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何以比国外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0:54:30

“中国制造”何以比国外贵?
       时寒冰

    出国购物,最大的感慨是,标注“MADE IN CHINA”的商品,不仅质量有保障,而且,价格比国内便宜好多。到美国时,我曾经对十几种商品的价格与国内进行比较,发现价差最大的超过了50%。也难怪,国人为何在国外一掷千金,大包小包往回拎了。
    问题是,“MADE IN CHINA”的商品,漂洋过海,何以比国内还便宜呢?
    这是一个奇怪但并不有趣的现象。畸形的现象,必有畸形的根源。
    商品在出厂以前,并没有明显区别。区别在出厂后。
    国内的商品虽然没有远渡重洋,但是,历经重重运输关卡,运输成本外加各种乱罚款、乱收费,累加起来,比国际运输路线更昂贵。据报道,全世界收费公路14万公里,其中有10万公里在中国,占了全世界70%。交通部规定40公里设一收费站,而有些地方政府规定,高等级公路每20公里甚至更短路程就可设1个收费站。收费站的密集发展挤压了原本作为公共产品存在的免费公路的空间,提高了商品的运输成本。更有甚者,一些职能部门滥用权力,动辄对运输车辆敲诈勒索,所有这些成本,都被转嫁给了消费者。
    过了公路关卡,面临着高昂的进场费。商品无论进入商场还是超市,就面临着上架费、月返费、广告费、促销费、年节费、毛利补差、条码费、端头费等等,另外还有促销活动中的条幅、花篮、空飘、地贴、墙贴、灯箱、DM特别广告、人员管理等费用。除此,还有各种暗箱操作的费用,否则,自己的商品就可能被摆放在极偏僻的位置。无孔不入的腐败,加大了中国整个经济体的运行成本。
    由于商场、超市收取了远高于国外同业者的费用,获取了更高的利润,根据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原理,这些都被纳入到价格当中,转嫁给了消费者。
    再一个是由诚信缺失增加的成本。国外的商家与生产厂家打交道,诚信度一般都比较高,合同一旦签订,大都会认真执行。这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而生产厂家与国内的商家打交道,经常面临着账款拖欠,迟迟追讨不回的风险。为了避免这种损失,厂家大都会提高价格,而这些成本也基本上都转嫁给了消费者。
    除了这些原因,货币是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或者说,是一个最根本性的因素。不妨以中美两国的货币量做比较。2010年6月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余额为67.39万亿元(折合9.9万亿美元),2010年6月末,美国M2是8.6万亿美元。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比美国多出1.3万亿美元。截至今年11月,中国的M2已经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71.03万亿,比美国已高出20%多。成为自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货币总量最多的国家。
    这意味着,同样的商品在中国所对应的货币量,远远大于在美国所对应的货币量!或者说,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其实是被严重高估的,当高估的人民币兑换成相对低估的美元等外币去购物,就会感觉到物价极其便宜(人民币超发的严重性数倍于美元)。正是汇率的扭曲,使得出国后,以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后购买的商品价格反而更便宜。由此可见,人民币并无任何升值的空间。或者说,人民币升值,只是一个虚幻的假象而已。
    “中国制造”在国内比国外贵的现象,折射出来的其实是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国商品出口到国外,价格变得比国内便宜,与出口退税政策不无关系。所谓出口退税,就是指对出口货物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等,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创汇。
    同样一种商品,在国外是“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市场的,而在国内,是包含着诸多税收成本的。这使得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反而成本更低了。
    出口退税减少了我们的财政收入,而使国外的消费者得到了实惠,或者说,对国外的消费者给予了补贴。这里面其实还隐含着一个逻辑:为了补贴外国消费者,中国消费者需要承担更高的税、费。因此,美国对国民一再减税,而且,出手大方,而中国不敢如此做。12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共和党人达成的减税法案获得了美国国会参议院的投票通过,该项法案耗资8580亿美元,将延长数百万美国民众的税收减免措施,并将通过拉动消费来刺激美国的经济增长。中国的消费者除了看着眼馋,只能叹息了。
    外国进口商对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了如指掌,他们会想法切分国内企业的这块蛋糕,使得我们的企业享受到的出口退税好处其实很有限,倒是外国人拿走了大头。
    在出口退税政策下,国内一些企业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口商品,而当面向国内市场时,愿意这样做的企业恐怕寥寥无几。国内商品价格高于国外,就变得顺理成章。
    而且,由于我国常年实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战略,每当外部发生危机,中国都会提高出口退税标准。比如,1998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将出口退税率提高到5%、13%、15%和17%四档。为了应对次贷危机,我国自2008年8月份起,连续7次上调出口退税率,综合退税率从9.8%提高到逾13.5%。
    出口退税率提高了,财政收入减少了。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2009年全国共办理出口退税6487亿元。这意味着财政收入相应的减收6487亿元(已超过当年税收新增的收入),给本来严峻的税收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为了应对庞大的投资计划,我国不得不增发货币和信贷。流动性多了,就必然引发国内的物价上涨。
    更重要的是,“MADE IN CHINA”的商品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口,大大提升了我国商品的竞争力,导致贸易顺差加大。而在现行的货币发行制度下,贸易顺差又使得国内基础货币的投放被动地加大。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基础货币的增加,一直与此密切相关。由此,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的逻辑就成立了。也因此,“MADE IN CHINA”的商品,在国内的价格就显得比国外更贵了。
    离奇的是,中国凝聚着民众血汗的商品,换来的美元,又以购买美国国债、企业债等形式,流回了美国。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金融专家刘梦熊先生曾经撰文质问:“按国际金融交易惯例,购买债券、股票的中介有佣金可收,佣金是百分之二点五,三万亿的百分之二点五,就是七百五十亿,所得的佣金流向如何,有没有人以权谋私,中饱私囊?”维基解密的内容再次唤醒国人痛苦的记忆。
    “MADE IN CHINA”在国内比国外更贵的现象,无论如何是不正常的。中国没有必要一直补贴国外的消费者。在全球滥发货币的大背景下,“资源为王”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出口创汇的思路真的应该改改了。另:一个经济体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都必须让民众深深受益,幸福指数大大提升。这应该是衡量一种模式是否成功的最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