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的需要本质上是社会性质的需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6 13:45:39

13、人的需要本质上是社会性质的需要

【原文】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为圣王,兼制人,人莫得而制也,是人情之所同欲也,而王者兼而有是者也。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重财物而制之,合天下而君之;饮食甚厚,声乐甚大,台榭甚高,园囿甚广,臣使诸侯,一天下,是又人情之所同欲也,而天子之礼制如是者也。制度以陈,政令以挟;官人失要则死,公侯失礼则幽,四方之国,有侈离1之德则必灭;名声若日月,功绩如天地,天下之人应之如景响,是又人情之所同欲也,而王者兼而有是者也。故人之情,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耳好声而声乐莫大焉,目好色而文章致繁、妇女莫众焉,形体好佚而安重闲静莫愉焉,心好利而谷禄莫厚焉;合天下之所同愿兼而有之,睪2牢天下而制之若制子孙,人苟不狂惑戆陋者,其谁能睹是而不乐也哉!欲是之主并肩而存,能建是之士不世绝,千岁而不合,何也?曰:“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人主则外贤而偏举,人臣则争职而妒贤,是其所以不合之故也。人主胡不广焉,无恤亲疏,无偏贵贱,唯诚能之求?若是,则人臣轻职业让贤而安随其后;如是,则舜、禹还至,王业还起。功一天下,名配舜、禹,物由有可乐如是其美焉者乎?呜呼!君人者亦可以察若言矣!杨朱3哭衢4涂,曰:“此夫过举跬5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此亦荣辱安危存亡之衢已,此其为可哀甚于衢涂。呜呼哀哉!君人者千岁而不觉也。

【译文】想要尊贵成为天子,富有天下,取得圣王那样的名声,同时制服所有的人,而没有人能制止自己,这是人们感情上所共有的欲望,因为君王同时拥有这些。有多种色彩的衣服而能穿,有多种味美的食品而能吃,有多种财物而能被我所制服,整合天下而能统治;饮食很丰厚,音乐很宏大,楼阁亭台很高大,花园很广阔,使诸侯臣服,统一天下,这也是人们感情上所共有的欲望,因为君王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制度就是这样的。制度已经公布,政令已经限制人们的行为,当官的人失去这个要领就要被处死,三公诸侯失去这个社会行为规范就要被幽禁,四方各诸侯国有奢侈附丽的规律那必然就会灭亡;名声就象是日月一样光明,功效成绩就象是天地一样宏大,天下的人回应就象如影随形,这又是人们感情上所共有的欲望,而君王于这些都兼而有之。所以人之常情,是口里喜好美味而气昧要无比的美好,耳朵喜好声音而音乐要无比的宏大,眼睛喜好颜色而文章要华丽美女要无比的众多,肢体喜好安逸舒适而要无比的安闲清静愉快,心中喜好利益而俸禄要无比的丰厚;让天下人所共同有的欲望自己都兼而有之,广大地抓牢天下而控制就象控制自己的子孙一样,一个人只要不是疯子傻子,有谁能看到这些而不快乐呢?想要这些的君主比比皆是,能够建立起这些的读书人也世代不绝,但千年中没有一个人遇合,这是为什么呢?回答是:“人民的君主不公正,臣下不忠诚。”人民的君主渴望外面的人才而选拔举荐有偏袒,而臣子们却争夺职位而嫉妒贤能,这就是他们不能遇合的缘故。人民的君主心胸为什么不能广阔些呢?只要不顾及亲疏关系,不偏袒贵贱地位,只要诚心寻求有才能的人,如果这样,那么作为臣下就会看轻职位而谦让贤能,而自己安心跟随于后面;如果这样,那么舜、禹这样的人还会到来,称王天下的事业还会兴起,成功统一天下,名声就能和舜、禹相配,事物由此而有快乐还有象这样美好的吗?呜呼,统治人民的人可以体察这些言论了。杨朱在道路旁边哭着说:“这个人在这里走错半步路而等到察觉已经相差千里了。”他悲哀地为之痛哭。这其实就是荣辱安危存亡的道路,这种事情的悲哀,甚于一般的走错路。呜呼,悲哀呀,领导人民的人,经历了千年还没有觉悟。

【说明】本节论述的还是领导人的最佳行为方式,荀子在本节又列出了各种人之常情,也就是人们的生存需要,爱欲的需要,控制的需要,意在要领导人和管理者都懂得这些人之常情,从而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然而,从古到今,若干领导人和管理者一旦登上领导和管理职位,心中就只想到了自己,只想自己拥有美味、美色和安逸舒适,而没有想着别人也是欲望着这些的。人们之所以行为,都是因为有一定的需要——欲望,需要即是人们行为的动机,人的需要,一般来说,不能靠从自然界取得现成物品来满足,而是要通过劳动去创造出物品来满足。这个基本特征,把能够改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类同只能适应环境的动物区别开来了;同时也使得人的需要必然决定于生产和社会的发展。物质生产不仅决定需要的内容和满足需要的方式,而且产生了新的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第32~33页)。因此,人的需要本质上是社会性质的需要,即使是人的自然需要,也不能不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并通常以社会特有的方式得到实现。马克思指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是“以社会的尺度”去衡量的。需要是与人的活动联系着的,需要一旦被意识并驱使人去行动时,就以活动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动力,它激发人的活动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对象以求得自身的满足。需要越强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动也就越有力。当人通过活动使原有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又会激发和推动人从事某种朝向新的目标的行动。虽然很多领导人和管理者都懂得要有贤才,要他们干事,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但他们总是害怕贤能的人会对他们取而代之;他们不是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技能,而只是害怕失去地位和名誉,所以他们采取嫉贤妒能的方式而最终就会失去一切,所以这就不是最佳行为方式。关于这个思想,孔子也有一段很好的论述,《论语·子路》: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这个意思是,孔子说:“在君子手下做事很容易,但要讨他们喜欢却很难。讨他们喜欢不以正当方式,他们是不会喜欢的;等他们使用人的时候,却能量才使用。在小人手下做事很难,然而讨他们喜欢却很容易;讨他们喜欢不以正当方式,他们也会喜欢的;等他们使用人的时候,却是百般挑剔、求全责备。”君子的原则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即在他们手下做事很容易,因为君子有较宽广的胸怀,奉行的是“仁义礼智信”的原则,能够原谅并理解每个人能力的大小,还能根据每个人能力的不同而量才使用。他们不在乎你是否讨他们的欢心,他们只在乎这件事做得怎么样。这就是最佳行为方式!而小人们同样的原则则是体现在讨他们喜欢上面,你尽心尽力做事,做好了,他认为你比他强,他不高兴,便百般挑剔;若是做得不好,他则会破口大骂,求全责备,要求与他们一样。然而你要是用不正当的方式讨他欢喜,却又容易了,比如用金钱用女人用小恩小惠等等。他们在乎的是个人心情的高兴与否,而不在乎这件事做得怎么样。孔子这段对君子与小人的刻画,真是入木三分,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我们仍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些君子与小人的存在。

所以,一个领导人、管理者如果想做一个君子似的人,那就能真正起到管理的作用。而做一个小人似的管理者,那么所领导的、所管理的,永远都是混乱的。因为,设身处地的想想,如果自己的上级是一个君子似的人,那么自己想方设法做好工作,就能取得信任和提拔。如果只想投机取巧,那就会觉得这个上级铁面无私,很难办。如果自己的上级是个小人,那么依靠投机取巧、送礼贿赂,就可以得到信任和提拔。所以,如果自己只想贪点小便宜,或是收受贿赂,那么下级就会把你也看成是个小人,从而可以骗取信任和提拔,或是得到某种利益。从古至今,所有行贿者无不把受贿者看成是小人,从心底里、从骨子里是鄙视他们的。所以,自己如果接受了小恩小惠,或是收受了贿赂,虽然暂时得到物欲和金钱上的满足,但所有知道这事的人都会瞧不起你,鄙视你,从而会使你失去更多更好的东西。这就是杨朱在道路边悲哀痛哭的原因!人生的道路走错半步,那就是无法挽救的了。所以,对付小人似的领导人、管理者是很容易的,只要送点礼送点钱,就能“摆平”,就能把他玩弄于手掌之上,使他服服贴贴。所以,行为方式问题是每一个领导人、管理者都要谨慎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国家、集体、个人的荣辱安危存亡的人生道路问题。

——————————————————

【注释】1.离:通“丽”。《易·否·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诗·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实离离。”《诗·小雅·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也。”《广韵·支韵》:“离,明也。”这里用为附丽、附着之意。

2.睪:(hao浩)《荀子·正论》:“曼而馈,代睪而食。”《荀子·解蔽》:“睪睪广广,孰知其德。”这里用为广大之意。

3.杨朱:战国时期魏国人。《孟子·滕文公下》:“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4.衢:(qu渠)《易·大畜·上九》:“何天之衢,亨。”《尔雅·释宫》:“四达谓之衢。”《晋书·天文志上》:‘房四星为明堂,天子布政之宫也……又为四表,中间为天衢,为天关,黄道之所经也。’”《辞源·天部》:“天衢,古星名。”这里用为道路之意。

5.跬:(kui傀)古时称人行走, 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叫“跬”。《荀子·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修身》:“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这里用为走路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