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那些名称与言辞,是思想和行为所指使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1:54:39

6、那些名称与言辞,是思想和行为所指使的

【原文】辞让之节1得矣,长少之理顺矣,忌讳不称,祆辞不出;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不动乎众人之非誉,不治观者之耳目,不赂贵者之权势,不利传辟者之辞;故能处道而不贰,吐而不夺2,利而不流,贵公正而贱鄙争,是士君子之辨说也。《诗》3曰:“长夜漫兮,永思骞4兮。大古之不慢5兮,礼义之不愆6兮,何恤7人之言兮。”此之谓也。

君子之言,涉8然而精,俛9然而类,差差然而齐。彼正其名,当其辞,以务白其志义者也。彼名辞也者,志义之使也,足以相通则舍10之矣;苟11之,奸也。故,名足以指实,辞足以见极,则舍之矣。外是者谓之讱12,是君子之所弃,而愚者拾以为己宝。

故愚者之言,芴13然而粗,啧14然而不类,誻誻15然而沸。彼诱其名,眩其辞,而无深于其志义者也。故穷藉而无极,甚劳而无功,贪而无名。

故知者之言也,虑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之易立也;成则必得其所好而不遇其所恶焉。而愚者反是。《诗》曰:“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有靦面目,视人罔极。作此好歌,以极反侧。”此之谓也。

【译文】推辞谦让的准则得到了,长辈幼辈的道理顺当了,人们所忌讳的话不说了,奇谈怪论不出现了,凭着仁爱的心去说,凭着求学的心去听,凭着公正的心去辨别,不为众人的诽谤和赞誉而摇动,不要去管观望者的耳目,不去买通富贵者的权势,不要去方便传播谣言者的言辞;所以能身处正道而无二心,说出的话不丧失意义,利于大众而不随波逐流,重视公正而鄙视粗俗的争论,这就是读书人和君子的论辩言说。《诗经》上说:“长夜漫漫啊,长久地想着高飞;古代的东西没有欺骗我们啊,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没有过错,何必发愁别人的言说呢?”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君子的言论,涉猎于学问而能精确,勤勉于学问而能分类,参差不齐而能平等,他修正那些名称,用恰当的言辞,力求表达出他的思想和行为。那些名称与言辞,是思想和行为所指使的,足以沟通人们的思想就停止了,如果很随便,那就是奸邪。所以,名称足以表明事物的实质,言辞足以表现根本的思想,那就停止在此了。其余之外的言辞就称之为谨慎,是君子所要抛弃的,而愚蠢的人却捡拾起当做自己的宝贝。

所以,愚蠢的人的言辞,很忽然而且很粗俗,很幽深然而却不伦不类,是七嘴八舌而乱七八糟的乱说。他们被那些名称所引诱,被那些名称所眩惑,而没有想深入其中的意志和行为。所以是杂乱无章而不着边际,甚是劳累却没有功效,贪得很多却什么也说不清楚。

所以,有智慧的人的言辞,考虑之后就很容易知晓了,行为之也就容易妥当,坚持下去就容易树立起自己的思想,成功那就必然能得到自己所喜好的而且不会遇到自己所厌恶的东西。而愚蠢的人与此相反。《诗经》上说:“你若为鬼或为蜮,行径也就难猜测,可你却有人面目,看人糊涂来惩罚。我作这首善意歌,用以惩罚你反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说明】本节紧接上节,是针对人们的言辞所作的论述,什么样的论辩言说才是正确的呢?荀子举出了读书人、君子、愚蠢的人、有智慧的人等例子,并作了详细的分析。根据这些分析,我们就有了分辨能力,也就不会上当受骗了。

——————————————————

【注释】1.节:《易·节·辞》:“节,亨;苦节,不可贞。”《书·召诰》:“节性惟日其迈。”《论语·学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管子·牧民》:“如月如日,唯君之节。”《礼记·曲礼上》:“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礼记·中庸》:“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记·文王世子》:“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墨子·辞过》:“风雨节而五谷孰,衣服节而肌肤和。”《荀子·非相》:“文久而息,节族久而绝。”《广韵·屑韵》:“节,制也,止也。”这里用为适度、节制、准则、法度之意。

2.夺:《荀子·富国》:“勿夺农时。”《礼记·仲尼燕居》:“给夺慈仁。”《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这里用为丧失之意。

3.诗:指《诗经》中的一篇,已失传。

4.骞:《文选·张衡〈西京赋〉》:“凤骞翥於甍标,咸朔风而欲翔。”《广雅·释诂三》:“骞,飞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乾部》:“骞,假借为骞。”这里用为高飞之意。

5.慢:《书·益稷》:“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礼记·缁衣》:“可敬不可慢。”《易·系辞上》:“上慢下暴。”《荀子·君道》:“敬贤者存,慢贤者亡。”《韩非子·说林上》:“田驷东慢齐侯,南欺荆王。”这里用为欺骗之意。

6.愆:(qian千)《书·大禹谟》:“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诗·小雅·伐木》:“民之失德,乾餱以愆。”《诗·大雅·抑》:“不遐有愆,相在尔室。”《左传·哀公十六年》:“失所为愆。”《论语·季氏》:“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说文》:“愆,过也。”这里用为过失、毛病、罪过之意。

7.恤:(xu序)《易·夬·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书·大诰》:“不印自恤。”《诗·小雅·杕杜》:“斯逝不至,而多为恤。”《诗·大雅·桑柔》:“告而忧恤。”《荀子·非相》:“好其实,不恤其文,是以终身不免埤污庸俗。”《说文·心部》:“恤,忧也。”这里用为发愁、忧虑之意。

8.涉:《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后汉书·仲长统传》:“博涉书记。”这里用为进入,涉猎之意。指阅读学习之意。

9.俛:(fǔ勉)通“勉”。虞集《新昌川重修儒学宣圣庙记》:“诚其道也,不敢不俛焉以尽其力。”这里用为勤勉之意。

10.舍:《书·汤誓》:“舍我穑事。”《诗·小雅·何人斯》:“尔之安行,亦不遑舍。”《左传·昭公九年》:“舍药物可也。”《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礼记·月令》:“耕者少舍。”《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里用为停止之意。

11.苟:《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诗·大雅·抑》:“无易由言,无曰苟矣。”《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荀子·不苟》:“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虽怯儒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韩诗外传》:“不恤乎公道之达义,偷合苟同,以持禄养者,是谓国贼也。”这里用为随便之意。

12.讱:(ren刃)《论语·颜渊》:“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说文》:“讱,顿也。”《广雅》:“讱,难也。”本义为言钝,这里用为说话谨慎之意。

13.芴:(hu户)通“忽”。《庄子·天下》:“芴乎若亡,寂乎若清。”这里用为忽然之意。

14.啧:同“赜”。《荀子·君道》:“斗、斛、敦、概者,所以为啧也。”三国魏薛口等《范氏碑》:“探啧研机,罔深不入。”这里用为事物的幽深、细微处之意。

15.誻:(tà踏)《说文·言部》:“誻,嚃誻也。”《玉篇·言部》:“誻,妄语也。”这里用为七嘴八舌乱说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