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的五大“精明”决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2:20:49
Bill Gates的五大“精明”决策
ugmbbc发布于 2008-07-23 13:09:37
新闻来源:computerworld.com
computerworld上Bill Gates五大败笔的姊妹博文。翻成绝唱似乎有点扯,纯粹是为了找个败笔的反义词。
一个公司从诞生到成长为软件领域的王者少不了一些精明的决策,这里列出其中的TOP5。
5)克服自卑
大家或许已经忘记Gates曾经是个对抗IBM帝国的年轻天行者,而且最终获胜了。但是Gates也该感谢IBM PC临幸他的MS-DOS。“如果没有这桩交易,或许Microsoft现在还是Seattle一家生产MAC软件的小公司。”Rob Enderle开玩笑道。
其实Gates在最初的20年里就已经敢顶撞那些老资历的MS-DOS应用商了,但却不是对IBM。“Bill在其他OEM厂商面前已经渐渐成为一个老鸟,他会大呼小叫的告诉他们:如果不这么做你的机器就别想运行我们的程序。不管这个OEM厂商是DEC、Tandy 、Compaq 或者其他任何一家。但是轮到IBM时Bill却变得低声下气,讲话腔调明显不一样。”Windows1.0的开发主管Scott McGregor, 如是告诉《1998‘s Barbarians Led of Gates 》的作者Jennifer Edstrom。
转折点是IBM开始转战可视化界面操作系统,OS/2。这个技术含量更高的竞争“差点要了Microsoft的命”——当时在做IBM销售的Enderle。起初,Gates试图说服IBM和他合作,共同开发OS/2的几个早期版本。随着Windows3.0于1990年上市,Microsoft公然反其道而行之,开始向IBM的竞争对手Compaq和Dell推广自己的产品。90年代中期,Windows终于翻身了。“IBM一直处于优势,但是我们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如果当时我们坚持自己的主张,就不会给Microsoft翻身的机会了。”Enderle道。
4)高瞻远瞩
在Gates成为一个全球知名的慈善家之前,他也曾经是PC界第一人。事实上,鉴于Gates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完全可以称他为业界凯撒。
在Microsoft成立两年后Gates就和一家日本经销商签了合约,“这棵摇钱树给Microsoft带来的收入几乎和全美市场上的一样多”——92年《Hardware Drive》的"Bill Gates和Microsoft帝国的崛起"一文。
较早的步入国际市场也帮助Microsoft击败了后来最大的竞争对手Lotus Software。开发部和营销部的整合让Multiplan(Excel前身)在欧洲的销量遥遥领先Lotus,Microsoft从此一步步扭转了和Lotus之间的劣势。
Microsoft是第一个为软件本土化的易实现性调整开发进程的厂商,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天才决策让他的软件能够在不需要开发人员介入的情况下的改变界面语言。——Directions on Microsoft现在的CEO Horwitz。
1985年国际市场$50m的盈利占了Microsoft收入的40%,07年的国外市场盈利增长到了$20b,仍是40%。
软件盗版让Microsoft饱受损失,但这个问题的解决只是时间问题。“我希望他们盗版的时候选择我们的软件,等他们上瘾之后我们会在下一个十年里找办法对付他们”据LA Times的报道Gates曾在98年华盛顿大学的演讲上这么回答一个听众。
3)三顾茅庐
在Microsoft帝国建立的过程中,与Gates拍档,没有人比Ballmer更适合,虽然他的个人作风亦有值得非议的地方。
Ballmer在哈佛时曾是Gates的舍友兼牌友,后来Gates退学了,Ballmer毕业去Proctor & Gamble做了几年小职员——Ballmer在这里结识了后来General Electric 的CEO Jeff Immelt。
Gates找到了当时一心想进入福特管理层在Stanford Business School进修的Ballmer,在他的极力劝说下,Ballmer同意以Gates助手的身份一起创办Microsoft。Gates的第一个拍档Paul Allen1983年因为霍金奇病从Microsoft退休了,很快Ballmer便成为了Gates的第二员悍将。他帮助Microsoft渡过了无数难关,邮报因此称他为Bill‘s 1.5。
“Ballmer像个要进犹太学校的孩子一样怕羞”Washington Post在2000年的一篇文章中这么评价他。但众所周知,Ballmer和雷厉风行的Gates是完美的互补,Ballmer就像个聒噪的啦啦队长扯破嗓子给员工们鼓劲。但他的这种行事风格并不总有效。接手Windows1.0的烂摊子时,“他的药方就是不断的给开发人员施压,直到他们屈服于他那不切实际的开发进度表”,《Edstrom‘s Barbarians Led by Gates》中这么描述他。最终Windows1.0还是晚了一年半才上市。
Ballmer是功大于过的,虽然他的回报来的晚了点——92年才成为副总裁,98年始任总裁,02年一月始任CEO。“如果说Gates是Microsoft的睿智大脑,那Ballmaer就是位于Redmond怪兽之胃上的心脏。他的灵魂就是Microsoft的灵魂。”Fredric Alan Maxwell在他02年未授权的传记《Bad Boy Ballmer: The Man Who Rules Microsoft》中这么写道。
虽然外人对Ballmer多有不满,但是他还是受内部员工们欢迎的。Microsoft员工在一个新的职业网站Glassdoor.com上的匿名投票中,55%的人支持他(不支持票21%)。另外也有些人认为从Microsoft最近的几次失策来看,很难找出比Ballmer更适合的人选来经营Ballmer。
Creative Strategies的分析师Tim Bajarin认为,Ballmer是仅有的两个从一开始就了解Microsoft的人之一,他能够洞悉业界之势并找到微软在其中的位置,从而去适应这个位置。从一个空想家和执行者的角度看,在在这段Microsoft最关键的时期,他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
2)亡羊补牢
跟许多90年代的人一样,Gates为fuzzy-wuzzy 趋同论所惑(利用超宽频提供在线增值服务的互动电视)。“他沉湎于Internet成为世界中心的想法,并因此而盲目。”Bajarin道。
据《Barbarians Led by Gates》一书所著:Gates的盲点很明显,他忽视了Microsoft开发的RIP技术的重要性。Netscape Navigator 本该不足为患,因为在56 Kbps modems上网的年代,这项技术能使图片显示速度远快于Netscape Navigator 。
Gates可能喜欢吹毛求疵,他的口头禅就是:那是我听过最傻冒的事情。但当他意识到自己犯错的时候也非常坦诚。1995年5月26,Gates给所有高管签发了一个互联网备忘录(即后来所知的Internet Tidal Wave Memo)。他在其中写道:“1981年IBM PC出现后最有发展潜力的就是互联网,关注互联网对我们的每一个部门都很重要。”Gaets也在文中阐明了Microsoft的投资方向和竞争手法。年底windows 95发布了,微软对外表明了它的互联网战略。“令人吃惊是因为他真的做到了让大象在硬币上转向。”bajarin说。
MSN的例行上市并没有惹出多大动静,再看看与Netscap之间的浏览器之战,那场无谓的胜利直接导致了它与政府之间的法律纠纷。
但在很多其它的前沿领域,Microsoft跟上了脚步,成为了和Yahoo比肩的互联网公司——Windows Live Mail(Hotmail),Windows Live Messenger和IE都在其业内数一数二。尽管它在web2.0上滞后了,但是与IBM、HP或Oracle相比还是多有建树。
1)四面开花
当Microsoft接过IBM的软件生意时,Gates的野心就不止于此了:他要和IBM、Novell、Oracle、 Sun Microsystems平起平坐。“第一个尝试 无异于一场闹剧。和3Com合作开发的线上操作系统LAN Manager没能击败Novell的Netware,还遭到了3Com CEO Bob Metcalfe的违约起诉”据 Hard Drive。
Microsoft发售的第一版的SQL只是简易应用了授权的Sybase Inc.接口,这在OS/2和Windows NT都有用到。NT直到94年的4.0版本的发布才摆脱了对Unix的拙劣模仿。
15年之后的Server&Tools脱胎换骨,在副总Bob Muglia的领导下成了Redmond 之光,拥有 Windows Server, SQL Server, Visual Studio、System Center四大主力产品,年增长率18%。
“Server & Tools是个最佳球,单看Server & Tools,它就是一个年产$13b的软件公司,这几乎等于SAP AG和 a pre-buying spree Oracle Inc.”Enderle 道。
翻译:可教梼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