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卿[官职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7:02:15

九卿[官职名]

“九卿”是个多义词,点击这里查看其它含义。本词条由oyf创建,已被浏览59次,共有1位协作者编辑了1个版本。最新协作者:oyf目录

 

九卿[官职名] - 九卿简介

 《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条谈到建筑宫室规模时说:“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注云:“六卿三孤为九卿。”此指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及少师、少傅、少保,合为“九卿”。

秦汉通常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为九卿,实即中央各机关的总称。北齐改廷尉为大理,少府为大府。魏晋南北朝以后,设尚书分主各部行政,九卿专掌一部分事务,职位较轻。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别。明之大九卿为六部尚书及都察院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小九卿为太常寺卿、大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司卿。清代皇帝的谕旨中常以六部九卿并提,可见不把六部计算在九卿之内。九卿究竟指哪些官,说法不一致。其小九卿则指宗人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鸿胪寺卿、国子祭酒、顺天府尹、左右春坊庶子。

  秦汉时掌管政务﹑魏晋以后逐渐不具实权的朝廷诸官。 
    各代”九卿”不一。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汉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时﹐九卿称谓出现于诏书中。但《汉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行﹑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左内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则始于新莽﹐其制中以中二千石为卿。即以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士﹑秩宗﹑典乐﹑共工﹑予虞为九卿﹐分属于三公。 
   东汉新莽一样﹐中央政府中设有九卿的官职。 《续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定为九卿。九卿固定为九官后﹐和九卿相近的其它重要官员被排斥在九卿之外。东汉末到三国﹐有人就试图为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辩护。刘熙《释名》否认汉有九卿之说﹐认为所置是十二卿﹔韦昭《辩释名》则认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谓外卿。 
    魏晋以后﹐九卿多同东汉之制﹐仅廷尉有时改称大理﹔北魏改少府为太府。故隋唐九卿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已无行政之权。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并(见卿监)。明﹑清遂改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已成虚衔或加官﹑赠官。

延伸阅读

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为:
(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2)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设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包括: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