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亚志:最早登陆新加坡的台山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1:15:05
 

人物简介:曹亚志

    江门日报讯,据史书记载,最早登陆新加坡的台山人是曹亚志,他是同英国人莱佛士率队登上新加坡的一位英雄。

  1818年12月莱佛士与法库哈到达槟榔屿,组织远征舰队。招募的木匠中有一位名叫曹亚志的华人。据悉,登陆新加坡后,莱佛士为了奖赏他协助登陆的功劳,赏给他一块地,这块地是新加坡殖民政府特许的土地,而且还享有永久地契,并可免付地税。曹亚志为了显耀自己的功绩和招徕曹氏宗亲,于1819年在这块地上建立了曹家馆。曹家馆原名“星洲谯国堂曹家馆”,简称“曹家馆”,“谯国堂”是曹姓的堂号。曹亚志死后,曹家馆交由其弟曹符成管理,后来曹家馆的16名负责人怕该馆的产业被后人变卖或抵押,特地在地契背面以毛笔批明该馆产业不得变卖或抵押的文字。曹亚志到达新加坡后的第3年,在大坡上创建了宁阳会馆(台山同乡会馆),成为当地台山籍华人社群的领袖。

本专栏撰文/本报记者  董平
图/本报记者  区景常  董平

曹家祠堂——伯祥曹公祠。

  3年前,以“联谊、合作和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台山宁阳会馆(同乡会)恳亲联谊大会在台山市隆重举行。相隔3年后,第三届门世界台山宁阳会馆(同乡会)恳亲联谊大会将于11月7日在澳门召开,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将以此为纽带,欢聚一起,而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新加坡宁阳会馆将再次吸引人们的眼球。据介绍,该馆由台山人曹亚志于1822年在新加坡创立的,由其创立的曹家馆则是东南亚乃至旅外世界各地华人最早的华侨宗亲会馆,可说与新加坡的开埠历史共悠久。近日,记者为了解曹亚志其人其事,专程到曹亚志的故乡寻访。

随莱佛士船队来到新加坡

  据余定邦《新加坡宁阳会馆曹家馆二三事》记载,曹亚志生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三月廿七日,系新宁县端芬那泰堡和乐村人,又名曹亚珠(1782—1830)。曹亚志幼年在家乡私塾读书,10多岁到澳门学艺当木匠,20多岁到马来西亚谋生。马来西亚槟榔城有条漆木街,是早期来自四邑的泥水、木匠挥斧弄凿的工地。莱佛士船队抵达槟城时,他们即应慕到船上工作。曹亚志等人后随莱佛士船队来到新加坡,有史料记载:曹亚志是最早登陆新加坡的台山人。  

  据了解,如今在新加被,还保存有不少有关曹亚志的文物,在新加坡宁阳会馆、曹家馆等均有奉祀曹亚志的神主牌。新加坡碧山亭第三亭的坡子山上,有曹亚志的墓地。墓碑上端横书有“曹公讳志之墓”的字样,墓碑中间直书有“皇清显祖考符义曹公坟墓”一行较大的字。

  根据历史学家陈育崧的考究,曹亚志的原名应为曹亚珠,他还从新加坡土地局(Land  Office)的文件当中,找到了Chow  Ah  Chey以及  Chow  Ah  Chi的名下用毛笔签署的“曹亚珠”三个字的地契,而“志”、“珠”在台山话语音中是相近的。曹亚志又名曹符义,他抵达新加坡后即创设曹府大公司(后来称为“曹家馆”)。从事木匠、泥水等是台山人的传统行业。新加坡开埠初期需要许多木匠、泥水等工匠从事建设工作,曹亚志从家乡引进了许多宗亲及乡亲南来。

创办海外最早的宁阳会馆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台山市端芬镇那泰村委会(那泰堡),车行至大同市,跨过端芬河,走过一条窄而干净的村道,就到了和乐村。一进村口,迎面就是开阔的村场,村场边是一座修葺一新的祠堂和连成一片的青砖侨房。

  村干部曹子兴告诉记者,村里很多人都姓曹,但是没有人知道曹亚志这个人,即使是最老的长者都不知道这么一位在新加坡开埠和创办海外最早宁阳会馆的历史名人,不过热心的曹子兴表示可以从家谱上帮助查询。曹子兴向记者展示的家谱为1998年3月1日重新修订的《那泰曹氏家谱》,从家谱来看,从12世始祖曹伯祥开始,已经记载到27世,其中“符”子辈为20世,从曹亚志还有一个名字曹符义可以看出曹亚志应该是和乐村曹氏的20世子弟。由于家谱没有记载具体时间,只是按照朝代进行划分,无法确定“符”子辈的具体时间。曹子兴说,他是和乐村曹氏25世子弟,出生于1949年,目前也是和乐村曹氏“子”字辈年纪最大的人,而曹子兴的父亲约出生于1920年,以此类推,可以推算出“符”字辈应该在1790—1820年间的一辈人,与史书记载的曹亚志出生日期较为接近。曹子兴告诉记者,村子里共有3房家谱,他为记者展示的家谱为第二房家谱,曹子兴认为可能在另外两房家谱上可以找到曹亚志(曹符义)的名字。

  据说新加坡的宁阳会馆或曹家馆,最初的建筑风格模仿了曹亚志家乡大祠堂的建筑模式。据记载,新加坡宁阳会馆分别在1848年、1894年、1964年重建、重修、改建,如今旧馆原有的文物,如神龛、匾额、木联、钟、鼓、炉鼎、神主牌等已经于1963年移交新加坡国家博物院保管。

  “这就是我们曹氏的祠堂,自从有了和乐村的曹氏就有了这座伯祥曹公祠。”今年74岁的和乐村长者曹国勇带领记者来到村里的一间祠堂旁,指着祠堂对记者说。看得出这座祠堂保护较好,据悉村民们曾在1998年前后利用海内外乡亲的捐款修缮了祠堂。“门口的壁画,屋梁上的壁画,房屋的青砖,都是祠堂建好后流传下来的,按照家谱推算差不多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村干部曹子兴告诉记者。与史书记载对照,这座祠堂很有可能就是曹亚志1820年在新加坡建立的宁阳会馆的原型。

  记者看到,这座祠堂占地面积约有1亩,结构为二进二堂,屋顶为硬山式脊顶。尽管重新修葺过,但是结构上仍保持了砖木抬梁架构,两廊、偏厢拱顶多饰彩图或花卉鸟兽,颇见艺术构思。虽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沧桑、风雨侵袭仍安然无恙。讲到祠堂陈设,最讲究的是后堂,全壁装上按辈排列的列祖列宗牌位,让后人前往祭祀参拜,纪念先祖。

相关链接

宁阳会馆

    旅居海外的华侨,因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不少华人聚居较多的地方,都组织地区性的同乡会,以敦睦亲谊,互济互助。台山旧名新宁,县中最高学府、最老的书院称“宁阳书院”。海外乡亲以宁阳代表家乡的称谓,所以,台山人旅居较多的地方,组成台山人的同乡会大多都称之为“宁阳会馆”。

  上图为新加坡宁阳会馆现貌。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