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爷收藏:三国的女人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6:40:17
                                    山爷图书馆                                                                     三国的女人们                                        三国的女人们  

  
  三国是一个伟大的英雄时代,各路好汉怀着一腔热血,从不同的角落里杀出来,在历史舞台上纵横杀伐,给后人留下无限的感慨。因为体质和各方面因素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风流人物,男人居多。

 

  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史,说白了,就是一部男人的专史。和占尽风光的男人相比,人类的另一半——女人,却成了历史的配角,这对广大妇女同胞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即使是在相对不公平的历史竞争中,还是有一大批优秀的女性脱颖而出,成功挤进男人主宰的历史主流舞台,上演演了一幕幕或精彩、或悲壮的历史活剧。

 

  具体到三国来讲,三国(东汉末年)的名女人们从数量上看,并不算太多。不过因为三国时代在历史上的极高知名度,她们的知名度也跟着水涨船高。三国的名女人大致分为两种类型:1、 后宫型(帝王们的女人):卞氏、甄氏、郭女王、甘夫人、糜夫人、吴氏、步氏等。2、 官场型(帝王将相们的女眷、江湖名士):貂蝉、蔡文姬、大小乔、孙尚香、孙鲁班等。

 

  先来讲一讲三国的官场型女人。

 

  在三国的后宫型女人和官场型女人中,无疑官场型的知名度更为响亮。除了孙鲁班(即孙权之女全公主)外,上面提到的五个女人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了许多三国的二三线人物。因为貂蝉这个人物基本属于虚构,所以不讲貂蝉。

下面我们讲讲另外四个三国名女人,首先讲的是蔡文姬。

 

  整个三国(东汉末年)时代的名女人中,唯一能被划进文学家范畴的,只有一代才女蔡文姬。 蔡文姬本名叫蔡琰,字昭姬,晋人为了避晋文帝司马昭的名讳,强行给她改名为文姬。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东汉末年文坛的一代宗师,在士林中的威望极高。蔡文姬姐姐或妹妹的女儿,嫁给了后来的魏朝大将军、“晋景帝”司马师,就是景献皇后羊徽瑜。蔡文姬有个外甥更是不了得——晋朝第一风流名将羊祜,羊徽瑜的弟弟。

 

  因为得到了蔡邕优质的文学基因的熏陶,所以蔡文姬的家学渊源非常深厚。《后汉书.蔡琰传》称她“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是个全面型才女。可以这么讲,东汉有两位在后世极负盛名的才女,前有班昭,后有蔡琰。

 

  有句老话说的好:自古红颜多薄命,其实将这句话换成“自古才女多薄命”,也是一样可以讲通的。那些历史上有名的才女,比如班昭、左芬、谢道韫、徐惠、关盼盼、萧观音、李清照、朱淑真、秦淮八艳、贺双卿莫不如是,当然也包括蔡文姬。

 

  蔡文姬的感情历程非常坎坷,也非常复杂,下面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蔡文姬的第一任丈夫是河东人卫仲道,这个卫仲道于史无名,蔡文姬嫁给他后不久,卫仲道就去世了,没有留下孩子。

 

  丧夫的蔡文姬暂时还没有找到感情的归宿,后来天下大乱,蔡文姬生活的地点非常靠近匈奴,在兴平年间(公元194--195年),蔡文姬被匈奴人俘获,被强行带回匈奴。

 

  史书上没有记载蔡文姬的容貌如何,但以蔡文姬的绝世文才,长相应该是非常美丽的。蔡文姬被南匈奴的左贤王看上了,强行霸占了蔡文姬,孤苦伶仃的蔡文姬无路可逃,只好违心的留在了匈奴,这一留,就是十二年。

 

  这个南匈奴左贤王,从历史记载来看,很有可能是刘豹。说到刘豹,在历史上没什么名气,但他有个大名鼎鼎的儿子——开创五胡时代的前赵(汉)光文皇帝刘渊。

 

  刘豹在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前一年(公元279年)去世,距离他纳蔡文姬那年已经过了八十五年!如果刘豹纳蔡文姬属实的话,那刘豹非常的高寿。男生一般来说在十三、四岁就有了性能力,而这一年的蔡文姬,大约为十八、九岁。

 

  蔡文姬和刘豹的夫妻感情一直若有若无,至少蔡文姬在匈奴过的并不快乐,但在匈奴的十二年里,蔡文姬却给刘豹生了两个儿子。说到蔡文姬,很自然想到在历史上另外一个和蔡文姬人生轨迹极为相似的女人——宋高宗赵构的生母韦贤妃。

 

  公元1127年,女真铁骑踏破东京汴梁城,将包括韦氏在内的宋朝后妃掠到北方。韦氏被金国皇族完颜宗贤(即盖天大王)看上,生了两个儿子。后来宋金议和,孝顺的赵构想方设法把母亲从女真人手上赎了回来,尊为皇太后,安然渡过了后半生。

 

  如果说赵构是韦氏人生中的“贵人”的话,那蔡文姬的生命中同样有一个“贵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曹操。曹操和蔡文姬的父亲蔡邕私交很好,从年龄上看,蔡邕比曹操大二十三岁,应该不是朋友辈的交情,可能是曹操和蔡邕有过师生之谊。

 

  曹操重金赎回蔡文姬的时间,应该在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或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尤其是公元206年,曹操消灭了河北袁氏军事集团,曹操的势力达到了极盛。

 

  曹操和刘豹做的这笔交易,肯定会让刘豹心里非常不爽。只是曹操的实力非常的强大,小胳膊拧不过粗大腿,刘豹只好不情不愿的放蔡文姬南下,但蔡文姬在匈奴生的两个儿子必须留下来。

 

  蔡文姬是个至情至性的奇女子,虽然曹操重金赎她,让蔡文姬感动的泪流满面,毕竟她可以回到魂牵梦绕的中原故土。但那两个带有匈奴血统的儿子却是她的亲生骨肉,无论她委身于刘豹是否情愿,毕竟女人的心都是肉长的,骨肉分离时刻,让蔡文姬痛断肝肠。在回到中原后,蔡文姬满怀悲情的写下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绝世之作——《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在汉乐府诗中的地位,就相当于《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宋词中的地位、《三国演义》在小说中的地位,影响非常巨大,地位极为崇高。这首诗之所以称为《十八拍》,是因为分成了十八个小段,每一段为一拍,故名。

 

  《胡笳十八拍》是一首蔡文姬的人生自叙诗,蔡文姬用文学的手法,戚戚哀哀的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在汉地被掳到匈奴,在匈奴如何生活,最后又如何回到中原的故事。

 

  这首充满血泪和悲伤的千古绝唱,最感人之处就是蔡文姬用的是写实手法,虽有一定的艺术夸张,但事件本身是真实的。真实的艺术,是最容易感动人的。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点王安石版的《胡笳十八拍》就说“浑然天成,绝无痕迹。如蔡文姬肝腑间流出。”

 

  最能反应蔡文姬与两个儿子生死诀别时的痛苦心态的是第十三拍:“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汉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儿号兮谁得知?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蔡文姬丝毫不留恋匈奴的异域生活,但她无论如何也舍不下两个亲生骨肉,这种彻入骨髓的痛,外人很难体会。也因为如此,蔡文姬回到中原后,异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自由,从新开始一段感情,最痛苦的是往事并不如烟,在梦里依稀出现,欲说还休,奈何?

 

  蔡文姬回到中原后,曹操做了一回撮合山,将蔡文姬介绍给了她的同乡董祀。曹丞相介绍来的一位绝代才女,单身的董祀岂能拂了曹丞相的美意,曹操满面春风的做了一回蔡文姬的娘家大哥,“重嫁于祀”。

 

  曹操和蔡文姬这段超然男女情爱之外的感情,实在让人羡煞。论年龄,蔡文姬比曹操小二十多岁,当是晚辈,但他们却行同兄妹。换句肉麻的说法,蔡文姬应该是曹操的红颜知己,也许是曹操一生中唯一的红颜知己。

 

  曹操与蔡文姬之间,有段文学佳话,就是曹操恳请蔡文姬将已经散佚的蔡邕的四千多篇文章靠记忆整理出来。因为连年战乱,文坛宗师蔡邕的文章多所亡佚,是蔡文姬靠着自己强大的记忆力,勉强抄下了四百多篇。虽然数量只是总量的十分之一,但这已经是对蔡文姬对后世文坛做出的巨大贡献了,也足以告慰亡父蔡邕的在天之灵了 

 

 

 


  讲完了蔡文姬,接下来我们讲一讲三国时代的另外两位知名大美女,一个是孙策的老婆,一个是周瑜的老婆,就是我们熟知的大乔和小乔。大小乔在《三国志》里难觅芳踪,却在《三国演义.赤壁之战》里大出风头。

  在《诸葛亮智激周瑜》那一章里,诸葛亮为了说服周瑜起兵抗曹,背诵了一段曹操次子曹植写的《铜雀台赋》,其中有两句:“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兮之与共!”

 

  诸葛亮明知道大小乔是孙策和周瑜的老婆,有意刺激周瑜,结果把周瑜惹毛了,红头胀脸的要和曹操玩命,男人谁愿意被人扣上一顶绿帽子。其实罗贯中在篡改曹植的名句,曹植的原文是“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罗贯中为了丑化曹操,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曹操倾其精锐之兵讨伐孙权是因为曹操想得到大小乔,这个观点实际上并不是罗贯中提出来的,至少在唐朝就有了类似观点。晚唐风流才子杜牧写过一首名诗《赤壁》:“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就把周瑜抗曹的原因归纳成了要保护老婆和大姨子。

 

  把大小乔说成赤壁之战的主因非常可笑,但大小乔却是当时公认的天下绝色,极品女人。其实大小乔并不姓乔,而是姓桥,《三国志.周瑜传》记载了孙策和周瑜娶大小乔的过程:“(瑜)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当然还有种观点认为,乔姓与桥姓在汉朝的时候其实是一个姓氏,“乔”字与“桥”字是同字异写,这也有可能。

 

  不过心高气傲的孙策似乎有些小瞧自己的岳父“桥公”,在《三国志》周瑜本传的后面,裴松之还附录了《江表传》的一句史料:(孙)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为作婿,亦足为欢。”

 

  罗贯中在写刘备去东吴相亲时,大小乔的父亲乔国老为刘备娶得美人归(即孙尚香,后面谈到)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个乔国老,与史无征,如果以桥姓论,东汉末年最有名的桥姓人物是大名士、太尉桥玄。

 

  桥玄是二桥生父的可能性极小,桥玄死于光和七年(公元183年),寿七十一岁。孙策、周瑜娶大小桥的时间应该在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灭张勋之后,这时的大小桥年龄上限当在二十岁左右,也就是说桥玄当在六十余岁生下大小桥。

 

  六十多岁生子并不稀罕,刘彻六十四岁生下刘弗陵,孙权六十二岁生下孙亮。不过如果大小桥真是桥玄的女儿,史书不会不留下记载。桥玄在东汉末年士林中的地位非常崇高,孙策和周瑜如果真是桥玄的女婿,那脸上可不是一般的光彩。

 

  《三国志》只是提到了大小桥是“桥公”之女,“公”在当时是尊称,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是不会被受如此尊敬的。也许这个“桥公”是桥玄的什么亲戚,或者是当地有头有脸的名士,这也不一定。

 

  这位桥公也许并不知道自己的两个绝色女儿的人生路是如何走过来的,但大小桥能嫁给当时江东的两大美男军帅孙策和周瑜,绝没辱没她们的家世。所谓美人配英雄,孙策、周瑜与大小桥的结合,可以说是绝配。

 

  他们四个人中,任何一个人换了配偶,都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也许这就是前生注定的缘份。缘份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确实存在。民国绝世才子徐志摩在《致梁启超》文中写的好:“我将于茫茫人海之中,访我惟一灵魂伴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是而已。”

 

  在三国各类名女中,大小乔的知名度是极响亮的,特别是小乔,比三国许多二线人物的名气都大。其实这类现象并不少见,最典型的就是《水浒传》,梁山上的那帮好汉,除了少数一线人物外,大多数都是跑龙套的,这些人的名气远不如武松的风流嫂子,甚至是他嫂子的姘头--那个西门大官人。

  可惜的是,在权威史料上极难寻觅到大小桥的芳踪,她们的人生是怎么度过的,有哪些快乐与忧伤,后人全无从知晓。甚至是孙策和周瑜的儿女们是不是大小桥生的,都不清不楚,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相比大小桥,东吴另外一位名女相对就比较幸运了,在历史上多露了几把美丽的小脸。这个女人论知名度绝不在小桥之下,而且她还是大桥的小姑子,她就是三国头号刁蛮公主——孙尚香。孙尚香这个名字实际上也是后人附会出来的,这位刁蛮公主的芳名是什么,今已无考。

 

  在大小乔一样,孙尚香的名气同样是被罗贯中给捧出来的,在《三国演义》那华丽丽的名段《甘露寺》中,孙尚香出尽了风头。不过客观来说,罗贯中对孙尚香的描写,基本上是按照史料来写的,没有太大的发挥,但这样的孙尚香已经足够惊艳了。

 

  如果说蔡文姬是(东汉末年)三国的头号才女,那孙尚香就是(东汉末年)三国的头号打女,标准的巾帼不让须眉的形象。说来好笑的是,有关孙尚香的权威史料,不是出自《三国志.吴书》,而是意外的出现了《三国志.蜀书.法正传》里,还有一部分散落在《蜀书.赵云传》中。

 

  孙尚香是孙权同父异母的妹妹,在东吴政权实际上处在半独立的情况下来看,孙尚香是有实无名的东吴公主,地位非常尊贵。孙尚香与一般的贵族女子温婉内秀不同,她更像是一个假小子,为人行事有男人之风。

 

  史称孙尚香“才捷刚猛”,一个女孩子的气质被称为“刚猛”,可以想见孙尚香的勇悍。所谓东吴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孙尚香这名太温婉,不符合她的刚猛气质,不如改名孙尚武。

 

  不过孙尚香毕竟是个女孩子,在一般情况下,女孩子长大了,都是要嫁人的。孙尚香的地位决定了她的婚姻必然是带有某种政治性的,这是古代贵族女子难以抗拒的命运安排,为了家族的最高利益,她们往往都要牺牲个人的幸福。

 

  孙权一直是把妹妹当成自己的政治筹码来看的,他要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买家,将妹妹卖个好价钱。在公元209年,孙权为了拉拢实力日益见强的刘备,决定利用妹妹作诱饵,固定和刘备的战略同盟关系,将孙尚香嫁给了刘备。

 

  在这场政治婚姻中,刘备是彻底的输家,孙权才是赢家。孙尚香平时喜欢习武,身边养着一支百余人编制的娘子军,孙尚香和刘备缠绵的时候,这些娘子军都要仗剑侍立两旁,刘备每次都要提心吊胆,生怕孙尚香一时犯浑,割了自己的脑袋。

 

  政治婚姻有一个天然的缺陷,就是家族利益高于夫妻感情。孙尚香即使和刘备的夫妻感情培养出来了,毕竟还是孙权的妹妹,她在刘备身边,更多的是代表东吴集团的利益。孙权把妹妹安插在刘备身边,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炸了,到时粉身碎骨的只能是刘备。

 

  孙尚香刁蛮公主的脾气,并没有因为嫁给刘备这个老滑头而有所改变,孙尚香来到荆州后,依然是骄横跋扈,不可一世。做为孙尚香的陪嫁,孙权调拨过来护卫孙尚香的江东兵,“纵横不法”,搞的荆州鸡飞狗跳,一地鸡毛。

 

  刘备和孙尚香表面上是夫妻,同床共寝,但心里根本信不过孙权的妹妹,“(刘备)内虑孙夫人兴变于肘腋之下”。为了防止孙尚香对自己下黑手,刘备选派赵云做自己的贴身保镖。这样把对方当贼一样防着的婚姻,对刘备和孙尚香来说,都是一种感情折磨。  对于孙尚香婚姻的不幸福,孙权已经感觉出来了。当然以孙权刻薄的为人,他估计不会怜惜妹妹的不幸,而只是叹惜自己并没有利用妹妹在刘备那里得到好处。既然妹妹这张政治牌打不下去了,那再让妹妹留在荆州就没什么意义了,不如把妹妹接回来,另寻买家。

 

  孙权接孙尚香回吴的时间,是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这一年刘备发兵西上,去窃取刘璋控制下的益州。孙权觉得机会来了,就派心腹窜至荆州,悄悄的接回孙尚香,同时顺走了刘备唯一的儿子阿斗。
  
  决定带阿斗回吴的孙尚香本人,可能是她和阿斗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舍不得阿斗。但她却没有意识到带走阿斗,对刘备来说意味着什么!幸亏留守荆州的张飞和赵云反应奇快,在长江中截住了孙尚香的船,强行夺下了阿斗。《三国演义》中那出精彩的《截江夺斗》,并不是罗贯中的艺术虚构,而是实有其事。

 

  不过在晋人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中,却对孙尚香回吴给出了另外一种解释。在这个版本中,孙尚香回吴并不是孙权的主意,而是因为孙尚香为人过于嚣张跋扈,法正劝刘备将孙尚香给休了,赶回了东吴娘家,但《华阳国志》并没有提孙尚香回吴是否带着阿斗。

 

  其实不管哪一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孙尚香和刘备的婚姻已经彻底破裂是不争的事实。而二人的婚姻实际上只维持了两年的时间,聚少离多,再加上孙权的因素。二人的关系与其说孙尚香是刘备的夫人,不如说孙尚香是孙权派到刘备身边的卧底,感情破裂是迟早的事情。

 

  由于史料不全,不知道孙尚香回到东吴后的人生轨迹是什么样的,是否再嫁?是否快乐?不过关于孙尚香的人生结局,倒有个非常著名的“投江殉夫说”。 说是公元222年,刘备伐吴,兵败夷陵之后,江东有谣言称刘备死于乱军之中。寡居的孙尚香听到噩耗后,素服来到江边,面对夷陵的方向失声痛哭,最后跳江自尽,到地下追寻丈夫去了。

  这种说法不知从何而来,但如果孙尚香真的投江自尽,反而是一个最接近完美的结局。这样最符合孙尚香平时刚烈的气质,女人慷慨刚烈,那是非常震撼人心的。这种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呢?只有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