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名胜古迹之二:悬空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5:45:29

悬空寺

http://blog.sina.com.cn/dtxxgz

 



    悬空寺——为北岳恒山十八景之一,以险峻、奇巧著称于世。正如明代王湛初在《游悬空寺》一诗中所说:“谁凿高山石,凌虚构梵宫。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据《恒山志》记载,此寺始建于北魏的晚期,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至今保存完好,是我国罕见的高空绝壁古老建筑之一。它的建造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据寺中碑文记载,修建该寺时,远近能工巧匠皆不敢承揽。有一位不知来自何地的工匠,承担了这项工程。他率领众巧匠先将所用建筑材料盘绕数十里,运上山峰,再以绳索铁链将人和材料下放于悬崖峭壁之间,然后抡锤舞斧,凌空作业。铿锵撞击之声,日夜不绝于耳。



    悬空寺建在恒山峡谷——金龙口内,背依翠屏山,面对天峰岭;上载危岩,下临深谷;凿石为基,就岩架屋,地势十分惊险。整个寺院有楼阁殿宇四十余间。从大门开始,门里依西岩壁凿龛建有二层二檐的正室,此室南面紧贴大门楼,北面有山石阶梯可登。院内有一楼阁,南北各一间。北楼以北一半籍岩石台面,一半在石壁缝隙间,凿穴打基,飞梁插架,建三层三檐九脊瓦顶楼阁两座,为歇山顶殿阁。此寺南北高下相对峙,设飞架栈道相通。木结构的楼梯踏板上所钉铆钉,为不同几何图案,颇具匠心。院落廊栈,参差错落;楼阁亭台,上下重叠左右廊栏相围,结构虚实并用,建制明暗相济。殿宇间或栈道相通,或天桥接连,或钻石洞走天窗,或穿廊栏越屋顶,如入迷宫一样妙趣无穷。

    悬空寺飞挂于万丈危岩之壁,上为悬崖,下有深谷,寺外云雾飘然而过,自谷底仰视,楼阁若虹。又如同海上之蜃楼,飘然于云端。身临其间,瞰谷望瀑,如置于石壁之中,别有一番情趣。正象古代诗人形象化的描绘:“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明吴礼嘉《题悬空寺》):“山川缭绕苍冥外,殿宇参差碧落中”(明郑洛)。对悬空寺的奇巧,当地民谣则更夸张地说:“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地理学家徐霞客游此后,是并不过分的评价。



    悬空寺虽始建于北魏后期,但后经辽、金、明、清历代均有所修茸,所以其建筑特点时有变化。如:明代将柱头的正面改复盆式为斜面;金时檐柱的柱径与柱高,一般比例为1:8-9而内柱为1:11或1:14,到了清朝则1:10左右。至于形制变化之大,在此寺观建筑之中,更是到处可见。

    悬空寺不但建筑奇特,而且塑像也与一般寺庙大为不同。在七十八尊塑像中包括了佛、道、儒。如:“三清殿”塑的是道教圣尊一老子;“三圣殿”则是佛教的天地;“三教殿”内,中间是释迦牟尼塑像,右边是孔子像,左边是老子像。传说从前还有吕洞宾的纯阳宫,李谪仙的太白祠,真可谓是中外千古名圣,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似乎是各家教派都羡慕这名山胜寺,都想在此争得一席之地。

    悬空寺中释迦牟尼的泥塑颇具唐代雍荣华贵的风采,继承了我国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并且又吸收了外来的文化。铁铸的韦驮像,工艺精细,纹络柔和,具有明代风格。至于石壁上的雕象,面容端庄,具有早期大同云冈石窟中浮雕之美。其它如佛堂、关帝殿、太乙殿、如来殿及观音殿、三官殿等塑像,装束工精,服饰秀雅,衣褶流转,飘飘似丝绸布麻,人物神态栩栩如生。 

    1982年2月23日按古建筑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价格:125元。学生、老人60-70岁半价,70岁以上老人和军人免票。

    开放时间:9:00-17:30

看了本文的读者还看以下文章:

大同名胜古迹之六:跟我去看大同东城墙(二)(48p)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27b.html

大同名胜古迹之六:跟我去看大同东城墙(三)(34p)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288.html

大同名胜古迹之六:跟我去看大同东城墙(一)(65p)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1nx.html

大同名胜古迹之四:跟我去看华严寺(44p):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lz5j.html

大同名胜古迹之三:跟我去看云冈石窟(16p):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lxad.html

大同名胜古迹之五:跟我去看大同府文庙(43p):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lzqu.html

大同名胜古迹之一:跟我去看九龙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lx92.html

  更多精彩内容请到:http://blog.sina.com.cn/dtxxg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