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母情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7:23:51

恋母情结

目录[隐藏]

概述
来源
起源
名称来历
本质
形式
典故
影响
  • 网友点评
  • 案例
    1. 又一个母亲般的恋人
    2. 他的热情受挫
    3. 对母亲恋人的考察
    4. 前夫家的小情敌


  

[编辑本段]概述

  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中文翻译为“伊谛普斯情结”、“俄底浦斯情结”、“伊底庇斯情结”。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冲动力为核心的一种欲望。通俗地讲是指男性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无论到什么年纪,都总是服从和依恋母亲,在心理上还没有断乳。所谓“情结“是指情感上的一种包袱(人称mama boy).

[编辑本段]来源

  恋母情结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传说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受到神谕警告:如果他让新生儿长大,他的王位与生命就会发生危险。于是他让猎人把儿子带走并杀死。但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只将婴儿丢弃。丢弃的婴儿被一个农民发现并送给其主人养大。多年以后,拉伊俄斯去朝圣,路遇一个青年并发生争执,他被青年杀死。这位青年就是俄底浦斯。俄底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被比斯人民推举为王,并娶了王后伊俄卡斯特。后来底比斯发生瘟疫和饥荒,人们请教了神谕,才知道俄底浦斯杀父娶母的罪行。俄底浦斯挖了双眼,离开底比斯,四处漂流。

[编辑本段]起源

  弗洛伊德在神经症患者身上发现,对父母一方的强烈妒忌反映能够产生足够的破坏力。这种破坏力能产生恐惧,并因此对人格的形成和人际关系产生永久性的困扰和影响。由于时常在神经症患者身上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因此弗洛伊德假定这样的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弗洛伊德不仅假定俄狄浦斯情结是神经症的核心,而且试图在此基础上来解释其他文化中的复杂现象。  弗洛伊德1913年的《图腾与禁忌》一书中提出,男孩早期的性追求对象是其母亲,他总想占据父亲的位置,与自己的父亲争夺母亲的爱情。也就是恋母情结。弗洛伊德认为恋母情结是个人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并用来解释文化与社会的起源。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父亲拥有对其姐妹和女儿独占的性权利。于是儿子进行反抗,杀掉父亲并吃掉。由于感到罪孽深重,儿子压抑了对母亲、姐妹和他的女儿的性欲。乱伦禁忌和族外婚就是这样产生的。  弗洛伊德的这一普遍性结论遭到多方怀疑,几乎所有的人类学家都不能认同,因为没有任何证据来支持它。也有个别的学者认为(盖扎·罗海姆),紧张心理产生于恋母情结家庭状况。在这种家庭中,儿子对其父亲反抗并不得不抑制对母亲的乱伦欲求,这种情况在所有社会都有发现,是乱伦禁忌和族外婚产生的文化根源。按照他的说法,任何否认此事的人类学家都是在抑制自己的恋母情结。但是有学者的研究认为,这种情况在母系社会是不会发生的。  本来厄勒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是形容恋父情结,不过后来大多引用俄狄浦斯情结描述恋母/父两种心理。

[编辑本段]名称来历

  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也译作“俄狄浦斯情结”或“伊底帕斯情结”),是指儿子亲母反父的复合情结。它是弗洛伊德主张的一种观点。这一名称来自希腊神话王子俄狄浦斯(Oedipus)的故事。俄狄浦斯违反意愿,无意中杀父娶了母亲。

[编辑本段]本质

  恋母情结的本质是相似和互补。以男孩为例,他与父亲同性,所以相似,而相似引起认同,使男孩以父亲为榜样,向父亲学习,模仿父亲,把父亲的心理特点和品质吸纳进来,成为自己的心理特征的一部分。男孩与母亲不同性,两性可以互补,取长补短,相依为命,这就是恋爱或对象爱。于是,男孩与自己的父母形成了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可以用“恋母仿父”来概括。恋母和仿父常常相互促进。父亲爱母亲,而男孩模仿父亲,他就会越来越爱母亲;母亲爱父亲,男孩为了获得母亲的欢心,必须让自己越来越像父亲。  恋母情结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最早发生的人际关系,长大以后的各种人际关系都不同程度地受恋母情结的影响。可以说,后来的各种人际关系都是恋母情结的变形。我们把恋母情结及其变化进行编码,3-6岁出现的恋母情结是第一恋母情结,进入青春期后出现了第二恋母情结第二恋母情结的对象不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而是父母的替代者,即家庭之外的两位长者,可以是父母的朋友,也可以是自己的老师、历史上的名人或当红的明星。相似作用表现为与一位替代父母认同,模仿他,学习他,崇拜他;互补作用表现为爱上一位年纪比自己大许多的异性,这种现象叫做“牛犊之恋”。  这个时期的孩子喜欢编造“身世幻想”,其特点是想象自己不是现在的父母所生,而是从小被领养的,“亲生”父母比现在的父母要高贵得多。身世幻想与英雄神话关系密切。于是告别养父母,踏上寻找亲生父母的征途,经过一番艰难险阻终于找到了亲生父母。不难看出,身世幻想和英雄神话实际上是第二恋母情结的反映,只是亲生父母被换成了养父母,而父母的替代者被换成了“亲生”父母。摆脱父母,为自己寻找父母的替代者是青春期的普遍心理。这种心理如果过分强烈,就会被导致“非血统妄想”,既毫无根据地认定自己不是现在的父母所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恋母情结的对象渐渐年轻化,终于被同龄人所取代。此时,相似作用表现为与同性的同龄人形成友谊,互补作用表现为与同龄异性相爱。真正意义上的友情和爱情产生了。这就是第三恋母情结。为什么恋母情结的对象会越来越年轻呢?这是因为,恋母情结的对象虽然来源于父母,但又不是现实的父母,而是父母的意象。心中的意象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老,因此,个体在长大,而父母意象不长大。相对于个人的年龄,父母意象越来越年轻,恋母情结的对象也越来越年轻。

[编辑本段]形式

  第一恋母情结的相似作用表现为仿父和杀父两种相反的形式,第三恋母情结的相似作用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合作,一种是对抗。开始的时候,合作和对抗分别指向不同的人,即与某些人合作而与另一些人对抗,把他人分为朋友和敌人,爱憎分明,美其名曰“忠诚”。互补作用也是如此,分为精神恋爱和性两种形式。分别指向不同的异性,把女人分为女神和妓女,把男人分为君子和色狼。随着人格的不断成熟,许多人都能够把敌和友统一起来,人际关系中既有合作又有对抗和竞争,同时也能够把爱和性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一辈子也完成不了这种统一。  第三恋母情结有两种特殊形式,分别称为“安提戈涅情结”和“该隐情结”。安提戈涅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她深爱自己的哥哥波吕尼刻斯,哥哥死后,她不顾禁令埋葬了他的尸首,因此被活活地砌在陵墓中自杀而死。该隐是亚当和夏娃的儿子,因为嫉妒而杀死了自己的兄弟亚伯。兄妹乱伦的主题见于许多神话故事,如中国的伏羲和女娲、埃及的奥西里斯和伊西斯、希腊的宙斯和赫拉。据说,埃及和日本的王室为了维持血统的纯洁而实行兄弟姐妹通婚。这种血缘婚姻是王室的特权,在民间是被禁止的。同胞相残的主题也到处可见,除了希伯来的该隐和亚伯,还有中国的象和舜、埃及的塞特和奥西里斯。另外,宫廷政变也总是伴随着同胞相残。 等待自己结了婚有了孩子,父母意象就被孩子取代了,恋母仿父变成了“恋女仿子”,这就是第四恋母情结。恋女情结也称“李尔王情结”。父亲偏爱女儿,母亲偏爱儿子,是普遍现象。“仿子”颠倒一下,变成了“子仿”,表现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自己的标准教育子女,让子女成为自己这样的人或自己理想中的人。不难看出,第四恋母情结与第一恋母情结是相呼应的。儿子恋母仿父,而母亲恋子,父亲为儿子做示范,希望儿子模仿自己。  跟第一恋母情结一样,第四恋母情结开始的时候,也是纯洁无瑕的,到了后期便掺杂进了性和暴力的成份。此时,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面对亭亭玉立的女儿,做父亲的将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而身强力壮的儿子不再对父亲唯唯诺诺,父子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小摩擦。对母亲来说,情况也是如此,女儿成了对手,儿子则成了诱惑。于是,第四恋母情结受到压抑,进入第五恋母情结。  随着第四恋母情结的退场,子女之外的年轻人取代了亲生儿女。子女之外的年轻人范围很广,除了亲生子女都行。有些老人钟爱学生,有些老人喜欢认干儿子,有些老人爱人家的孩子胜过自己的孩子。还有一些老人溺爱孙子,经常为了孙子而跟儿子闹矛盾,也是第五恋母情结的表现,因为孙子也是“子女之外的年轻人”。

[编辑本段]典故

  春秋战国时期流传着一段传奇故事,叫做“赵氏孤儿”,说的是赵家被人所害,遭到灭门之灾,一对仆人为救赵家遗孤,把自己的儿子与赵家的孩子换了包。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儿子,救下了赵氏孤儿。这种“舍子救人”的行为其实就是第五恋母情结的表现。在“沉香救母”的神话中也有类似的情节:沉香杀了人,他的后妈王氏为了救他而让自己的儿子去抵命。

[编辑本段]影响

  许多人否认恋母情结的存在,因为他们没有发现自己有恋母情结。按弗洛伊德的说法,这是压抑的结果,没有发现不能作为不存在的依据。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虽然同意欧洲人有恋母情结,但不承认恋母情结的普遍性,原因是太平洋诸岛上的原始人没有恋母情结。这个结论是他在深入调查了原始人的生活以后得出的。他发现,在某些母系部落中,儿子从来不会与父亲发生矛盾,他们永远是好朋友,“杀父”的念头决不会发生。同时,他还发现,男孩对舅舅却是既敬又恨。显然,马林诺夫斯基误解了恋母情结。恋母情结中的父母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而是心理上的父母。如果一个小孩一出生就被人领养了,他的恋母情结不可能指向亲生父母,只能指向养父母。在母系社会里,父亲是族外人,在家里没有任何地位,倒是舅舅在母亲的家里行使男主任的权力。家中的男主人就是心理上的父亲。男孩恋母仿舅、亲母疏舅或杀舅娶母,正是母系社会的恋母情结的表现。中国作为文明古国,进入父系社会的时间一定是非常早的。但是,母系社会的残余影响迄今为止仍然存在。例如,虽然舅舅是外姓人,但舅甥关系一般都比较密切,兄弟分家都要请舅舅来主持公道。中国人的恋母情结完全有可能表现为“恋母仿舅”。在“沉香救母”的神话中,沉香“抗舅救母”其实就是“杀舅娶母”的一种变形。由此可见,恋母情结是一种普遍现象。  有恋母情结的男性在和妻子的关系上往往不融洽,男性有恋母情结的,听到妻子说母亲的坏话,会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甚至自己也有种莫名其妙的罪恶感。为此,会常与妻子怄气,夫妻关系的裂痕会越来越大,最后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一半原因是男性本身不好,一半是男性的母亲不好,做母亲的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谈举止影响了儿子和妻子的关系。  有恋母情结的男性,很可能是一个没有主见,缺乏进取精神的男性,因为这种男人非常害怕失去母亲的爱,所以一直是窥测着母亲的脸色,抑制自己的主张,专门为了讨好母亲的满意而生活着的,由于过于依附母亲,其思维方式和言谈举止都容易女性化。带着这种生活态度进入社会,也是一个懦弱的人,没有别人的指令,就不能行动,缺乏自主意识,精神容易慢性萎缩。  有恋母情结的男性,习惯于单方面获得,不懂得自己应主动地去为他人服务。有一个小伙子,到医院探望母亲时不但没给母亲带一点东西,反而竟把别人给母亲带去的点心和水果给吃光了,然后就倒在母亲的病床上呼噜呼噜地睡起觉来。在他心里,接受母亲的爱就等于爱母亲了。  要克服恋母情结,首先要改变对母亲的态度,即不把母亲作为依存和撒娇的对象,而是作为被照顾的对象,不是让母亲听自己诉苦,而是听母亲的诉苦;不是向母亲要零花钱,而是高兴地把自己的钱送给母亲花。总是被别人体贴、宽容,就永远长不大。  男子成年之后,如果有上述情绪和行为,都属于恋母情结,在心理上应努力克服。

[编辑本段]网友点评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表现,发生了就不要可意的去改变什么,最好的方法,找到母亲告诉她,“我爱你”这样心理没有结了,不管怎样,等到自己长大了些就会遇到真正吸引你的女孩,到时候你才知道什么是爱,爱母亲,和爱女友的感觉不一样的,这样恋母情结就解开了.  另一种解释:恋母情结 —— 男性因从小母爱缺失(一般在童年或幼年)而形成的一种情结。有恋母情结的男子成年后,内心仍怀有对母性关爱的强烈需求和极度依恋。表现为疯狂的追求很多异性,但并非出于真正的爱情,而仅仅出于对母性的渴望,并在得到异性后很快对这个异性失去兴趣,随即抛弃。但对于异性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止。而在他内心深处真正爱的人,却是自己的母亲或是记忆中一个与母亲最相似的人。

[编辑本段]案例

  恋母情结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严格意义上说,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一些。而本文所揭示的案例,则完整地反映了一个有着严重恋母情结的男人,如何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摆脱情感困境的经历,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示。 邵华是到我这里来学习心理咨询的,他是个人见人爱的小伙子,又潇洒又有才华,可是他对自己的爱情似乎并不着急,公开追求他甚至表示和他试婚的人有不少,但都被邵华一一回绝了,理由都是说他还小。可是他已经24岁了。  我不相信他的托词,在我的努力下,他终于对我说出了实情。  在大学二年级的一次联欢会上,系里新来的女辅导员,主动找他跳了一支华尔兹舞,又一道唱了一支歌。那辅导员比他大6岁,已经是很成熟的女人,丈夫出国,有个女儿在身边,据说她也是这所大学的毕业生。自从俩人认识后,他们便开始频繁地接触。不久他们便成了学校里师生议论的焦点。议论归议论,可没有人会干涉这种事,他们也就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同居,直到有一天那女人不辞而别。  邵华在叙述这段经历时,不止一次落泪,看得出,他仍深深地恋着她。他说,她有一颗母亲般的心,对他的照顾和体贴使他觉得自己不枉来世上一回,更不枉做一个男人。她的消失在他心里会形成永远的遗憾,但他丝毫也不恨她怨她。  从那以后,他心里只有一个期盼:有一天她又再来到我身边。可是她一直,杳无音信,于是他下定决心,为她守节。在描述他的决心时,邵华说一个追求他的女孩,偷偷藏进他的屋里,夜里一丝不挂地钻进他的被窝,他也不为所动,硬是逼着女孩穿好衣服,用自行车把她送回家去。  他还常对我提起他妈妈,他妈妈年轻漂亮,他为自己的妈妈自豪,而他妈妈也以他为傲,他们的关系也非常亲密。  看来邵华的恋母情结是显而易见的。邵华不反对我的分析,但他十分认真地说,他和母亲是绝对的亲情加友情,不可能出现所谓乱伦的感情。他问我为什么有的恋母的人会发生乱伦的事,而有的却能够遵守伦理,永不犯界?我认为可能是在成长中受社会意识影响,及时地完成了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必有的乱伦栅栏,这样,恋母情结受到了强烈的压抑,最终只好退归到潜意识中去。虽然他不会对母亲产生性爱意识,但他在所有涉及两性交往,特别是对爱情的选择时,总不免受恋母情结的影响和指挥,去寻找近似母亲的恋人。

又一个母亲般的恋人

  今年初他来诊所的第一条消息就是他恋爱了。邵华在谈到这次奇遇时,心情十分激动,连眉梢都在颤抖。  他说:五天前他在同学的认识了甄红,现年30岁,大学毕业,外企经理助理,有个儿子已3岁。  她是个眉清目秀的女人,修长的身段,一件锦缎旗袍,显露出少妇特有的丰润和性感,她一笑一个酒窝,很懂礼仪又很健谈。邵华一下子就被她吸引住了,只顾找话题与甄红说话。到婚礼结束时,他对甄红说:走吧,我送你回家。  甄红心里也觉得这男子很有意思,便说:咱们走着回去吧,我家离这不远。  他俩信步走着,从四公里长的和平路这头走到那头,邵华不知道她家在哪里,甄红好像也忘掉了家门  夜,静悄悄地,只有劝业场的几盏霓虹灯闪烁着。她俩携手走进夜总会,占了一间OK间,要了两杯咖啡,继续聊下去,直到天明。  邵华讲了自己过去那段感情经历,并且着重谈了对甄红一见钟情的欢快心情,她正是他所要寻找的理想中的女人,不管她的现状如何,他都对她倾心。  甄红被邵华突如其来的激情弄得不知所措,但她明白这男孩子不是一时冲动,她能理解由于他那段感情经历所造成的印痕,甄红也毫无保留地对邵华讲了个人的生活遭遇。  原来甄红大学毕业后,很快就和自己的同班同学结了婚,刚开始过得还算美满。但自从先生下海经商后,他就有了外遇,甄红无可奈何,只好待孩子生下后,提出了离婚,孩子也归了男方,但她保留了探视儿子的权利,每月可以领儿子生活两天,以维持母子感情。  由于对婚姻伤透了心,甄红决定出国发展,在巧遇邵华时,她正在等待去加拿大的移民签证。她对邵华不无遗憾地说:晚了,说是有缘实无缘。因为至多再有一个月,她就会离开中国。但对邵华的真情也不好谢绝,最后只答应他做个朋友,如果真是有缘,就会拿不到签证。  第三天他们再次见面时,已经没有一点生疏感。邵华经过一天的苦思,决定对甄红敞开心扉做一次彻底表白,他说他不能失去一个再失去一个。他无法阻止她不出国,但他表示一定要等她回来,哪怕三年五载。在这期间他放弃工作去读研,以备她不归时他好去国外找她。邵华反复强调,是甄红激起了他的爱,她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女人。他恳求甄红答应他的爱,不管她的年龄和婚姻背景如何,他都要娶她为妻  甄红对邵华的表态,虽十分感动,但仍持一种保留态度,因为再过十天半月签证就下来了,所以她只好说:你有决心就等我三年,待我拿到绿卡,就回来找你。我可以信守诺言,但不要求你的任何承诺。

他的热情受挫

  听完邵华的叙述后,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行。  我的理由很普通:女人大男人6岁之多,再过十年,她已半老徐娘,而他风华正茂。何况她是已婚的,且有一个儿子。再则,她即将出国,一去三年,国外的社会环境不同于国内,一个女人为了生存,不可能仅靠自身一人,势必要依靠男人的帮助。因此,任何承诺都不堪现实一击。与其痛苦地等待,不如快速斩断尚未稳固的情缘!  邵华冷不防被我一瓢凉水泼得半晌无言。随后嘟囔着:我还以为陈老师会对我这不寻常的爱支持呢,谁知也是个半封建的老头!  我对非常规婚姻感兴趣,不等于我支持,我的兴趣在于当事者的心理状态和对他们的背景分析。比如我对你的恋母情结感兴趣,不等于同意你娶个母亲。  那我该怎样摆脱恋母情结的束缚呢?邵华知道,情结是难以打开的,因此才故意为难我。  这很容易,何必找个实际年龄大的女人,只要找个性格上颇具母性的同龄人,不就可以了吗?恋母不是年龄的问题,而是情爱的施舍方式问题。再说,你也保不准将来会变心,那样对人家也不公平,难道让她再遭受第二次抛弃?  在当晚的电话联系中,邵华只好明确地向甄红表示,只做朋友吧,如果她能在3年后回来,大家都感到对方好,再考虑下一步的发展问题。甄红答应了。为了不去干扰她出国的准备,邵华决定不再约她见面。  常言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句话不折不扣地应在邵华身上。自从决定和甄红中断交往之后,邵华宛如热锅上的蚂蚁,一种难以遏制的焦虑情绪,使他无法工作和学习。翌日,他对我说,又出现了以前情人不辞而别时的那种灰心沮丧的心情,感到前途渺茫,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像这种失恋焦虑是常见的,我建议他吃点少量的安定剂,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个星期就可以渡过这危机。他无可奈何地走了。

对母亲恋人的考察

  邵华和甄红闪电般的爱恋,使我对甄红产生了兴趣,便约了她见面谈谈。  其实甄红不像邵华说的那么漂亮动人,但不失为一个漂亮的女子,她很善谈,坦率大方,可以说是个通情达理的知识分子。  在谈到她对邵华的态度时,她表示邵华比较单纯热情,和这种男孩交往自己不必担心吃亏上当。可随着感情的发展,她意识到邵华不是玩闹而是真情实意。难得的纯情不能不使她动心,因为即使她的前夫也不曾有过让她如此的感动和震撼肺腑。她为自己现在能遇到这样一个朋友而庆幸,不管她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都会珍惜这份感情,为了邵华的真挚,她本可以放弃出国,但考虑再三还是出去为好,这样也可让邵华清醒地认识一下他们的关系,是否有必要从友谊走上婚姻,以免将来后悔,因为他实在太年轻了,所以她犹豫踌躇,一时难以答应他什么。  我怎么可能再去劝阻这档感情的发展呢?  也许上天有意成人之美,甄红本已没问题的签证,竟意想不到地遭到拒签。  甄红把和邵华的相爱告诉了自己的父亲,父亲是开明的,从不干涉女儿的私事,并主动把单元房让出,自己到别处居住。邵华同样把甄红介绍给母亲,母亲的态度明朗,她对甄红说,只要你们相爱,年龄不是障碍,我把儿子交给你了,你就把他当儿子去爱吧!  为了备考研究生,邵华就住在甄红家里,每日除自习功课外,什么都不伸手,甄红前前后后地侍候着,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日三餐,变着花样地给他营养。  邵华在形容这段幸福生活时,讲了一段他做梦的故事:梦境里他好像回到了童年,他、父亲、母亲三个人睡一张床上,爸爸妈妈总是不背着他做那种事,他闭眼装睡,心里暗恨父亲不该独占他的母亲,梦里心想将来长大,一定把爸爸撵下床去,于是他就去搂妈妈,想法抚摸妈妈的乳房,忽然妈妈飞了这时他鼻子里闻到一股炖排骨香,这香味越来越浓,忽听妈妈在厨房喊道:华华起来撒尿,穿衣服吃饭喽!  邵华在梦中猛地爬起,来到卫生间才清醒过来,这时他听甄红在厨房喊着:邵华,起来吃排骨喝肉汤了,已经是晚上七点钟,别再睡懒觉了!   说真的,甄红做的一手家常饭,可说是盖世无双。我妈妈比她差远了!邵华不止一次地称赞她。  我为他们的幸福祝福,同时也为他们是否能天长地久而担心。

前夫家的小情敌

  邵华终日在安逸的窝内享受,有甄红关怀着、爱着,人明显地变懒了,一晃两个星期没到诊所来。可是,新的问题终于发生了,是甄红来找我的。  她说:邵华知道我有个儿子,而且每月要接回来住两天。一开始他表示没什么。一个月前,当他首次见到儿子时,那种亲情的流露使我高兴得哭出来。儿子不停地拉着他的手,玩这玩那,而邵华对儿子更是爱不释手,左亲右亲,爷俩好像一下子就粘在一起了。  可是当我前天又把孩子接回来时,邵华简直变了一个人。当儿子进屋伸着小手叫叔叔抱时,他一手把孩子推向一边,说有事出去一会,便气冲冲地走了。直到夜里10点没回来。孩子不见叔叔不睡觉,我又担心他在外面喝醉了酒,心里急得不行,便掀起窗帘往外看,却发现他在楼前来回地徘徊,不时抬头向上面张望。我跑下去拉他,但他拨开我的手,退后两步,和我一本正经地就儿子问题开始谈判。他说他受不了在两人之间插进个第三者来。第一次是装出的,现在他一分钟也不想见孩子。他让我立刻把孩子送走,今后不准再接,否则有孩子没他。我当时心乱如麻,想通过亲昵来缓和气氛,可他竟绝情地对我说,只要一想到孩子是别的男人和你生的,他从心里就作呕,一挨我,全身就起鸡皮疙瘩,性冲动也消失了。  我哭了!我伤心,我痛恨自己。为什么我不能坚持不再爱的信条,轻易地把自己又送进漩涡。我错了,可我骑虎难下,眼前这两个亲人我谁也舍不得。   孩子是不能半夜送走的,我只好狠狠心,不看他一眼,转身跑回楼梯。陈老师,帮我劝劝邵华吧。儿子不过三岁,他什么也不懂,作为他的亲娘,难道没有保护和爱他的权利吗?  这是人之常情,甄红为维护自身和儿子的血肉之亲,她没有什么错,只是邵华太自私了,既爱甄红就应接受她的全部,否则可以不爱。我对甄红说:如果邵华在这问题上坚持已见,我认为你完全可以放弃邵华,不要姑息。  甄红没有接受我的意见。她说邵华是真爱,不能仅凭他自私这点就否定他,应该有个折衷的办法。那么什么是折衷的办法呢?我想了想,为缓和气氛,甄红可以暂时不接孩子,继续加强和邵华的关系,给他一个认识反省的时间。只要甄红对他无私的好,加上我的劝解说服,有可能促使他转变。当然,还是可以耍些小手段的,比如甄红由于见不到孩子而作出思念忧伤的情绪,看邵华有什么反应,他若无动于衷,我认为有必要以分手对他教训。对此,甄红仍然表示不能对邵华造成感情上的伤害,那样即使生活下去也不会舒畅。  看来甄红的心思是有倾向的,她宁肯最终放弃儿子,也不想放弃邵华,只是她想做一次努力,最好是鱼与熊掌兼得的结果。  有不少女性为了子女而放弃自己渴望的爱情。但像甄红这样的妇女,她有相反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实情,人们会说这位母亲狠心吗?  我把甄红的难处,添枝加叶地对邵华说了出来,邵华并没因此而受到多大的震憾,他仍坚持有他没我的原则,不想为今后留下隐患。但当我说出:如果你不接受折衷方案,便有可能失去甄红时,邵华沉默了。良久他才无可奈何地表示也只好这样了,让我慢慢地适应吧!她暂时不要再接孩子,过些时候再说。  我不想这么急着说服邵华去接受这个儿子,因为我明白,邵华他本身就是甄红的儿子。这种心理动力学的关系,不能以纯社会学、伦理学的观点去衡量,难道邵华真的不懂母子情的道理吗?他肯定懂,但在两个人(他和她的儿子)都在争夺母爱时,在心理上出现有你没我的思想是完全可能的。说不定当甄红完全趋向邵华时,邵华也许会主动提出去接孩子了。因为这是社会道德,不同于缺乏理性的恋母情结。  还是甄红主动让步,亲自又找到邵华的家,表示暂时不再接孩子了,邵华高兴地跳起来,一边喊着我胜利了,一边抱起甄红,悬空地转了又转。这使甄红哭笑不得。真是对你没办法,正像陈老师分析的那样,谁叫你是我的大儿子呢?  截至我发稿时,他们决定在今年阴历正式登记结婚。让我们在此预祝他们生活美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