跬步人生——(之二)理解幸福篇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0:04:02

管理人生的策略:跬步人生 

人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是一本永远学不完、读不完、写不完的书,如何用勤奋和智慧去书写自己最辉煌的人生篇章?用满腔热情去树立一个高远的人生目标、追求一种超越自我的境界?是每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作者潜心研究、试图与读者交流的内容。因此,作者对作品进行了精心的谋篇布局,使每个篇章都独成体系,每个体系都有语言贴切、观点鲜明的实例短文组成,并构划出现实性和前瞻性相融合的人生管理结构模式,以达到启发读者思考、指引读者前行的目的。希望大家都拥有快乐的人生,每个人的生活更加充实,生命更加灿烂,世界更加美好。


第二篇 理解幸福(1)

  7.理解幸福方能满足

  ----认识幸福的模式

  美国《哈佛的幸福课》的教授老师泰勒·本一沙哈尔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据本-沙哈尔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为寻找幸福忙碌着、奔波着,属于"忙碌奔波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如有一个农村来的大学生,小时候对幸福的憧憬是:成为城里人,天天吃上白面馒头,当有一天终于吃上了"商品粮",幸福感持续不久却消失了;之后,幸福的标准是能够分到带厨房的房子,有个独立的小院,不久,当终于拥有种满月季花的一套有独立小院的新房之后,却毅然移民海南,娶妻生子,买车买房,为寻找幸福继续忙碌着、奔波着。

  那么,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不可能学学梭罗,选择凡尔登湖,在那里耕地、种菜,过着最原始的生活呢?问题是真正简单了,情况又会怎样?比如,陕北农民张二娃,锅里炖着香喷喷的羊肉,吃着自己种的绝不含农药的蔬菜,住的窑洞冬暖夏凉,喝的水取自5公里外的山涧,生活简单、原始,然而,他却说:"这地方不是人呆的,开春了,怎么着也得去西安打工,等挣足钱,再娶个媳妇。"

  由此,我们理解,原始的简单也不一定幸福,还得经历复杂,然后回归本真,才能体会幸福。幸福是什么?很难简单表述。做"忙碌奔波型"不快乐,做"享乐主义型"也不开心,"幸福"的学问很深奥,需要每个人去悉心体味,用心感受。   8.追求幸福实现价值

  -----追求价值的模式

  每个人都有理想,或为温饱,或为名利,或为学问,或为德行,或为成功,所谓"从其大体者为大人,从其小体者为小人"。哲学家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幸福。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对于这个问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积学修德可被看成幸福,饱食暖衣也可被看成幸福,究竟谁是谁非呢?如果我们从人的观点来看,人之所以与动物不同,就在于人具有心智、心灵、心情。人如果要充分地表现他的人性,必须充实他的心灵生活。幸福是一种享受,或为肉体的享受,或为心灵的享受。虽然,我们不必如持禁欲主义的清教徒那样不近人情,不谈肉体享受,但是我们也须明白,肉体享受不是人类最上的享受,最上的享受是心灵的享受,这是人类所独有的。心灵的享受就是通过学问、艺术、道德的心灵活动,体验"真、善、美"的价值,如果在这三个方面达到最高境界,那么,我们就达到了最高的、最幸福的境界。

  人生的价值,就要看他对于精神价值的追求和通过努力取得成就的大小。如果只顾衣食饱暖而对于真善美不感兴趣,他就不会实现人生的最高价值;反之,则也无法体验到幸福的真谛。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及早确定自己一生的使命,寻求自己的终身目标。以至,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努力实现自己的最高人生价值。
  Az

  9.幸福婚姻助人减压

  ----婚姻减压的模式

  如果说,单身人士无忧无虑的生活方式,可帮助他们减轻工作压力;那么,处于幸福婚姻中的人,更易克服工作上的压力和疲劳。

  英国心理学博士罗克珊·热尔韦以英国约克郡医院的400余名女护士为调查对象,研究她们受到压力的程度,发现已婚或有稳定伴侣的护士,受工作压力的影响较小。单身或丧偶的护士,对压力相对敏感,而离婚护士是所有调查对象中感觉压力最大的人群。已婚人士可以在下班回家后,把一天中发生的事情讲给爱人听,在讲述过程中减压获益。这种减压方式对于特殊工作,如在工作期间需要抑制个人情感的工作,象护理工作等,尤其有效。研究显示,美满的婚姻还有益健康,已婚人士比那些没有另一半"约束"的人寿命长。这可能因为已婚人士有很多牵挂,因此他们会更好地照顾自己,他们还能从不断扩大的亲友圈中获益。 
   因此,人们都应该珍惜婚姻,提高婚姻质量。只有这样,工作的压力才能减缓,生活的快乐才能展现。 

第二篇 理解幸福(2)

     10.因人而宜区别对待

  -----幸福之道的模式

  有一位教授曾经说过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都将遇到"三种人"。一种是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地关心你、爱护你、帮助你的人;还有一种是伤害你、欺骗你、利用你的人;另外一种是既不曾伤害你、欺骗你,但也不曾予你以关怀与无私帮助的人。

  父母、兄姐、妻儿、要好的师友……他们显然是第一种人;而多年前一个打着爱情幌子、骗取钱财的女孩,还有一个在生意场上反复敲他的人员,自成了第二种人;第三种人,有同学、有同事、有邻居、有偶尔相遇而结识的路人,数不胜数。只有当第一种人的数量在你心中呈几何倍数增长,第二种人数目逐渐接近于零时,人们才会离幸福生活越来越近。反之,当你出现在他人心目中的第一种人行列里的次数越多,成为他人心中的第二种人的次数愈少,你离成功的人生才是越来越近。任何人的生命中都会遇到这"三种人"。这不仅与"幸福之道"息息相关,也与"成功之道"紧密相连。

  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成为一种人,同时要拥有最多的第一种人;应该绝不成为第二种人,同时要避开第二种人;应该成为倾向于第一种人的第三种人,同时要远离倾向于第二种人的第三种人。   11.知足长乐善待自己

  -----心存感恩的模式

  人生的道路并不平坦,生活中经常喜忧参半,如何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得和失,是人们经常面临的课题。

  一位中年女士告诉心理咨询师,这个世界对她太不公了:不到四岁母亲就自杀离她而去,父亲一人管不了他们兄妹五人,是叔叔婶婶把她养大;与她一起参加工作的人,不是发财了就是已经当官。而她每月仅赚几百元;别人的丈夫是既能干又顾家,而她的丈夫除了喜欢抽烟、喝酒,就是回家发酒疯,打她骂她……。咨询师对她说:"你是怨气太多了,只看到自己不如意的一面,心里失去了平衡。如果你反过来想想:不幸幼年丧母,但庆幸有婶婶如母亲一般把你养大,还供你上学,参加了工作;工作岗位虽不是很理想,但你已经从一个农家女进了国家机关成了国家干部,想想吧,你昔日的同伴与朋友里面,还有许多人过得比你要艰难得多;丈夫被你说得一无是处,那你当初凭什么爱上并与他携手一生?"咨询师让回去换一种思路想想问题:想想自己值得庆幸的地方,想想自己比别人强的地方,想想自己所得到、所拥有的,想想丈夫对自己好的地方与对家庭做出的贡献。二周后,中年女士反馈咨询师,说她现在心态平衡了很多,怨气也少了许多,许多事情确实是值得庆幸和满足的,而且她在反思中还悟出了一个道理:知足常乐,善待自己。对每个人来说,如果只想着你失去的,你会失去得更多;如果想到你所得到的、所拥有的,你会得到与拥有得更多。

  因此,人们需要辩证地看待生活中的得和失,珍惜得到的,正视失去的,保持良好的心态。   12.明知失去偏要得到

  -----正视失去的模式

  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得失交替的过程,人最难能可贵的是明知会失去,却偏要追求。

  综观人的一生,前半生是攻,后半生是守。年轻的时候,我们在不断奋斗,不断进取,不断收获;年老的时候,我们却在不经意地丢弃,这真是悲哀的事;而更悲哀的是,人生到了最后,连丢弃的能力也会丧失,因为,所有我们曾经追求的,最后都将会失去。人生应当是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所谓"得而复失",就是先追求有,等到有了之后,随着年岁增长、体力衰退,我们曾经拥有的一切辉煌会逐渐失去,于是年轻时候的各项储蓄便逐渐失去;至于"失而复得",指的是到了晚年,虽然,我们的记忆力在衰退,然而人生的智慧却在累积,特别是对人生的通达思想,对得失的淡定心态,正是人生登临绝顶之后的高点。

  因此,不要把"失去"当成人生无限的沮丧,也不要把"失去"当成人生中的大挫折和大失败,人们应当明白,"失去"是为了一个全新"得到"的到来。即使自身离开这个世界,我们血脉依然还在延续。


              第二篇 理解幸福(3) 
  13.理性思维健康财富

  ----生命无价的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财富的贪婪往往远远超过对健康的需求,除非你已经到了直面死亡的时候,你才肯倾囊而出来换取你的生命。

  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一位教授在上管理学课程时,给学生们做过"财富与健康"的测试,测试题是:假设你患有一种病,这种病5年内死亡率可能是万分之一,现在有一种药可以彻底治愈这种病,问你最多肯花多少钱购买这种药?当时学生们出价最高的是5000美元。后来老师又问大家:假设你现在就面临死亡,如果可以换救你的生命的话,你最多步付多少钱?学生们一致认为,只要能换救生命,可以付出自己所有的金钱,基至不惜举债。这样的测验,是测试人们在管理决策中是否具有理性思维。因为,具有理性思维的人一般会把健康与财富看得很对称,不管是需要你付出金钱还是付出健康,其代价应该是一致的。而我们的看法之所以不一致,那是由于我们的思维不理性,我们从思维的不理性也就看出了人们对财富的不理性,以致贪婪;同时也可以看出人们对生命和健康的不理性,基至漠视。有多少人能够彻底明白,我们许多时候是在与生命做金钱交易呢?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维护健康,这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14.热爱工作方能致富

  ----爱好造富的模式

  为爱好而工作易致富,好像寓言。其实不然。

  哈佛大学曾对美国1500名学生进行过一项调查,询问他们选择自己的专业是出于爱好还是因为赚钱。1255名学生回答是因为赚钱,245名学生表示是出于爱好。这项调查累计做了10年,目的是了解为了金钱和因为爱好而努力奋斗的两种人,他们最后各有多少人成了富翁。结果显示:10年后,在245名学生中,因为爱好而奋斗的人有100人成了富翁,而在1255名学生中,为了金钱而工作的人,只有1人成了富翁。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孜孜不倦地为爱好而奋斗的人,往往心想事成,及时登陆成功的彼岸,热爱改变了他的生活。美国惠普公司总裁卡尔顿·菲奥里纳说过:"热爱你所做的事;成功是需要一点热情的。"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热爱你所做的事,是一种人生的追求目标,是一种人的欲望的载体,是一种对期待中的事物的证明,当然也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热爱往往和事业成功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事业的成功则能在经济上得到相应的报偿。245名学生中有100人成了富翁,比例之高,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它说明人生在世,为爱好而工作是多么重要!

  我们固然不能以获得财富的多寡,作为是一个人成就大小的唯一标准,但不到千分之一的致富概率,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一心追逐金钱的人,许多人往往

  不能如愿以偿。因为一个人对金钱的过分追求,会妨碍他去刻苦钻研学问和技术,会使他们失去远大的理想和信念经浅。会为了某些可疑和遥远的期望牺牲他们的已有的财产;会为了目前的蝇头微利而放弃了暂时需作出的某些时间和精力的付出,结果难以作出重大的成果。许多人一心想赚大钱,天天想淘金,结果是赚不了大钱,淘不到金子,成不了大器。

  然而,当一个富翁不应是人生的最高追求。人不应只为金钱而活着。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过:"幸福并不在于只拥有金钱,而在于取得成就时的快乐,在于创造性努力的激动之中。工作的快乐和道德感并不一定就会淹没于对过眼云烟的利润的疯狂追逐中。" 

第二篇 理解幸福(4)


    15.乐观向上安心生活

  ----活得尊严的模式

  蒙田曾说:"迟暮之年并非一定是令人厌恶或衰败枯朽的。"

  世上百岁老人不多,联合国统计的数字为:不足人口的万分之零点二。"汉语拼音之父"百岁老人周有光,生活能自理,还在工作。何以如此?周有光说:要能够适应不好的环境。不要着急,不要失望,遇到任何坏事情,要稳定,要安定,同时要保留积极的思想,不要消极。他平淡,淡雅如菊。住的房间狭小,年久失修,透风漏雨。他在《新陋室铭》里说:"卧室就是厨室,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他平静,宁静似水。他觉得一个人活着几十年,在地球上面,价值不是多赚几个钱。一定要为人类社会创造做一点事情,不论多大,大也好,小也好,总之要看工作能不能推进社会。他平和,超脱豁达。老伴去世后,他想到外国哲学家讲过,所有的生物都要死的,个体的死亡是群体进化的条件。这么一想,死是当然的。他就服从自然规律,安心生活。他把81岁视为1岁,从头开始计算年龄。

  正如罗素所说:人生像条河,最后"雄浑的河水流得愈发宁静、深沉,极目远眺,注入海洋"。这就是生命的尊严。   16.游乐体闲健康有趣

  ----玩出情趣的模式

  "玩",仅指游乐和休闲,也即辞书中所解释的"使自己精神愉快的活动"。这样的玩,应该是一种健康的、充满情趣的、有文化的玩。鉴于这种认识,有文化的玩应该是一种"消费能力"、"多方面享爱的能力"。

  玩,不仅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还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之一。况且有文化的玩,也正是培养马克思所说的"高度文明的人"的一项工作。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业余时间会越来越多,如何利用业余时间,既要安排好学习,安排好家务,也要安排好休闲游乐。因而,玩的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对发展玩的社会事业做些研究,以便把握发展游乐休闲文化的方向,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科技创新与继承引进、儿童与成年、高档与平民式、国内与国外游客需求以及休闲与精神文明诸方面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玩出情趣,玩出文化,有益健康,助人进步,而不会"玩物丧志"。

  因此,我们不仅要说活到老,学到老;而且要"玩"到老。   17.培训微笑和谐相处

  ----学会微笑的模式

  "笑一笑,十年少"。微笑不仅让人们变得年轻,而且也是解决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目前,日本流行一种微笑培训,很多年轻人想通过提高自己的微笑质量,使人际关系和自身的心理状态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每个星期六的下午,年轻的西藤惠美都会去微笑礼仪学校上课。在课堂上,指导老师会教她如何运用嘴唇、面颊,掌握微笑的技巧。惠美说:"作为一个销售员,自信的微笑可以给我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而且也能帮助我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我觉得微笑是一门学问,应该学习。老师教给我们一个简单的微笑练习方法。对着镜子,咬住一根筷子,露出上排牙齿,用双手按住两颊肌肉,调整嘴角上扬的角度,直到达到最合适自己的笑容位置。然后将筷子拿掉,看着镜子记住这个表情。"通常微笑训练费用都不菲,个人课程费用基本上在5万至10万日元(约合3126元至6252元人民币)之间,平均每小时的费用达6700日元至1.3万日元(约合419元至813元人民币),几乎是普通英语培训班、计算机培训放费用的2到5倍。但高额培训费却没有阻止日本人对微笑的向往。不少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为了在就职面试中能给考官留下好印象,纷纷报名参加微笑培训。

  当然,微笑不仅仅是咧开嘴那么简单。真诚的微笑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要口到、眼到、心到、情到,这样的笑容才最打动人。                  第二篇 理解幸福(5)

   18.为所欲为后患无穷

  ----节制欲望的模式

  生活在世上的人们都有欲望,这是正常的行为。但是如果任其发展膨胀,则后患无穷。

  1981年4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世界三大长寿地区,分别是巴基斯坦的劳扎、苏联的高加索和厄瓜多尔的毕路卡邦巴。这些地区的人平均寿命非常高,尤其百岁老人的比例,竟比世界其他地区高出8至12倍。这份材料一公布,美国大出版商纽约洛兰德出版公司的老板萨拉·何塞敏感地嗅到了商机。当下,他决定出版一套探寻长寿地带奥秘的丛书,并立刻马上派出6名业务最强记者赴三地采访。与此同时,萨拉·何塞又紧锣密鼓地在全美各大媒体密集地打出广告,信誓旦旦地向世人承诺在3周内推出这套百岁长寿探秘丛书。广告效益很快得到市场反馈,短短几天内,公司就迅速收到全国各地的650万套丛书订单。但事情并没按萨拉·何塞设想的轨迹运行。因为时间太过紧张,6名记者都无法按时交出采访书稿。萨拉·何塞只能按照协议,向邓定商支付了高额违约金。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令萨拉·何塞陷入极度的焦虑中。某天早上,他因过度焦虑而死于突发的脑溢血,年仅52岁。在萨拉·何塞去世后不久,由他策划的那套长寿奥秘丛书出版了,十分畅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丛书揭示的长寿奥秘是:保持平和心态,谨慎把握欲望。

  因此,有欲望但不能让其膨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平和的心态,才能延年益寿。   19.自我调节快乐计划

  -----快乐奋斗的模式

  人们会发现,当他们改变对事物和其他人的看法时,事物和其他人对他们来说就会发生改变。

  人们所能得到的,正是他们自己思想的直接结果,有了奋发向上的思想之后,他们才能奋起、征服,并能有所成就。反之,他们就永远只能衰弱而愁苦。因此,人们希望得到的是能控制自己的能力--能控制自己的思想,能控制自己的恐惧,能控制自己的内心和精神。不论在什么时候,只需控制自己的行为,就能控制自己的反应。

  快乐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选择,以工作为例,"拿薪水是为了干工作,不是爱工作,"似乎是大多数经理和公司的态度。更糟的是,雇员似乎乐意在这样的安排中行事。当我们问他们是什么使他们工作时感到快乐,他们很少谈论工作本身。很多人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而不是享受工作。人们在工作上花的时间比家庭,朋友,爱好上加起来的还多。讨厌你的工作就不止是小菜了,而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会导致压力和抑郁。然而,工作可以是快乐的主要源头。它能给人们成功、胜利、个人和专业成长。它能让人们为重要的东西付出。它是与上司和同事建立积极有用的关系的途径。事实上,它可以很有趣。最近有个年轻的职员向我抱怨,他想换工作,因为他的上司没有做足帮他提升专业素养的工作。我问他谁才是对他本人发展最感兴趣的人。答案当然是他本人。他是不断提升专业素质时收获最大的那个人。自己应该对自己的成长负责。

  所以,让我们记往这句名言:"通常,只要把受苦者内心的感觉,由恐惧改成奋斗,就能把大部分我拉出所谓的邪恶,改变为对你有帮助的好处。"   20.责任在肩安全第一

  ------安全提醒的模式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而且也属于自己的亲人,因此,安全重于泰山,责任永记心头。

  卡特德拉尔是阿根廷一个非常美丽的自然景点,但是,人们要想去那里观光旅游的话,必须开车经过一段山间公路。这段公路弯道众多,经常发生交通事故,被人称为死亡之路。当地的交通部门曾经采取过很多措施,但是,交通事故依旧频频发生。然而,难题最终还是被一个叫戈麦斯的老司机帮忙解决了,戈麦斯开车40多年,不仅没有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甚至连一次违章的记录没有。退休前,他所在的公司联合科尔多瓦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他颁发了文明驾驶模范奖章,在颁奖的那天,记者采访了他。当问到为啥一辈子都没出现过事故时,戈麦斯答道:"开车时想想你的老婆在家等你吃晚饭,想想你的孩子还要你陪他去学校,想想白发苍苍的父母到了需要你照顾的时候,你就会时刻提醒自己小心驾驶"。把家人装在心里,这就是戈麦斯创造奇迹的原因。戈麦斯拉尔交通部门的负责人在报纸上看到了这则采访报道,深受启发……不久,经过死亡之路的司机们发现,这里的提示标语换了新颜。一块块提示牌上写的都是温馨祝福。比如:"你的平安是对家人最好的爱……"令人感到神奇的是,自从在死亡之路竖起了这些温馨的提示牌后,事故发生率竟开始大幅度下降,2006年和2007年两年的时间里,一起交通事故也没有发生过。
    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只有这样,安全事故才会得到有效地控制。 

第二篇 理解幸福(6)



    21.心存感恩生活美好

  -----心存感恩的模式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这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成功时,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许多;失败时,不感恩的借口却只需一个。殊不知,失败或不幸时更应该感恩生活。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失窃,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窃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感恩,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就像罗斯福那样,换一种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与不幸,对生活时时怀一份感恩的心情,则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如果在我们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与不幸。感恩,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即使家财万贯,他仍是个贫穷的人;懂得感恩并知恩报恩,才是天下最富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