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又开始挖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6:06:22

曹操墓当年到底有无“坟头”

本文作者 倪方六

 

 

随着曹操墓打假的深入,“曹老虎”真的已急了。“曹操墓的事情已给河南带来了负面影响”,这是河南省里的一位官员的话,是一位官场人士昨天告诉我的,这个“负面影响”主要是指诚信。在这种情况下,“曹操诞辰大典”不搞便很好理解了。在当地旅游节开幕式上,当地官员讲话时,也不再把“曹操墓”当成当地一张新的文化名片使用了,仅一带而过。

 

这是一个信号,但曹老虎还没有现原形,“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现在各位同道还要再用点力。

 

据采访我的多家媒体记者在安阳西高穴墓葬采访时看到,西高穴二号墓(曹操墓)又开始挖了,但不让媒体拍摄,当初搞隆重的现场直播,媒体取个镜头咋就不行了呢?原来,这次重新开挖有“重大的秘密”。被雇当地人透露给记者,说是考古队要重新寻找证明曹操墓的证据,下面可能有墓碑呢?滑稽!曹操墓生前曾对“全国人民”下过《禁碑令》,曹操墓何来墓碑之说?有人又在开玩笑,污辱公众智商了!

 


图:工人使用盗墓贼常用工具“洛阳铲”,在“曹操墓”四周重新探测,希望有新的发现

 

“曹操墓重新发掘”,能不能找到曹操墓碑姑且不论,透露出的信息却相当重要:负责西高穴二号(曹操墓)发掘的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当初确实在欺骗(有学者称是“绑架”)公众,欺骗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就是为了在河北发现曹操墓之前,“先抢到曹操”。

 

在2009年12月27日于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孙英明高调宣布“曹操墓”考古发掘已结束的?怎么现在现在挖?其实,“曹操墓”一直时断时续地在挖,根本就没有结束,出土文物不断“生出来”:去年底发布会时公布250余件——四月份时350余件——六月400余件——估计下面还会增加。如此严肃的考古活动,竟然如儿戏一样,想挖就挖,想说多少就说多少,这在共和国60余年的考古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曹操墓”考古是如何污辱公众智商的?看看由考古队长潘伟斌先生执笔的“考古报告”,就知道了。其认定西高穴二号墓墓主是东汉魏王曹操的理由共有十点(十大理由),前两点,我在前面的博文已说了,这里就潘先生所说的第三点来聊聊。这第三理由,潘队长竟然从地上不见封土,就认定这是曹操墓,这是不是太搞笑了?具体理由如理——

 

曹操与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六月,令曰:“因高位基,不封不树”。此墓葬所处位置海拔103——107米,比3公里之外的固岸北朝墓地海拔高出10米,符合其“因高为基”的要求;此次发掘,在墓室上面未见有封土,与曹操令曰:“不封不树”的要求符合。
 
因高为基”中的“高”到底是多高?史书上并没有确数。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又是用小尺子在地图上比划出来的?而且,仅仅比别的地方高出10米,也不算高,古代王侯大墓的封土都不止10米高呢。

对于曹操墓所在的地貌情况,除了曹操《终令》中所说的“西门豹祠西原上”外,还有一个信息——曹丕《武帝哀策文》称,“弃此宫庭,陟彼山阿。”

 

“陟”,就是登高,联系下文的“山阿”,就是登山;“山阿”,刘心长的观点就是“山窝”。这句话的意思是,父王(曹操)将抛弃邺城的宫庭,登上那个准备安葬的山阿。

《楚辞·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已故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释,“阿”为“山窝”。陶渊明《挽歌诗三首》中第三首里有,“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已故北大中文教授王瑶注,“山阿”为“山陵”即陵墓。这两种对“山阿”的解释都说得通,但王力教授的解释似乎更符曹操墓的情况。由此可见,曹操的遗体是从邺城由丧葬队伍护送向西行,埋葬在岗丘地带的山窝里。

 

刘心长先生曾在其《曹操墓研究》一书中,对此作过详细的说明。

 

对于曹操墓葬到底是不是山石地带,从曹操的《终令》上并看不出来,仅说“西原上”,但在他临死前的《遗令》中,就说得很清楚了,“葬于邺之西冈上”。“冈”就不能是平原。

 

现在的西高穴墓葬所在地,是山窝,或者是山冈吗?显然不是,那么,认定这里就是曹操墓葬,显得不妥了吧!

从民间传说来看,曹操是奉秘葬制的。这从《三国志》上也可以找到证明,曹操《终制》中便明确要求,他的墓不留地面痕迹,即“不封不树”。

 

考古报告认为,西高穴墓葬在发掘中,墓室上面未见封土,更没有找到其立碑迹象,完全符合其《终令》上的要求,因此认定西高穴墓葬是曹操墓。实际上,这是对曹操死后墓葬“不封不树”要求的一种误会。虽然民间传说曹操墓是秘葬,但当时还是有隆重葬礼的。“不封不树”,在当初还是打了大折扣的。

 

 


图:“曹操墓”考古发掘探方

 

“不封不树”什么意思?这是古代的一种葬制,属盗墓史研究中经常可以看到的“秘葬制”的一种。用通俗、形象一点的说法来解释,就是不留“坟头”;又封又树,则是留“坟头”。

 

如果说,曹操墓是因埋在山窝里,只要把开凿墓穴时的土回填即可,伪装与山一体,可能确实不需要再封土,“不树”恐怕就难以做到了。不树”的概念,其实可从多方面来理解,如不栽植树木、不立碑,反正意思是地面上不要标记。

 

但在当时,曹操墓附近还是有地面建筑物的,因为曹操身世显赫,子嗣多多,曹操死后总不至于“人死茶凉”,如孤魂野鬼般吧。相反,曹操死后纪念性活动很多,祭祀热闹珃,设有“陵屋”。


 

由于曹操声望和地位,当时东汉朝廷应该仍按汉制葬了曹操,在其陵上建了寝殿,供人祭奠。之后,在陵区墓田上的“陵屋”越建越豪华,后来成了“陵殿”,规模很大。这说明,曹操墓当时确有地面标志的,上面的建筑还很大,并不是真正的“不封不树”。


这些建筑后来消失了,但不是战火和风雨的破坏了,而是被曹丕下令拆毁的。


在曹操死后,当了皇帝的曹丕又出《终制》,重申“不封不树”薄葬理念。曹丕《终制》,被认为是魏国的国丧条例,即所谓“魏制”。黄初三年(公元223年),看到曹操的祭祀活动搞得越来越大,和魏制不符,曹丕遂以“古不墓祭”为名,下令毁去曹操陵上殿屋——车马还厩,衣服藏府。


据清人严可均《全三国文》所辑《毁高陵祭殿诏》,曹丕的诏书是这样说的——


“先帝躬履节俭,遗诏省约,子以述父为孝,臣以继事为忠,古不墓祭,皆设于庙,高陵上殿屋皆毁坏,车马还厩,衣服藏府,以从先帝俭德之志。”


对曹丕的举动,有的学者认为,这是曹丕贯彻落实曹操生前遗愿;也有的学者认为,这是曹丕拿其父亲来开刀,一方面表现出足够的敬畏,一方面藉以抬高、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实际上,曹丕毁墓的心情应该颇为复杂的,树大招风啊,毁陵除了上面的原因外,还可能是出于防盗、担心未来遭政治对手报复的考虑。

 

可见,从史料上的种种记载来看,曹操墓是“有封有树”的,只不过事后被毁坏了。再者,墓室上不见封土,只能说明没有使防渗性能极强的“白膏泥”一类的古墓封土中惯用的材料而已,与“不封不树”并没有关系。

 

西高穴墓葬上面“未见封土”,便认为完全符合曹操的《终令》要求,只是考古队带着“这儿就是曹操墓”的一种主观想像,从考古学上来说,是根本没有说服力的。认定西高穴所谓“证据链”上重要一环——“不见封土”,与“曹操墓”之间实际上毫无联系,更无逻辑上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