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爱的人》撤出课本是明智之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2:50:20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争题材有什么不好?!列宁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现实的世界明摆着:弱肉强食、强大就是真理!美国要充当世界的头号霸主,谁不听话打谁,打朝鲜、打越南、打伊拉克、打南联的中国大使馆、航空母舰多次巡游台湾海峡。日本军国主义随时都有可能复活,过去中日战争日本死了150万人,中国死了1400万人,比例接近1:10,1个换10个,这是日本小学生都喊划算的算术题,也是日本历届政要必须祭拜“靖国神社”死鬼的根原。和平是世界的主旋律;但有时,战火会烧到你的家门口,你逃避都来不及。未来的世界是个未知的充满变数的世界,人的动物性、功利性、群体性和自私性被极度放大时,世界就不会再是太平的世界。“枕戈待旦”“永远记取血的教训”“不可好了伤疤忘了痛”这些新华句典中的名句什么时候都不过时。试想你愿当那1个,还是10个?邓作家没有经历炮火的洗礼,就不知道枪炮将躯体炸成血泥的威力。作家邓友梅是个十足的数典忘祖的家伙,只有等到他的直系后代为外族蹂躏虐杀时,他长眠地下的灵魂或有一丝的悸动。
按照邓的逻辑,《谁是最可爱的人》退出中学课本,表明血淋淋的屠戮和恐怖早已尘封土埋,不应再主宰人们的记忆。同样按邓的逻辑,既然和平是时代的最强音,那么中国的警察和军队都可以遣散了;日本也会拆除靖国神社、解散国民卫队;美国会销毁航空母舰、撤掉部署在各地的反道系统。是的,世界呼唤和平;我们共同居住在地球村里,全人类是一家人。 “马放南山”、“铸剑为犁”是饱经战乱的人们期待和平的具体实践,但战争能永久结束吗?答案是:不可能!!
辩证法告诉我们:战争与和平相反相成,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任何时候将两者割裂开来都是绝对错误的。
---------------------------------------------------------------------------------------------------------------------------------------------
撤出就撤出吧,跟“明智”有多大关系?
“谁是最可爱的人”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色,是哪个时代的最强音。今天时代不同了,它的一些观点论点不再合乎今天的节拍,很多人可能不再能够理解那种情感,甚至不再愿意去了解那段历史。这是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说,撤出就撤出吧。
但是,因此就否认那段历史,否认那种情感,不是背叛是什么?甚至算不上背叛,只是一种浅薄而已!
今天读到屈原的《国殇》,读到司马迁的《荆轲》,读到岳飞的《满江红》,我们依然能够胸怀激荡,怒发冲天。难道是因为它们对战争血腥的渲染、人类残酷的相互杀戮吗?
战争不是一个常态的东西,也永远不是我们讴歌的对象。但是,弱者对于欺凌者的反抗则是永恒的,那是生命之本义;英雄们为了本民族的英勇牺牲是永恒的,那已经超脱了原始的生命本义。一个民族,如果连为保护自己而牺牲的英雄们也不能加以肯定,这个民族还能生存下去吗?
英雄们的牺牲是为了换来民族的安宁、富强,而不是让整个民族都去流血、牺牲。我们纪念这些英雄,不需要我们挂在嘴边上,整日价年年不忘。但是那些急于否定自己的历史,视英雄的尸骨如污染糟粕的人们,还有良心吗?
-------------------------------------------------------------------------------------------------------------------------------------------
忘却,意味着背叛!
和平,是靠鲜血、牺牲换来的!
没有58年前的那一仗,有没有我们现在的这些人还难说呢。
除了当时参加那场战争的人,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更看不到当时的惨烈。如果能让后来人能够从文字上读出战争的残酷、能够明白今天和平的不易,那么哪怕是更浅白的描述,也要比满嘴歌功颂德、花前月下的文字更为闪光、更值得人们去阅读、传颂!
和谐的前提,是和平;和平的取得,是靠无数先烈的流血牺牲。
如果一味的强调顺应时代、要所谓的“与时具进”,那么我们还学什么文言文?现在谁还说文言文?那些已经远离现在这个时代的文章都可以不学了,那些文章里很少有“三个代表”的内容、很少有“与时具进”的精髓。我们学习就是为了要了解先人们的思想、先人们的时代状况,从而更好的建设新的时代、新的社会。
革命英雄主义,不是要等战争爆发的时候才提倡的。当人们毫无革命英雄主义概念的时候,那才是可悲的、可怜的。
那时候你是不是要为了所谓的“和平”、所谓的“和谐”,而去卑躬屈膝的向侵略者摇尾乞怜?
那些希望我们忘却屈辱历史的人没有做到的事情,我们自己的一些还自称是中国人的人做到了。
今天我们把课文从教材中拿掉了,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是否会把“中国人”这三个字也从我们的思想中拿掉!
这一天对这篇文章的作者以及那些与他有类似思想的人来讲,已经来到了.
---------------------------------------------------------------------------------------------------------------------------------
--------------------------------------------------------------------------------------------------------
《谁是最可爱的人》撤出课本是明智之举
2008-08-28 09:45:53 来源:中国网网友评论 1283 条点击查看
一个时代的人有一个时代的爱恨和幸福观,而当时代发展到今天,还继续向青少年灌输陈旧过时的“革命英雄主义”,这背后折射出来的似乎是教育领域的一种固步自封。
作者:令狐补充
魏巍老人因病去世,享年88岁,可算高寿、善终。他以一篇文章影响数代人而著称,也正因为这一点,他的去世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向一位逝去的老人致哀悼别,对印象深刻的文章念念不忘,不但是文人之幸,也是人之常情。愿魏巍老人安息!
正如作家邓友梅所言,魏巍老人辞世,“那一代”文学时期最后一颗闪亮的明星陨落了。邓作家所谓的“那一代”,显然有所指。以我的理解,大致说的是抗战后开始活跃文坛,一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万马齐喑为止的这一代革命作家吧。他们该是上世纪30年代左翼作家的下一代,同时也是邓友梅这些1949后开始创作的作家的前辈。在这一代作家之中,战争是他们创作的主要题材。
魏巍的作品,我只读过《谁是最可爱的人》,因为这是初中的课文,当年甚至要背诵。从网上为数不少的悼念和缅怀文章看,绝大部分也是围绕着这一篇文章生发感慨,满腔热情,寄托哀思。有趣的是,少有人提及魏巍的其他作品,他大部头的《地球的红飘带》,《东方》等,读过的人就更罕见了。这个现象让我好奇,一篇文章魅力无穷,能让众多的人难以忘怀,这并不奇怪。既然一句话就千古传颂屡见不鲜,数千字的长文当然也有可能。我的问题是,如果这篇来自战场的文艺化的通讯,半个多世纪,不是长期保留在语文课本之内,人们还会记得文章和作者吗?
《谁是最可爱的人》能给几代人以影响,在我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用文学的手法,别具一格地将浓烈的感情挥洒在残酷战争中普通的士兵身上。一方面,战斗惨烈,死伤无数,这是战争现实的背景。魏巍在描述松鼓峰战役时写到:战后的战场上,“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崩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另一方面,利用细节着力刻画了幸存的士兵淳朴、善良,得出其内心世界美好、崇高,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结论。对比强烈不说,还广泛使用对话、设问、排比等手法,娓娓道来,辞藻华丽,能给少不更事的中学生以深刻印象,很正常。
离开学校近三十年,回头再读这篇课文,我的感受已经大不一样。我觉得这是一篇煽情和滥情之作。它对战争血腥的渲染、人类残酷的相互杀戮和为善施爱行为之间的巨大落差,仿佛说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而是人与魔鬼的决斗,其文学性的描写恐怕难以反映世道人心的本质。从文学的角度,如果说文章无意中揭示了人善恶的两面性,也显得肤浅粗疏,难免简单化之嫌。而且对于中学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说,这又未免过于乐观。
至于文中意欲竭力表白的,战争是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的幸福来源之说,在逻辑上也似是而非,大有缺陷。战争与和平之间,人类的两难选择,由来已久。但无论如何,战争只是手段,和平才是目的,是毋庸置疑的。战争涂炭生灵,灭绝人性,和平值得珍惜和细心呵护,也是共识。但这一切和幸福没有多大关系。在和平的环境里也有幸与不幸,任何时候,个人生活不堪重压痛不欲生者也比比皆是,很难讲这些人是幸福的。要求他们以和平或者战争的理由承认自己是幸福的,显然不通。事实上,此文发表后不久,接踵而至的反右、饥荒和浩劫,也很难让人有什么幸福感。也就是说,现在看来,这篇文章更多的是意识形态宣教的产物,有着深刻浅显的时代的烙印,以及作者思想、认识以及艺术表达方面的局限性。对此,我同意这样的看法:这篇文章文学价值不高,充其量也就还有一点历史价值。
人类在飞速进步,祖国在和平发展。先烈们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浴血奋战的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当然要载入史册,永久铭记。但时过境迁,现在是21世纪,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个时代的人有一个时代的爱恨和幸福观,在融入世界,和谐为本,和平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为主旋律的时代,还继续向青少年灌输陈旧过时的“革命英雄主义”,显然和与时俱进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有抵触,对孩子们的心智发育难免有负面影响。虽然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比较固步自封的落后领域。但一年前把这篇影响了几代人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从语文课本里撤出,放进历史档案馆,倒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本文来源:中国网 作者:令狐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