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4:46:08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作者:杨兰雪 文章来源:崆峒教育 点击数:1936 更新时间:2005-9-19     我国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中写道:“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师生才能融合成一体;策励学生而不是推学生,学生学习起来才能感到容易;启发学生不代替学生得出结论,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生学习容易,学生又会独立思考,才算善于引导。在这些思想的启发下,我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做了一些有意的尝试。
    1、授课前预习性自学
    在讲授每部分知识前有意识地增设自谈、自思、自问、自答、自练、自查等环节,借助独立的、积极主动的学生个体行为,为教师的讲授、集体的讨论做好准备,将全面群体的教学活动建立在独立、主动、个体的教学活动基础之上,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授课前,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设计一些新颖的预习题让学生预习,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逐步掌握自学的方法,形成自学能力。如我在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时,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要求学生先做一个长方体的纸盒。同时要学生算出做这样的纸盒要多大纸。学生预习时带着问题去实际操作,通过独立思考、分析,获得感性认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增强了动手能力。这样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预先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探索过程,也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2、授课中启发性自学
    (1)、根据教材前后连贯特点,选准已学和将学内容的联系点。我在教分数化小数时,先让学生尝试把下列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后,商用小数表示(除不尽保留3位小数),从而使学生体悟二者之间的本质联系。
    3/5=( )÷( )=( )     4/21=( )÷( )=( )
    3/7=( )÷( )=( )     7/20=( )÷( )=( )
    (2)、根据知识的结构特点,抓好已学和将学知识的转化点。我在讲解分数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例题:“一个发电厂原有煤2500吨,用去3/5 ,还剩多少吨?”复习有关旧知识后,先让学生试做。在巡视中我发现试做结果出现了四种情况:?眼1?演2500-3/5;?眼2?演2500-2500×3/5;?眼3?演2500×(1-3/5);?眼4?演2500×3/5。我便把这种情况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第一种是错误的,因为用去的不是3/5吨,而是总数的3/5;有的认为第二种做法是对的,先求用去的吨数,还有的认为第三种做法也对,它是把总数看作单位“1”,剩下的吨数占总数的(1-3/5)是多少;最后学生们一致认为第四种做法是不对的,它只求了用去的吨数。在这道题的讨论中先后有十三名学生发言,还有不少学生争先恐后要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时我乘势加以点拨,并追问:“你们回答这道题时是分哪几步想的?为什么这样想?”又有几位同学围绕老师的问题归纳解答这道题的思路和步骤。
    (3)、创设情境激发自学,让学生动脑、动手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如在教学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把全班学生编成从1开始的流水号,教师随便点出两个学生的代号,如8号、14号,让学生求出8和14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这样随意点代号,使全班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不断增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精神,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强化了新知识,巩固了学生的形象性记忆。
    3、教授后小结性自学
    这一环节是纵贯一堂课内容,使综合知识系统复习,教师稍加点拨,学生自己看题归纳。如讲授完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让学生练习以下两组
         5×2=             2×4=
        50×2=               20×4=
       500×2=              200×4=
      5000×2=             2000×4=
    并让学生通过练习总结归纳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简便运算方法。
    学习是个体行为,学生只有通过独立思考和练习,才能使知识得到内化——吸收、外化——表达。如果有意识地增加学生自主活动课环节,就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只有把学习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积极探索,在有所发现中才能有所发展。小学数学大纲也指出:“小学数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