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叫叔梁紇 孔子為啥姓“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1:49:38
父親叫叔梁紇 孔子為啥姓“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8  

孔子祖先姓子,孔子本人自然也姓子。孔子怎麼又姓孔呢?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他叫孔丘,父子二人的名號顯然有著結構性的差異。孔子的名號中,有名有姓,名丘姓孔。叔梁紇的名號中,卻有名無姓;紇是名,故叔梁紇又稱陬人紇;叔梁不是姓,而是字。那麼,孔子為什麼姓孔?

  從文獻記載可知,孔子的列祖列宗中,沒有以孔為姓的,孔姓是從孔子開始的。孔子的祖先不姓孔,姓什麼?姓子。孔子自稱是殷人,其祖先屬於殷遺民。在先秦,商、周兩代,商是子姓,周是姬姓。但在當時,女子稱姓,男子不稱姓。所以,孔子的祖先姓子,但他們的名號中都不冠以子姓。

  孔子祖先姓子,孔子本人自然也姓子,這確定無疑。孔子怎麼又姓孔呢?

  原來,準確地說,孔並不是孔子本人的姓,而是他的氏。古人的姓與氏是分開的,男子不稱姓,稱氏。孔子的孔,最初是氏,後來才變成了姓。

  孔子的孔,作為氏號,也就是孔氏,又是從哪兒來的呢?古文獻中已有明確答案。《孔子家語.本姓解》指出:孔子先祖本是宋國公室成員,傳到孔父嘉時,五世親盡,別為公族,故後以孔為氏焉。《闕里文獻考》卷一也說:孔子先祖從弗父何到孔父嘉, 五世親盡,當別為公族,乃以字為孔氏。這是說,孔子先祖弗父何讓國後,其子孫仍然屬於宋國公室成員,傳了五世,到了孔父嘉的時候,按照宗法制的規定,五世親盡,不能再繼續列入公室,而是應該別立一族。別立一族,必須有個族的名號,於是就取孔父嘉的字作為族的名號。孔氏的孔,是從孔父嘉那兒來的,孔是孔父嘉的字。

  孔氏雖然從孔父嘉開始別立一族,但那時男子的名號,稱氏,稱名,稱字,似乎並無一定之規,所以,孔父嘉以後,孔子的先祖如木金父、祈父、防叔、伯夏、叔梁紇,都不稱氏,其名號中都無孔字。孔氏一系,名號中稱氏的,是從孔子開始,其後固定下來,如孔子的兒子叫孔鯉,孫子叫孔伋,曾孫叫孔白,玄孫叫孔求,等等。後來,氏變成了姓,孔也就由氏變成了姓。

  由於孔子是聖人,也由於孔氏是從孔子開始固定下來,所以戰國中後期孔子的直系子孫皆奉孔子為始祖。據《孔叢子.獨治》篇記載,孔氏後人為祭祀先祖,立有兩座祖廟,一是弗父何之廟,一是孔子之廟。孔子九世孫孔鮒說:他們哭孔氏之別姓於弗父之廟,哭孔氏於夫子之廟。孔鮒所說的 孔氏之別姓,是指孔氏別立一族以來的其他分支,這些分支並不以孔為氏,所以稱別姓;所有孔氏和孔氏之別姓,都奉弗父何為始祖。孔鮒所說的 孔氏,則是指孔子的直系後裔,都以孔為氏,都奉孔子為始祖。

  古代姓與氏有分別嗎?

  今天我們所說的姓氏,拆分開來,或曰姓,或曰氏,以及合而言之曰姓氏,其意義完全一樣,如: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都是一家一族的名稱。然而,在古代卻並非如此,姓與氏是有分別的。

  南宋鄭樵《通志.氏族略序》說:三代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清初顧炎武《日知錄.氏族》進一步指出: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

  古代學者顯然注意到了姓與氏的分別,並且指出,姓與氏的合而為一,是從漢代才開始的。問題在於,漢代以前姓與氏有什麼分別?

  簡單地說,姓大氏小,氏是從姓分化出來的。在古代,一個有著共同血緣關係的宗族,有一個總名;隨著人口的繁衍,這個宗族不斷分裂出一些分支,各個分支又都有自己的別名。這個宗族的總名就是姓,各個分支的別名就是氏。以周人為例,周人是黃帝之後,姬姓;周人滅商後,建立了周朝,接著封建了許多同姓諸侯,如魯、衛、晉、曹、滕等等,這些諸侯都以國為氏;各國諸侯傳至幾代之後,再封立卿大夫,卿大夫或以王父字為氏,或以官為氏,或以封邑為氏,如魯國有展氏、臧氏、東門氏、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等等;以此類推,卿大夫再分置 側室 、 貳宗,如,從季孫氏分立出公父氏,從叔孫氏分立出叔仲氏,從孟孫氏分立出子服氏,等等,這又產生了一些氏。在這個大系統中,姬姓是始終如一的,從天下、諸侯、卿大夫、士一直到庶人,都屬於姬姓;而各個不同層次的分支,則各有各的氏,並且,不同層次的氏之間,還有大宗、小宗的從屬關係。

  可見,在周代,姓與氏截然不同。男子稱氏,是為了表明自己的族屬,讓人一看即知從屬於哪個宗族哪個分支。女子稱姓,則是為了嚴守 同姓不婚 的原則,避免與同姓談婚論嫁的尷尬。(摘自:《問吧3:有關孔子和《論語》的101個趣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