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92期 梁晓声VS史静寰 大时代与个人命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2:41:25

讲堂92期 梁晓声VS史静寰 大时代与个人命运

2010年12月14日16:40腾讯公益梁晓声 史静寰我要评论(44) 字号:T|T

 

(史静寰老师聆听网友提问)

缺了“自由思想、独立精神”,清华校训被拦腰斩断?

梁晓声:你这么一说,我又想到了,清华的四句校训,现在拦腰截断成两句,后两句很少提,史老师作为清华的老师,您认为是什么动机将其拦腰截断,不提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没有一点表达的地方还是清华吗?是出过梁实秋、闻一多、潘光旦先生的地方?

学生1:关于清华校训原原本本就是前两句,没有后面两句,可能是网上有一些流言蜚语。

主持人:我不是清华的,说句行外话,你说得不错,现在清华的校训确实只有两句: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但当年说到清华的精神以及在整个西南联大时期,清华精神强调的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所以刚才梁老师说得也没错。

网友:我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来这里听讲座,城市的孩子大部分娇生惯养,但农村有一部分群体是留守儿童。

梁晓声:你是清华的?

网友:不是,我是燕山大讲堂的网友。

梁晓声:我们在人大、政协都呼吁这个问题,甚至在两会也会讲。

我想接着关于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继续讲讲。

自由思想、独立精神,如果清华时代论坛都不谈的话,清华、北大这两所学校都不向我们的青年学子谈这两点的话,那中国的教育就拉倒吧,中国的青年也拉倒吧(掌声)。这两所学校是一定要培养出具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还要有高尚品格的学生。中国有那么多的大学,有那么多的大学学子,这两所大学的学子在精神上、思想上和人格上一定更要有责任做示范,这我的观点。

学生2:谢谢梁老师,我们清华还有一句话叫“行胜于言”,这也是清华学生的一个风格,也许我们不是很强调四个字的一些口号,但我们会努力做得漂亮。

梁晓声:做也要做,说也要说,大家都不说,声音都没了。

就要在青年中强调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这样我们才能够产生出新人,才会增强社会的公民意识,而不是一般常识。

什么叫公民意识?你是公民,国家是为你服务的,你也要为国家服务。怎么样在这种关系中和国家互动,中国现在需要这样的青年,需要明白这一点的人。(掌声)

80后一代的痛苦是与心灵贫瘠抗争

学生2:谢谢梁老师,您说的这些话,我会向我们的校领导做一些反馈。回到前面刚刚所说的话题,我非常同意两位老师的观点,我想请问老师一个问题,您真的觉得社会贫富差距或者说历史与现代的差距,真会使人的经验和成长经历不公平吗?

梁晓声:我插一句话,你是学生干部吗?

学生2:我来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梁晓声: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举一个例子,委内瑞拉总统曾经发布过一条法令,不允许电视里播放价值超过8美元以上的儿童玩具。为什么?因为频繁播放会大大伤害那些根本就不能为孩子买起玩具的母亲。看看我们现在电视是什么样的,贫困地区、救灾地区镜头刚一转过来,马上就打房地产、珠宝、首饰的广告,硕大的钻戒戴在女性手指上,女性就说,这是我的最爱(现场笑)。

学生2:谢谢梁老师,我想请问您,这样的现象,真正的错误在于珠宝商吗?导致贫困的罪魁祸首是在珠宝商吗?这是我的一个想法。当今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可避免会出现矛盾,因为这不是我们想象出来的一个事件,而我想告诉老师的是,我在读您一些关于北大荒作品时,有这样一个体验,您那一代人所经历的痛苦是如何与贫瘠土地、生活抗争,而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痛苦很可能是与心灵贫瘠抗争。

主持人:你知道你的心灵为什么会贫瘠吗?

学生2:那您知道他们那个时代的土地会如此贫瘠吗?

主持人:我知道。

学生2:我想告诉老师和大家的是,之所以称之为时代,是因为它的不可复制性,你没有办法理解我们这一代人的痛快。

梁晓声:痛快?你肯定不是来自偏远农村,家里生活比较安逸,从小受过宠爱,基本上是想要什么东西都能要到,你的爸爸、妈妈不会是我刚才所举委内瑞拉例子里的爸爸妈妈,因为你活得痛快,但你可知道中国人有多少活得不痛快吗?

学生2:我选择新闻与传播学院,就是想用我一己之力,因为我没有办法反对我的家庭,我的妈妈对我是很宠爱,给我所有想要的东西,我要的书她就一定帮我买到,所以我想用所有的资源去支撑这个国家,错误不在于一个国家有多少富人,而在于这些有能力的人能不能为国家做出一些事,我想这是我们这一代人该做的事,谢谢老师。(掌声)

新闻人要记住新闻是社会公器

主持人:我觉得这个姑娘讲得很好,是个很可爱的女孩,就读的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以要特别沟通一下,当你过多的关注你自己这一代人心灵是否贫瘠时,你的眼光可能就看不到别人的痛苦,比如说在你之前发言的网友,他言说的痛苦,他现在所处土地贫瘠以及在当代中国乡村社会所不能让你理解的很多不平等的东西,是你现在看不到的。

梁晓声:我要打断一下,我想说的是,在化装间我大大表扬了庄婧。作为主持人,我们现在不缺少时尚的主持人,不缺少大型文艺活动的主持人,不缺少达人秀主持人,也不缺少娱乐方面的主持人,但我们这个国家缺少谈一点思想的主持人。昨天晚上我还在想这个问题,我看凤凰台,看陈晓楠的《冷暖人生》,看曾子墨的《社会能见度》——它对我们社会所起的作用更大。除了香港以外的曾子墨和陈晓楠,再回过头来看我熟悉的主持人、新闻媒体人,他们这么多年做了什么,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呢?谁还在做节目呢?第三个例子就是庄婧。

你将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新闻传播人,新闻是社会公器,这个社会公器肩负着使我们的人民过上公平的、人人都感觉到正义的和有尊严的生活,这是新闻传播人的最大责任,在完成责任之后,再去体会你的痛快。(掌声)

主持人:谢谢梁老师,对女孩子来说,这个话稍微有点重,梁老师绝对不是为了夸奖一个人,是希望媒体起到这样一种作用,媒体是这个社会的监督者和守望者,是第四权力,所以更多的要把来自于官方灌输给我们那些东西抛开,自己独立的、审慎的审视这个世界究竟有什么样的问题。就像那个女孩说的一样,家庭富裕不是她的问题,妈妈对她好是她的幸运,于是她有这样的力量、心智、智慧以及她的成绩、美貌来到这里,学习这样的一种专业,到社会上承担这样一种责任。

学生2:就在前几天我们的院长范敬宜老师过世了,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越接近基层就越接近真相。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是“面向主流,培养高手”。就像您所说的那样,我们不缺少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可是,在声色犬马的社会中,贴近基层,对于一个文科学生来说要保持一个非常平静的心是困难的,我非常同意您的观点,这也是我所在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所教给我的最重要理念。

主持人:刚才这个女孩的提问体现了这次论坛的精神,虽然在台上台下,虽然是师者与学生,但每个人是平等的。您刚才说“面向主流,培养高手”,作为稍长一点点的前辈我只想说,确定谁是这个国家的主流,那9亿人才是主流。培养什么样的高手?梁老师刚才说过了,我不做过多的阐述,希望你越来越好,越来越顺利。(掌声)

谁说80后一代的梦想未绽放就败了?

学生3:这是我听过最好的时代论坛,真的是独立的人在自由交流。我来自那片神奇的土地黑龙江,哈尔滨人,父亲是知青,我是中文系,读过您的作品。前不久,我把潘鸣啸《失落的一代》送给父亲,问他怎么看他们那代人的青春。在今天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他一个被边缘化的知青,得不到脱身,于是我想我是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长大了,因此在这里给您做这样的交流。我有一种感受:总是听到很多对80后、90后的指责,曾经我很认可,但如果清华大学都认为是这样的话,那梁启超死得不瞑目,他为什么要写《少年中国说》而不是“少年中国瞎说”?

当一个社会主要问题不是我们造成的,我们甚至会是问题的承担者、承受者,这种情况下,前一代对我们的状况不满意,是否首先应该反思一下他们是怎么教的?哪一代的青春像我们这么不容易?青春时代本是梦想绽放,但我们的青春还没绽开就败了。(掌声)

也许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教诲,因为我们长大了,但我们希望更多一点理解,我们渴望用自己的学术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指出理性的非功利性批判。

梁晓声:如果说没开就败了,那这个国家明天的希望在哪儿?一定要使其开的时间更长久,而且开得更艳丽更好。

史静寰:怎么就做出了没开就败的判断?而且在你这个年龄。

学生3:我补充一句,我在海外生活了3年,回国见到大学同学时,我听到这样的话:当年我们一起奋斗激扬的事,今天全干,因为这就是生活;我同学8年的爱情失败了,女友嫁给了大她12岁的人,说这就是生活,因为他有房子。理想?梦想?在哪儿?他用了《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中的一句诗:多年后的夜晚/我掩面哭泣/青春的灯火若即若离/是谁让我一生怀疑/谁又是我的福音/谁在天堂/谁在地狱/我该去哪里找回自己青春的梦/

谢谢!

欢迎点击进入:燕山大讲堂首页

注: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腾讯评论“燕山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