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与正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7:27:57

迷信与正信


大体而言,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不论他信仰天主、基督、回教或佛教,如果只停留在「信」的阶段,而不去理解和实践,那么都不能算是正信;因

为「信」的基础有的时候是非理性的,不需要什么理由,因此也就很容易掉入迷信的陷阱。

以基督教来说,他们讲「信、望、爱」,信上帝是希望上帝垂爱世人;由于希望得到上帝的爱,世人也就应该学习祂,先去爱人。

更深一层解析,信仰很深的基督教徒,把一生所有的遭遇,不论是逆境或顺境,看作是上帝的恩典、赐予;把挫折、困难和福份都视为磨练的机会,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最后,因为上帝有爱,人一如上帝去爱他人,终得上天国,回到神的国度。

这样的信仰逻辑和行为,的确经过了神学、理论方面的辩证,但是一般基督教徒大多只停留在「信」的层次,虽然他们也「望」,希望上帝赐给他们恩典,所以不断祷告,但不容易体验到,即使遭逢逆境,也是上帝恩典的另一种的表现。

就佛教而言,在中国社会里,由于其他民间信仰不断掺杂,情况比较复杂。我把这个混杂的民间信仰现象分为几个层次来分析:

  • 一、急诊式:临时遇到困难、问题,找不到办法解决,才想到求神祈佛。
  • 二、贿赂式及投资式:信教者心中带着回收的预期,希望这辈子或下辈子生

长在好的家庭,或好的环境,以享受福报。

·  三、证人式:以宗教信仰当名牌、通行证,证明自己是好人;或对着神明向他人发誓,证明自己是无辜的。

·  四、健身房式:用气功、养生术等包装宗教。

·  五、经验式:这种宗教信仰强调神秘、灵异的经验,着重于神通力和感应。很多人用祷告、打坐、持咒、诵经、加持的方法,以获得这样的神秘经验为满足。

·  六、学问式:把宗教当作一门学问或哲学来研究,宗教的论理吸引他,或者出于好奇,而成为宗教学专家。但他们的思想言论是一套,立身处事的行为又是一套,言、行未必合一。

·  七、爱与施:这是比较高的信仰层次,信徒能以爱和布施来身体力行宗教教义。施是为了慈悲的爱,不为求取名利等的回馈。

最后,是超越式的宗教信仰,它是无我、无执着的,不以自我为中心的信仰,以「空观」、「中观」来体验空性的智慧、实践无缘慈悲的佛法。

因此,健康的宗教,必须能在日常生活中把理论(教义)和实践结合为一

体。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每一个当下,都可以不受诱惑、刺激,因而不起烦恼。例如,自己有能力布施、付出爱,于是去做;既不是为了求得福报,甚至也不「想」着自己是在布施、做好事。这是三轮体空的精神-没有布施的人、也没有被布施的对象,和所布施的东西。

除 了超越式、爱和施舍式的宗教信仰,也不能说其他六种信仰层次完全没有好处。许多人透过练功、膜拜、上香祝祷等等仪轨,心理上就有安全感,因为借着这些仪 式,他们认为可以得到「保佑」;即使所求之事不应验,他们也会自我安慰,认为大概自己福报不够,所以有麻烦时神明也帮不上忙。

例如,我就注意到,一些进香的游览车,偶尔也会发生车祸,但是没有信徒会怪妈祖、王爷不灵验,他们每年还是照样前往祖庙。

而宗教的神秘经验,同样也有加强的效果,可以提升对宗教的信心。不论是增强心里的安全感,或者兼顾对宗教的信心,都有好处。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是,把信仰的层次,从这些层面再往上提升,使得由信仰所得到的信念,能与生活结合,进而产生净化生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