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印象:有些问题一直让人很困惑(图)荒野求生视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4:59:01
 

集冒险家、作家和节目主持人于一身的传奇式人物——贝尔·格里尔斯。他最常用的脱险方法是寻找河流、沿河而下、寻机重返文明世界。

无论事先计划得如何周到,都难以完全避免意外的出现。天灾人祸,或是一点小小的错误,都足以使你在野外陷入迷失方向甚至需要努力求生的困境。如何保住生命,并尽快脱离险境?年轻的英国求生专家贝尔·格里尔斯的知识和经验也许将成为你的救命稻草!

贝尔·格里尔斯1974年出生在英国的威特岛,幼年时即跟随其父学习登山及游泳。他曾在英国SAS特种部队服役3年,直至在非洲南部的一次跳伞意外中背脊受伤,不得不提前退役。但两年后他凭借自身努力,登上珠穆朗玛峰并全身而退,成为英国最年轻的登顶者,时年仅23岁。在进行了一系列成功冒险后,他以亲身经历为基础,写就一系列以野外探险及求生为主题的书籍,转型成为一名成功作家。而让贝尔迅速成名的,则是他主持的Discovery频道《荒野求生秘技》(Man VS Wild)系列节目。每一集中,他都亲身前往那些人们经常迷失受困的蛮荒之地,在真实的险境中,因地制宜地示范各种求生技巧,设身处地告诉观众如何在最险恶的环境下凭借一己之力努力求存,并设法回到文明世界……

指导思想

所有遇险都是在无法得到及时救援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发生在人迹罕至的地区,一般情况下其自然条件都比较恶劣,缺乏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因此,贝尔·格里尔斯所总结的脱险基本原则就是:利用各种手段维持生存,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设法重新回到文明世界,寻求他人的帮助。他在《荒野求生秘技》中最常使用并且屡试不爽的一个办法,就是寻找河流,沿其下行,沿途寻找公路和村落,因为人类的活动总是和水源相伴的,城镇一般也总是位于河流或湖泊的附近,只要找到河流,自然就拥有了重返文明社会的希望。

 野外求生中必须适时采用一些极端手段,才能求得一线生机。图为贝尔·格里尔斯在缺水时饮龟血解渴。

脱险的前提是维持生存,并保持足够的体力。在节目中,贝尔·格里尔斯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为了生存,必须采用那些日常生活中看来不可思议的极端手段。比如在缺水的情况下,靠饮用自己的小便来避免脱水,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必须学会吃蚯蚓或蛆虫,虽然这听起来似乎很恶心或是太不卫生,但有些时候唯此才能搏得一线生机,而且事实证明,很多人正是靠这些极端手段才坚持到了脱险的一刻。贝尔·格里尔斯把脱险的要素归结为三点——意志力、决心和希望,那些对生活和家庭无比热爱,求生意志坚定,身体强健,始终保持清醒和警觉的头脑,善于利用机会的人,无疑是最有可能走出困境的幸运儿。

走还是留,在求生中是事关生死的重大选择。如果身处类似沙漠的干燥酷热环境中时,除非必要,最好不要试图在太阳下跋涉,而应该躲在阴凉处等待救援,否则即使是足够强壮又富有经验的探险家,在50摄氏度的高温下也难以坚持到5个小时,就会因脱水和中暑而死去。但如果出行安排无人知晓,或者因环境复杂,救援力量即便获知出现意外,也很难确定遇险者的方位,或是事发地点存在发生地震、泥石流或洪水的潜在危险时,就应该果断地离开事发地点,主动去寻找救援。在后一种情况下,遇险者最好能够事先了解事发地域的大致地理情况,知道最近的交通要道和城镇的位置,以便迅速判定向何处去才是能在最短时间内脱险的捷径。所以,在将前往某一不熟悉的地区时,事先了解其自然地理及人文情况,特别是学习一些有关当地野生动、植物的知识,这是你能为即将到来的远行所作的最好准备。另外,贝尔·格里尔斯建议读者们平时多读一些有关登山、航海、狩猎等涉及户外运动以及野外生存的文章,从中学习一些专业技能,以及在特殊条件下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以便在遇到未知意外事件的危急情况下应用。

基本装备

完全无法预测的意外——比如外出旅行时遭遇沉船、飞机迫降,或是发生地震、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每天在世界各地都在上演。如果此时你身上能有一些必要的装备,就能成倍地增加生存的机会。每一集《荒野求生秘技》开始,当贝尔·格里尔斯纵身跳出飞机时,一般都会携带着必不可少的三件东西,虽然遇险者可以通过就地取材来实现其功能,但直接拥有它们会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且其体积相当小巧,方便随身携带:

刀具

在那些未开化的蛮荒之地,没有什么比一把锋利的刀子更能让人感到有所依靠的了。美国特种部队的求生手册上就明确规定,在野外执行任务时,必需随身携带至少两把刀具,一把是锋利型的,一把是坚固型的。野外求生用刀最好是两者兼备,既锋利又坚固,同时体积和重量不能太大,一是方便携带,二是可以避免法律上的一些麻烦。其实野外求生用刀具的选择余地很大,从简单的卡片刀到复杂的多功能瑞士军刀,从折叠小刀到固定柄猎刀,都有其各自的优势。贝尔·格里尔斯在探险过程中使用过多种刀具,包括美国冷钢公司的折叠刀和巴克出品的固定柄求生刀,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体积小、结构简单和结实耐用。根据自己的野外实践经验,贝尔还设计了一种更加实用的、以他名字命名的求生刀,在“Bayley”刀具等网站上的销售势头不错。这把刀是一种式样简单的固定柄单刃小直刀,有两种款式,目前销售的都是新款,其变化是在刀刃末端增加了6个锯齿。握把材料是涂覆有特殊树脂的玻璃纤维,不易吸水并且能够更好地应对恶劣气候和粗暴使用,其表面较老款粗糙,以便更好地握持。全刀重控制在7盎斯(198.5克)以下,平衡点位于前一个铆钉孔后侧。刀身表面光滑发亮,可以当作反射镜以发出求救的光信号,在晴朗天气下可视距离能达到惊人的16公里。刀鞘是结实的黑色皮革,可以垂直或水平穿在腰带上。这把刀的唯一缺点是价格昂贵,售价高达700美元或350英镑。当然,你在野外并不一定要使用如此高档的刀具,即便手中只有酒店房间提供的那种廉价小折叠刀,其作用也远胜于赤手空拳。

贝尔·格里尔斯和他的旧款求生刀。该刀属于固定柄短直刀,并不适于直接劈砍树木。当需要伐木时,贝尔·格里尔斯会用一根木棒当锤子,将求生刀本身作为錾子,在需要的位置两侧凿出“V”字缺口,这样不仅效率更高,还可以有效避免刀具的损坏。

水壶

水壶对于遇险者来说,其意义甚至超过刀具,它使维持生命最重要的物质——水的随身携带成为可能,使你的活动范围可以远离水源地。水壶的要求是尽量轻便,在同样的负重下携带尽量多的水,同时有一定强度,在意外摔落时不易损坏。贝尔·格里尔斯在探险时经常携带的是一个类似英国军用水壶的黑色塑料水壶,壶体采用不易破裂和变形的高分子材料,同时足够轻巧,容量可以做得较大,缺点是本身不耐高温,需要远离火源。另外,水壶下方还套有一个0.75升的铝质饭盒兼水杯,一侧带有折叠把手,可不要小看了这个铝杯,在野外需要一杯热水或烹煮食物时,它就可以大显身手。贝尔·格里尔斯的水壶还有一个特殊之处,那就是它的背绳是一根结实的伞绳,在不增加额外负重的情况下,这根绳子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派作许多其它用途。

打火棒

打火棒是当今最便捷和安全可靠的一种野外取火工具。其主体是一根镁合金棒,本身接触火源时不会燃烧,也不怕潮湿,只要用配套的刮匙或是小刀快速地垂直刮擦其表面,就能刮下一些碎屑来,后者会在空气中迅速自燃,成为拥有近3000摄氏度高温的火种,大颗粒的碎屑能够直接点燃纸张,让它们落入事先准备好的引火物当中,就可以迅速生起一堆熊熊的篝火。贝尔·格里尔斯常用的打火棒是一种钥匙形状的,镁棒被嵌在一个塑料手柄中,并和刮匙穿在一起,可以像项链一样戴在脖子上,非常方便携带。这种制式的“打火石”特别适合户外探险,它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几乎适应任何气候和环境条件,哪怕是极潮湿的情况下,只要能够找到一堆干木屑或树皮,或者是一团废报纸,就能点起生存的希望之火。而打火机、火柴之类的取火用具很容易受到恶劣环境影响,如潮湿、大风、气压等等,此外它们在很多场合下是禁止在交通工具上随身携带的。使用引火棒时要注意的是,为提高点火效率,在刮擦前先要将表面的保护层或氧化层刮掉,对于受潮的引火物,可以先缓慢地刮下一些较大的颗粒,将它们在引火物表面聚成一堆,然后再将打火棒靠近这堆碎屑,快速刮出火星将其点着,产生集中的热量,确保引火物可靠点燃。

由商品镁棒、刮匙和木条、绳索自制的打火棒。目前市场上有更为简单的成品出售。

其它

贝尔·格里尔斯每次出现在镜头前时,总是身着全套户外运动装,最常见的是来自英国的著名品牌——克莱格·豪博(CRAGHOPPERS)冲锋衣。该品牌户外服装一般采用“Aqua Dry/ Aqua Dry Pro”面料,具有耐磨、速干、抗紫外线等多重优势。贝尔·格里尔斯选择服装的标准是实用和精简,如上身的标准穿着,从里至外分别是棉织圆领汗衫、长袖T恤和合适的外套,即便是在阿尔卑斯山这样的高海拔山区,也只增加了一件羊毛衫,这种安排特别方便根据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随时穿脱,因为翻越一座大山时会经历几种不同的季节,同时户外活动时过多的衣服不仅妨碍动作灵活性,而且容易出汗引起感冒。

虽然没有特别指出,但贝尔·格里尔斯在每一期节目开头出发时,都会在手腕上带着一款指针式手表,除了指示时间外,在下文中你将发现它还有更重要的用途。很明显,贝尔对手表的品味比衣着更加讲究,他通常所戴的是一款黑色的瑞士“百年灵”户外运动型全钢手表,而另外几期节目中,他则换上了英国一个著名男士手表品牌——“勃瑞蒙特”(Bremont),该厂是一个家族企业,专门利用瑞士零件全手工组装高档男表。贝尔·格里尔斯所戴的型号是ALT1-P,这也是一款黑色的多表盘指针式手表,售价更是高达2650英镑。

 虽然贝尔·格里尔斯的随身物品有软广告的嫌疑,但精简实用、强调质量的选择原则却是值得借鉴的。图为贝尔·格里尔斯所戴的Bremont ALT1-P手表

基本技能

即使遇险者事先有所准备,但用来应付野外的恶劣环境可能还远远不够。他必须熟悉和掌握一系列基本技能,才有可能求得最后生存:

判断方向及时间

在野外辨别方向是至关重要的,这将决定遇险者的行动路线是否正确。贝尔·格里尔斯在节目中传授了一些很简单的方法,让人们可以在陌生的荒野中,判断大致方向。太阳是白天寻找方向时最好的参考物体,而在夜晚就必须依靠北极星。观察周边的环境和植物也是很有用的办法,像在北半球的绝大部分地区,山麓南边的植被生长要比北边的茂盛,同样一棵树也是朝南的树冠较大,如果山坡两面的积雪一面先行融化,那这面一定是向阳的南面,而苔藓喜欢阴湿,所以一般长在山坡或树木的北面……当然,如果你戴着一块像贝尔·格里尔斯那样的指针式手表的话,事情就简单得多了,只要将手表放平,将时针指向太阳,此时时针与表盘12点位置形成一个夹角,其角平分线所指的方向就是正南方,不过该方法只有在北回归线以北才比较精确,其次就是手表的时间必须与所在地时区相吻合。如果没有手表的话,还可以采用另一种简易办法,那就是在地上竖一根木棍,把其尖端在地面投下的阴影位置标出,过15分钟后,再标一次木棍尖端的阴影位置,这两点的连线就是东西方向,再结合太阳在空中的位置,就可以判断具体的方向。在没有太阳的情况下,可以用一小截铁丝与自己的头发充分摩擦,就可以将其磁化,将它放在一片叶子上,然后再让叶子漂浮在静水中,磁化过的铁丝就会让叶子慢慢旋转,直至对准南北方向。当然,这些方法中都不是绝对可靠的,必要的话可以同时采取几种,交叉验证你的判断是否正确。

 在野外行进时,安全是第一要素。通过图中这种湿滑的独木桥时,贝尔·格里尔斯采用了虽然难看,但更加稳妥的骑跨在桥身上、缓慢挪动的办法。

如果独自一人身处荒郊野外,最需要掌握的一个时间就是太阳何时落山,因为必须要在完全天黑前找到并安排好宿营地,否则在黑夜中很难完成相关的工作。如果身边没有手表等计时工具,贝尔·格里尔斯可以教你一种估算距离太阳下山还有多长时间的简易方法:手臂自然伸直,将除了大拇指外的四根手指合拢并水平放置,使最上边一根手指的上缘抵着太阳底边,然后估量一下太阳与地平线之间大致有几根手指的距离,一根手指的高度代表15分钟,如果太阳下缘与地平线之间还有四根手指的高度,那么表明太阳还有一个小时才会落山。

在茂密的热带雨林或是连绵的丘陵地带,由于视界有限,保持正确的行进方向比较困难,很容易陷入原地转圈的困境。如果自身条件许可的话,这时首先就应攀爬上身边最高的一棵树的树顶或是最近的一个山顶,判明周围的情况,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方向,虽然这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体力,但这比盲目前进而导致迷路或走偏的代价要合算得多。在这种环境中行进时,可以选择前进方向上特征鲜明的一棵突出的大树或一块岩石,前进时以其为目标,等走到该处后再选择下一个目标,这样可以保持行进方向不致发生大的偏差。

行进

遇险者为脱离险境,必须凭借自己的力量翻越一系列自然障碍,才能重返文明世界。除了勇气和强健的体魄外,掌握一定野外行进的技巧,就能够更加节省时间和体力,事半功倍地达到预期的目标。

野外最常见的障碍是山岩、绝壁,同时为了获取食物和观察方向,还需要经常爬树,也因此攀岩和爬树是最重要的两种行进技巧。此时,要记住随时使身体与岩壁或树木保持有三点密切接触,即“三点不动一点动”,避免同一时间有两个肢体活动而破坏整个身体的稳定性,造成意外跌落。应尽量使用腿部力量,以脚发力,两手臂则保持放松,用来掌握方向,同时尽量不要使两臂的高度超过肩膀,这样可以避免肌肉过早疲劳。与向上攀爬相比,向下攀爬则更加困难,特别是从峭壁上向下行进时,由于无法规划向下的具体路线,容易陷入上下不能的困境,所以应更加小心,在路线选择上随时留有返回的余地。在坡度小于60度、并且比较平坦的岩石上向下行进时,最快的办法是仰面向上,依靠腰部以下与岩石表面的摩擦力,以两臂和双脚控制方向,慢慢从岩面上滑下。这种情况下,须特别注意岩石表面的水和砂子,它们可能使你滑倒而失去控制,同时还要小心突出的岩石边缘发生崩塌。要善于利于岩石的裂隙和一些依附岩石而生的树木或藤蔓——比如榕树,它们可能是通过绝壁时省时省力的好途径。对于不超过15英尺(约4.6米)的高度,可以直接跳下,但跳下时应保持双腿并拢、两膝微弯,落地后一定要使整个身体向前翻滚,将冲击力分散到两腿和肩上,避免膝盖和小腿受伤。不管是攀岩还是爬树,贝尔·格里尔斯的忠告是你在每迈出下一步之前,一定要试探落脚点是否结实可靠,特别注意风化岩和枯枝,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一望无际的雪原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那些从表面上看不出的雪洞是遇险者最大的杀手。贝尔·格里尔斯对付它们的办法,就是在他的背包里装满雪块,让它变得足够沉重,然后在背包上系上一根足够长的结实绳索,绳上每隔一段距离打一个绳结,每个绳结都带有30公分左右突出的绳圈,绳索的最末端绕在自己的腰上,打成死结。在雪地上行走时,后面就拖着这一长串绳圈和背包。一旦踏空掉进雪洞,背包的重量就会使每个绳圈都深深地陷入雪地中,产生的摩擦力足够使人挂住,这样就有机会自己爬出雪洞。雪地的另一个危险在于容易发生雪崩,判断积雪是否结实的简易办法是将选定的一块雪的四边掏空,然后用双手从一侧推动中间的雪块,如果不能整体推动的话,说明这里的积雪比较结实,反之则表明容易发生雪崩。

在峡谷中行进时,要特别注意突然爆发的洪水,哪怕是在干旱地区。如果在峡谷中看到有堆积的树枝等物时,就要考虑到此地发生暴洪的可能性,因为后者可能是由几十公里以外一场暴雨引发的,但会沿着峡谷迅速下泄,等听到巨响时,往往躲避就来不及了。

穿越沼泽或草丛前,贝尔·格里尔斯建议你先找到一根足够长的木棍。在沼泽中,它的作用是当作手杖,随时试探前方水下的泥地是否足够结实,避免意外摔倒或是陷入深坑之中,而且可以通过它来拍打水面,吓走蛇、鳄鱼等危险动物。穿越高草丛时这样一根木棍也是很必要的,将它平举在身体的正前方,并放下衣袖,用它推开前方的茅草,防止皮肤被草叶的锯齿状边缘割伤,同时提高前行的速度。

沼泽和湿地常常会暗藏着另一种危险,那就是泥潭和流砂。不小心陷入其中的人或动物本能的反映就是挣扎,但越是挣扎,泥浆和流砂越会将他们往下吸,直至因窒息而丧命。万一真的陷入这种困境,该怎么办呢?贝尔·格里尔斯告诉观众的要诀就是保持冷静,停止无谓的挣扎,然后试着向前倾,趴到泥潭或流砂的表面上,小心地慢慢抬高身体,先使一只手臂脱困,再改变身体角度,拉出另一手臂,如法炮制可以将双下肢依次拉出泥潭和流砂,最后再用匍匐的姿势,慢慢爬离危险区域。如果手里有一条木棍的话,将木棍横放在面前的地面上,脱身的过程会变得更加容易。泥潭和流砂常常密集分布,若发现了一处此类危险,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匍匐的办法,爬过这段危险区域。

贝尔·格里尔斯在节目中现身说法,演示如何摆脱流砂带来的“灭顶之灾”

由于贝尔·格里尔斯一般是通过沿河而下的办法来寻找公路或村落,所以他的大部分旅程都是在河流附近完成的。而河边一般有较宽的长满高草的湿地,或是密布嶙峋乱石,行走非常不便,贝尔·格里尔斯此时一般会采取更直接的办法,那就是跳入河水当中,采用漂流的办法,利用水的流速,提高行进的速度。他采用的姿势是仰面躺下,将用塑料袋包好的装满衣物的背包反系在胸前,依靠它的浮力使头部露出水面,双臂张开以维持身体平衡,而两脚并拢伸在前方,其目的是用脚来探测前方水下的暗礁,避免它撞到自己。如果时间允许或是路途遥远时,贝尔还尝试过用河边捡到的漂流木和藤条扎成简易木筏,在哥斯达黎加雨林的冒险中他就使用了这一招。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比沿着河岸行进要更加节约时间和体力。贝尔·格里尔斯谙熟水性,他在节目中演示了在遇到强大的水底暗流时,如何以旋转身体的方式摆脱。这只是河流众多潜在危险中的一种,特别是在有水流湍急、暗礁密布、河水落差大以及水温过低等情况之一时,就要尽量避免进入河中。在热带地区渡河前,应先花一定时间在渡河地点附近仔细观察,看河中是否有鳄鱼等大型危险动物。如需较长距离游泳的话,贝尔会脱下自己的长裤,将两个裤脚扎起,在水中浸湿后,吹入空气,这样就做成了一个临时救生圈,它的浮力可以维持15分钟甚至更长时间。

寻找饮水

身处沙漠这种高温干热的环境中,人体每过1小时,将通过排汗和呼吸损失约1升的水分,如果不及时补充,12小时内人就会倒下, 24小时就会导致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在口中含上一点水,然后用鼻子呼吸,口中的水可让吸入的空气潮湿,这可以将身体水分流失减至最低,防止迅速脱水。另外,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即使在湿度很高的雨林或是雪地中,定时饮水也十分重要,尽管此时人体不会经常感到口渴,但高温高湿和干燥寒冷都更容易在不知不觉中造成身体脱水。

在野外寻找饮水的诀窍就是寻找那些有叶植物或生长时需水量大的植物,如柳树等。在干旱地区,如果某地有较集中的植被,就代表那附近可能有水源。蚊子等昆虫一般也生活在水源地附近。另一个途径就是去峡谷底部、岩石裂隙和洞穴内部寻找,那里很可能有泉水或降雨时形成的水潭。在降雨量充沛的地区,只要向下坡的方向走,就很有可能找到小溪甚至是河流。

但即使费尽周折找到水源,也千万不能轻易饮用。贝尔·格里尔斯要求我们,必须先对水源地的环境和水质做一番详细的观察,如果是流动的水,水质清澈透明,一般都可以放心饮用,特别是从石缝中流出的泉水,经过了砂石的重重过滤,水质往往超过人们平时所喝的矿泉水。如果水中有小虾在游动,也证明水质没有受到污染。寒冷环境下的流水细菌生长缓慢,水质一般也不错。下雨时接到的雨水和融化的雪水也是饮用水中的上品。尽管这些水质都相对较好,但最好还是煮沸后再饮用。而那些颜色混浊、有异味的水,或是水潭、水塘里的积水,往往容易滋生细菌,后者一般也是各种动物饮水的地方,难免受到动物粪便和尸体的污染,常常带有危险的鞭毛虫和弓形虫,喝了这样的水会导致腹泻和其它致命疾病。只有在无可选择时,才会考虑这样的水源,但是必须先用细布过滤,有条件的话还要用净水片进行处理,然后必须烧开,才能作为饮用水。如果你的身体已经出现脱水,那还必须注意,喝水时要缓慢进行,否则可能会引发剧烈呕吐。

如果一时找不到水源,那还可以通过其它办法来获取水分。比如在热带岛屿上,到处都长有椰树,它的果实中有富含钾元素的椰子汁,有人曾只靠它存活了25天。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下,早晨树叶上往往会凝结露水,特别是松树,还可以直接咀嚼嫩松针来解渴。有些种类的苔藓会集聚大量水分,只要将它们收集起来,包在布中,用力拧紧,就可以从中榨出一些水来。即使身处一望无际的大海中,只要能猎获海龟或海鱼,也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因为海龟的血、海鱼背脊包括鱼肉中的汁液都是淡水,都可以用来解渴。

生火

对于遇险者来说,火意味着温暖,意味着热水和熟食,可以使人力量倍增,最关键的是,火可以使遇险者树立起对生存至关重要的信心。如果有打火棒、打火机或火柴,生火并不困难,但如果这些都没有,那就必须掌握徒手生火的技巧了。生火最重要的两件材料是火种和引火物,后者主要是干燥、蓬松的植物纤维或绒毛,比如棉絮、椰子壳纤维或是蒲绒,而前者一般是利用摩擦生热的原理获得的。贝尔·格里尔斯在节目中演示了几乎所有的人工摩擦取火的方法,包括钻木取火、火犁、火锯和火弓。其中相对简单又便于实现的是火犁法,这是太平洋地区常见的一种取火方法,利用硬木棒的一端在木质底座上的槽内进行持续快速磨擦,直至集聚的热量将槽内的木屑点燃,然后将燃着的木屑放入堆集在槽前端的引火物中,小心地吹旺直到燃起火苗,然后依次加上细柴、粗柴和整块的树段,最后就可以得到一堆熊熊燃烧的大火。效率最高的是印第安人常用的火弓,可以节省80%的体力,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技巧,设备也比较复杂,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钻火板,一是钻竿、弓木和绳子的组合。介于两者之间的是火锯,将一段粗干树段一头劈开,再用石块将裂缝撑开,塞上引火物,用一根长约两尺的木棍或藤条穿入,将树段固定,迅速地抽动木条,使之摩擦发热而将引火物点燃。不管是哪种方法,取火时都不是仅靠蛮力的,关键是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并不失时机地吹气输氧,才能使肉眼看不见的火星蔓延起来。

贝尔·格里尔斯演示如何依次在引火物上摆放上树皮、细树枝和较粗的树枝,并适时地吹气助燃,将几粒火星变成一堆熊熊的篝火。 

准备宿营地

在野外宿营前首先要解决的是选择合适的地点。不要把宿营地选在峡谷底部等地势低洼的地方,或是山坡下方,以防夜间因暴雨造成洪水或泥石流,最好选择地势稍高,地面干燥,四周较为开阔,而且又背风的地方,如果有山洞或是石崖下的凹进处就更好了。如果在叶林中则要选择一块较为开阔的空地,但要避免选在野兽经常路过的兽径上。可以选择的话,最好是前人使用过的宿营地,除了节省时间外,还有可能捡到以前宿营者遗留的物品,即使是空罐头盒、塑料袋或铁丝,对于遇险者来说也是很有用的。确定营址后,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地面加以整理,将相关区域内的落叶尽量扫除,防止其中藏有会叮人的蝎子或蚂蚁,如果是山洞的话,就要利用蛇害怕震动的特点,向其中扔石头,或用木棍四处敲打,将它和其它可能的危险动物赶出,确认安全后才能着手生火或搭建窝棚。贝尔·格里尔斯推崇的是最简单的“披棚”,这种截面呈人字形的窝棚利用一根斜搭在高处的粗树枝作为主梁,然后在两侧分别搭上一排木棍,再在上面盖上带叶的树枝,最好是有类似芭蕉的大叶子,像鳞片一样从上到下依次覆盖,只要选材合适和注意搭建技巧的话,即使在暴雨中它也能够支持2个小时不致漏雨。最后再挑选一些细软的树叶或树枝,从“披棚”的入口处塞到棚内地上并铺平,一个临时栖身之所就基本完工了。如果气温较低,又没有条件搭建窝棚,那可以采用一种称之为“烟毯”的宿营方法,生起两堆平行的长条形火堆,火堆中摆上可以燃烧较长时间的整段树木,然后在两堆火中间挖一条浅沟,铺上树枝,人就睡在树枝上,火堆边缘摆放上石块,防止人在睡着后滚进火堆或是燃着的树枝滚落烧伤,火堆的热气会上升并在浅沟上方对流,形成一层温度较高的空气带,起到保温作用,这种方法的唯一缺点是会因吸入烟气而感到不适。不管是沙漠还是丛林,在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不要急于穿上衣服和鞋子,应该先小心地将它们翻动一下,因为夜间可能钻进蛇、蜈蚣或是蝎子。

当身处沼泽、湿地或是地面因暴雨而有积水,却找不到干燥的高地时,那只能想法搭建一座“高脚楼”。首先得寻找那种分杈多而低的树木,然后砍伐一些长木棍,将它们绑在合适的高度上,先沿一个方向绑几根较粗的,然后再垂直地绑上几根,把两层木棍用藤条或绳子缠牢系紧,形成一个平台,再在平台上按前述的方法搭建“披棚”。甚至还可以在平台上生火,只要在火堆的下面垫一层潮湿的树叶就可以了。特别是在低温和潮湿的情况下,能够把脚和袜子烤干是很重要的,防止患上“战壕足”而失去行动能力。

在必要情况下,直接吃生肉也是维持个人生存的必修课

如果被困于严寒的雪原上,那么必须自己构筑雪屋,才能捱过漫漫长夜。这种办法是用压实的雪块砌成一定高度的雪墙,开口设在背风处,然后在墙内生火取暖,人睡在雪墙内侧。雪墙除了挡风外,还可以反射热量,保持墙内温度较高。在雪层较厚并且足够结实的时候,还可以挖掘雪洞,雪洞垂直向下挖掘,上方留有窗口用来透气,在挖掘到一定深度时,在雪洞一侧半腰处再横向掏出一个自己可以躺下的平台,因为冷空气较重,会停留在雪洞的底部,而平台处则相对要温暖一些。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将平台上方的穹顶仔细抹平,防止人体的热量使顶部的雪融化后有雪水滴下。雪洞的缺点是只有体积足够大,才能生火取暖,而且如果夜间继续下雪的话,很可能会将透气孔封住。

获得食物

在野外最方便获得的食物是植物的果实、花、块根以及嫩茎、叶。平时多看一些植物图谱,将有助你鉴别可以食用的植物及其果实。需要注意的是,菌类虽然很容易碰到,但其中80%以上是有毒的,而且很难区分,同时绝大部分菌类的营养价值都很低,除非必要,一般不要去冒险尝试食用它们。蕨类植物也是常见的可食植物,它们往往长在大树的树荫下或岩石缝隙中,嫩叶和茎可食,但如果有些肉质茎表面带有粘液的品种,必须放进开水中将粘液烫去,然后换水再洗,反复几次后才能煮熟食用。

昆虫和蠕虫虽然其貌不扬,但体内含有大量蛋白质,其含量甚至比牛肉的还高,能够迅速补充体力,同时相对其它动物来说,它们更容易捕捉,因此是学会吃虫是野外生存的一项必修功课。大部分虫类不必加工就可以生食,其中最适于作为食物的是白蚁,只是捕捉到足够的数量有些麻烦。而甲虫或蛾类的幼虫看起来很可怕,但也可以生吃,其味道与幼虫以何为食有关,有时的确有特殊的异味,但它们和蚯蚓一样,虽然很难吃,但关键的时候可以用来救命。

鱼是相对容易捕捉的一类野生动物,最重要的一点是,淡水鱼全部是可以安全食用的。使用毒鱼藤是一种不需花费多大力气,就能猎获鱼类的好方法,只要采集足够的鱼藤,将其在石头上砸碎,然后放入水塘中来回摇晃,以使其中的有效成分尽快地溶入水中,直至附近的水中出现泡沫,静等一会,就会有被毒死或毒晕的鱼类浮起。龙舌兰汁液也有类似的功效,不过人体接触时会产生灼痛感。对于浅塘中成群的小鱼,可以直接用手或大树叶捕捉,至少从营养成分上来说,小鱼和大鱼并没有区别。在溪流中抓鱼时,可以先在上、下游各筑起一道堤坝,然后用木棍敲打,即使没有直接打中鱼,也会通过水的传递作用将其震昏。如果想多捕几条数量体形较大的鱼,则要借助于工具了。贝尔·格里尔斯演示过在冰封的高山湖泊中如何垂钓鳟鱼的技巧,鱼钩是用铁丝弯成的,而鱼线则是伞绳,为了增加钓获的机率,一根鱼线上可以绑上几个钩子,用在动物尸体上找到的蛆虫当饵,鱼线下端拴有一块石头当作配重,线的上端拴在一根横卡在冰洞上的木棍上。在热带或亚热带,可以做一根竹质的鱼叉,先选择合适粗细和长度的竹子,将其一端纵横各劈一刀,劈到所需要的长度,然后将两小根竹条呈十字形卡入缝隙内,再用细藤条或绳子将竹条与竹棍绑紧,让被劈开的四瓣竹片分开成固定的角度,最后再将四个竹片末端一一削尖,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用火将其烤硬,这就成为一根相当实用的鱼叉了。而在哥斯达黎加的丛林中,贝尔使用的工具是自制的长弓,弓体、弦和箭的材料也均是就地取材,用它来射取水塘中的食人鲳,因为这种鱼具有锋利的牙齿,普通的钓线无法钓获。总长超过3英寸(约76毫米)的鱼食用前需要除去内脏,小于这个尺寸的鱼则可以囫囵吃下。贝尔·格里尔斯在节目中多次演示过生吃鱼肉,但必须注意只有新鲜的可以生食,有条件时最好还是烧熟再吃,防止感染裂头蚴等寄生虫。鱼可以煮熟或烤熟,后者最好是用树叶包好后再放在炭火中烤,一般需要一小时以上,如果鱼眼凸出,就表示鱼肉已经熟了。

吃生鱼时最好先从背脊处咬下去,体型较大的鱼还要事先除去内脏。

如果有相关经验的话,蛇也是容易获得的一种美餐,岩石底下和灌木丛下是它们经常活动的地方,但捕捉时必需注意安全,对毒蛇尤其要格外小心。一根头上带杈的木棍是抓蛇的有效工具,先用石头惊吓蛇,在其准备逃跑时再用树杈将蛇头按在地上,然后将其砸碎。如果是砍下的蛇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可以动弹,甚至还会咬人,必须加以注意。将剥好的蛇肉缠在木棍上,就可以直接在火上烤熟。蛇肉的口味与鸡肉近似,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是野外食谱的首选。此外,虽然鸟不易捕到,但可以通过鸟粪和羽毛来确定鸟窝的位置,进而找到富有养份的鸟蛋。

哺乳动物的肉营养更加充足,口味也更好,但很难直接捕捉,遇险者一般需要自己制作一些陷阱或捕猎工具。其中最简单的是套索,用细钢丝或结实的细绳——比如鞋带或伞绳,一头打成一个小圈,再将另一头穿过,然后将它放在动物居住的洞穴口或是它们经常路过的通道上,底部离开地面一定距离,再将未打圈的一头固定在插在地上的树棍上,就做成了一个致命的套索,细绳做的套子较软,两边需要用树棍撑起。套到猎物的诀窍是熟悉其习性,能够辨识它的活动路径,另外为提高捕获率,可以多设几处。另外一种简单的武器是投掷棒,它是一根有一定重量的结实的短木棒,使用方法是小心地靠近猎物,然后瞄准猎物,用力将其掷出,使其一边旋转一边前进。贝尔·格里尔斯在节目中演示过如何利用这种武器打到野兔,其使用要领是在尽可能近的距离内投掷,设法使它打到猎物的要害,并且事先要多加练习,提高投掷的准确率。野兔一般是遇险者所能捕到的最大的哺乳动物,它可以剥皮后穿在树枝上烤熟,注意要经常翻转,一般成年兔子要烤30分钟以上才能熟透。使用投掷棒、自制长矛和弓箭猎取野兽要耗费很多体力,所以在遇险者并不精通此方面技巧时,要三思而后行,因为从一只野兔身上获得的能量可能远远不及捕捉它时所耗费的。

 贝尔·格里尔斯演示如何用左手所执的自制投掷棒猎捕野兔

最后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吃剩的鱼和肉类,最好将它装在容器内,吊在离宿营地有一段距离的树枝高处。处理猎物时剩下的动物头、内脏和皮,最好是放进篝火内烧掉,不能随手乱扔。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这些东西的味道引来熊、狼等危险猛兽。

其它技巧

由于遇险者一般身无长物,因此必须学会一物多用,让物品发挥最大的效力。比如日常穿着的衣物就有多种用途:如果想避免在太阳曝晒下中暑,最好的办法是戴上头巾,可以将浅色的T恤等衣物割成长条,然后像阿拉伯人那样缠在头上,中间留有一道用来挡住脸。如果没有多余的衣物,最合适做头巾的就是自己的内裤。棉质的内衣一般比较致密,可以用来过滤饮水,袜子也可以当作临时手套来使用。在高寒地带,可以将羊毛衫的袖子割下,套在头上,保护耳朵不被冻伤。即使是自己的小便,也不能白白浪费,如果是在高温酷暑又缺水的环境中,可以将小便淋在头巾上,以保持头部凉爽,而冰天雪地里又可以将小便装在水壶中作为临时暖壶来使用。

黑曜石虽然很脆,但可以加工成如图所示的具有锋利刃口的石质匕首。

遇险者还要注意搜集路途中可能碰到的一些东西,它们对于野外生活可能很有帮助。比如黄铁矿石与燧石,它们磕碰时而产生的火花可以用来取火。在溪流或河边,常常能找到石英砂,如果将它磨碎成糊状,然后抹在剥了皮的木棒上,就成了一根好用的磨刀棒。在火山周边,常常能找到一种玻璃质的黑曜石,它的断口边缘非常锋利,可以当作刀具使用,还可以制成箭头。植物的用处更大,比如芦荟的汁液可以治疗水泡、烫伤和割伤,有些品种的龙舌兰在叶片末梢上带有一根木质化的硬刺,用嘴小心地沿着其下端边缘将其咬断,并慢慢拉出,刺的下面会带有一缕和叶片差不多等长的纤维,其质地相当坚韧,可以代替针线使用。而白蚁窝也有很大用处,把它的干粉放进篝火里,就可以起到驱蚊的效果。总之,很多天然资源都是有价值的,关键看你有没有相关的知识和鉴别能力。

结语

上述内容均是根据贝尔·格里尔斯主持的部分《荒野求生秘技》节目和他的著述综合而成,都是实践证明有效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希望能够对有志于户外运动和探险活动的读者解决今后可能遇到的类似困难提供些许帮助。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贝尔在节目拍摄过程中一直有摄像师和相关人员陪同,而真正的遇险者则是无援的,随时命悬一线,读者们无法从片中体会到那种真实的生存压力。此外,该节目只是一部纪录片,大部分的段落都是在经过事先设计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同时贝尔经过长期训练,身体素质超过常人,片中的自然环境也与国内有所不同,读者可以掌握其主旨方法,但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和现实环境条件认真思考后才能实行,有些如从野蜂窝中获取蜂蜜和跳入冰湖等危险行为不应模仿,而像取火等实践方法需要平时经常练习,关键时刻才能发挥作用。

 《荒野求生秘技》太平洋荒岛求生一集的剧照,贝尔·格里尔斯和录音师同在木筏上。

 

注:本文曾发表在《现代兵器》2009年第6期上,署名许泉。

 
延迟退休不是无限制的,必须在健康期望寿命之内
湖南常宁,敬老院住着六七十位老人,他们大多是无儿无女的五保老人。CFP/ 木子K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为保证平稳过渡,不对当期的就业状况造成太大影响,中国将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式。从延迟退休,到渐进式延迟退休,延迟退休话题再次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媒体热议的焦点。延迟退休年龄真的是洪水猛兽吗?退休年龄到底如何确定?财新2013年第12期《中国改革》刊发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胡继晔的见解,以飨读者。——编者

  近来,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话题引起了公众、官方、学界的巨大争议,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媒体热议的一大焦点。清华大学的养老金顶层设计方案,主要是希望解决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和“效率”问题,方案的八个内容只有第五点讲了“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结果方案设计者杨燕绥教授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后被网民大加指责。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所长、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教授在微博中指出:延迟退休是一个趋势,全世界都是这样做的,中国计划生育这么多年,人口老龄化更严峻,同样招来指责声一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此前提出鼓励参保者自愿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但为避免挨骂,他此后又不得不澄清“多部门就延长养老保险缴费等达成共识”这一说法并不准确。惟有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唐钧提出的中国社会无法承受延迟退休之重的观点,得到了多数网民的支持。那么,延迟退休年龄真的是洪水猛兽吗?退休年龄到底如何确定?

国外延迟退休年龄的现状

  在讨论中国人的退休年龄问题之前,先来看看国外延迟退休年龄的情况。总体而言,国外延迟退休年龄主要是因为期望寿命增加、人口出生率下降,这一增一减逼迫各国政府不得不延迟退休及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来应对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双重挑战。

  经合组织被称之为“发达国家俱乐部”,其34个成员国中,大部分国家国民的退休年龄在65岁以上,有13个成员国的退休年龄甚至在67岁以上。以英国为例,女性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在2020年时达到65岁,与男性持平。从2020年起,英国所有人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每10年增加1岁,到2026年、2036年、2046年分别提高到66岁、67岁和68岁。实施延迟退休年龄的另外一个透明方式是像丹麦、意大利那样,退休年龄随着期望寿命的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加,将退休年龄与期望寿命作制度性挂钩。

  在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依靠政府工薪税发放的公共养老金替代率只有40%左右,其领取与退休年龄密切相关。据美国劳工部统计,2012年美国已退休人员中有40%在60岁以前退休,25%在60岁-64岁之间退休。所有在65岁以前退休的美国人,无法全额领取公共养老金。在其余可以全额领取养老金者中,9%的人65岁退休,10%的人在66岁-69岁之间退休,8%的人甚至在70岁以后退休。政府对到了退休年龄但仍愿意坚持工作者给予激励,每多工作一年就奖励8%左右的退休金,以鼓励人们延长工作时间、增加缴费数量。

  除公共养老金之外,美国的养老金是多支柱体系,私人养老金融体系发达,私人养老金替代率在20%-50%之间,成为公共养老金的很好补充。但是,美国的私人养老金同样有领取年龄的严格限制,如著名的401(k)计划,如果在59.5岁之前领取,将被征收惩罚性税款。

  由此可见,欧美发达国家大多有非常严苛的提前退休条件,而对在规定退休年龄后继续工作者给予奖励,一边是胡萝卜,一边是大棒,退休年龄的选择权交给了个人。

中国当前退休年龄的基本假设

  中国作为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不能完全照搬国外已经实施了数十年、上百年的养老保险制度,而应当根据未富先老、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国情,确立退休年龄。要想真正厘清退休年龄争论的本源,我们可以先从基本假设出发来分析。同时,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够看得懂,我们使用最简单、最基本的算术来计算和推演。

  关于退休年龄如何确定的基本假设是:目前养老保险体系已经完成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不管是政府官员、事业还是企业单位职工,所有劳动者都按照企业职工标准,即社会统筹20%、个人账户8%的缴费率缴费,退休后养老金都可以领到退休时工资的70%(该比例即养老金替代率)。这里只涉及比例,不涉及具体金额,以消除长期通货膨胀的影响。

  同时假设,此前计划经济时代参加工作或已经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缺口都已经得到弥补,政府在管理养老金体系的过程中无贪腐、无成本,同时政府也不给养老体系任何财政补贴,完全依靠职工缴费来为自己的未来提供保障。

  为方便计算,我们把每月的基本工资数额规定为1,这个1可以代表现在的社会平均工资3000元,也可以代表未来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3万元,即当时在职职工可以正常生活的月均收入。同时,假设职工不分男女,都在20岁时开始工作。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10年中国平均期望寿命为74.83岁,比10年前提高了3.43岁。按照这个提高速度,假设今天人均期望寿命已经达到76岁。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标准”的中国人应当何时退休。

  假设该职工从20岁工作到60岁退休,工作了40年,积累了40年的养老金,每年积累的养老金点数是:0.28(公民交纳的养老保险由两部分组成,由企业代缴公民收入的20%,公民直接交纳收入的8%)x12=3.36,40年即134.4,退休后每月领取0.7,每年领取的点数是0.7x12=8.4,所有积累的点数134.4/8.4=16,即所有积累的点数正好可以领取到终老。一个更简单的算法是:工作时每月积累0.28点,退休时每月领取0.7点,即每2.5个月的缴费可以领取1个月,40年的缴费可以领取16年。

  这样一个“标准”的中国人在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框架、期望寿命的情况下,60岁的退休年龄是完全适当的,延迟退休或者提前退休都没有道理,这也是民众反对当前立刻延迟退休的民意基础。

60岁退休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我们是否可以一直坚持60岁退休的年龄不变呢?政府官员或者学者都不能决定,答案取决于我们自己。中国人的期望寿命在不断增加,在《2011年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北京市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已经达81.12岁,上海更高达82.13岁。保守一点估计,假设全体中国人的期望寿命在20年后增加到80岁,仍然是20岁开始工作并缴纳养老保险,看看这个“标准”的中国人在20年后的退休年龄应当在几岁。

  到中国人的期望寿命达到80岁时,一个人从20岁工作到去世一共有60年,即720个月。这里假设退休是在其职业生涯的第X月,即在整个职业生涯期间他已经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可以达到0.28X点。他领取退休待遇的月数为720-X,如果领取标准仍为0.7的话,可以有以下方程:

  0.28X=0.7(720-X)

  解得X=514.3(个月), 即必须缴费42年零10个月,也即在中国人期望寿命从76岁延长到80岁的情况下,退休年龄必须推迟2年零10个月,方可确保在大数法则情况下退休者有养老金可领取。

  因此,可以明确的是:当未来中国人的期望寿命延长的时候,增加缴费年限、延迟退休年龄是政府、企业、职工个人都不得不做出的无奈选择,即使目前60岁的退休年龄不延迟,未来也不得不延迟。按照缴费每2.5个月领取养老金1个月的基本比例,期望寿命平均每增加一年,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就不得不推迟8个半月,目前60岁的退休年龄在未来是不可持续的。

对自愿推迟退休的鼓励

  上述基本假设的重要前提是养老保险缴费义务(40年)和领取权利(16年)的完全匹配。《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该法律条款规定了养老保险缴费的最低年限是15年,如果职工只是单纯满足了15年缴费的期限而不愿意多缴的话,按照每2.5个月的缴费可以领取1个月的基本比例,他实际上只能领取6年的养老保险待遇,想多领的话要么侵占其他人的养老金,要么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从而出现养老金的亏空。

  基于“大数法则”,这些情况都是不可持续的,法律规定的15年最低缴费年限,只能确保6年的养老金领取,显然公众对只领取6年是不满意的。而法律只是规定了最低缴费年限,并未规定最高缴费年限,随着期望寿命的增加,职工自己自愿增加缴费年限,同时相应增加领取年限或者增加领取待遇的标准,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在目前期望寿命76岁的情况下,如果职工自愿增加缴费,推迟退休年龄,政府应当给他多少退休待遇的补贴呢?假设该职工增加了1年即12个月的缴费,他积累的养老保险点数从40年即134.4增加到41年,即137.76,其领取年限相应减少了一年,即15年(180个月),每月应当领取点数则增加到0.7653,比0.7的标准提高了9.3%。也就是说,如果职工自愿延长1年的缴费,未来每个月的养老金待遇应当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增加9.3%,这与美国每多工作一年就奖励8%左右的退休金标准类似。

  可见,此前一些地方政府对自愿推迟退休的人员每多缴费一年仅仅增加1%的养老金,对自愿推迟退休的职工是不公平的。

几点基本结论

  当然,上述假设仅仅是为了说明问题而大大简化了的模型,并不完全符合千差万别的现实。特别是应当考虑能维持良好日常生活功能的“健康期望寿命”,它是以丧失日常生活能力为终点的。早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推荐用健康期望寿命来反映居民健康综合情况,因此,延迟退休不是无限制的,必须在健康期望寿命之内。在2010年联合国开发署公布的数据中,中国人期望寿命为73.47岁,而健康期望寿命只有66岁。基于这些考虑,借鉴发达国家在延迟退休方面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从我们的基本假设出发所进行的论证来看,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第一,在目前养老保险缴费率28%、养老保险待遇替代率70%、期望寿命76岁的情况下,中国人现行的60岁退休年龄是恰当的,不需要立刻延迟退休。

  第二,不考虑其他因素,单纯因为期望寿命的增加,未来每增寿1岁,就不得不相应延迟退休8个半月,否则养老保险体系将难以为继。

  第三,如果职工自愿延迟退休,每推迟一年,至少应当增加其养老保险待遇5%-9%,以鼓励更多人自愿延迟退休,但不鼓励超过66岁健康期望寿命的自愿延迟。■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

  本研究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前期预备成果

贝尔.格里尔斯—《荒野求生》主持人

  贝尔.格里尔斯从小就开始追逐探险事业。他在英国的怀特岛长大,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他就跟父亲一起登山。他曾在英军的特种部队 - 空军特勤队服役三年。服役期间,贝尔在非洲南部的一次跳伞中发生意外,背部三处骨折。尽管身受重伤,他依旧于1998年,在23岁的时候,成为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最年轻的英国登山家。在他的第一本书《登上珠峰的孩子》中,贝尔记述了自己的这段经历。不愿停下脚步的贝尔还完成了另一个第一,他和珠峰登山队一起以喷气式滑橇环游了英国。除此之外,贝尔还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完成史无前例的乘坐硬底橡皮艇穿越北大西洋的壮举。他所写的有关这次冒险的书《面对冰洋》曾入选“英国年度最佳体育图书”,贝尔也因这次破天荒的探险而荣获英国皇家海军的委任状。

2005年6月,贝尔打破了高空晚宴的世界纪录,在两万四千五百英尺高空的热气球下方,悬吊着一张餐桌。他从热气球的吊篮里垂降至餐桌旁,身穿全套海军制服吃完三道菜,然后向女王敬礼,跳伞至地面。其目的是支持“王子信托基金会”和“爱丁堡公爵奖”的慈善工作。

2005年,贝尔曾在英国第四频道主持过电视系列片《兵团放逐实记》,带领一群年轻人前往西撒哈拉沙漠,接受法国外籍兵团鼎鼎大名的魔鬼式基础训练。

他在第四频道的第二部系列片名为《天生的求生者:贝尔?格里尔斯》,该片于2007年4月在英国制作完成

2007年5月15日,贝尔创造了另一个世界记录:他成为第一个乘坐动力滑翔伞飞越珠峰的人。在GKN珠峰行动小组的帮助下,格里尔斯及同去的飞行员贾尔斯(吉尔伯特)?卡多佐驾驶特别改装的滑翔伞向珠峰进发,虽然吉尔伯特因为滑翔伞出现了问题而被迫在距山顶一千英尺的地方中止了飞行,但贝尔依然爬升至29500英尺的高度,俯瞰珠穆朗玛峰,并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众多著名山峰上空盘旋。他的滑翔伞引擎出现了问题,迫使他不得不飞回安全地带 - 但他已经实现了他的目标。这次行动为全球天使慈善基金会筹集到一百万美元,用于救助非洲儿童。《行星地球》摄制小组拍下了贝尔和吉尔伯特的壮举,并将做成两小时的专辑在Discovery探索频道和英国第四频道放映。

贝尔的著作 - 《天生的求生者:地球上最恶劣环境中的求生技能》于2007年春季出版发行,并跻身《星期日泰晤士报》“十大畅销书”之列。他最新出版的一本书是寻求户外刺激的最佳指南,题目是《贝尔?格里尔斯的户外探险》。

2008年,格里尔斯和双腿截肢者阿尔?霍奇森、苏格兰人弗雷迪?麦克唐纳一起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 室内跳伞最长时间纪录。在米尔顿凯恩斯的垂直风洞,他们的跳伞时间超出了原纪录几秒钟。这次活动旨在支持全球天使慈善基金会。

2008年12月,贝尔在南极洲尝试风筝滑雪时不慎肩部骨折。他的滑雪板被冰钩住,结果他被甩向空中,落地时伤到了肩膀。

2009年5月17日,英国童子军总会宣布任命格里尔斯为主席。在2009年7月11日的权力交接仪式上,当着三千名童子军的面,贝尔被正式任命为主席。

贝尔和他的妻子莎拉,三个儿子杰西、哈克贝利和马默杜克一起住在泰晤士河上一艘改装的驳船上。

荒野求生视频全集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一】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二】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三】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四】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五】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六】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七】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八】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九】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十】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十一】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十二】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十三】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十四】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十五】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十六】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十七】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十八】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十九】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二十】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二十一】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二十二】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二十三】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二十四】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二十五】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二十六】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二十七】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二十八】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二十九】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三十】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三十一】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三十二】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三十三】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三十四】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三十五】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三十六】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三十七】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三十八】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三十九】

野外生存真实记录【四十】


日本印象:有些问题一直让人很困惑(图)


  在日本的几天,我一直感到困惑:日本的人口密度肯定高于中国。除了东京人多点,为什么很多城市(包括大阪)的大街小巷都很少看到人呢?我住的地方相对较偏僻,人就更少了……在东京街头,富士山,京都清水寺,浅草等景区听到更多的是中国各地的方言

  为什么?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内资源那么匮乏,而科技那么发达;

  为什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战败,国内的经济处于崩溃的边沿,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

  为什么美国在日本驻军,而日本没有感到自己被殖民?

  为什么我们国家号称是世界文明古国,对于中华民族的的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而没有日本保存的好?

  。。。。。。

  到明治神宫祈福的年轻人

  

  东京街头采访

  

  也是东京街头——那天刚好是日本的一个传统节日

  

  玩沙的小伙

  

  高速公路汽车休息站——那天的气温33度

  

  

  我过去和它亲热了一番——狗狗很温和

  

  

  蹬富士山的人们在做准备活动

  

  清晨五点多钟(东京时间)

  

  乡间小路

  

  

  乌鸦随处可见——据说乌鸦是反哺动物,所以没人伤害乌鸦

  

  戏水

  

  小憩

  

  乡间小河中的鸭子逆水前进

  

  这是什么?落实不了

  

  

  

  

  富士山的云

  

  门上有“生中华面”几个字

  

  分发报纸

  

  日本街头有很多自行车随意靠着——没有锁

  

  

  

  祈福

  

  早锻炼

  

  东京迪士尼门口的停车场

  

  

  日本有很多袖珍小店——仿佛到了小人国

  

  放学回家的孩子

  

  太阳能自动净水设备

  

  

  默默地跟着主人走

  

  早锻炼

  

  我们的司机师傅——我们乘坐的大巴可以说一尘不染。只要有几分钟的休息时间,司机师傅就不停的擦拭车厢内外。很多人都跟师傅合影留念

  

  冲刷地面

  

  

  东京成田机场——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将前往越南

  

  在日本走马观花,几天下来最大的感触——很安静

  很干净……我真没觉得东京有什么,倒是导游嘴里所谓的乡下农村给我的感觉特别好

  

  皇宫外面的绿地

  

  日本的皇宫

  

  在山上随处可见盛开的野百合

  

  据说这是日本最好的一个棒球场

  

  日本夏天的景色特别养眼——满目葱茏

  

  

  

  在日本很少碰到职业清洁工

  

  居民区里卖蔬菜的小店

  

  清扫自家门前的落叶

  

  这样的民居随处可见

  

  主妇在修剪自家门前的花草

  

  

  再旧的小屋,门前都种着花草

  

  

  小巷中常常看到这样的小店

  

  

  

  我们吃鳗鱼饭的小餐馆

  

  餐馆内部

  

  清水寺

  

  

  

  

  

  

  大阪

  

  

  宁静的小巷

  

  苍翠的大树随处可见

  

  

  

  

  

  

  

  

  转了四十分钟也没碰见什么人

  

  

  大阪市立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