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的艺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21:08:00

  题记:B是装B者的通行证,也是通往装B者内心的康庄大道。
  
  注:本文为装B文,供批判用,请对号入座。
   **老师,***老师,你们的身影在我写此文的过程中不停地在我脑海中浮现。在此一并致谢。
  
  
  《假装的艺术》一书的最大意义在于,手把手教人们在生活中把自己扮演得更加特立独行,足以让人眼前一亮或是一黑。在作者的笔下,这本书里透露出来一股浓郁的西方资本主义嬉皮范儿,对于那些天天寻思着用各种语词和行为艺术把自己包装出来的人们的描述,可谓切中肯綮。然而,也许是作者的成长环境原因,除了那些通过文化行为来包装自己的文艺青年或者文艺中年更引起共鸣之外,在生活方面,或许对读者帮助不会太大。以北京为例,这是一个每年只有两种饭的城市,天热的时候吃烤串儿,天冷就吃火锅。要是搞对象的天天带姑娘去匹萨店然后苦口婆心教姑娘怎么吃烤的发面饼,估计这对象没法处下去。所以,我们更应该汲取的是这本书的背后渗透的浓重的人文关怀,并将其在我们的生活中本土化且发扬光大。
  
  打开这本书,作者从生活的不同角度向人们传达了这样的观念:在信息爆炸的智能傻瓜时代,在“上流社会”的假正经与文艺青年的小情调之间,只有“假装”,才能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正如符号学大师们所言,生活正是由各种符号组成的。在这本书里,作者怀特德-弗莱向人们传递了各种用于“假装”的符号,以便让人们装得更像真的,或者假得让人哑然失笑。
  
  当人们聊起电影时,作者告诉你,要避免和那些捧着爆米花坐在影院里耗费时间的姑娘们话题一致。她们99%以上只懂得约翰尼德普的眼神更迷人,或者古天乐的古铜色皮肤很好看。你需要的谈资,是“这个故事一般,但是导演在长镜头的运用上比侯孝贤的《悲情城市》更加得心应手”,或者“昆汀塔伦蒂诺的暴力美学新电影,但是其中某个镜头很明显就是在向吴宇森导演致敬”。
  
  当人们聊起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时,千万不要顺着俗人们的口吻将话题引向同样身为诺奖得主的拉美作家马尔克斯,当然你可以讲些八卦,比如“略萨曾经出于嫉妒,把马尔克斯打了个乌眼儿青”之类的,你更应该聊的是,“略萨的生活不拘小节,他曾经把自己的姨妈给睡了,但是这不妨碍他成为一个文学大师,你看他不是还写出了《胡利亚姨妈与作家》这样的小说了吗?”或者,你应该说“作为拉美文学爆炸的代表之一,我觉得科塔萨尔更应该凭借他的《跳房子》获得这个奖项。”
  
  谈经济学?郎咸平已经过时了。这样总在电视上出现的经济学家怎么配在一个高素质的人的嘴里出现呢?你应该从哈耶克和他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开始说起,或者安兰德与她的《阿特拉斯耸耸肩》。不懂?没关系,其实他们也不懂。
  
  关于音乐,装模作样同时岔开话题是最简单不过的事。面对一个摇滚迷,你要告诉他,“我最喜欢的是比较安静一些的,比如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嗯……个人感觉古尔德的钢琴弹奏是个人最喜爱的版本。”面对古典乐迷,当然不能聊音乐,而是往其他方面靠,“我觉得巴赫的复调创作,背后的力量来自西方人一直在苦苦寻求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正如康德与他的星空之间的关系。哎?你对康德这辈子一直没出过自己家那个小村子的事儿怎么看?”当然,在这种“假装”的状态下,你千万不要做出那件最欠揍的事——无意之间哼出了《爱情买卖》的小调,庞龙也不行!
  
  尽量抵制已经流传开来随处可见的流行语吧,那是浅薄者的事情。张口闭口“都是浮云”,你将马上与豆瓣网民混为一类。一个上流社会的人,或者一个具有良好学养的人,都是自己去创造流行语并将之推广开来的。请切记“假装者”们常提起的那位“艾柯”的这句“流行语制造宝典”:“古典理性主义将野蛮人等同于那些语言功能不发达的人(从词源学上说,野蛮人【barbaros】指的正是讲话结巴的人)。而现在,事情却颠倒起来。那些难懂的外国话或类似于外国话的异国情调、异国事物变成了神圣的流行的东西,充满了禅意和天机。对于希腊理性主义而言,一个东西如果是可以理解的,它就是真理;而现在,真理却主要是那些无法理解的东西。”可见,真正的流行语是俗人难以理解的,需要解释的。这已经不是一个可以正常说话的年代了。
  
  如果你看完上面的举例,已经领悟到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假装者”的话,你当然要具有那种一眼看穿某人是“假装者”的眼光,做到知己知彼。这里有一个最简单易行的办法,那就是管对方叫“老师”。现在的生活中,“老师”随处可见,甭管对方有没有教师资格证,叫一声“老师”,如果对方定力不足,至少迷糊好几分钟。尤其是在文化相关的行业里,所谓“老师”,就是把一句极其普通的话,可以掰开揉碎成十句几十句来说,并在其中加上若干“学理性的词汇”。以豆瓣上常见的书评家们为例,“讲故事”不叫“讲故事”,叫“叙事”;“反映”不叫“反映”,叫“观照”;“帖子”不叫“帖子”,叫“文本”;“句子”不叫“句子”,叫“话语”。如果你能掌握这些词汇,你也就离“老师”不远了。若再能把拼音输入法设置成繁体字输入去写书评,那就更是“老师”了。所以,在网上识别“假装者”,察其言观其行,然后再叫他一声“老师”看他的反应,基本上,八九不离十。
  
  您觉得我这办法怎么样,编辑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