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二八年级上学期上册历史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0:38:24
这个学期我担任八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由于历史是中考必考科目,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主要工作:
1、凸现现代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本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学习.学习笔记达2000字左右。
2、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法等.
3、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或突破难点,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
4、积极参加历史教研室组织的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的听课,评课活动
.  5、积极主动地参加其他教研组和学校组织开展的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校优质课评比活动。听课节数达20节左右。
6、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7、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1)、历史人物访谈。(2)、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3)、历史专题报告会。(4)、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5)、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6)、社会生活情况调查。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展其视野,并与同组教师交流心得。
8、努力开展课题研究,围绕《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群策群力钻理论,查资料,重实践。
9、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10、通过多样化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成绩:
1、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2、本人的公开课,取得较好成绩,受到本组同事好评。
3、课外活动亦取得一定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做人,掌握了历史知识。
4、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强了学习资源与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的整合,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历史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此外,学生的材料解析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题研究亦有流于形式的时候,以致实质性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4、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如人意之处。
四、教学反思。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接触新的教材,同学们还不能马上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本学期即将结束了,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任务,现在期末复习工作也正顺利进行。回顾这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反思: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教学的时候,我对了解学生的学情对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结果是有的学生不易接受.。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接触新的教材,同学们还不能马上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在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从而使教学效果不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用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时候,这课的主题是“抗日战争”,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以一条谜语导入新课。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完课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录音带,让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如果没有认真备课,课堂气氛就比较沉闷,教学效果也不好。由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二,本学期主要工作:
1、凸现现代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本学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学习,学习笔记达2000字左右。
2、 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法等。
3、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或突破难点、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
4、积极主动地参加其他教研组和学校组织开展的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校优质课评比活动。听课节数达22节。
5、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6、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三、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
1、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2、课外活动亦取得一定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做人,掌握了历史知识。
四、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尽如人意。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任务,现在期末复习工作也正顺利进行。回顾这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 备课—— 周到细致,找准重点、难点
这学期我市开始进行全市统一的教育教学水平测试,即所谓的月考。本人化压力为动力。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写好教案,坚持做到课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积极参加我市举行的历史科组活动,虚心与同行交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每一次月考,我都做了认真的复习工作,我把考试范围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和总结,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此外,本人还上网和查阅复习资料,搜集模拟题加以练习。
二、上课—— 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月考是对全体学生进行的测试,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力求做到既提高优秀率又要降低低分率。我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是学习思想的辅导,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同时,不断的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对每一次月考进行认真剖析,并做好备案工作
在每一次月考的评卷过程中,对学生的答题情况我都做了认真的记录,并根据评卷记录认真做剖析。本人认为对月考进行剖析不仅可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从学生错得比较多的题上发现自己授课中哪些知识点挖掘得不够。如第一次月考中关于“封建帝制”的理解、第二次月考中关于“人民解放军取得内战胜利的原因”等问题没有讲授清楚。本人把每一次的月考剖析都挂在个人成长博客中,以便对以后的教学进行借鉴。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学科知识为教学服务,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还将参加了学校校本课程的编写,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一.教学反思.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的学情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不易接受.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接触新的教材,同学们还不能马上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血肉筑长城》 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抗日战争",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以一条谜语导入新课,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完课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录象带,让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二.本学期主要工作:
1.凸现现代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本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学习.学习笔记达2000字左右.
2, 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法等.
3, 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或突破难点,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累计参加集体备课30节左右.
4, 围绕市教学开放周活动,积极参加历史教研室组织的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的听课,评课活动
.5, 积极主动地参加其他教研组和学校组织开展的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校优质课评比活动.听课节数达50节左右.
6, 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7, 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1),历史人物访谈.(2),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3),历史专题报告会.(4),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5),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6),社会生活情况调查.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展其视野,并与同组教师交流心得.
8, 努力开展课题研究,围绕《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群策群力钻理论,查资料,重实践.
9, 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10.通过多样化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三,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
1,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2.本人的公开课,取得较好成绩,受到本组同事好评.
3,课外活动亦取得一定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做人,掌握了历史知识.
4.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强了学习资源与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的整合,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历史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此外,学生的材料解析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题研究亦有流于形式的时候,以致实质性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4.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如人意之处.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二级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二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上本人对教材生疏,同时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任务,现在期末复习工作也正顺利进行。回顾这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 备课——周到细致,找准重点、难点
这学期我市开始进行全市统一的教育教学水平测试,即所谓的月考。本人化压力为动力。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写好教案,坚持做到课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积极参加我市举行的历史科组活动,虚心与同行交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每一次月考,我都做了认真的复习工作,我把考试范围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和总结,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此外,本人还上网和查阅复习资料,搜集模拟题加以练习。
二、上课——清楚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楚化,条理化,准确化,做到线索清楚,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非凡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轻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重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本学期继续初二(2-6)班历史科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及教学成绩,都达到了学校的预期目标,但实验班(2)班的情况良好,普通班(3-6)班的情况相对差一些,这与学生的努力和教师的辛劳是分不开的。从学校实际出发,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吸纳新知识,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为了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总结了几条经验
一、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在考试中,考生答题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历史的基础知识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历史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位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历史的知识和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生跟不上的学生对历史失去兴趣。
二、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根据今年试题中出现的内容,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历史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历年武装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初二历史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四、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听完课后能与上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提出不足之处,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五、加强分析教学,中考试题中,材料分析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日常教学及复习中加强了这一部分的力度,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这一部分相对得分较高。
六、理直气壮抓好学有余力、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学科活动,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个性的氛围,鼓励他们冒尖,脱颖而出,为将来培养专门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七、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扎扎实实抓各学段的合格率,提高合格率,最后取得较高的升学率及较好的优秀率。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2008---2009学年度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本学年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任务。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作为教初二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  备课—— 周到细致,找准重、难点
作为中青年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忙到夜里十一、二点。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还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同时进行教材分析,争取把第节课都备到完美。复习阶段,我把全书及每一单元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总结,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并精心印发了一些历年中考、期末试卷中出现的最新题型,及时地让学生明确考试的方向。
二、上课—— 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上课后及时做课后反思和写教后感,找出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
三、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教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这样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学生通过不多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四、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在课后,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在课后的辅导中我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我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是学习思想的辅导,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同时,不断的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事实证明,我的这一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在今年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上课进度过慢以致于学生没多少时间复习,这可能跟之前学生搞很多活动冲了一些课影响了教学进度有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好复习这个环节。第二:落实得不够到位,这次期末统考试卷比较灵活学生一考试起来就束手无策,结果考试下来不够理想,所以还应加强学生做题的技巧和方法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我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任务。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  备课—— 周到细致,找准重、难点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能坚持认真备课和教学,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虚心向同年级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提前一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也坚持做到周前备课。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和晋江市的各种听课交流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
路,常常忙到夜里十一、二点。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还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虽然学校初中部无法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我仍不断进行教材分析,制作课件,争取把第节课都备到完美。
复习阶段,我把全书及每一单元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
总结,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并精心印发了一些历年中考、期末试卷中出现的最新题型,及时地让学生明确考试的方向。
二、上课—— 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本文来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上课后及时做课后反思和写教后感,找出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
三、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教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这样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学生通过不多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四、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在课后,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在课后的辅导中我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我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是学习思想的辅导,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同时,不断的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事实证明,我的这一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我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本学期二⑴⑵班历史教学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四有一代新人,针对二⑴⑵班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地向学生传授了基础知识,同时也向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一学期教学实践活动,二⑴⑵班学生参加了增城市历史期终统考。平均分、及格率都超过了预期计划目标。优良率略低。学生思想觉悟有不同程度提高。
一、       本学期实施了的措施及成效
(一)做好了教学常规工作。使教学更有说服力,更胜任历史科教学。
1.认真钻研了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细致批改学生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使教学更有说服力,教学效果良好。
2.积极参加市的历史教研活动,吸取了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了教学理论,本期听课达17节;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及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了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向学生进行了系统的基础知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本学期二⑴⑵班历史教学按质按量完成了27课内容,总课时是32课时。教学突出了重点、基础点,讲清了重大历史事件,评析了重要人物,理清了历史发展线索。还分门分类进行了归纳,学生掌握了清朝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和中国近代史发展情况。经统考,平均分、及格率都提高显著。
(三)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提高了学生思想品德。
1.进行了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通过对历史文化、经济等成就讲授,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突出了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
2.教会学生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分析历史人物。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评价能力同时,学会运用辩证法。
3.进行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教育。归纳清前期和两半社会国家发展,使学生认识到这不仅是政府政策作用,而且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结果,使学生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重塑祖国统一的观念,深刻认识封建社会腐败和帝国主义侵略本性。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向历史无数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能工巧匠学习,培养高尚品德和情操。学生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
二、今后努力方向
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不够精细,优良人数少,今后将不断改进方法,提高学生兴趣,着力辅导双差生及尖子生,争取夺更好成绩。

本学期我担任中学八年级的历史工作教学。由于八年级的历史是中考必考科目,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主要工作:
1、凸现现代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本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学习.学习笔记达4000字左右。
2、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法等.
3、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或突破难点,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
4、积极参加历史教研室组织的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的听课,评课活动
.   5、积极主动地参加其他教研组和学校组织开展的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校优质课评比活动。听课节数达20节左右。
6、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7、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1)、历史人物访谈。(2)、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3)、历史专题报告会。(4)、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5)、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6)、社会生活情况调查。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展其视野,并与同组教师交流心得。
8、努力开展课题研究,围绕《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群策群力钻理论,查资料,重实践。
9、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10、通过多样化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成绩:
1、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2、本人的公开课,取得较好成绩,受到本组同事好评。
3、课外活动亦取得一定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做人,掌握了历史知识。
4、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强了学习资源与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的整合,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历史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此外,学生的材料解析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题研究亦有流于形式的时候,以致实质性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4、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如人意之处。
四、教学反思。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接触新的教材,同学们还不能马上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初二年级在最近两个学期的历史期末考试中都超市平均分,取得较好的成绩,下面我代表初二历史备课组谈一谈我们在常规教学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认真备课。
这一届初二是我校使用北师大历史教材的起始年级。这套教材的特点是单元主题鲜明,重视提高学生素质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原有课程中的“繁、难、偏、旧”的内容被删掉了,每一课书的内容大为减少,有些课文甚至正文比小字还要少,所以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当中适当补充内容,否则历史的连贯性就丧失了,学生听起来一头雾水。每个学期开学前我们备课组的老师都能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和进度。每课时都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另外我们还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做到统一进度,集思广益,取长取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经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环保教育、安全教育。
二、立足课堂,提高实效。
加强课堂管理,严格要求。针对初中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上课既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气氛,也要严格管理,抓好纪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从初一开始我们每一堂课都坚持课堂小测。根据近年来我市历史中考的题型,我们每一节课都准备了8——10道单选题,这些题目我们不是随便出的,而是精挑细选,注重应用,强调新颖和灵活,尽量和中考接轨。一个学期下来,积累了二百多题选择题,期末考试时学生在选择题的得分都比较高。课前小测我们是这样操作的:小测一般安排在上课一开始的5分钟,小测完毕后评讲上节课的小测纸,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进行小测可以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及时反馈。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尽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坚持传统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结合,既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记忆力,活跃课堂气氛,增大教学容量等方面的功能,又注重传统教学方式中以人为本的交流和互动,使课堂既生动活泼又井然有序,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能。为了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谢声毅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给学生讲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历史故事和典故,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而我则多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经常播放视频录像,图文并茂。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我们经常把一些小竞赛穿插在教学当中。单元复习也会以小组知识抢答的方式进行。比如讲到赵州桥,我们会叫学生自己先画一座赵州桥出来,,画完之后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赵州桥巧妙在哪里,大拱和四个小拱的作用是什么,赵州桥为什么能屹立一千多年不倒,学生自然能找到答案了。讲唐朝的文学成就,可以在课堂上搞一个小型的唐诗朗诵会和鉴赏会;至于秦始皇的功过是非,如果有时间准备的话,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辩论,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三、认真布置及批改作业:
根据教材的特点,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我们每节课都尽量安排学生做《学考精练》,作业每课必改,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讲评,及时反馈,分析缺点与不足,认真抓好课后作业的质量,想方设法减少欠交作业的人数,另外我们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平时训练有素了,重大的考试才有稳定的发挥。
四、抓好教学评价。
教学中的总结巩固是相当重要的,否则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没有什么实际效果。每节课我们尽可能留两三分钟把一节课的内容总结一下。一个单元结束后,搞好单元测试,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进行下阶段的调整,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失败和不足,与先进学校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今后,应扬长避短,努力提高的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为提高我校的历史教学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 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题严格的按照区下发的考试范围进行了命题,考试的题型与中考完全一致,所出的试题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考试的命题涉及面广,包含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的全部知识点及第三单元的前两课内容,重点突出,难易适中,是一份出色的期中考试题。
二、成绩分析:
班级
高分率
及格率
平均分
三类和
1
30.23%
74.42%
71.1
175.75
2
35.715
73.81%
69.6
179.12
3
42.86%
88.1%
73.8
204.75
4
46.51%
88.37%
76.2
211.08
5
48.78%
92.68%
77.6
219.06
6
27.91%
74.41%
68.8
171.13
具体分析如下:
本套试题共包含三类题型:选择题、识图题、材料分析题。
(一)选择题共包括20个,其中考查了重要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包括对历史图片的识辩,如选择题的第11、19小题,历史人物的典型思想和主张,如选择题的第10、15小题,历史人物从事的历史事迹,如选择题第1、4小题,重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如第12、16、18小题;并且在设计题目时把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如第9小题把八荣八耻中的崇尚科学与新文化运动中思想紧密相连,突出了时代的气息。得分情况分析:得分率在100%的选择题有第1、2、3、4、6、8、10、13、18、20; 得分率在85%的选择题有7、9、11、12、14、15;   得分率在60%的选择题有5、16、17。得分率在30%的选择题有第19。
(二)识图题:
第21小题的第(1)问得分率为80%,第(2)问的得分率为90%,第(3)问的得分率为100%,第(4)问的得分率为50%.
第22小题的第(1)问得分率为100%,第(2)问的得分率为90%,第(3)问的得分率为100%。
(三)材料分析题:
第23小题的第(1)问得分率为100%,第(2)问的得分率为90%,第(3)问的得分率为100%,第(4)问的得分率为50%。
第24小题的第(1)问得分率为100%,第(2)问的得分率为98%,第(3)问的得分率为50%。
三、 问题分析:
选择题得分率较高的试题主要是一些标志性事件,如第2、6、8、13题,历史人物从事的历史事迹如第1、4、10、11,主要是这部分内容学生看的多,接触的机会多,印象深刻,所以得分率较高;识图题有关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与意义学生得分较高,平时教学与复习时做了重点的分析与强调。近代化探索的三项活动名称与启示,林则须与虎门销烟,甲午中日战争与邓世昌及结果学生得分较高,这些平时教学中反复的训练与分析是密不可分的。失分较多的题选择是第5、19题,第5题出错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分清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19题出错的原因 是图片陌生,学生没有认真读材料,没有把材料与图片结合,导致无从下手。识图题中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平时教学中忽视了管理模式的落后,导致丢1分,鸦片的危害与面对危害,青少年的做法,由于批阅严格,学生组织答案不严密,导致丢分,丢分最多的是李鸿章的说法,大多学生没有理解意思,有的同学漏掉了简要说明。
四、采取的措施:
为了更好的搞好今后的教学,采取如下的措施:
1、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虚心接受学生提出的有益建议,使教与学两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质量。
2、每个单元教学任务完成后,及时进行单元测试,测试题目应做到难度适中,知识覆盖面广,以良好的导向督促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3、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真正做到“课堂45分钟高效率”,想方设法调动“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4、构建新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沟通渠道顺畅、老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市进修学校对2006——2007年初二历史进行抽检,现已顺利完成了历史卷的阅卷工作。现就试题情况和阅卷情况在抽样汇集的基础上略作分析,以期为今后历史教学做出有益的探索。
一、试题分析
今年抽检历史卷卷面总分为100分,题型有单项选择题、改错辨析题、材料解析题、简答题四大类型。考试方式为闭卷答题,时间为60分钟。
从试卷总体来看,考查的内容基本为基础知识、各章节的重点知识,无偏题现象。同时,不论何种题型,所出题目的题意都较清晰明了,没有设置障碍,试题大多以识记为主,理解、概括型试题较少。这可能是基于学生的整体水平和以闭卷为考试形式而考虑的。
1、知识点覆盖情况:
题型
内容
选择题
改错(辨析)题题4
材料题
综合题
总分值
题目数量
分值
题目数量
分值
题目数量
分值
题目数量
分值
侵略与反抗
4
8
2
8
1
12
28
近代文化探索
5
10
1
4
1
8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4
8
1
4
1
10
22
中华民族的抗战
4
8
1
10
18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2
4
4
经济和社会生活
1
2
2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
4
4
此次考查的范围为中国历史第三册,从总的知识点覆盖情况来讲,全书七个单元内容基本涉及到,分数的分配也较为合理,试卷较为侧重第一、第二、第三单元内容,肯能是为了凸现初中历史在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方面的功能。如果从期末考的全局利益出发,半期考后的内容可以多突出一点,另外关于抗战内容相同的试题多有重复,如:选择题的15题和试卷的29题的第一个问题出现重复。
2、试题难度分析
从抽样试卷情况来看,平均分为65.42分,及格率为61.92%,优秀率为61.92%。最高分98分,最低分16分,总体上来说,考试情况较为理想,和后来试卷总体各率基本吻合,上述数据还是较客观的。
人数
(Ⅰ)分数段分布
分数
图表中,除低分数段的外,其余分数段人数大致等齐,图形分布比较均匀,一方面说明试卷有些难度,另外也反映出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十分有限。
(Ⅱ)各小题得分率
从抽样试卷中统计出了各小题的得分率,见下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64
0.86
0.90
0.91
0.59
0.63
0.87
0.51
0.74
0.80
0.67
0.87
0.84
0.77
0.47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0.56
0.68
0.53
0.61
0.81
0.59
0.82
0.46
0.46
0.58
0.73
0.66
0.64
0.53
表格中,得分率在85%以上的题目数量占9题,得分率85%以下的题目数量占20题,可以推测试卷难度结构为金字塔型,较好地检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阅卷情况分析
1、选择题共有20小题,总计40分。学生得分相对其它题型较高,有得满分情况,容易选错的主要是第1题、第2题、第8题、第11题、第16题、第20题等,
第1题: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作为开端,主要原因是(B)
A 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的外来侵略 B 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
C 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         D 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打破
此题是一道出现频率非常高,平时训练较多,但这次考试错的也较多,大多数同学选择A答案。这道题主要考察中国近代史的分期,但题目的侧重点在于考察近代史分期的标准,这与以往不同,其难度也有所加大。另外从选项来看,“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的外来侵略”,实为屈辱史的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出题者将此选项作为当在首位,具有极大的误导性。
第8题:中国同盟会成立于(C)
A 檀香山     B 武昌      C 日本东京        D 南京
此题实际上是要求学生能够分清楚资产阶级早期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和同盟会的区别。对这类知识的记忆往往对于学生比较困难,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地图讲解,其效果会更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法的指导,并且充分挖掘教材所提供的资源。类似题如:第11、16题。
第17题: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决定性原因是()
A 美国向日本投掷两颗原子弹       B 苏联对日作战
C 日本侵华兵力相对不足           D 中共领导抗日军民英勇作战
此题很多考生选择A、B。从选项看,A、B、D都是抗战胜利的原因,其中A、B为客观原因,D为主观原因。题目问的是决定性原因,因此为主观原因即选D。可以说A、B的出现是起到极大的干扰作用;而在设问方面,问的是决定性原因,大多数学生没有审清题意。这类题对初中生要求比较高,但在高中为基础题,因此从初高中教学衔接的角度讲,平时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训练。类似如:第2、20题。其中第20题难度最大。
总体而言,造成选择题失分的原因在于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由于题干中的内容易给学生造成混淆,干扰思维,二是没有注意审题目,第三是部分学生由于知识掌握得不够导致错误的出现,特别是对概念的理解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第四是部分题目难度较高,在设问方面与高中试题接近。
2、改错题(辨析题)共有20分。
第21题:同盟会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主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成为指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说明学生对“三民主义”中“民族”、“民权”、“民生”掌握不够,常常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
第22题:《辛丑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题因为题目不够严谨,因而学生可以选择作答,进而达不到“改错辨析题”的考查目标。
第23题:1935年10月,因为要北上抗日,红军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因学生对“围剿”和“反围剿”的对象掌握不够,在答题中出现混淆不清的情况。
第25题:《马关条约》清政府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同我们今天招商引资本质上是相同的。
在答题中,学生并不能从根本上认识两者在本质上的区别是“国家主权”。因而出现丢分情况。
3、材料解析题只有两题,共20分。
材料题一 第一小题问“鸦片输入有何危害”。许多学生回答不完整。第二小题问“材料二放映了林则徐的什么决心?”学生答到“虎门销烟”、“放火烧掉”等答案。究其原因有:
(1)、没有认真审题,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分析得出答案,而题目材料中有明显点到经济、军事方面的危害。可见学生审题能力太差。
(2)、从材料二看反应的问题十分明显,应该是“林则徐坚决禁烟”的态度。回答“虎门销烟”夸大了事实,当时林则徐不可能事先预知会在虎门海滩销烟;而“烧烟”更是对知识把握的不到位。此外题目问的是“决心、态度”,而不是“行动”。
材料题一 第三小题问“林则徐到广州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本题答案给的是“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大多数学生除了这两点外,还有如:“劝民戒毒、设戒毒馆、制戒烟丸”等答案。应该也是正确的。
本题问的是措施,而不课本中除了答案给的两个措施外,还包括学生提到到几个措施,这些也应该该符合题意,就算只针对鸦片的措施,那扣除“增设军事力量、设译书馆”等内容,其他的也是与鸦片输入后的禁烟有关的方面。所以以个人认为这些也符合题意,应该算是正确的。
材料题二 第一小题问“贼”指谁?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如“谭嗣同”、国民党、蒋介石、维新派等。
此题看许多学生没有认真审题,不能把握题目的大体趋向,维新派人物的话,怎么可能称自己为“贼”。回答“国民党”、“蒋介石”更是离题万里,基础知识极不过关。何况本题还是配套练习题的题目。可见学生平时不认真的程度。
4、综合题有两小题,总计20分。
28题(1)相当部分同学答成C。说明部分同学对图认识不清,估计看成是会师地吴起镇或会宁。
28题(2)一部分同学注意了“解说员”的身份,语言口语化,这点不错。但只介绍了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内容,而没有按题目要求答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这部分同学的情景创设能力应该说不错,但可能存在审题不认真或对“历史地位”这个概念不理解。
28题(3)相当部分同学只答过雪山、草地或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没有具体说明是什么困难。其原因在于审题不认真。
29题(1)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顺序颠倒。存在两种可能情况:一种是根本就弄不清楚,另一种就是没有注意顺序。
还有相当部分同学将“标志着中国的局部抗战开始的历史事件”答成是“柳条湖事件”、“标志全民族抗战开始的历史事件”答成“卢沟桥事件”。学生对“事件”和“事变”的概念认识不清,不懂得“事变”也属于“事件”。所以就把把“九一八事变”答成与其相关的“柳条湖事件”,把“卢沟桥事变”答成“卢沟桥事件”。
29题(2)相当部分同学答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毛泽东。说明这部分同学基础知识不过关,胡乱作答。

一、总体情况:
各阅卷教师能认真负责,完成所分配的阅卷任务,阅卷前能认真研讨参考答案,根据要求认真阅卷。
这次试卷覆盖面较广,题目新颖、灵活,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较难,学生答题情况一般。
二、质量分析:
初一:
1、选择题:需要理解的较多,学生失分较多。
问题:第1题,学生对地图认识不够,错误较多。第2题学生不注重审题选B的较多、第4题学生未抓住“解放人力”这个关键词、第13题学生对京剧不了解、第16题学生选C的较多、第19题学生把明太祖与明成祖混淆、第22、25题缺乏概括能力,第26题失分也较多。
解决措施:历史地图的运用要加强,多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抓关键词的能力。
2、非选择题:总体较容易,学生答题较好。
第31题,交子的特点学生错误较多,很多学生写是纸币。
解决措施:教师应培养学生理解能力,上课讲解要全面。
第33题,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答不全。第4小题学生不会写
解决措施:加强对开放性试题的指导与训练。
初二:
1、选择题:需要理解的较多,学生失分较多。第2题学生没抓住关键词错误较多,第15题学生审题不清选C的较多,另外第16、17、22、26题失分也较多。
解决措施:多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注意讲解要全面,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2.非选择题:总体较难,需要学生理解概括的较多,学生失分较多。
第31题,学生得分很低,不理解题意,答题内容多种多样。
第32题,第5问,学生失分也较多。
解决措施:加强对学生理解概括能力的培养。
第33题,“最可爱的人”很多学生写具体的人,“两弹一星”学生不知道是导弹,写成氢弹,“一星”写东方红1号的也很多。
解决措施:教师要多了解学术方面的知识。
三、总结:
1、由于初一初二专职专业教师少,对一些历史知识的把握上有所欠缺,今后将加强对非专业教师的指导。
2、对理解性较强的试题学生无从下手,容易混淆的情况,今后我们将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答题能力的训练。

本次分析主要从学科、班级、尖子生以及校际横向比较等四个方面进行,通过统招班和非统招班在平均分、原始分优秀率、标准分优秀率等方面的比较,探讨同类班之间以及统招班和非统招班这两类班之间差距的解决办法,并对尖子生的培养、临界生的辅导、学困生的帮助、校际差距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意见。        希望通过本次质量分析,能够进一步统一全级老师的思想、形成一种团结务实、和谐有序、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
一、        学科情况分析
表一:统招班各学科平均分最高分与最低份统计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政治
历史
地理
生物
统招班最高
92.89
94.13
91.91
97.21
92.87
91.32
95.28
92.72
统招班最低
91.19
89.7
88.46
94.87
91.06
86.6
92.87
90.17
统招班极差
1.7
4.43
3.45
2.34
1.81
4.72
2.41
2.55
表二:非统招班各学科平均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统计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政治
历史
地理
生物
非统招最高
86.5
83.77
79.87
93
88.74
85.96
89.29
88.67
非统招最低
77.92
79.51
71.05
87.79
84.03
76.41
82.81
84.39
非统招极差
8.58
4.26
8.82
5.21
4.71
9.55
6.48
4.28
表三:统招班各学科班平均最高分与民办班最低分统计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政治
历史
地理
生物
统招班最高
92.89
94.13
91.91
97.21
92.87
91.32
95.28
92.72
非统招最低
77.92
79.51
71.05
87.79
84.03
76.41
82.81
84.39
统非统极差
14.97
14.62
20.86
9.42
8.84
14.91
12.47
8.33
表四:统招班各学科班平均最低分与民办班最高分统计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政治
历史
地理
生物
统招班最低
91.19
89.7
88.46
94.87
91.06
86.6
92.87
90.17
非统招最高
86.5
83.77
79.87
93
88.74
85.96
89.29
88.67
统非统极差
4.69
5.93
8.59
1.87
2.32
0.64
3.58
1.5
1、  各学科班平均分情况分析
根据表一和表二:
(1)       统招班各学科的平均分之差在中段考的时候均在3分以内,而这次期末考试历史、数学和英语三科超过了三分。
(2)       非统招班各学科的平均分之差同中段考相比,中段考语文平均分差有10.36,数学、英语分别都在7分以上。这次期末考试数学分差有了明显缩小,为4.26。同时,语文分差也有进步,为8.58。
根据表三:
统招班各学科班平均最高分与非统招班最低分统计可以反映了各学科的总体水平。从表三来看,英语、语文、历史、数学、地理这几门科目的分差比较大。这说明这些科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提升,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在备课组的带领下,认真分析、找到原因、明确目标、制定相应措施、努力落实方能奏效。
根据表四:
通过统招班各学科班平均最低分与非统招班最高分统计不仅可以看到统招班和非统招班的差距,而且可以反映出非统招班的发展潜力。从单个学科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生物、物理、政治等学科与统招班的最低分相差很小,这充分说明了我们非统招班在一些学科上还是很有潜力可挖。记得在上个学期的中段考中,政治、地理两个非统招班的平均分超过了统招班的平均最低分。生物、历史、语文三科非统招班平均与统招班最低平均分相差在4分以内。而这一次,生物、历史与统招班之间的差距更小了。这是备课组、授课老师积极努力的结果。
表五:统招班原始分优秀率分析表(单位:%)
科    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政治
历史
地理
生物
统招班最高
100
100
100
100
100
98.15
100
100
统招班最低
92.31
92.59
92.59
98.11
98.08
86.54
96.3
96.3
统招班极差
7.69
7.41
7.41
1.89
1.92
11.61
3.7
3.7
表六:非统招班原始分优秀率分析表(单位:%)
科    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政治
历史
地理
生物
非统招最高
86.67
72.88
62.07
94.64
96.55
83.64
87.5
93.33
非统招最低
47.46
54.24
32.2
81.03
74.58
47.46
65.45
77.97
非统招极差
39.21
18.64
29.87
13.61
21.97
36.18
22.05
15.36
表七:统招班原始分优秀率最高与非统招班最低分析表(单位:%)
科    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政治
历史
地理
生物
统招班最高
100
100
100
100
100
98.15
100
100
非统招最低
47.46
54.24
32.2
81.03
74.58
47.46
65.45
77.97
统非统极差
52.54
45.76
67.8
18.97
25.42
50.69
34.55
22.03
表八:统招班原始分优秀率最低与非统招班最高分析表(单位:%)
科    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政治
历史
地理
生物
统招班最低
92.31
92.59
92.59
98.11
98.08
86.54
96.3
96.3
非统招最高
86.67
72.88
62.07
94.64
96.55
83.64
87.5
93.33
统非统极差
5.64
19.71
30.52
3.47
1.53
2.9
8.8
2.97
根据表五和表六:
(1)       统招班各科原始分优秀率在中段考的时候政治学科相差9.62,这次缩小为1.53;物理上次相差3.7,这次缩小为1.89;但是,其他科目中段考时相差基本上都在2%左右,但这一次期末考试优秀率的极差都有一定程度的拉大。特别是历史、语文、数学和英语科目。
(2)       非统招班各科原始分优秀率极差同中段考相比,也有不同的表现。政治、物理、生物三门科目的极差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而另外几门科目的极差却有增大。
根据表七:
对比中段考情况,英语和历史的极差在迅速的拉大。英语中段考为43.91,这次为67.8;历史中段考为25.42,这次为50.69。需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根据表八:
从统招班各科原始分优秀率最低与非统招班最高分析,就单个学科的最好班而言,他们与统招班之间的差距极小,如政治、历史和生物这三门学科,它们和统招班最低的数据相比较,距离明显拉近。可以看出,非统招班学生仍然具有极大的潜力。
二、班级情况分析
表九:班级综合分统计表
班级
1
2
3
4
5
6
7
8
综合分
91.57
92.26
91.63
93.37
91.87
83.25
83.12
84.01
班级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综合分
85.7
82.06
83.31
82.12
85.18
86.6
84.09
84.92
1、  统招班综合分最高的是4班93.37,其次是2班。上个学期排在第一的是2班。从统招班各班之间的综合分来看,总体比较平衡。非统招班综合分最高与最低相差4.66分,本次非统招班综合分最高的是14班,9班排在第二,排在第三的时13班;中段考的时候,最高的是9班。班级综合分从总体上反映了班级班风学风的情况、反映了班主任、科任老师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反映了班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投入程度。中段考的时候11班综合分排在非统招班中的第10名,这次有了进步,排在11个非统招班的第七名。但我们同时也发现部分原来排在比较前的班级,这次期末考试却退步了。希望各班主任要结合本次期末考试的情况,全面分析、认真反思,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班风学风抓起,真正激发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紧迫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努力提高班级整体实力。
表十:班级标准分优秀率统计表(单位:%)
班    级
1
2
3
4
5
6
7
8
优秀率
64.81
59.26
46.3
75.47
57.69
10.34
8.47
15.79
班级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优秀率
22.41
6.78
15.25
10.17
18.33
23.64
27.59
12.73
2、 班级标准分优秀率体现了一个班的优生情况。统招班表现比较突出的依然是4班,其次是1班2班。中段考的时候先后是4班、2班和5班。非统招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15班、14班和9班。中段考的时候依次为15班、16班、9班。非统招班标准分优秀率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是10班、7班、12班和6班。班级标准分优秀率从总体上反映了班级优生在年级的分布情况,从名次上讲会影响到班级学生在年级前300名的人数在整个年级的分布。在中段考的时候,我们以11班为例进行了分析。该班的班级标准分优秀率只有3.39%,在年级前300名同学中,11班只有3个同学;而这次11 班的标准分优秀率为15.25,较中段考有了明显提升,在期末考试前300名同学中,11班达到12人。班级名列年级前列的同学越多,也就意味着在初三毕业考试中竞争实力越大。换句话来说,就是考上区属中学的同学更多,完成学校指标的希望更大。我们希望班主任老师一定要会同科任老师,从全局出发,在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同时,一定要相当重视对于优生的培养。
表十一:班级优生情况分析表
班级
一年一期中段考前10名
一年一期期末考前10名
一年二期中段考前10名
一年二期期末考前10名
二年一期中段考前10名
二年一期期末考前10名
二年一期期末考前32名
二年一期中段考前32名
一年二期期末考前32名
二年一期期末考前50名
二年一期中段考前50名
一年二期期末考前50名
一年二期期末考前100名
二年一期中段考前100名
二年一期期末考前100名
二年一期期末考前300名
二年一期中段考前300名
一年二期期末考前300名
一年二期中段考前300名
一年一期期末考前300名
一年一期中段考前300名
1
1
2
1
1
1
1
3
3
2
7
6
4
13
13
13
35
32
34
35
33
37
2
3
4
2
4
2
3
5
8
7
10
10
9
22
18
18
36
43
39
40
40
35
3
1
1
2
0
2
2
6
5
2
6
5
5
10
14
11
30
33
32
34
29
34
4
2
0
3
6
2
3
13
7
16
17
14
19
22
24
25
45
38
42
46
35
38
5
3
3
1
1
1
1
3
4
5
5
7
9
22
18
12
32
41
42
40
42
38
6
1
1
1
1
2
2
10
7
9
6
12
10
7
1
7
9
9
7
12
11
8
1
1
2
1
3
14
12
13
12
17
17
9
1
3
1
2
14
14
12
11
12
12
10
1
1
5
6
6
3
4
3
11
2
12
3
10
9
10
9
12
1
2
2
6
6
7
4
10
11
13
1
1
2
1
14
11
11
13
17
5
14
1
1
1
2
2
3
15
12
13
15
13
14
15
1
1
1
2
1
2
2
1
2
4
1
2
6
6
18
17
14
16
15
14
16
2
1
3
2
3
2
7
4
9
19
10
14
10
13
3、  统招班前100名最多的班有25人,最少的班有11人,相差14人。而上个学期最多的班有24人,最少的班有13人,相差11人。我们看到有了一点点差距。非统招班前100名最多的班有6人,最少的一个没有。前300名中统招班最多的班有45人,最少的有30人,相差15人。上个学期最多的班级有43人,最少的班有32人,相差11人,这个差距也在拉大。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刚才所谈到的数据中中段考、期末考前300名同学最多的班都是四班,而且,人数在不断增加。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但我们不能不看到个别班前300的同学人数在减少,班级竞争力呈减弱的趋势。
4、  前300名非统招班最多的班有18人,最少的班有5人,相差13人。中段考最多的有19人,最少的班有3人,相差16人。从这一点来看,非统招班有进步。但是,我们也能够从数据表中看到,个别班级优生人数有了明显的减少。比如说16班。中段考的时候16班列年级100名的同学有7人,排在非统招班第一;但是期末考试这个人数降为了4人;列年级前300名的有19人,排在非统招班的第一,但是期末考试这个人数却下降到只有9个人。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一定要请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认真分析,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想方设法帮助那些退步的同学,增强班级的竞争力!
5、  从学校和班级的发展来看,优生的培养必须给予十分的重视。当我们升到初三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学校给我们下达的升中考的指标的时候,我们希望看到每个班都能够顺利的完成学校教给我们的任务。
6、  在稳定班级优生的同时,做好临界生的提高工作也是班级工作的一个重点。临界生的转化要注意从他们的薄弱学科入手,分析学生薄弱学科产生的原因,制定加强薄弱学科学习的计划和策略,同时要注意跟踪调查薄弱学科学习的情况和转化提高的效果。
首先我们需要就表格中的数据进行一下说明。那就是每个班级每一个分数段中有三个数据。这三个数据分别是一年二期期末考试、二年一期期中考试和二年一期期末考试的数据。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班级就像每一个生命一样,总在不断的变化、发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四班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四班在一年二期中段考的时候300到700名的同学有14位同学。而在上个学期的中段考中,有十五位同学。人数好像多了一些。但是,从各个分数段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4班500-700名的5位同学,已经减少为了2位同学;再看这一次的期末考试,我们看到2位同学减少成了一位同学。这就是一个明显的班级生命变化、发展和提高的具体表现。
接下来让我们关注一下学困生的分布表。
7、  首先需要说明一下这个表格。在相关数据中我们分别可以看到三个数据,依次分别为初一年二期期末考试、初二年一期中段考试和初二年一期期末考试的情况。
根据学困生人数分布表,我们可以看到:
(1)       学困生主要分布在非统招班,而且,在非统招班中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年级后300名学生中,多的班级有34人,少的班级有18人,相差16人。年级后200名学生中,多的班级有25人,少的班级只有12人,相差13人。年级后100名学生中,多的班级有14人,少的班级只有3人,相差11人。
(2)       初二年级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特殊的表现有很多方面,其中一点那就是两极分化的突出。从本次期末考试的数据统计情况,特别从学困生的分布表中,我们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班级学困生,是一个值得我们十分重视的群体。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减缓两极分化的速度,提高班级整体实力,我们每一个班级都要十分重视学困生的帮助和辅导。如果我们在工作中一味地追求优生的培养,而忽略了学困生的帮扶,那么它不仅会影响到班级综合分、影响到班级的整体竞争力,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一旦学困生决定彻底放弃、自暴自弃,这对我们整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将会带了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面对学困生这一群体的时候,一定要动脑筋、想办法,从情感上关心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多些鼓励多些赞赏多些宽容,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尖子生培养
尖子生情况分析:
根据表十四、表十五和表十一我们可以看到,本次考试中,前10名,前32名,前50名、前100名,统招班和非统招班相比,一直有着明显的优势。
但是,对于尖子生的培养,我们需要请各位老师特别注意。本学期学校的工作计划中特别提到:要对优秀生群体进行心理、知识、能力、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有针对性地辅导。为此,我们级组也计划分别成立统招班和非统招班两个尖子生班,利用周六上午的时间开展尖子班的辅导。我们希望通过老师们的积极努力,让我们级组尖子生更尖,能够成为真正代表学校最高水平的、强有力而又稳定的队伍!
各位老师,以上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我们年级的同学从初一一路走来的足迹,一路取得的成果。但是,所有这些比较都是基于自身的纵向的比较。现在我们再一起来看看一中大良学校的情况,让我们通过横向比较,发现自己的问题。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在780以上分数段上我们有些微的优势之外,几乎优势全无。
每一项数据、每一个分数段、每一个比率,我想老师们都能够看到我们这一节同学和他们之间的差距。
顺德一中除中部德胜学校,一直是顺德初中教学的一面旗帜,是龙头老大。但是,以上的数据却不得不让我们警醒。如何才能把龙头老大的位置坐稳坐好?我想这值得我们大家去思考、去研究、去行动。
级组建议:
1、正视现实
本次考试民办班中的问题相对比较突出:1、大部分学科的平均分差距很大。2、个别班级班综合分与先进班级的差距也很大。这里边有许多客观的原因:比如本届民办班的学生总体素质不高,自我要求不严,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以及本学期请假老师很多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等等。我们级组的老师已经为此已经付出了许多许多,可以这样说这届学生比以往任何一届学生都难带,老师工作的辛苦程度和心理承受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但严酷的现实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分析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还是要放下思想包袱,正视现实,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2、改变观念
(1)一中为学生提供了比较宽松的学习氛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比较多,这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而民办班的许多学生没有这种素质,要解决这个矛盾就需要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加强督促和管理,而且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比如班主任要重在培养一支好的班干部队伍,科任老师要选好科代表,培养一支得力的小组长队伍,班主任和科任重在组织、引导,抽查,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负担,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2)在座的老师都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也很高,但是我们的教学组织方式是否能够适应不同班级的学生呢?教学是一门失败的艺术,它所包含的意思是我们要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上就一定有改进的空间。我们不可能做到最好,但我们一定可以做的更好。
3、重在落实
(1) 进一步完善班级管理的机制,规范班级管理。班级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自习课、早读、晚修、第二课堂活动等薄弱环节的管理。任何成绩的取得都伴随的艰辛的付出。
(2) 各备课组应根据该学科的学困生的情况调整第二课堂的学生和教学内容,
通过第二课堂的辅导帮助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成绩。特别是对于两级分化比较严重的学科更要加强辅导和督促的力度。
(3) 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注意整体和局部结合进行,全班性的问题全班讲,个别问题个别讲,不同层次学生问题分层讲,注意不要扩大矛盾面,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
(4)要处理好班级活动与学风建设的关系,班级活动的展开既要为学生的思想服务也要为教学服务。
(5)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密切配合,互相指责和埋怨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
(6) 各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特别是一直以来考试都不理想的学生,要防止这些学生失去学习信心,不要使他们成为班级管理的障碍。
(7)备课组工作要务实,除了布置任务外还应该交流教学管理中的一些好的做法,研究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8)在关注尖子生和优生的培养同时也要分层做好中下生的辅导和管理工作。
在本次级组质量分析之后,我们马上就将分班进行班级质量分析。我们希望各位老师积极面对、锐意进取,将我们级组的教学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一、试卷结构:
本试卷满分60分,共四道大题。第一大题选择题,共30小题30分,第二大题问答题两小题15分,第三大题材料解析题两小题共9分,第四大题活动与探究共6分。试题的难易程度为7:2:1。
二、测试结果分析:
学生成绩分析:
班级
学生人数
综合指数
平均分
优秀
及格
低分
人数
率(%)
人数
率(%)
人数
率(%)
八(1)
39
0.8647
50.26
29
74.36
35
89.74
1
2.56
八(2)
39
0.7978
46.68
20
51.28
34
87.18
1
2.56
八(3)
44
0.8324
48.25
24
54.55
41
93.18
1
2.27
三、试题分析:
总体上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渗透德育。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1、今年试题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避免了考查的知识点相对密集、覆盖面较窄的问题,可谓立意高远。
2、选择题,共计30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题得分率为80%左右,这充分说明我校师生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对于我们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新的课改方案提供了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前提保证。
3、非选择题,共计30分。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这充分反映了我校学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其主要表现在:
⑴学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基础打的不牢。
⑵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⑶学生应变能力较差,如第二大题的第一小题,学生对于中国近代的探索史只牢牢记住军事机械,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三方面内容的学习与应用,而忽略了在政治制度学习中,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的政治理想是不一样的。大部分学生没看题目就原封不动的照写,导致失分。。
⑷学生的应试能力不强。如:第三大题的最后一小题,要求根据材料拟一个演讲题目,很多学生的思路停留在历史史实上,而忽略了标题的精练与准确,不知道有效的概括和综合,这就表明学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
四:对今后历史教学的建议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增强课程意识。历史教师应明确初中历史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它具有基础性、发展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等特点。教学应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不仅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还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要注意处理好课程内容精减与课程开放性之间的关系,课堂知识信息量与思维容量之间的关系,转变教学方式与发挥传统教学方式优势之间的关系。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只有实现了教师“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真正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究,学生学会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课程考试改革的新形势。
2、初中历史教学在立足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学习能力培养。历史教学要改革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正确处理好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强化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阅读理解、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审题解题、创造性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以及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3、进一步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指导。①加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从学业成绩上看后进面大,有的学生对最基本的知识都未掌握,反映出学习态度极不端正,因此,要注意结合历史教学实际加强思想品德、优良传统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教书育人并重,以提高教育质量。②教师的指导应有针对性、教育性和层次性,要有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概念,突出理解、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比较、迁移、表述等能力的培养。③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教学效益。要紧扣课标准组织学习,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要抓基础,抓重点、关键、热点,加强制表制图、材料解析、活动设计等题型训练,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切实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切忌无的放矢地教学。
总之,学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试题分析
本次检测试题重在考查历史基础知识,以课标要求为准绳,以中考为方向,努力体现课改精神,兼顾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历史思维习惯。整套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
1、选择题共设25个小题,以考察学生的基本能力为主,只是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现、再认,主观型选择题的题量和分值下调,这样降低了学生得分的难度,有利于激励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
2、非选择题共设三个大题,重视对学生所学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选题时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选材,重点考查现代化建设专题和精神文明专题,体现了世界历史发展主线之一——文明史观。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的荣耀,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与外界的文明交往,继续谱写新中国的文明史。如26题以新中国文明建设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建设成就的掌握与认识;28题以世界文明交流为考查内容,理解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促使新的文明孕育发展,而文明的封闭保守导致文明的衰落灭亡,对于树立学生开放交流、改革创新、可持续发展观均有帮助。在考察学生对双基掌握的同时,更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学科社会功用的理解和应用,对教学有较强的导向性。
3、注重素质教育成果,探索开放性试题。如第26题第(4)问“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面对?”;第27题第(5)问“香港回归10年来更加繁荣昌盛说明了什么问题?”,第(6)问“我们坚信“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请说明理由?”;第28题第(4)问“日本和拜占廷帝国不同的历史命运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检查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历史综合比较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分析现实社会的能力。
二、教学质量分析
1、试卷检测抽样分析表(全区历史试卷共计194袋,每袋30份,分别进行编号。本次试卷检测抽样共提取了10份,编号分别是5、20、40、65、80、102、128、145、164、190)
题号
抽样人数
总分值
抽样平均分
得分率
选择题
300
50
38
76%




26
300
16
10
62.5%
27
300
18
13
72.2%
28
300
16
11
68.8%
2、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不牢固
选择题失分,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该识记的没有记住,如第9小题:新时期我国的社会保障包含了以下哪些方面①养老保险②医疗保险③失业保险④最低生活保障;选成B.①③或C.②③④;第21小题:“在古代历史中,文明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区域文明之间的冲突,比较典型的是选成D.布匿战争和土耳其灭亡拜占廷帝国。非选择题失分,则是由于对教材知识掌握不准确、对相近知识点模糊不清,从而导致概念混淆等。如第27题第(1)问“香港在回归以前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回答成“美国、日本”等其它错误答案。
第(2)问“中国运用什么方针使香港回归不但没有死亡,反而使其比从前更有活力。”回答成“一国二制”。
(2)理解运用知识基本能力不够,学习习惯不好
知识的理解、归纳、表述、运用能力差,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主观性试题的作答上,如第26题第4问:“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面对?”简单回答出“积极面对”、“从容面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27题第5问:“我们坚信“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请说明理由?”大多数学生可以想到“祖国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却漏掉了“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答卷中错别字普遍较多、书写凌乱、字迹潦草等现象,如 “氢弹”写成“青弹”或“氢蛋”;“籼型”写成“灿型”;“澳门”写成“奥门”;“一国两制”写成“一国两治”等,说明学生平时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
(3)审题思路不清和答题方法、技巧不熟
部分学生审题比较轻率,根本没有看清题目就仓促作答。缺少一定的答题方法,如第28题第1问,答案就在所给的阅读材料中,部分学生仓促作答,缺乏方法和技巧。第2问与第3问,学生对结果、态度等关键词不加理解,审题轻率,致使结果和态度混淆在一起,导致失分。第4问是在已作答的基础上进行的开放性试题探索,学生思路不清,缺乏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总结经验和教训的技巧,易给出片面性答案。同时回答问题缺乏条理性,指代不明朗,概括能力欠缺导致失分。
3、答卷呈现出教师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课堂教学与新课程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
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缓慢,课堂教学难以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老师们更多地抱怨学生素质不够高,客观条件如何艰苦,却很少思考自己对新理念、新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课堂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和方法、教学与教育分离等等。
(2)各自为战,单兵作战,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教师对先进经验借鉴不够,一味埋头按自己的思路去引导学生学习和复习,结果形成闭门造车的局面,从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负面影响;个别学校教学管理的口号响亮,表面热闹,但是实际工作中落实不到位。
(3)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和落实不到位
平时调研中发现不少老师课堂教学的目标比较模糊,没有教学重心,对教材的处理自己都不是很清楚,这样肯定不会有教学效果,只能消减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课前一定要结合课标、教材及学生实际设计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选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保证目标的达成。
三、教学建议
1、课堂教学应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中考为导向
树立“三维”目标意识,研究“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的问题,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2、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在教学中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为他们提供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真正获得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经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加强对开放性、探究性试题的研究
近年来,开放性、探究性试题的出现对打破我们的教学封闭很有好处,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教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当关注它、研究它,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4、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教育与督促指导
历史课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热点,关注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应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质疑、工整规范地书写作业等习惯,从而避免学生在检测中的过失性失分。

一、基本情况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英语试卷由县教研室统一出题,本次考试共100分,最高分87分,最低分16分,平均分 53.4分。本次考试参考人数374,优秀率11.3%   ,及格率 36.5%,通过测试,反映出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待于提高。
总体上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渗透德育。以课标准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1、今年试题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避免了考查的知识点相对密集、覆盖面较窄的问题,可谓立意高远。
2、第一题为选择题,共计48分。本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题得分率为70%左右,这充分说明师生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对于我们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新的课改方案提供了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前提保证。
3、第二至第五题为非选择题,共计52分。本卷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这充分反映了考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其主要表现在:
⑴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基础打的不牢。
⑵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⑶考生综合能力较差,如第38小题学生都能写出孙中山来,但是综合孙中山在民主革命中做出的贡献却不能概括全面。说明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差,不能从整体上去分析、整理、概括。
⑷考生的应试能力不强。如:第41小题,很多学生在回答第二小问时思路还停留在第一小问上,不能展开回答,造成失分。这就表明考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不能因课改而丢弃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基础知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忽视对中下学生的辅导。基础知识是思考问题、解决和分析问题的工具,离开了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研究和分析问题就只能停留在表层,不可能深入,只能是泛泛而谈。
2、加强对学生历史记忆能力的培养
现在学生学习的对象是各学科基础知识的一些基础理论,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理论,才可能为未来的再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记忆能力训练的主要途径。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质量分析
学科:历史与社会
年级:八年级
分析人:陈永杰
考试时间:2010年5月6日
命题人:福永中学
一、命题及考试情况分析:(难易程度、知识覆盖面、命题的不足等)
(1)本次考试包括历史与社会教材八年级第五、六两个单元内容。题型参考中考试题,质量非常高。这次考试目的主要检测学生对世界近代史、中国明清时期历史的掌握情况。
(2)试题难度系数0.69,基本上涵盖了整个两个单元的重点知识和考点,考察内容以中考知识点为主,大部分题目灵活性较强。题目难度大大超过以往的历次考试。
二、考试情况分析:
1、年级总体情况。本次考试年级平均分为69.1,及格率78.1%,优秀率27.6%,最高分93,最低分9分。
考试
优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上学期期末
60.45%
89.10%
79.64
100
13
本学期期中
27.6%
78.1%
69.1
93
9
从横向上看,与福永中学(69.4)差距为0.3分。但从纵向上看,成绩比上学期低了10分,及格率低了11%,优秀率低了33%。特别是高分层的学生不多,最高分才93分,90分以上的仅9人,明显低于上学期末。
原因:1、题目难度高,题型灵活,覆盖面广,而我们平时只抓考点,教材挖得不细。2、教学任务紧,本次考试基本上没有复习时间,学生缺少巩固和综合训练。3、师生都存在骄傲自满的情绪,对考点落实不到位,平时时间抓得不紧,特别是对学差生的关注不够。4、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存在一个知识错误(麦哲伦船队第一次环球航行中没有马六甲海峡)。
2、各班级考试情况。
班级
优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1
23.9%
73.91%
67.4
87
24
2
27.08%
81.25%
69.02
89
22
3
29.78%
76.59%
67.70
91
29
4
31.91%
72.34%
70.51
89
36
5
31.25%
77.08%
69.02
92
32
6
23.40%
82.97%
69.51
92
18
7
24.48%
87.75%
71.16
90
28
8
21.27%
72.34%
67.53
93
36
9
23.40%
72.34%
67.79
88
23
10
23.40%
78.72%
69.19
89
9
11
25.53%
80.85%
68.17
89
22
12
48.88%
80.00%
72.31
93
33
全级
27.6%
78.1%
69.1
93
9
从各班横向对比看,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距为4.9分,属于正常范围。说明题目可信度、有效度较高。特别是12班同学在这次考试中成绩进步明显。这与何老师实施新的学习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密切关系。
三、试卷分析:
1.试卷中学生做得较好的方面及原因。
(1)要求背诵的、问题问得直接了当的,学生答得不错。说明学生能够认真复习,备课组能够提前给学生发复习提纲,平时加强背诵和默写过关的策略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2)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平时运用的鼓励措施收到实效。我们采取了免检制度,对学习态度好的、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免检待遇,平时的作业可适当减免。对未过免检的同学,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学生现在纷纷要求重新考一次试卷,争取通过免检。
(3)平时学习态度认真、灵活性强的同学,成绩突出。而死记硬背的同学,则事倍功半。
2.试卷中学生做得不足的方面及原因。
(1)选择题失分很多,全年级没有一人得满分,特别是第6、10、12、17、20、24、25题,失分很多。说明平时缺少针对性训练,指导学生看书不够,知识点抓得不细,考点研究不够。
(2)做过的题目,学生依然掌握不好。本次考试,四道大题中,有两道是练习册的原题。非选择题第26题、27题,都是原题。但学生依然有失分,说明学生的印象不深,练习册没有及时纠错。考试前应该要求学生把做过的题目看一遍,加深印象。
(3)29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期中的第三问: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起于哪一场战争?英国的势力范围在哪里?第四问:香港被英国割占的过程。这两个知识点老师上课没有重点强调,学生失分相当严重。
(4)教材中的图片要认真对待。本次考试中共考了教材中的五幅图片,从答题结果看,都不是很理想。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重视教材上的资源。
(5)少数同学考试态度不端正,试卷明显看出是敷衍完成,甚至在卷面上乱涂乱画。
3.从考试中感到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学生课后学习不够,较懒惰,课上讲了需要记忆的基础知识总掌握不好。做为老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该记的、背的,必须要求学生背。
(2)学生的理解能力远低于我们的想象,我们认为容易理解的部分,学生缺比较容易混淆。
(3)本次考试最大的失误在没有组织有效的复习,所以学生近期学过的内容掌握较好,而对于旧知识遗忘较多。
(4)每个班都有个别成绩远远偏离平均水平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障碍。所以,要对学生加强辅导,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四、今后在教学中采取的改进措施:
(1)抓好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对于教学大纲规定的识记部分记好过关。
(2)专项突破,对于容易混淆的部分,作专门讲解与练习。
(3)每节新课前对所学部分内容进行复习,期末考试要留下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复习。
(4)重点关注少数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同学。

一、试题剖析
本次试题是三明市教科所命题,统一改卷,题型与中考题型完全一致。卷面分为由四大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二、改错辨析题:5小题,共16分。三、材料分析题:第26题8分,第27题12分,共20分。四、综合题: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24分。
本次八年级历史试题难度适中,所考查的知识点全面。比较来看,主观题难度较小,客观题灵活性较高,特别是综合题的两道题,充分体现课改的要求和中考考试的方向。在非选择题方面,很多问题的提问角度有创意,但也有的的问题不严谨。如问“对于台湾问题,党和政府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这一问太泛,我觉得应加上“新时期”。“新时期党和政府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分数段
85-100
70-84
60-69
59-0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33.74%
24.57%
11.46%
30.13%
69.12
69.77%
43.88%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从考试的情况上看,首先,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主要在于选择题的第3、17、11、19题;材料分析题的26题的第2小题;综合题的28题的第1、3小题,29题的第1、2小题。
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有:
1、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不清,致使审题出现错误。如,选择题的3题,很多学生选择B。
2、改错辨析题中学生答题写错别字多。特别是学生答题时,历史专有名词出错较多。如“一国两制”写成“一国两治”;“共和国”写成“共合国”。
3、学生在开放性试题中丢分较多。例如在材料解析题中问到“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很多同学无从下笔,或者涂鸦了事。第29题第(4)问同样存在这种情况。
4、学生的读图能力、历史知识的概括、比较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分析能力较弱。这主要体现在29第(1)、(2)小问,一些学生不能通过历史图片的得出结论,有的得出一个结论的表述又不清。
本次考试的简答题综合性高。如26题“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什么?”第29题中“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两个题目整合了的知识点,综合性强。
三、今后教学应对策略:
1、夯实基础,搞好综合复习,注重与社会热点、焦点相结合。多进行基础题型训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时政热点,逐层深入、强化对历史知识点的掌握。授课中尽量将有关事物本质的问题讲深讲透。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平时复习注意指导学生认真读图、理解图的含意,针对教材上的一些重要图例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认真思考教给学生读图方法。
3、比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而我们的学生在这一方面能力较为欠缺,应通过一些此类相关的材料题或问答题来加强训练,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历史的学习方法。
4、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的习惯,教会学生较短的时间内能准确分辨出题干中的提示项、限定项、干扰项、中心项和求答项,答题中注意规范和简洁,以保证答题的正确性,规范答题。
5、加强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用全面的眼光,辩证的思想答问,表述历史问题要完整,思路清晰。
6、反复强调历史考试中易错的专有名词,并进行专项训练。如,出相关填空题来考查学生。
初中初二八年级上学期上册历史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初二八年级上学期上册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初二八年级上学期上册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 初中初二八年级上学期上册英语学科教学工作计划,11方案下载大全 初中初二八年级上学期上册生物学科教学工作全 初中初二八年级上学期生物学科教学工作总结,方案下载大全 初中初二八年级上学期上册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初中初二八年级上学期上册体育学科 初中八年级上学期上册数学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八年级上学期上册物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历史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历史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历史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历史学科教学工作总结2 初中初二八年级下学期上册体育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下载大全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政治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数学学科教学工作总结1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数学学科教学工作总结3 初中初二八年级上学期上册地理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下载大全r 初中初二八年级上学期上册英语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初二八年级上学期上册音乐学科教学工作总结下载大全 初中初二八年级上学期上册物理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 初二八年级上学期上册思想政治学科质量分析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