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芳:2010年领导干部思想动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4:02:34

  我们党在执政能力上也经历着一个从经验型政党向学习型政党的转型。面对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过去的经验不够了、不管用了,必须学会许多原来不懂的东西


  2010年,领导干部的思想动态显得更加理性、稳健、积极进取。2010年,民生问题凸显,富民力度加强。可以说,2010年,也是领导干部如何大写“民”字的一年。盘点下来,这一年领导干部的思想动态,呈现出如下几个亮点。


  在执政理念上,从强国富民走向富民强国


  强国与富民,本来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富民以强国为前提,强国以富民为目的。中国30多年的高速发展,积累了大量财富,老百姓贫困的帽子基本上被摘掉了。但是近年来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是群众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2009年底,中央财政收入3.5915万亿元人民币,中央所属企业资本和利润总额分别是22万亿元和0.9655万亿元,国家外汇储备约合16.4万亿元,总计42.957万亿元,同年,城乡居民储蓄和企业储蓄分别为26万亿元和21万亿元。政府过度占有社会财富是个危险信号。针对这些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重点解决转变发展方式、追求社会公平、深化体制改革等问题,强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并提出了具体目标和明确要求,如“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国民消费预期”等。这实际上是建立了一种新的国家发展战略,树立了一种新的发展思维和发展理念。在中央精神要求下,各地政府逐步认识到“科学发展是硬道理”,纷纷取消唯GDP考核指标,注重以人为本。从强国富民走向富民强国,不仅仅是词语排序上的差异,而是反映了现阶段执政理念上的进步。


  在执政作风上,从为民执政走向“靠”民执政


  在专制文化传统中,执政从来就是“强力控制”,“民”则是依附于权力,没有独立人格的“臣民”。受这种传统文化影响,一些干部嘴里讲“执政为民”,实际上是“管民”、“治民”,这是因为政务官员由上级任命,政绩由上级考评。以往的习惯作法中,选举采用上级经一定组织考察程序形成候选人名单,然后交由选民选举的方式。这样的选举在很大程度上容易走过场,实质上还是委任制,缺少合法性。近年来,群众满意度纳入官员政绩考核,如湖南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将群众的认可度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主要依据,群众满意度不到80℅的,一律不提拔。这就使得干部的利益与群众的利益紧密相关。利益相关才能血肉相连,建立干部与群众利害相关的机制,使干部的利益前途受制于社会公众,才能恢复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只有通过公开、民主、竞争、择优的机制,形成群众参与、群众选择、群众监督的制度安排,做到“官”由“民”选,“靠”民执政,领导干部才会眼睛向下看,而不是向上看,才能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多向群众学习,多跟群众商量。在此基础上,学习“沈浩精神”才有持久的生命力,更多的沈浩式的好干部才能生长出来、成长起来。


  在执政心理上,从居高临下走向平等博弈、认可妥协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官员是“学而优则仕”,一旦做官便出人头地,高人一等,在心理上有着高高在上、“舍我其谁”的极大优越感,自比“父母官”、“青天大老爷”。受这种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一些官员面对公众利益诉求、制度监督和媒体监督等就显得很不适应,难以接受,认为是挑战政府权威,因而频爆惊人“雷”语,如“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强拆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谁让你直播的”等等。他们还没有认识到,在现代社会里,政府是为公众服务的机构,公众与政府是平等的,甚至政府永远是被公众要求的对象。在西方法治国家流行一种说法:只有挨骂的政府才能变成好政府。特别是在网络化条件下,官员必须适应于网络化生存,做个“透明人”,透明化是现代社会的特征,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越遮掩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探知欲,要消除人们的探知欲,最好的方式就是透明。官员还必须习惯于被监督,被人监督不是坏事,可以规范权力运行,保护干部不出问题、不犯错误。所以官员必须改变以往的强势心理,放下身段,学会倾听,学会谈判,学会回应,学会妥协,学会道歉,做个现代化的管理者。媒体出身的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在微博中说得好:“在互联网时代,官员和百姓台上台下的位置换了个儿,老百姓坐主席台讲自己的苦与忧,官员需要在台下站起来解释政策、表态怎么解决。”如今的官员逐渐对老百姓、对社会有了敬畏感。


  在执政技术上,因势利导,变改革压力为改革动力


  2010年是个改革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发表30周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胡锦涛同志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温家宝总理明确强调,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要加快改革攻坚步伐,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各领域改革,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来自基层要求改革的呼声也很高:县委书记、国土局长等成为高危岗位;群体事件等社会冲突频发;压力维稳面对更大压力。在这种改革压力面前,各方面的改革加大了力度。一是吏治出重拳,2010年10月中纪委、中组部联合下文严查12起买官卖官大案;此前中纪委、中组部、监察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严厉整治干部选拔任用中行贿受贿行为的通知》;还有《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法规颁布实施;干部报告住房专门规定将出台。二是县政改革出经验,江苏睢宁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突破社会治理僵局,尊重民意、选拔干部、规范权力、限权制衡,受到老百姓欢迎。三是全方位改革出新思路。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谈到深圳重启“二次改革”,回答未来30年再干什么时谈到:发展法治环境,以切实保障社会公平与正义,保障按科学发展观要求有效转变发展方式等等。这说明各级决策者已形成改革共识。


  在执政能力上,从经验型政党走向学习型政党


  今年是我们党建党89年,执政61年。在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过程中,我们党在执政能力上也经历着一个从经验型政党向学习型政党的转型。面对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过去的经验不够了、不管用了,必须学会许多原来不懂的东西。去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今年又出台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应该认识到:执政能力就是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能力,首先要通过书本学习,要多读书、读好书,避免思想上的庸俗化。同时,还要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向群众学习,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提高造福一方的能力。面对许多新事物,不懒惰、不守旧、不惧怕,迎难而上,有所作为。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说,过去,我们是“支部建在连队上”,现在则要把“支部建在网络上”。提高学习能力,还要在反思中学习,学习就是修行、修炼,就是知错必改,要善于调整,敢于放弃,坚决摒弃那些过时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如今的很多官员认识到,“强拆”不行了,必须要以人为本。浙江省东阳市等地方实行“民主拆迁”、“和谐拆迁”,给中国式拆迁带来希望。提高学习能力,还要在官民互动中学习,要尊重群众,善待媒体,只有对话才能破除“官话”,才能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才能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提高治理水平。可以预见,随着更多领导干部学习能力的提高,必将使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升。(作者为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