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5:34:33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汗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得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个发展的一种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既要有扎实的现实依据,又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历史过程,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艰辛探索,凝聚了新中国5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同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把一百多年来备受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场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的潮流,把新中国引入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创建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启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并提出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性课题,初步探索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积累了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经验。毛泽东提出要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兼顾各个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等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建国初期,毛泽东就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总结前苏联和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了如果不发展,不改变落后的状况,挨打是不可避免的论断,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并强调如何以前苏联经验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在发展力量源泉上,提出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在发展方针上,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坚持自力更生;在发展规律认识上,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等。党的八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些重大判断和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对实践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毛主席和周总理还提出一系列和平外交的战略策略思想,以求实现国际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世界的眼光来看,科学发展观的外延不仅止于国内的科学发展,也自然要包括国际领域内的科学发展。毛泽东以不卑不亢的伟人姿态在对外交往中始终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提出了一系列和平外交的战略与策略思想,从而为谋求国际领域内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邓小平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领导我国坚定地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他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他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1
批驳两个凡是、倡导解放思想,为科学发展破除精神枷锁
   
   
邓小平的科学发展观思想首先体现在他对两个凡是的批驳和对解放思想的倡导上。因为从科学发展的视角审视,批驳两个凡是是要破除僵化的发展理念、谋求可持续发展;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则是为科学发展寻求新路。
   
    (
)提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为科学发展破除体制枷锁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破除僵化的、失去发展活力的体制,这就要不断深化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拓展新空间。邓小平特别强调了改革问题,并把改革作为传统体制束缚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由此,他提出了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的重要思想。
   
   
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邓小平的改革思想首先集中地体现为他意图实现经济领域科学发展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重视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发展,重视科技人员的培养与保护,大力发展科学教育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科学发展标明阶段性特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引领下,邓小平积极稳妥地谋划着我国的科学发展道路,提出了一系列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谋求科学发展的战略策略思想。最突出的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谋求有规划发展。这就有助于从根本上克服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三,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思想,谋求各个领域内的全面协调发展。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这很显然就是邓小平谋求各个领域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
)提出对外开放战略,为科学发展谋求方法论支持
   
   
科学发展观要突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样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我们必须谋求科学的方法论,以科学的方法论引领科学发展。寻求科学的方法论不能仅仅局限在我们自己的小圈子内,必须拓展视野,从更广阔的空间中去探寻。也正是基于此,邓小平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力求为科学发展寻找方法论支持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率领我们党继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突出了发展在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决定性意义,表明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提出了包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在内的“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强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发展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明确提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与效益的关系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战略,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从而使我们在国内外的风云变幻和复杂局面中,始终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使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的大背景下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勃勃生机。

    党的十六大以后,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化,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针对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已成为全局性突出问题的新情况,围绕如何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加以进一步集中、概括和升华,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作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最新成果,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机统一的科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