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杨耕身:公共的“李刚门”不能秘密地关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7:58:31

杨耕身 资深媒体人士

10月16日晚,位于保定的河北大学新校区的生活区内,两名女生被一辆飞驰的轿车撞倒,一死一伤。肇事者事后若无其事,口称“我爸是李刚”。这就是“李刚门”。时隔两个月,那道被一辆车撞飞的身体所画出的忧伤弧线,并没有消失;那地上的血,还历历在目;那句“我爸是李刚”,也仍响在网络深处。《别以为老百姓忘了“李刚门”》,这是中国青年报12月20日刊发的“一周舆情综述”的主打标题。

“请‘工作组’汇报54天来的‘李刚门’调查工作”。至12月18日,凯迪社区网友“人假虎威”发表的这则帖子已有84页跟帖。根据媒体报道,10月26日,河北省省长表示,对河北大学校园内的交通肇事案要“依法严肃处理”,省委专门成立了工作组处理此事。为此,网友专门贴文敦请工作组“汇报工作”,澄清此案“不公开审理”的传言是否属实,“如果是,请给出理由!”在中华网社区、天涯社区、百度贴吧河北吧和石家庄吧,也有类似的疑问帖,很多网友掐着日子期待调查审理结果。网友“良栖”提醒:“别以为老百姓把这事搞忘了,大家记着呢!”

没有忘记,又岂能忘记,岂敢忘记!在事过境迁之后,当时那种网络争相以“我爸是李刚”造句的情形可能早已不再,那些围聚在10月16日河北大学李启铭校园酒后飙车肇事现场的人们,也可能早已在风中散尽。但这并不意味着,这起造成一死一伤的恶性事故便从此波平浪静。网络传播的特点或许注定了它“喜新厌旧”的禀性,在更多信息不断冲击视听的态势下,人们或许难免会有一些选择性遗忘,但“别以为老百姓忘了‘李刚门’”却表明,时间可能会淡漠一切,但对良知与公正的诉求,仍将无数次把人们拉回悲剧的现场,进而让民意永远保持追问与关注。

民意持续的追问与关注,正在为网络公民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证据,但相关部门的低调与隐讳却一再地羞辱着民众的智商。河北省委工作组近两个月的沉默,让人费解。而与此同时,这起事件也传出了秘密和解的消息。据《重庆晚报》报道,此案受害者陈晓风一方的援助律师张凯在遭到不明袭击后,对“李刚案”首次给出了一个新的说法:“11月3日,陈晓风的父亲突然和我解除了合同,事后我得知他们受到了非常大的压力。他们迫于这种压力,最后放弃,和李刚形成和解。”和解是不是真的?为什么应对一起巨大公共事件的,总是私底里的上下其手?

对于一些原本已经具备了公共属性的重大事件,为什么总不能堂堂正正,为什么总有一些上下其手,总伴随着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情节?事实上,正是由于缺乏相关部门的公开说法,公众甚至对张凯律师所说“和解”是否真实,都抱有疑问。而除此之外,对此事,公众更需要知道的是,那些死伤者是否得到了公正的赔偿,而那个叫嚣着“我爸是李刚”的肇事者,是否的确因为他爸是李刚而被网开一面,就像传言所说的那样,仅仅予以轻微处罚?同时,李启铭肇事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如果“和解”之说属实,那么死伤者家属到底遭受到了什么样的、来自何方的压力?

无处不在的是民意,总想瞒天过海的,却似乎是永远说不清、道不明而又无时不在、法力无边的“相关部门”。这使得“李刚门”事件在过去了两个月之后,不仅门内的一切仍旧讳莫如深,甚至连相关报道也几近杳渺。说到底,“李刚门”并非不可以和解,但这样的和解不能排斥民意的在场权。一种排斥民意的和解或处置,只能是一种秘密行政或司法。因此“阳光”与“透明”之谓,必在于对一些秘密方式的舍弃中。这不仅关系着相关方面到底有多大诚意来应对公众监督,也关乎一种公共精神之有无。那么总是“秘密处理”,其所对应的是怎样的行政人格与公共精神?

公共的“李刚门”不能秘密地关闭,因为太多的秘密只能意味着不可告人。如果说,类似“别以为老百姓忘了‘李刚门’”的清醒与坚韧,正日益成为网络公民社会的一种常态,那么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另一个尴尬却在于,越来越多的“现代”国民,却对应着并不那么现代的政府意识或行政方式。对此,中国青年报转发网友的话指出:政府如果一味偏执地采取自认为一贯比较稳妥的方式处理此事,就可能造就更多的“偏激”的网友、百姓。

地方政府习惯了所谓“确保稳定”的定向思维,对很多重大公共事件的善后都遮遮掩掩;却不知,遮遮掩掩正孕育着最大的不稳定——人心的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