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人生大转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7:12:46



     三十九年前的十二月二十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从这天开始我真正成为一名上山下乡知青,开始我漫长的务农路。可以说这是我最难忘的人生大转折。
     经过学校二个多月的深入动员,到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二十日,我们全校三百八十多名毕业生,只有我们九个人明确表示奔赴盘锦(后来又陆续去了几名,一共去了十四名,按市里分配指标,还有二十三名同学坚决抵制上山下乡)。
这天早上我们九名同学早早来到沈阳火车站集合,接我们的农场干部和送我们的工宣队员把我们召集在一起,在熙熙壤壤的候车室的一角,我们围成一个小圈,如同一叶孤舟。

     车站里没有锣鼓宣天的欢送队伍,没有震耳的口号和耀眼的标语,甚至没有那些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她们受到了限制),只有部分送行的同学、亲朋好友与我们一一话别。没有欢声笑语、没有豪迈的歌声。每个人都是那么木讷、那么刻板,个别同学不时扭过脸去偷偷流着眼泪,一种凄凉的感觉即刻涌上我心头。但是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不让亲朋好友牵挂、不让同学们为我们难过,为了不失一名“革命战士”对党的忠诚、对响应毛主席号召的坚定信念,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地控制自己,坚定地挥手告别送行的人们,昂首阔步地踏上了远行的列车。一路上,我们反复唱着:“毛主席教导记心怀,一生交给党安排,笑洒满腔青春血,喜迎全球幸福来。”的歌,用来激励我们前行。
     七一届毕业生分配是所谓“四个面向”的,毕业生中除有极少量征兵,还有部分毕业生被分配到“三线”工厂,大部分留城,只有百分之四十五比例的毕业生上山下乡,下乡的同学分为两部分,一是近郊、一是盘锦。由于政策差异大,社会上对上山下乡抵触情绪特别大,动员工作异常困难,这与“老三届”时大不相同。相当一部分被确定下乡的毕业生坚决不去,而且坚决不下乡的,绝大多数是“文革”中所谓“根正苗红”的“红后代”,这实在是对“文革”洗礼的莫大讽刺。七零、七一这两届毕业生实行“四个面向”分配之后,七二届毕业生不得不改为百分之百上山下乡。政策多变又引起社会更大不满,同时农村知青问题也暴露得越来越多。形势惊动了中央,甚至影响到七三届毕业生干脆推迟毕业一年。另外,七一年九月十三日,我国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党中央副主席、毛泽东主席“法定”的接班人林彪叛逃,并最终坠机身亡的重大政治事件。使那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以及由此产生的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这就是我们下乡时的基本历史背景。
      我们下乡那天是乘火车走沈阳至沟帮子线。到沟帮子时天已经黑了,当晚在沟帮子找旅店住了一夜。那旅店很简陋,比大车店强不太多,同学们没有多少话说,显得有点迷梦。接我们的是一位农场一营的副教导员,送我们的有一位老师,他是学校的团委书记(后来调省经贸委任职),还有一位工宣队员和一名家长。我们这批下乡的几个同学基本都是各班级的学生干部或者是班级骨干,接送算是最隆重的了。那天晚饭大家都没吃几口,每个人心情都七上八下的,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旅店里相当冷,吃了饭大家就早早上床休息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不长时间就来了两挂大马车,这是农场一营派来接我们的车。大家动手很快把行李装上车,人分别坐在行李上,开始向农场进发。从沟帮子出来还好一点,路多少平坦,两边民房还可以。可是越接近盘锦、接近我们农场,就越显得荒凉,大片的荒地,低矮的民房,凸凹不平的土路,罕见的行人,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南大荒”的苍凉。这与几天前那位副教导员给我们讲的“锦绣江南”的美景,简直是天壤之别。
     两挂大马车在冰天雪地里走了七、八十里,渐渐的我们身上的热量散去,浑身发冷。开始我们把棉衣、棉帽、棉手套等都捂上了,还是不行,特别是脚冻得疼呀!实在没办法,我们就换班下车跑一阵,一路上我们跑了不知有多少次。这一路我们再没有唱歌,除了激情锐减之外,主要是我们个个嘴冻得张不开了。
     马车一路颠簸到我们目的地,大洼县新建农场一营时,天已经黑下来了,估计已经五、六点钟。马车直接停到一营青年点门前,营部干部和老知青们热情地迎接了我们。最让我们感动的是那些老知青们,他们就像看到自已小弟弟、小妹妹一样亲热,对老师、家长也个个视如亲人。他们主动帮助我们搬行李,问寒问暖,我们还真有到家的感觉。老知青们早早就为我们做好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大米饭、溜白菜、萝卜汤等。由于饿了、冻了一天,所以那顿饭也没吃出什么香甜,只是没少吃。老知青还特意为我们男生腾出一间空屋、事先为我们烧好了炕。
     那天晚上,我们全体同学、家长、老师、工宣队员,就在这屋里一起聊了大半夜。他们都对我们嘱咐了很多话,也介绍了许多他们的经验,这时候我们才感到我们还只是一群孩子。
     第二天,上午我们送走了家长、老师、工宣队员,开始真正的知青生活。下午营部召集我们开会,确定对我们的分配。一营共有三个连队,相对好一些的是一连、二连,差一点的是一连。营部没有隐瞒这些情况,如实介绍后,争求我们每个人意见。营部领导也讲了,我们这批知青都是团员,营部希望把你们作为骨干分到各连去。我们简单碰了一下,都表示愿意到艰苦地方去。我原来是学校的学生连长、校团委成员,又是带队赴盘锦的,所以我第一个表示去三连。分配没费多少工夫,我们各自去向就落实了。接着我们分别与各连队干部、知青干部见面,各连队介绍情况,我们表决心等,第一天的知青生活就这样过去了。

     分配到三连的第二天,我就跟着三连老知青到场院干活了。那天我只是负责扫场院的稻烂子,当地的一个大眼睛的女青年(后来是我们团支部的组织委员)过来对我说:“你这是王婆子画眉呀?”我没敢知声,回头看一下,自己也笑,心想从来没扫过这么大一片地呀?第三天,我就要求跟连队男知青上水利工程工地干活去了。

     从此,便开始了我六年的漫长知青生活。我在这里和新老知青一起生活、劳动、学习、娱乐,同甘苦、共患难,披星戴月、风里来雨里去、战严寒顶酷暑、南征北战,用青春和血汗浇灌着这块大地。在同学们的相互鼓励下,三个月后,我被推选为连队团支部书记、排长。一年后,任一营民兵副连长、团总支副书记、三连青年指导员。两年后,奉命调到十二营任革委员副主任,第二年初入党。辽南大地震后,又奉命调到四营任党支部副书记。粉碎“四人帮”后,被县委组织部任命为农场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

     六年来,我从一个无知的孩子,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四千多知青队伍中的骨干。无论这个人生大转折对我是否公平?但让我引以自豪的是,我与我们成千上万的知青战友一样,没有因此而沉沦下去,没有被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压垮。我要真诚感谢我的知青战友、感谢那里的人民。


     三十九年前的十二月二十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从这天开始我真正成为一名上山下乡知青,开始我漫长的务农路。可以说这是我最难忘的人生大转折。
     经过学校二个多月的深入动员,到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二十日,我们全校三百八十多名毕业生,只有我们九个人明确表示奔赴盘锦(后来又陆续去了几名,一共去了十四名,按市里分配指标,还有二十三名同学坚决抵制上山下乡)。这天早上我们九名同学早早来到沈阳火车站集合,接我们的农场干部和送我们的工宣队员把我们召集在一起,在熙熙壤壤的候车室的一角,我们围成一个小圈,如同一叶孤舟。     车站里没有锣鼓宣天的欢送队伍,没有震耳的口号和耀眼的标语,甚至没有那些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她们受到了限制),只有部分送行的同学、亲朋好友与我们一一话别。没有欢声笑语、没有豪迈的歌声。每个人都是那么木讷、那么刻板,个别同学不时扭过脸去偷偷流着眼泪,一种凄凉的感觉即刻涌上我心头。但是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不让亲朋好友牵挂、不让同学们为我们难过,为了不失一名“革命战士”对党的忠诚、对响应毛主席号召的坚定信念,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地控制自己,坚定地挥手告别送行的人们,昂首阔步地踏上了远行的列车。一路上,我们反复唱着:“毛主席教导记心怀,一生交给党安排,笑洒满腔青春血,喜迎全球幸福来。”的歌,用来激励我们前行。
     七一届毕业生分配是所谓“四个面向”的,毕业生中除有极少量征兵,还有部分毕业生被分配到“三线”工厂,大部分留城,只有百分之四十五比例的毕业生上山下乡,下乡的同学分为两部分,一是近郊、一是盘锦。由于政策差异大,社会上对上山下乡抵触情绪特别大,动员工作异常困难,这与“老三届”时大不相同。相当一部分被确定下乡的毕业生坚决不去,而且坚决不下乡的,绝大多数是“文革”中所谓“根正苗红”的“红后代”,这实在是对“文革”洗礼的莫大讽刺。七零、七一这两届毕业生实行“四个面向”分配之后,七二届毕业生不得不改为百分之百上山下乡。政策多变又引起社会更大不满,同时农村知青问题也暴露得越来越多。形势惊动了中央,甚至影响到七三届毕业生干脆推迟毕业一年。另外,七一年九月十三日,我国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党中央副主席、毛泽东主席“法定”的接班人林彪叛逃,并最终坠机身亡的重大政治事件。使那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以及由此产生的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这就是我们下乡时的基本历史背景。
      我们下乡那天是乘火车走沈阳至沟帮子线。到沟帮子时天已经黑了,当晚在沟帮子找旅店住了一夜。那旅店很简陋,比大车店强不太多,同学们没有多少话说,显得有点迷梦。接我们的是一位农场一营的副教导员,送我们的有一位老师,他是学校的团委书记(后来调省经贸委任职),还有一位工宣队员和一名家长。我们这批下乡的几个同学基本都是各班级的学生干部或者是班级骨干,接送算是最隆重的了。那天晚饭大家都没吃几口,每个人心情都七上八下的,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旅店里相当冷,吃了饭大家就早早上床休息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不长时间就来了两挂大马车,这是农场一营派来接我们的车。大家动手很快把行李装上车,人分别坐在行李上,开始向农场进发。从沟帮子出来还好一点,路多少平坦,两边民房还可以。可是越接近盘锦、接近我们农场,就越显得荒凉,大片的荒地,低矮的民房,凸凹不平的土路,罕见的行人,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南大荒”的苍凉。这与几天前那位副教导员给我们讲的“锦绣江南”的美景,简直是天壤之别。
     两挂大马车在冰天雪地里走了七、八十里,渐渐的我们身上的热量散去,浑身发冷。开始我们把棉衣、棉帽、棉手套等都捂上了,还是不行,特别是脚冻得疼呀!实在没办法,我们就换班下车跑一阵,一路上我们跑了不知有多少次。这一路我们再没有唱歌,除了激情锐减之外,主要是我们个个嘴冻得张不开了。
     马车一路颠簸到我们目的地,大洼县新建农场一营时,天已经黑下来了,估计已经五、六点钟。马车直接停到一营青年点门前,营部干部和老知青们热情地迎接了我们。最让我们感动的是那些老知青们,他们就像看到自已小弟弟、小妹妹一样亲热,对老师、家长也个个视如亲人。他们主动帮助我们搬行李,问寒问暖,我们还真有到家的感觉。老知青们早早就为我们做好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大米饭、溜白菜、萝卜汤等。由于饿了、冻了一天,所以那顿饭也没吃出什么香甜,只是没少吃。老知青还特意为我们男生腾出一间空屋、事先为我们烧好了炕。
     那天晚上,我们全体同学、家长、老师、工宣队员,就在这屋里一起聊了大半夜。他们都对我们嘱咐了很多话,也介绍了许多他们的经验,这时候我们才感到我们还只是一群孩子。
     第二天,上午我们送走了家长、老师、工宣队员,开始真正的知青生活。下午营部召集我们开会,确定对我们的分配。一营共有三个连队,相对好一些的是一连、二连,差一点的是一连。营部没有隐瞒这些情况,如实介绍后,争求我们每个人意见。营部领导也讲了,我们这批知青都是团员,营部希望把你们作为骨干分到各连去。我们简单碰了一下,都表示愿意到艰苦地方去。我原来是学校的学生连长、校团委成员,又是带队赴盘锦的,所以我第一个表示去三连。分配没费多少工夫,我们各自去向就落实了。接着我们分别与各连队干部、知青干部见面,各连队介绍情况,我们表决心等,第一天的知青生活就这样过去了。     分配到三连的第二天,我就跟着三连老知青到场院干活了。那天我只是负责扫场院的稻烂子,当地的一个大眼睛的女青年(后来是我们团支部的组织委员)过来对我说:“你这是王婆子画眉呀?”我没敢知声,回头看一下,自己也笑,心想从来没扫过这么大一片地呀?第三天,我就要求跟连队男知青上水利工程工地干活去了。     从此,便开始了我六年的漫长知青生活。我在这里和新老知青一起生活、劳动、学习、娱乐,同甘苦、共患难,披星戴月、风里来雨里去、战严寒顶酷暑、南征北战,用青春和血汗浇灌着这块大地。在同学们的相互鼓励下,三个月后,我被推选为连队团支部书记、排长。一年后,任一营民兵副连长、团总支副书记、三连青年指导员。两年后,奉命调到十二营任革委员副主任,第二年初入党。辽南大地震后,又奉命调到四营任党支部副书记。粉碎“四人帮”后,被县委组织部任命为农场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     六年来,我从一个无知的孩子,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四千多知青队伍中的骨干。无论这个人生大转折对我是否公平?但让我引以自豪的是,我与我们成千上万的知青战友一样,没有因此而沉沦下去,没有被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压垮。我要真诚感谢我的知青战友、感谢那里的人民。
 


     三十九年前的十二月二十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从这天开始我真正成为一名上山下乡知青,开始我漫长的务农路。可以说这是我最难忘的人生大转折。
     经过学校二个多月的深入动员,到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二十日,我们全校三百八十多名毕业生,只有我们九个人明确表示奔赴盘锦(后来又陆续去了几名,一共去了十四名,按市里分配指标,还有二十三名同学坚决抵制上山下乡)。
这天早上我们九名同学早早来到沈阳火车站集合,接我们的农场干部和送我们的工宣队员把我们召集在一起,在熙熙壤壤的候车室的一角,我们围成一个小圈,如同一叶孤舟。

     车站里没有锣鼓宣天的欢送队伍,没有震耳的口号和耀眼的标语,甚至没有那些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她们受到了限制),只有部分送行的同学、亲朋好友与我们一一话别。没有欢声笑语、没有豪迈的歌声。每个人都是那么木讷、那么刻板,个别同学不时扭过脸去偷偷流着眼泪,一种凄凉的感觉即刻涌上我心头。但是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不让亲朋好友牵挂、不让同学们为我们难过,为了不失一名“革命战士”对党的忠诚、对响应毛主席号召的坚定信念,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地控制自己,坚定地挥手告别送行的人们,昂首阔步地踏上了远行的列车。一路上,我们反复唱着:“毛主席教导记心怀,一生交给党安排,笑洒满腔青春血,喜迎全球幸福来。”的歌,用来激励我们前行。
     七一届毕业生分配是所谓“四个面向”的,毕业生中除有极少量征兵,还有部分毕业生被分配到“三线”工厂,大部分留城,只有百分之四十五比例的毕业生上山下乡,下乡的同学分为两部分,一是近郊、一是盘锦。由于政策差异大,社会上对上山下乡抵触情绪特别大,动员工作异常困难,这与“老三届”时大不相同。相当一部分被确定下乡的毕业生坚决不去,而且坚决不下乡的,绝大多数是“文革”中所谓“根正苗红”的“红后代”,这实在是对“文革”洗礼的莫大讽刺。七零、七一这两届毕业生实行“四个面向”分配之后,七二届毕业生不得不改为百分之百上山下乡。政策多变又引起社会更大不满,同时农村知青问题也暴露得越来越多。形势惊动了中央,甚至影响到七三届毕业生干脆推迟毕业一年。另外,七一年九月十三日,我国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党中央副主席、毛泽东主席“法定”的接班人林彪叛逃,并最终坠机身亡的重大政治事件。使那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以及由此产生的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这就是我们下乡时的基本历史背景。
      我们下乡那天是乘火车走沈阳至沟帮子线。到沟帮子时天已经黑了,当晚在沟帮子找旅店住了一夜。那旅店很简陋,比大车店强不太多,同学们没有多少话说,显得有点迷梦。接我们的是一位农场一营的副教导员,送我们的有一位老师,他是学校的团委书记(后来调省经贸委任职),还有一位工宣队员和一名家长。我们这批下乡的几个同学基本都是各班级的学生干部或者是班级骨干,接送算是最隆重的了。那天晚饭大家都没吃几口,每个人心情都七上八下的,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旅店里相当冷,吃了饭大家就早早上床休息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不长时间就来了两挂大马车,这是农场一营派来接我们的车。大家动手很快把行李装上车,人分别坐在行李上,开始向农场进发。从沟帮子出来还好一点,路多少平坦,两边民房还可以。可是越接近盘锦、接近我们农场,就越显得荒凉,大片的荒地,低矮的民房,凸凹不平的土路,罕见的行人,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南大荒”的苍凉。这与几天前那位副教导员给我们讲的“锦绣江南”的美景,简直是天壤之别。
     两挂大马车在冰天雪地里走了七、八十里,渐渐的我们身上的热量散去,浑身发冷。开始我们把棉衣、棉帽、棉手套等都捂上了,还是不行,特别是脚冻得疼呀!实在没办法,我们就换班下车跑一阵,一路上我们跑了不知有多少次。这一路我们再没有唱歌,除了激情锐减之外,主要是我们个个嘴冻得张不开了。
     马车一路颠簸到我们目的地,大洼县新建农场一营时,天已经黑下来了,估计已经五、六点钟。马车直接停到一营青年点门前,营部干部和老知青们热情地迎接了我们。最让我们感动的是那些老知青们,他们就像看到自已小弟弟、小妹妹一样亲热,对老师、家长也个个视如亲人。他们主动帮助我们搬行李,问寒问暖,我们还真有到家的感觉。老知青们早早就为我们做好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大米饭、溜白菜、萝卜汤等。由于饿了、冻了一天,所以那顿饭也没吃出什么香甜,只是没少吃。老知青还特意为我们男生腾出一间空屋、事先为我们烧好了炕。
     那天晚上,我们全体同学、家长、老师、工宣队员,就在这屋里一起聊了大半夜。他们都对我们嘱咐了很多话,也介绍了许多他们的经验,这时候我们才感到我们还只是一群孩子。
     第二天,上午我们送走了家长、老师、工宣队员,开始真正的知青生活。下午营部召集我们开会,确定对我们的分配。一营共有三个连队,相对好一些的是一连、二连,差一点的是一连。营部没有隐瞒这些情况,如实介绍后,争求我们每个人意见。营部领导也讲了,我们这批知青都是团员,营部希望把你们作为骨干分到各连去。我们简单碰了一下,都表示愿意到艰苦地方去。我原来是学校的学生连长、校团委成员,又是带队赴盘锦的,所以我第一个表示去三连。分配没费多少工夫,我们各自去向就落实了。接着我们分别与各连队干部、知青干部见面,各连队介绍情况,我们表决心等,第一天的知青生活就这样过去了。

     分配到三连的第二天,我就跟着三连老知青到场院干活了。那天我只是负责扫场院的稻烂子,当地的一个大眼睛的女青年(后来是我们团支部的组织委员)过来对我说:“你这是王婆子画眉呀?”我没敢知声,回头看一下,自己也笑,心想从来没扫过这么大一片地呀?第三天,我就要求跟连队男知青上水利工程工地干活去了。

     从此,便开始了我六年的漫长知青生活。我在这里和新老知青一起生活、劳动、学习、娱乐,同甘苦、共患难,披星戴月、风里来雨里去、战严寒顶酷暑、南征北战,用青春和血汗浇灌着这块大地。在同学们的相互鼓励下,三个月后,我被推选为连队团支部书记、排长。一年后,任一营民兵副连长、团总支副书记、三连青年指导员。两年后,奉命调到十二营任革委员副主任,第二年初入党。辽南大地震后,又奉命调到四营任党支部副书记。粉碎“四人帮”后,被县委组织部任命为农场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

     六年来,我从一个无知的孩子,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四千多知青队伍中的骨干。无论这个人生大转折对我是否公平?但让我引以自豪的是,我与我们成千上万的知青战友一样,没有因此而沉沦下去,没有被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压垮。我要真诚感谢我的知青战友、感谢那里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