出来,晒在了晾衣绳的两端,吃过午饭,我便上班去了。

    ⑶下班回来,我一进家门,便看见了我的被子。与中午不同的是,它们已经被晒在了阳光最好的地带,夕阳将雪白的被里镀上一层浅浅的金色。而母亲的被子却寂寞的地呆在晾衣绳的两端,房屋的阴影默默地在它们身上画着单调而规则的几何图形。

    ⑷我走到我的被子面前,用手抚摸了一下,它们是温暖的。

    ⑸它们当然是温暖的,温暖如母亲的手心。

    ⑹我又抚摸了一下母亲的被子,它们是清凉的。

    ⑺它们当然是清凉的,清凉如母亲的手背。

    ⑻我的眼睛忽然呈现出往昔的许多情节:家里质地最好的那条床单,方位最佳的那个房间,开得最漂亮的那盆鲜花、做得最好吃的那盘菜,甚至吃饭时图案最精致的那只碗……这些事物如我身处的这段阳光地带一样,都是我的。

    ⑼我知道,对于母亲来说,这些情节不是偶然。

    ⑽人生短暂而漫长的征途上,给你快乐的也许是你的朋友,让你美丽的也许是你的爱人,令你充实的也许是你的事业,但是,使你温暖的必定是你的母亲。她用她的手背为你阻挡着她力所能及的所有风霜,也用她的手心为你释放着绵绵不绝的温暖阳光。

    ⑾母亲是永远的阳光地带。

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寂寞:                                绵绵不绝:                                                  

6、第⑶段画线句采用了        的写作方法。其作用是                             

                                                                            。 

7、第⑸、⑺两段都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中“温暖”和“清凉”都有双层含义:“温暖”一是指                         ,二是指                              ;

“清凉”一是指                         ,二是指                              。

下文中和这两段相呼应的一句话是:                                                

                                                                            。

8、第⑼段为什么说“这些情节不是偶然”?

答:                                                                            

                                                                                 

9、文章题为《阳光地带》,它有何深刻的含义?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答:                                                                           

                                                                                 

10、第⑻段作者连用5个“最”字的作用是                                         

11、请结合文章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和你的实际生活感受,仿照第⑻段画线句的句式,再举2例。

答:①                                                                       

②                                                                       

第三十课《寓言四则》

(建议安排3课时)

[学法引导]

本文选了两则《伊索寓言》和两则中国古代寓言。寓言是一种以比喻性的故事来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体裁。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借此喻彼,借古寓今,借小寓大,具有哲理性和讽刺性。因此,学习中要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喻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蚊子和狮子》讽喻那些自高自大、得意忘形的人;《智子疑邻》教育人们不可因人废言,要看意见正确与否;《塞翁失马》则借一连串的事实,告诉人们祸福相依、好坏共存的道理。

另外,可通过续编或自编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典型例析]

例题:1、在《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虽然没写到赫耳墨斯听到雕像者的话后的表现,但我们想像他最有可能会 (    )

A、愤怒,认为岂有此理。

B、尴尬,因为事出意外。

C、伤心,居然被如此看轻。

D、惊喜,认为可以省钱。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如何结合文章内容、结合寓意展开合理的想像。要解决这道题目,可使用排除法。本文是以神喻人,讽喻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赫耳墨斯正是如此,因此,可先排除C和D。而A虽也符合赫耳墨斯当时的心境,但仔细的揣度第三次发问时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认为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认为自己的身价能超过父亲——作为最高神的宙斯,并且以卑劣的内心揣度雕像者一定是势利的,对身为商人庇护神的他一定会阿谀奉承,岂料竟遭迎头痛击,被算作“饶头”。因此,B才能最准确地反映他当时的心情。

参考答案:B

2、选出下面“而”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A、马无故亡而入胡               B、堕而折其髀

C、丁壮者引弦而战               D、而疑邻人之父

解析:本题要考查对“而”字的用法的认识。例句的“而”是表修饰,解释为“地”。题目中,A句的“而”字表承接;B句的“而”字表因果关系——“折其髀”的原因是“堕”;C句的“而”字表修饰,“引弦”是“战”的其中一种方式;而D句的“而”字则是表转折。

参考答案:C

[课时训练]

训练一

一、填空题。

1、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和教育的文学体裁叫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均选自《         》,其作者相传是              (国名)的        (人名)。

2、《智子疑邻》选自《        》,作者是          (时代)末期著名         家       

         (人名),是诸子百家中       家思想的代表。

3、《塞翁失马》选自《         》,此书为         (朝代)淮南王        等编著。

二、引号的作用一般为:A、表引用;B表特定称谓;C表特殊含义;D表强调;E表讽刺或否定。请指出下列句中的引号分别起什么作用。(填序号即可)

1、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     )

2、忽然,在他的“黑洞”里,他第一次看见一个淡淡的光点在他的手心里移动着。(     )

3、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     )

三、请给下列成语各配上另一个成语,结成对子。

守株待兔             狗仗人势             雪中送炭             愚公移山              

(备选:A、精卫填海       B、锦上添花      C、狐假虎威      D、缘木求鱼)

四、阅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完成下列问题。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如何理解此“笑”呢?

答:                                                                         

2、《蚊子和狮子》中,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战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战斗前:                                                                  

战斗后:                                                                   

3、请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两文的寓意。

答:《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4、下列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 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B、 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C、 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伏。

5、发挥想像力,给《蚊子和狮子》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就“蚊子撞到蜘蛛网上之后”想像一段话。

答:蚊子撞到蜘蛛网上之后,                                                        

                                                                               

                                                                               

                                                                               

训练二

一、 阅读《智子疑邻》,完成下列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天雨墙坏(        ):                              

而邻人之父亦云(        ):                        

暮而果大亡其财(        ):                        

2、补充下列句中省略部分。

(1)宋有富人,天雨(            )墙坏。

(2)其子曰:“(            )不筑(       ),(          )必将有盗。”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筑,必将有盗。                                                           

(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4、课文开头八个字写了什么?

答:                                                                           

5、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

答:                                                                                

6、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答:                                                                             

7、试想,若邻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怀疑对象,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请发挥想像给予续写。

答:                                                                            

                                                                                

                                                                               

二、 阅读《塞翁失马》,完成文后问题。

8、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字。

善术者(       )  亡而入胡(       )   将胡骏马而归(      )   以跛之故(       )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

                                                                                 

(2)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10、这个故事很有名,因为它用一连串的事实说明祸与福之间的相互转化,请将表述祸福转化的有关原句按课文内容的先后顺序填入下表。

祸 福 转 化

课 文 原 文

11、本文是蕴含的道理是:                                                          

                               ,成语“             ,            ”就出自本文。

12、你认为塞翁“善术”是本文故事情节变化的根本原因吗?塞翁的真正高明之处在哪里?

答:                                                                          

                                                                                  

训练三

一、读下列“伊索寓言”,依次概括出它们寓意的一项是(     )

蚂蚁和蝉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工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两只口袋

普罗米修斯造人,给每个人挂上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恶行,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有别人恶行的口袋挂在前面,把另一只挂在后面。

衔肉的狗

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他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结果,两快肉都没有了:那一块没捞到,因为本来就没有,这一块也被河水冲走了

乌龟和老鹰

乌龟请求老鹰教他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的本性根本不适合飞翔。乌龟再三恳求,老鹰便把他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下。乌龟掉到石头上,摔得粉碎。

狐狸和葡萄

狐狸饥饿,看见架上挂着一串串的葡萄,想摘,又摘不到。临走时,自言自语地说:“这是酸的。”

小蟹和母蟹

母蟹对小蟹说:“孩子,你为什么横着走路?要直着走才合适。”小蟹回答说:“妈妈,你带路,我照着走吧。”可是那母蟹不会直着走,于是孩子说她笨。

①办不成事,勿推托时机未成熟。        ②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

③劝别人做容易,自己做难。           ④人们总看见别人的恶行,却瞧不见自己的。

⑤人,不要太贪心。                   ⑥好逸恶劳的人结局往往是可悲的。

A、⑥④②①③⑤     B、⑥⑤②③①④     C、⑥④③②⑤①     D、⑥④⑤②①③

二、阅读下面这则寓言,完成文后的问题。

猫头鹰搬家

    一只猫头鹰一直向东方飞去。它飞得很疲乏了,便停在树林里面歇息。一只斑鸠也在那里休息。斑鸠看见猫头鹰气喘吁吁的样子,便问它:“你这么匆匆忙忙地赶路,上哪儿去呀?”猫头鹰说;“我想搬到东方去住。”斑鸠问:“那是为什么?”猫头鹰说;“西边的人都说我的声音难听,都讨厌我。我在那儿住不下去,非搬家不可了!”斑鸠说:“搬家就能解决问题吗?依我看,如果                                             ,那么不管你搬到哪儿,人们都会讨厌你的!

1、在文中找出“休息”的同义词:          。

2、说说下面句子中的“那里”和“那儿”分别指代什么地方。

(1)一只斑鸠也在那里休息。                                          

(2)我在那儿住不下去,非搬家不可了!                                

3、分别说明下面句子中两个“哪儿”的意思。

(1)上哪儿去呀?                                                           

(2)那么不管你搬到哪儿,人们都会讨厌你的。                                 

4、在语段中的横线上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                                                                           

6、在生活中,我们也曾犯过猫头鹰式的错误,请你举一个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并谈谈自己是如何对待这个错误的。

答:                                                                           

                                                                               

                                                                               

【探索时空】

[热点话题]

在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追寻了人类的起源,了解到关于人类起源的几种传说:女娲造人说、上帝造人说……不过,同学们对于人类未来的发展更加感兴趣,未来人的模样、未来人的生活、未来人的工作等等,许多同学都对此展开了丰富的想像。现在,你能否用你手中的笔,描绘出你想像中的未来之城呢?

答:                                                                           

                                                                                 

                                                                                

                                                                                 

                                                                                

[研究与思考]

龟兔赛跑这个流传很广的寓言,一直是教育孩子们要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的最好材料。人们总是批评那只骄傲的兔子,赞扬勤勤恳恳的乌龟。但是,试想,若兔子只是稍微打个小盹,或者稍事休息,以它与乌龟之间的速度差距,即使乌龟再努力向前,恐怕最终还是无法赶上兔子。所以,有人认为乌龟胜利的原因更多是侥幸的因素,光勤勤恳恳不是办法,行事中还得讲究方法、经济策略等。这,就是寓言的新解,或者说是寓言的反解。它有助于我们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你能否也试着找出一两个耳熟能详的寓言,并对它进行新解说呢?

答:                                                                           

                                                                                 

                                                                                

                                                                                 

                                                                               

【相关链接】

[拓展阅读]配合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建议学生阅读:

              1、《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2、《郭沫若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3、《神话故事新编》

              4、《伊索寓言》

[网站查询]

         1、人民教育出版社    http://www.pep.com.cn

         2、中文自修          http://www.zwzx.org

         3、语文天地网        http://www.ywtd.com.cn/

         4、中学生阅读报      http://www.zxsyd.com/

         5、童话网            http://yn99.363.net/

         6、中国寓言网         http://www.hj.org.cn/chinafable/default.asp 

[综合能力训练]

普及卷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8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chéng(    )报     滑jī(    )      红润(    )      附和(    )

   鲛(    )人        女娲(    )      luán(    )生     哞哞(    )

   lǎ(    )叭        粘(    )住      流水chán chán(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骇人听闻:                                                            

(2)他踉踉跄跄的往家走,没走多远,他就跌到在水坑里。

踉踉跄跄:                                                            

(3)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莽莽榛榛:                                                            

(4)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定然:                                                                

3、阅读下面这段话,在“□”处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3分)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的任务是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在完成任务方面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4、指出下面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6分)

  ⑴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        )

⑵“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         (        )

  ⑶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        )

⑷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        )

⑸影子回答:“我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          (        )

⑹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        )

5、依照课文内容填空。(5分)

⑴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天河两岸,而在    代诗人         写的诗歌《天上的街市》中,原本深深的天河却变得“           ”的,“           ”的。“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也不再是每年七夕一会,却“定能够                       ”,“定然                     ”,过着自由、幸福、美满的生活。(3分)

⑵《静夜》一诗中,以想像手法来描写静谧的夜景的诗句是:“                     

                                                                      ”(2分)

6、……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说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此段中皇帝的“表演”:              (1分)

7、读对话,填空。(1分)

  法官:你为什么要用椅子砸你的妻子?

  被告:因为我举不起桌子。

①法官说话的重音位置在“         ”上。

②被告听话的重音位置在“         ”上。

8、仔细体会下面这个句子,依照其句式仿写一个句子。(2分)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9-14题。(14分)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你)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      )天命也。子以我言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不敢走(      )乎?”

虎以为然(      ),故遂(      )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长白兽(     )        逆(      )       遂(      )        皆(      )

10、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内写出文中加点字的解释。(2分)

11、选出“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     )(2分)

A、虎求白兽而食之。              B、观百兽之见我而不敢走乎?  

C、故遂与之行                    D、兽见之皆走     

12、翻译句子。(4分)

(1)天帝使我长百兽:                                                         

(2)子以我言为不信:                                                        

13、成语            就由本文所得,与之意思相同的成语还有                。(2分)

14、请摹仿课文《蚊子和狮子》,给本文加一个结尾,点明这则寓言的寓意。(2分)

答:此故事适用于那些                                                    的人。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21题。(16分)

①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②“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③“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④“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⑤“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5、画线的“不过”一词在上下文起什么作用?(1分)

答:                                               

16、第①段中“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过这样的称赞”这句话删去好吗?为什么?(2分)

答:                                                                          

17、第③段中“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句中“天真”这个词语如何理解?(2分)

答:                                                                            

                                                                                

18、第⑤段中的画线句是对人物的      和     描写,表现了                        

                      (3分)

19、皇帝已经感受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想像一下这个皇帝回到宫里会采取什么行动。(2分)

答:                                                                            

                                                                               

20、文章设计皇帝赤身裸体上街游行这个情节的用意是什么?(2分)

答:                                                                         

21、以上语段出自         (国籍)的            (作者)所写的《              》。

他还有代表作《             》、《             》、《             》等。(3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7题。(12+4分)

                                                     

闻一多

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黑还要加我以死。

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22、给加点字注音并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1分)

   溺(    )爱:                                           

23、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生命的赞颂,诗中“                       

                                                ”一句是全诗的主旨句。(2分)

24、这首诗遣词造句十分讲究变化,试举例说明。(2分)

答:                                                                             

                                                                                

25、本诗采用了哪三种修辞手法,请分别举例说明。(6分)

答:①                                                                          

②                                                                         

③                                                                         

26、试给本诗拟一个小标题:《                    》(1分)

附加题:

*27、本诗是借助色彩来诠释人生的意义,其实,不仅色彩有其各种象征意义,花儿也常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意义:如梅花:象征刚强不屈的意志;牡丹:被视其为荣华富贵的象征;菊花:被古代文人推崇为高洁傲骨的"花中君子";兰花:被视为高尚人格的象征;山茶:被人们誉为富丽堂皇的象征;荷花:被赋予它清白、纯洁的象征;桂花:是光荣的象征;百合:纯洁友爱……你能否也试着写一首诗,用花的物语来诠释人的品格呢?(4分)

答:                                                                             

                                                                                

                                                                                

                                                                                 

                                                                               

三、作文:(30分)

“鱼对水说:‘我哭了,但是你不会看见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中。’水对鱼说:‘我可以看见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中。’”这是鱼和水的一段经典对白。请你细细体味这段话的内涵,结合生活中的人和事,以《鱼和水的对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表达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