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泓:梅贻琦与清华大学(南方都市报 2008-9-1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5:08:18
梅贻琦与清华大学
日期:[2008年9月14日]  版次:[TM07]  版名:[评论周刊 文化评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0  条
◎范泓知名作家
 
梅贻琦这个名字是与清华大学联系在一起的。这不仅在于他是历任清华大学校长中任职最久的一位,也是奠定“清华校风”成效最卓著的人之一。清华著名校训来自蔡元培,但真正能够将之充分发挥者则是梅贻琦。梅氏说过的那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至今为学界所激赏和推崇。而梅氏一生身体力行,形成办学的特殊风格,“造就清华校史上名家辈出的黄金时代”,被认为是近代华人世界极重要的教育家。
 
从事实看,1949年前后,梅贻琦没有选择留在大陆,而是去了美国。以叶公超的说法,梅氏去美国并不是去做寓公,“而是继续保管清华的基金”,这也是梅氏在当时为“长远的科学计划”所作的一个具体打算。1955年11月,梅贻琦从美国到台湾,筹办清华原子科学院研究所,并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再建台湾的“清华大学”。在当时背景下,这是一项筚路蓝缕的努力,不仅缺少资金,人才更是难得。梅贻琦决定先行招考原子科学研究所研究生,没有考场,就借台北师大的体育馆;没有课舍,先借台大上课。在梅氏看来,这些比盖房子或作宣传更为重要,那些有限的资金要用于“实在的科学发展”。招考第一批研究生时,梅氏打破常规,没有成立所谓“招生委员会”,据其助手赵庚飏回忆,当时“只备便餐在中华路请了命题的台大师大几位教授,记得有台静农、梁实秋、戴运轨、陈可忠、管公度先生”。而新竹校舍建设,梅贻琦一再嘱咐“要简单节省,绝不要华丽辉煌”,其理由依然是“大学的第一要件是大师(良好教师),第二要的是图书仪器,第三则是供应维护研究实验的费用”。梅氏在其任内,办公室从未添置过沙发,只有一张藤椅,卧室、汽车里没有冷气设备。个人生活用品如火柴、茶叶、肥皂等完全自付,“不得报公账”。在那段艰苦创业的日子里,为储备未来的研究人才,梅氏将有培养前途的学生送到海外进修或考察,并先后邀请袁家骝、吴大猷、邓昌黎等人自美来台讲学数周或数月,其目的是要“将原子理论予以常识化与社会化”。后任台湾“清华大学”校长的徐贤修这样说过,“五十年代梅先生以他卓越的远见和敬业的精神,创办清华和平用途的原子科学研究所,多方奔走,罗致物理、化学、核工、数学人才,先期派人受训,完成远东第一座原子炉,以致有今日核能发电的发展,而有关人才的培养,以致有后来理学院的脱颖而出……”
 
注重人才与学术创新,可谓是梅贻琦一生最突显的教育理念。早在1931年,他在清华大学就职演说中,即特别标举“研究学术”和“造就人才”两项要务。在台再建“清华”时,依然强调这两项要务的重要性。1957年正式开始招收本科生。梅贻琦既担任过北京清华大学的校长,也是台湾“清华大学”的创校校长。如果说北京清华大学百年来人才辈出,那么台湾的“清华大学”建校五十年,也培养出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这些想必都与梅氏这位两岸“清华”的承传者的办学理念密切相关。从规模看,台湾的“清华大学”虽远不如北京的清华,却也发展成与北京的清华相同的理工科、文科综合性名牌大学,这实际上是在梅氏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历任台湾“清华大学”校长莫不重视延揽人才与鼓励学术创新的一个必然结果。
 
梅贻琦是一个做事必有准备的人,付之实施后即坚定不移。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在当时荒郊僻壤的新竹重整“清华”,其一生功绩在教育,影响了日后台湾的学术走向,也为台湾社会开创了不断翻新的知识价值。在友人和学生的眼中,梅氏平时沉默寡言,做事则不寡断,“与胡适之先生的光彩照人不同,但许多事往往不知不觉中办了。他任校长三十余年,校风亦受此影响”(沈君山语)。叶公超则说,梅贻琦做人、读书、做事,可用“慢、稳、刚”三个字来形容。“而最令人想念他的,就是他的真诚。处于中国的社会,他不说假话,不说虚伪的话,不恭维人,是很不容易的一桩事。”
 
对于一位教育家来说,梅贻琦重整“清华”旗帜,既体现了自己坚定的教育理念,同时亦彰显其人格的魅力,这样的人在今天显然不多了。
http://epaper.nddaily.com/F/html/2008-09/14/content_5725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