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的无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0:58:09
  

     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他把无聊看作欲望满足之后的无欲望状态,可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为,即使酒足饭饱的无聊,也并非纯粹的满足状态,这是至少还有一种未满足的欲望,便是对欲望的欲望。完全无欲望是一种恬静状态,无聊却包含着不安的成份。而之所以无聊不是因为无欲望,而是因为不能忍受这无欲望的状态,因而渴望有欲望。

   除了肉体欲望之外,人还有精神欲望,后者实质上是无限的。这种无限的精神欲望尤其体现在像拜伦这样的极其敏感的天才身上,他们内心怀着对精神事物的永不满足的欲求,由于无限的欲望不可能通过有限的事物获得满足,结果必然对一切业已到手的东西很容易感到厌倦。对他们来说,因为欲望不能满足而导致的痛苦和因为对既有事物丧失欲望而导致的无聊不是先后交替,而是同时并存的。他们的无聊直接根源于不满足,本身就具有痛苦分性质。

精神一面要避免无常,企求永恒,另一面却又厌倦重复,渴慕新奇。在自然中,变得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绝对的变注定了凡胎肉身的易朽。相对的不变造就了日常生活的单调。所以,无常和重复原是自然为人生的法则。但精神不甘于循此法则,偏要求绝对的不变——永恒,偏难以忍相对的不变——重复,在变与不变之间陷入了两难。

当然,自然中并无绝对的重复。正如潮汐是大海的节奏一样,生命也有其新陈代谢。可是,当生命缺乏更高的目的时,我们便把节奏感受为重复。重复之荒谬就在于它是赤裸裸的无意义。重复像是永恒的一幅讽刺画,简直使人对永恒也丧失了兴趣。对于那些不安的灵魂来说,重复比无常更不堪忍受。精神原是为逃脱无常而不倦地追求永恒,到后来这不倦的追求本身成了最大需要,以致当追求倦怠之时,为了逃脱重复。它就宁愿扑向无常,毁灭自己。

无聊是比悲观更致命的东西,透彻的悲观尚可走向宿命论的平静或达观的超脱,深刻的无聊却除了创造死亡之外别无解救之道。所以,悲观哲学家叔本华得以安享天年,硬汉子海明威却向自己的脑袋扳动了他最喜欢的那支猎枪的扳机。

渴求意义上的人突然面对无意义的世界,首先表现出两这种心态:颓废和悲壮。它们的哲学代言人就是叔本华和尼采。

还有第三种心态:厌倦。

如果说颓废是听天由命地接受无意义,悲壮是慷慨激昂地反抗文无意义,那么,厌倦则是一种既不肯接受、又不想反抗的心态。颓废者是奴隶,悲壮者是英雄,厌倦者是那种既不想做奴隶、又无心当英雄的人,那种骄傲的做不成奴隶、又懒得当不了英雄的人。

厌倦是一种混沌的情绪,缺乏概念的明确性。所以,它没有自己的哲学代言人。它化身为文学现象登上19世纪舞台,这就是俄国作家笔下的一系列“多余的人”的现象。“多余的人”是拜伦的精神后裔,这位英国勋爵身上的一种气质通过他们变成了一个清楚的文学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