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谈“满铁”理事公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39:54
废墟见证历史:满铁附属地踏查系列报道(九) 走马观花谈“满铁”理事公馆   原“满铁”理事公馆   “满铁”理事公馆今貌   “满铁”社员消费组合今貌

 

  记者 张贤达

  有人说,要想深入地了解长春的历史,就有必要到长春站前面的那片区域实地踏查一番,因为那里不仅是曾经的满铁附属地,更重要的是那里还保留着很多“满铁”建筑。哪怕发掘不出那些建筑背后的故事,去抚摸一下那斑驳的墙体,感受一下楼体散发出的历史气息也是很值得的。于本报与市民进组织的踏查小组而言,“满铁”理事公馆就是这样一座建筑。

  ■误把“理事公馆”当成“消费组合”

  从西广场步入汉口大街,踏查小组成员立刻活跃了起来。“我以前经常在这儿坐25路公交车回家。”“这条街可是寸土寸金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的房子都能看出是日本人盖的。现在这些建筑都重新装修了,也不大能看出当年的模样了。”踏查小组成员议论纷纷。

  的确,这些重新装修的老建筑具有一些迷惑性,尤其是对踏查小组里的一些老同志而言,因为面前的建筑物和他们脑海中的印象完全不一样。“你看,那栋小楼就是‘满铁’社员消费组合。”与记者并肩前行的“满铁”文化研究者赵洪指着汉口大街与四平路交会处路南的一座建筑说。

  踏查小组负责人陈学魁请赵洪讲讲“满铁”社员消费组合的历史,赵洪表示对这方面知识了解有限,只知道“满铁”社员消费组合是“满铁”负责其社员生活的组织,主要是依托“满铁”控制铁路的优势,为其铁路沿线的职工提供丰富、价格低廉而且有些很紧俏的商品。

  当踏查小组成员路过汉口大街228号时,赵洪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他把大家召集过来,说:“纠正一下,这里是‘满铁’社员消费组合,刚才那里是‘满铁’理事公馆。”

  为了对历史负责,赵洪回家后又做了很多功课,查实了“满铁”社员消费组合和“满铁”理事公馆的确切位置。他说:“‘满铁’理事公馆是满铁附属地内规模和面积最大的独立式(别墅)住宅,也是当时附属地内档次最高的公馆。该楼为三层建筑,局部设地下室,地上二层,地下为锅炉房。一层有接待室、理事办公室、客厅、收发室、秘书办公室、男女佣人室、灶间(冷藏间、配餐室、调理台)、餐厅。二层有寝室四间、会议室、浴室、化妆室,并设有大露台。”

  据陈学魁介绍,解放后该楼由长春铁路分局接收,后作为其职工幼儿园。上世纪90年代末,实行企业附属事业社会化,幼儿园随即撤销,该楼又交给长铁分局离退休办公室,作为其办公用房。该楼虽未被拆除,但已经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在原来二层楼的基础上又接了一层,并将外墙贴上瓷砖,很难找出原来的踪影。

  ■关乎“满铁”社员生活的“消费组合”

  “这栋楼基本保持了原貌,如果把楼体上的广告牌摘掉,这栋楼就是活脱脱的一栋日本楼。”对于“满铁”社员消费组合,赵洪了解得比较系统。据他介绍,1919年11月,日本在长春至大连间,即所谓的南满铁路各个火车站所在地先后成立了10个“满铁”社员消费组合(合作社)。“满铁”社员消费组合是“满铁”负责其社员生活的组织。

  “满铁”社员消费组合的所有商品实行无利或微利销售,所供物资按规模实行配给制,各种商品应有尽有,而且满足供应。根据1939年的记述,“满铁”社员消费组合是保障“满铁”沿线6万员工及其家属大约16万人生活消费的组织,保障当时在伪满洲国生活的将近六分之一的日本人的生活消费。

  1937年,日本为了粉饰伪满洲国的“独立性”,宣布取消治外法权,并按照规定撤销附属地的行政权,原满铁附属地的行政设施及官吏也随之移交给伪满洲国政府。之后,“满铁”社员消费组合与伪满洲国官吏消费组合合并。伪满洲国官吏消费组合即是借鉴“满铁”社员消费组合而设立的。

  解放后,“满铁”社员消费组合由铁路接收,还曾作为铁路系统职工商店,为其职工提供廉价、丰富的商业服务。改革开放后,商品物资丰富,铁路商店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于是,多年来一直对外出租改作他用。后来,由于年久失修,加上管理不善,楼体及其内部破损严重,值得庆幸的是地处黄金地段的该楼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结束了“满铁”附属地踏查,一个关于踏查目的的问题在记者的脑海中萦绕——也许这一切就像踏查小组负责人陈学魁所说的那样:“长期以来,在各种文献资料和办公室研究遍地开花的情况下,我们组织的踏查活动就是对重温历史、研究历史的一个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