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了孩子天使的翅膀(三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3:30:01

谁给了孩子天使的翅膀

  • 发布日期: 2010-12-17 00:00
  • 作者:玲 珑

做了两个多月的“孩子王”之后,我格外喜欢上班里那个叫点点的孩子。

点点是个三岁半的小姑娘,苹果脸,大眼睛,卷卷的发,洋娃娃一般可爱。我喜欢她却并不是因为她有这样可爱的面容,现在的小孩子,个个看上去都是可爱漂亮的。点点打动我的,是一个小孩子的纯真善良。

不过三岁多的点点,已经懂得照顾别人,懂得谦让,懂得宽容,不自私——和很多这个年代被娇纵惯了的小孩子有些不一样。比如每次分玩具,她从来不去跟别的小孩子抢,而是很耐心地等他们都挑完了,她才去在剩余的里面找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很多小孩子会乱丢垃圾,她从来不,甚至常常会跟在别的小朋友身后,把他们乱丢的垃圾捡起来放进垃圾箱;她懂得照顾别人,有一天屋里暖气坏了,她把自己带的另外一件厚衣服穿在一个比她更小的小女孩身上;外出郊游,她会像个小大人一样,去搀扶那些看上去行动不便的老人……

常常看点点在那么自然地做一些好的事情,觉得小小的她定然是生性善良纯真,兴许,她就是个小天使吧。

那一次,点点把午餐时分给她的一块奶糖拿出来,去哄一个被自己的鞋带绊倒后哭泣的男孩子。我看到了,走过去帮她一起哄好了小男孩,然后我蹲下来,把点点拉到跟前,很认真地跟她说,“点点,你是个好孩子。”

她看着我,似乎不明白我为什么突然那样说。

我说,“因为你总是做好事,老师都看到了。老师喜欢你。”

哦。她奶声奶气地应了一声,同样很认真地看着我,很认真地对我说:“因为我必须做好孩子,这样,以后我才能去找爸爸,才能永远跟爸爸妈妈在一起,不分开。”

“爸爸去了哪里?”我有些意外,她给我的,会是这样的回答。

“爸爸呀!爸爸飞走了。”点点奶声奶气地说着,张开两只小手臂来回摆动着做出飞翔的姿势。妈妈说了,爸爸是最好的人,所以,上帝给了他一双翅膀,让他飞去了一个叫天堂的地方。妈妈说,她也会做一个好人,以后,上帝也会给她一双翅膀,让她去天堂找爸爸。妈妈说只有好人才会长出翅膀飞去天堂。而不好的入,上帝不会给他们翅膀,也不会让他们去天堂。他们会住在另外的地方,那里没有玩具,没有苹果,没有阳光,没有好听的歌和动画片……所以,我必须做好孩子呀,要帮助别人,要有爱心。这样,上帝才会给我翅膀,让我长大以后去找爸爸……

那样柔软的声音,像在讲述一个最生动的童话,那样纯真的目光,充满世间最美好的向往。而我,她的老师,却在这样的时候说不出任何话来,只是那样深深地感动了。被这样的一个母亲对孩子童话般的引导,对一个孩子对童话的信任。

后来我才知道,点点的爸爸,在去年夏天因为救一个落水的女子,付出了自己年仅30岁的生命。他是一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是这个城市的“平民英雄”。

我也终于知道了,是谁给了这个小孩子天使的翅膀。 (摘自《人生与伴侣》) 

打开你的心门

  • 发布日期: 2010-12-17 00:00
  • 作者:刘 墉

令我惊讶的是,在新一代当中,居然也有人患了这种“关门”的毛病。

记得一群美术系的学生曾对我说:“我们很讨厌阿璧那一套。”

他们说的阿璧,是老一辈的画坛宗师黄君璧先生。

也记得一群某名校的学生得意地对我讲:

“我们是不听国语歌曲、不看国产片的。太没水准了!”

他们岂知道,当他们这么做的时候,也是关起了自己的门。不论对下一代或上一代,只要关起门,就使自己的眼界更窄、出路更有限。

其实我的儿子,也做过同样的傻事。

几年前,当我放国语歌曲给他听的时候,他很不屑地摇摇手走了。但是,没过多久,他到了台湾,接触了台湾的年轻人,也了解了台湾音乐制作的情况之后。他突然改了,说台湾同时接受欧美和日本的最新资讯,在音乐创作上有惊人的潜力和成就。

他为什么会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因为他对台湾打开了心门。

“试着用他们的生活去生活,用他们的眼睛去看他们的世界。”

在研究落后民族文化的时候,我接触到这句人类学的名言,也被它深深地影响。

我发现当我们嘲笑那些原始民族,为什么只会插鱼,不会网鱼?为什么对死人有那许多奇怪的禁忌时,常因为我们不了解他们。

每一个民族,都是人类,都经过千万年的岁月,绵延到今天。我们会想,他们也会想。我们有我们的价值观,他们有他们的价值观。

我们应该谅解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习俗,那些都有他们的道理。而当我们有了“文化谅解”,也就有了同情,能以同一种情怀、同一个角度,去看这个世界。更可以说:“我们对世界的每一种文化,打开了心门。”

(唐述摘自《格言》)

一件足够

  • 发布日期: 2010-12-17 00:00
  • 作者:朱小鹏

一位作家出名之后,总是感觉很忙,而且常常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感到生活得很累,渐渐得了抑郁症。家人见状很着急,便陪着他四处求医。这天,作家找到了当地一位著名的心理专家。

作家问道:“我为何出名后就觉得工作越来越忙,生活越来越累呢?”

心理专家问他:“你每天都在忙些什么呢?”

作家如实回答道:“我要交际应酬,要演说演讲,要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同时还要写作……唉!我活得太累太苦了。”

心理专家打开衣柜,对作家说道:“我这有不少华美的衣服,你将这些衣服都穿在身上,就能从中找到答案了。”

作家说道:“我穿着自己身上这身衣服已经足够。如果再穿上这些华美的衣服,我会感到很沉重的,肯定会极不舒服的。”

心理专家说:“既然你已经懂得这个道理,你为何要来问我呢?”

作家一脸迷惑,心理专家说:“你只是一个作家,并非交际家,也不是演说家,更不是政治家,你为何要去扮演一个交际家、一个演说家、一个政治家这些角色呢?你为何要去做一个交际家、一个演说家、一个政治家的事呢?你这不是自找苦吃、自找罪受吗?”

听完心理专家的话,作家恍然大悟:每一个人都只能追求属于自己的东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其人生才会轻松愉悦啊!”(盛荣强摘自《江苏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