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不难 善问不易——对小学语文课堂中质疑现象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0:05:01
敢问不难 善问不易 对小学语文课堂中质疑现象的思考 汪家良 【原文出处】《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武汉)2008年3期第78~80页
【作者简介】汪家良 浙江开化县天地外国语学校
曾经的语文课堂,是以老师提出的问题为主线,以学生顺利解答这些问题为完成教学任务的标志。提问的权力在教师的手中,学生是围绕教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与思考的。如今,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把质疑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现在的课堂中学生的提问较之以往确实多了许多。可是,学生提出的问题的质量参差不齐,浅表性的问题较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较少。可见,学生善问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教师精心、科学地引导。
一、质疑问难要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具有真实性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在朗读、理解、感悟的过程中,文本的内容与自身的认知、经历、情感会产生碰撞,发生矛盾,甚至会百思不得其解,这个时候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这样的问题,是学生真实的问题,学生的内心也会产生真正的学习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否则,没有一定的感知作基础,疑问便成了无源之水。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如何敏锐地发现问题,比如:在重点词句处质疑。在教学《给予树》时,紧扣课题,让学生提出问题,抓住“给予是什么意思?”和“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这两个问题引领学生读文感悟,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从而让学生懂得关爱他人。
在内容矛盾处质疑。《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老奶奶为什么会既焦急又耐心地等待周总理的灵车?“焦急”和“耐心”放在一起矛盾吗?《凡卡》一文中凡卡在信封上既没有写清楚爷爷收信的地址,也没有贴上邮票,这样的信爷爷是无法收到的,可他为什么还会梦见爷爷在念他写的信?
在含义深刻处质疑。《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鲁迅说:“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学生读后会想:鲁迅的鼻子真的是碰扁的吗?为什么说四周围是黑洞洞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学生读了之后也会想:这小女孩的命运这样悲惨,为什么被冻死的她,嘴角上还带着微笑?
在表达精彩处质疑。《养花》一文中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写得凝练而又有韵味,学生读来朗朗上口。读着读着,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忧’和‘泪’也成了养花的乐趣?”
在情感复杂处质疑。《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作者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战友被熊熊烈火包围,心里既担心又难受,感情相当复杂,学生读到此处内心也波澜起伏,不禁会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不敢朝邱少云那儿看?又为什么忍不住不看?……
学生在对学习内容感知的过程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认知基础和情感阅历,提出真实的、有学习价值的问题,是个体学习的出发点。教师在课堂上把握好这些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引领学生披文以入,细细品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质疑问难要紧扣教学目标,具有方向性
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有深度。有的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多而散,教师疲于应付,一节课下来不知干了什么,真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甚至美其名曰“自由教学风格”。殊不知,这是目标失落的重症。不管是什么课,也不管是哪个教学环节,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严谨灵活的、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的引领,学习活动的随意性太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向不明,学习的效益是不会高的。
课堂中,人文精神的熏陶与语文基础的学习是灵与肉的交融,切不可人为的分割,两者的侧重点在哪,要根据文本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来确定。现在,有的语文课堂中,老师缩手缩脚,错误地理解“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造成学生说什么都行,提什么问题都可以。这样的提问答问不仅无益于活跃思维、解决教学问题,反而会使课堂结构松散,学生注意力分散,甚至于只是让课堂添些混乱而已。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势必造成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局面。因此,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鼓励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时,要牢牢切住教学目标这根脉搏,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纬度中,科学合理地提出有价值问题。如《草船借箭》一课,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文章的最后一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这句话中的“神机妙算”就是文章的中心词。学生质疑问难时就引导学生抓住“神机妙算”这中心词做文章:(1)诸葛亮敢用草船借箭,他首先神机妙算到了什么?(2)为保证借箭成功,他还算到了什么?(3)从“神机妙算”中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人?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这样既抓住课文的教学目标,又为学生的质疑问难把握了方向。
三、质疑问难要紧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具有针对性
“学习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应该追求学生能提出“大疑”,促进学生“大进”。“大疑”在哪儿?在文本的重难点处。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知识结构得以更新,收获自然就颇丰。
学生的好奇心是儿童心理的特征,因为好奇,他们会产生许多问题,甚至是异想天开的问题,这是他们心理品质的宝贵之处。然而,这个层面上提出的问题,感性的因素会多一些,比如教学《找骆驼》,学生提出的问题:谁找骆驼?怎样找的?找到了没有?这些问题学生凭借着知觉就能提出,学生读了文本后也很容易解决。如果我们的教学只是到达这一步,学生的感悟与思维是比较浅表的。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读文本,学生在不断的品悟中或许就能提出“为什么照老人的提示,商人就找到了骆驼了呢?”“为什么老人有这个本事?”等比较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学习的重难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学生将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又如《田忌赛马》一文中,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第一场齐威王胜了,第二场田忌在孙膑的指导下,赢了齐威王。很多课堂中教师都在引导学生利用教具排列比赛的出场顺序,课堂上也是热热闹闹的。这个时候如果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田忌能在第二场比赛中能获胜?”,带着这个问题在深入地研读课文,抓住三个要素:(1)孙膑观察仔细:“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2)孙膑胸有成竹;(3)齐威王得意洋洋的夸耀自己的马,讥讽田忌,态度轻蔑。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综合地解读领悟,从而懂得遇事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以及骄兵必败的道理。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思维最活跃,知识结构更新最快,无疑也是“大进”的时候。
四、质疑问难需要及时地梳理、反馈,具有发展性
如果说仅仅把质疑问难只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只作为体现新课标理念的一种手段,为了质疑而质疑,显然是不够全面的。现在的课堂中,教师往往都安排了学生自由质疑的环节,但也往往是学生的问题提完了,这个环节也就过去了。学生的参与状态较好,但其生成状态并没有得到发展。因此,在学生质疑问难时,教师或自己或组织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综合,并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去解决问题。
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要认真倾听,表示接纳,并及时地做些记录,并及时的指导问题表达的正确性和逻辑性。学生的问题都呈现出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归类:
浅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如《伟大的友谊》中,为什么恩格斯要汇钱给马克思?对于这些只要读了课文就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
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合作解决。在《赤壁之战》教学过程中,在讨论曹操为什么拥有几十万大军反而会失败,而周瑜只有几万士兵却能胜利时,学生都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曹操用“铁索连船”这一决策的失误,才使周瑜抓住机会战胜。可有的学生会大胆地质疑,认为曹操这样做是有原因的,是正确的,理由主要有三个:(1)铁索连船是根据曹军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不连船,曹军会晕船,永远过不了长江;(2)铁索连船可以增加曹军战斗力;(3)冬天东南风罕见,火攻机会极小。双方争论得相当激烈,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经过一番争辩后,大家终于达成一个“新”的共识:铁索连船有利也有弊,是利大还是弊大,关键在于曹操能否扬长避短。
精彩、巧妙的问题组织讨论、互相启发分析,活跃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同样在教学《田忌赛马》一文时,在同学们都认识到孙膑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时,一学生提出“我觉得孙膑违反了比赛规则,第二场的比赛成绩无效。”这是个有价值、也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对孙膑的重新认识,是真正的足智多谋,还是虚假作弊。怎么办?组织学生细读课文,展开辩论。学生在互动中、在辩论中对孙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孙膑善于观察、知己知彼,足智多谋。在这一辩论中,活跃了学生创新思维,加深了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使孙膑这一形象更加深入学生的心灵。
较难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师生共同解答。《江姐》一文中,学生读到“她没哭,嘴角微微抖动,平静地吐出仿佛经过千百次考虑的话:‘这不算什么!请转告上级,我请求留在老彭工作过的地方。’”时,会产生困惑:面对自己亲爱的丈夫被敌人残忍的杀害,江姐却还能平静地说话?还说这算不得什么?学生想要深刻地理解这些问题,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了解黎明前那段黑暗的历史,懂得革命斗争的严峻和残酷,从而更好地体会江姐内心的悲痛和她的心中时刻想到的是革命工作,是劳苦大众的解放的崇高革命精神。
课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引向课外,倡导研究性阅读。比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学生读完课题后,教师要求学生说说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学生说了四个问题:
(1)我们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
(2)以前的地球和现在的地球有什么不同?
(3)既然是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该怎样尊重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
(4)宇宙这么大,真的找不到第二个地球了吗?
显然《只有一个地球》这个文本是不能把这些问题都解决的,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哪些问题通过课堂学习能解决,哪些问题课内是解决不了的。课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作为课外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课外探索。
在交流反馈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路,特别是对学习有价值的问题,更要注重理清学习思路,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指明方向。^ 
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http://www.csscipaper.com/ 全文阅读链接:http://www.csscipaper.com/course/xiaoxuekechengjiaoxuedongtai/137717_2.html(转载请注明网络来源:CSSCI学术论文网)
 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http://www.csscipaper.com/ 全文阅读链接:http://www.csscipaper.com/course/xiaoxuekechengjiaoxuedongtai/137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