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用法及用量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5:00:01

药物的用法及用量

  1 各种用药方法

  1.1 口服

  药物口服后,可经过胃肠吸收而作用于全身,或留在胃肠道行效于胃肠局部。口服是最安全方便的用药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但遇有下列情形时不便采用:病人昏迷不醒或不能咽下;因胃肠有病,不能吸收;由于药物的本身性质不容易在胃肠中吸收或能被胃肠的酸性、碱性所破坏(如青霉素、胰岛素等);口服不能达到药物的某种作用(例如用硫酸镁口服,只能引起泻下,如需镇痉、镇静必须注射)。在这些情况下,都须采用其它用药方法。对胃有刺激或容易被胃酸所破坏的药品,如必须采用口服,应加以特殊处理,一般是把药品制成肠溶片(如胰酶),或盛在肠用胶囊内,或制成一种不溶于胃酸而到碱性肠液内能溶的化合物(如把鞣酸制成鞣酸蛋白),入肠后发生作用。

  1.2 注射

  注射也是一种重要的给药途径。注射方法主要有皮下、肌肉、静脉、鞘内等数种。皮下注射,即将药液注射在皮下结缔组织内,只适用于少量药液(一般为1~2ml),同时可能引起一定程度的疼痛及刺激,故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肌内注射(肌注)系将药液注于肌肉内(多在臀部肌肉),由于肌肉的血管丰富,药物吸收较皮下快,疼痛程度亦较皮下注射轻。注射量一般为1~2ml,但可用至10ml。油剂及混悬剂均以采用肌内注射为宜,刺激性药物亦宜用肌注,因肌肉对疼痛刺激敏感性较小。至于静脉注射(静注),一次注射量可较大,且奏效迅速,常用于某些急救情况。但危险性也较大,有可能引起剧烈反应甚至形成血栓,而且药液如漏出静脉血管之外,常可引起肿痛,因此须加注意。静脉注射液一般要求澄明,无浑浊、沉淀,无异物及致热原;凡混悬溶液、油溶液及不能与血液混合的其它溶液,能引起溶血或凝血的物质,均不可采用静注。某些有刺激性的药物溶液以及高渗溶液,因血液可使之稀释,不大可能引起刺激反应,则可用静注。药液量如果更大,可采用输液法,使药液缓缓流入静脉内或皮下组织内。如果静脉输入很缓慢,可以用滴数计数时,就称为“静脉滴注”(静滴)或“静脉点滴”。在药物不能进入脊髓液或不能很快达到所需浓度时,可采用鞘内注射,其法为:注射前先抽出适量的脊髓液,然后将药液徐徐注入蛛网膜下腔的脊髓液中。穴位注射系将小量药液注射于某一穴位中。

  1.3 局部用药

  目的主要是引起局部作用,例如涂擦、撒粉、喷雾、含漱、湿敷、洗涤、滴入等都属于此类。

  其它尚有灌肠、吸入、植入(埋藏)、离子透入、舌下给药、肛门塞入、阴道给药等方法,虽用于局部,目的多在于引起吸收作用。

  2 服药次数

  为了使药物服用后获得治疗效果,并且不产生副作用,就需要注意服药的时间和次数。大多数药物是1日3次*。在体内消除快的药物,给药次数可略予增加;在体内消除慢的药物,可每日服2次(如磺胺嘧啶、复方磺胺甲噁唑)、1次(多西环素),甚至3~5日服1次(如磺胺多辛)。长期服药,要警惕可能引起蓄积中毒。有的药物由于毒性较大或消除缓慢,因而对它的每日剂量和疗程均有限制性规定。

  * “1日3次”,1日最好按24小时计,尽可能每8小时服药1次,这样血药浓度可以比较平稳,不至忽高忽低。

  至于药物的服用时间(如饭前饭后等),须根据具体药物而定。有的药物如驱虫药,要求在半空腹或空腹时服下,若在饭后服,药物被食物隔住,就难以达到治疗目的。造影剂如碘番酸,眼后12~14小时才在胆囊出现,因此要前一天晚上服药,次晨可拍片。抗酸药、胃肠解痉药(如溴丙胺大林)多数在饭前服效果较好(但胃得乐、溴甲乙胺痉平一般在饭后服)。这两类药物也可在症状发作时服。止喘药、镇痛药也可在症状发作时服。

  一般说来,除苦味健胃药、收敛药、抗酸药、胃肠解痉药、肠道抗感染药、利胆药(以上多为饭前服)、驱虫药、盐类泻药(空腹或半空腹时服)、催眠药、缓泻药(睡前服)以外,其余都可以在饭后服,特别是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如吲哚美辛、阿司匹林、铁剂等),更须在饭后服。饭后服因食物会影响药物的吸收,一般吸收较慢,出现疗效也会较慢。

  现把一般服药时间列表(表1-10),供参考。

  3 药的用量

  凡能产生药物治疗作用所需的用量,称为“剂量”或“药用量”。一般所说的剂量,是指成人一次的平均用量。如果少于这个量,就可能产生不了治疗效果。如果超过这个量到一定程度,就能引起中毒现象。这种过大的用量叫做“中毒量”;严重中毒时引起死亡的量,叫做“致死量”。通常所称的“极量”,就是指允许使用的最高剂量,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超过。药物的用量,因病人具体情况不同而异。

 

本文来自:求医网

http://yao.qe.cn/HTML/990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