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0:01:33

 

 

1

 

《漢語史》講義

 

2

 

绪   论

  • 要點提示:

     

  • 1、汉语史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 2、研究汉语史的依据及研究方法
  • 3、研究汉语史的目的及意义
  • 4、研究汉语史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原则
  • 5、与汉语史研究相关的几个问题
  • 5.1汉语史的分期
  • 5.2汉语与汉族社会
  • 5.3汉语与汉字的发展

 

 

3

 

一、汉语史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    1.学科性质
  • 王力:“汉语史是关于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的科学。” (《汉语史稿》“绪论”)
  • 我們的認識:汉语史它实际上就是关于汉语变化发展规律历史的一门学科。
  •   2.研究对象
  • 之一:了解汉语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发展,探索这些变化发展的原因及特点,从而揭示出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
  • 之二:弄清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及存在状况。

     

 

 

4

 

二、研究汉语史的依据及方法

  •     1、研究汉语史的依据
  •     1.1.历代保存下来的用语言记录的文献
  • l)先秦古汉语时期(包括此前的殷商时代)
  • A.甲骨卜辞
  • 孙诒让《契文举例》,《名原》;罗振玉《殷虚贞卜文字考》、《殷虚书契考释》;叶玉森《殷虚书契前编集译》;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郭沫若《甲骨文研究》、《卜辞通纂》、《殷契粹编》等。
  • B.金文
  • 亦叫铜器铭文,是指商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 关于金文的研究,我国古已有之。宋代有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录》等。真正的金文研究则始于宋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贴》。清代,金文的出土则比宋代多了十几倍以上,清·高宗敕编《西清古鉴》等书,促进了对金文的研究。

 

 

5

 

"C.《诗经》和《楚..."

  • C.《诗经》和《楚辞》
  • 在古代留下来的书面文献中,大致可以分为散文和韵文两种。
  • 《诗经》和《楚辞》,则为构拟上古语音提供了书面依据。王力先生归纳的上古韵部,则正是据《诗经》、《楚辞》的用韵情况而总结概括出来29部和30部的。
  • D.先秦语言研究的其他文献材料
  • 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论语》等;
  • 诸子散文如:《老子》《庄子》《孟子》《墨子》《荀子》《国语》《国策》等 。

 

 

6

 

"2)秦汉时"

  • 2)秦汉时期
  • 《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汉书》;《论衡》(王充);《汉乐府民歌》;文人五言诗及《古诗十九首》;秦汉简牍帛书、汉碑等。
  •  其中,《史记》是汉代文学语言的最高典范,而《论衡》则代表了当时的通俗语言。它们是研究汉代文学语言的两部重要作品。
  • 3)六朝时期
  • 六朝上承先秦两汉,同时在语言形式上出现了一种比较接近于口语的书面形式——古白话。
  • A.佛经
  • 《六朝集经》吴·康僧会编译//《生经》五卷 西晋·竺法护译//《杂譬喻经》一卷 比丘道略集
  • 《贤愚经》(又名《贤愚因缘经》)十卷,北魏凉州沙门慧觉译//《杂宝藏经》十卷,北魏吉迦夜共昙 译

 

 

7

 

"B.小"

  • B.小说
  • 志怪小说:《汉武故事》旧题 汉 班固撰//《列异传》三卷,《隋书·经籍志》题曹丕撰
  •  《搜神记》二十卷,东晋干宝撰
  • 志人小说: 《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撰//《裴子语林》十卷,东晋裴启撰//《郭子》三卷,东晋郭滨之撰
  • C.诗歌
  • 六朝时期,除文人诗以外,也出现了一些通俗易懂的诗歌,分别包括汉诗、魏诗、晋诗、宋诗、齐诗、梁诗、北周诗、陈诗等。

 

 

8

 

"D.杂"

  • D.杂著
  •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衔之
  •   《颜氏家训》南朝·颜之推著,今人王利器撰有《颜氏家训集释》
  • E.史书
  • 史书作为一朝一代史实的记录,其基本要求就是忠实地反映历史,因而,很好地保留了当时的语言状况。
  • 《三国志》,三国·蜀·陈寿作,吴金华《三国志校诂》;
  • 六朝史书研究,方一新《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

 

 

9

 

"4)近代汉语时期的..."

  • 4)近代汉语时期的文献语料
  • A.唐五代
  • 敦煌文书:指藏于敦煌莫高窟的一大批经卷、文书。1900年,由当时的一名道士意外发现,后遭到了外国的劫掠。其中,英人斯坦因劫走9000卷,法人伯希和劫走5000卷,劫余8000卷藏于北京图书馆,总计二万二千多卷,是研究唐五代时期重要的文献资料。(《近代汉语研究概况》P19)
  • 陈寅恪:“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10

 

"国内对敦煌文献进行..."

  • 国内对敦煌文献进行研究之著名学者的:陈垣《敦煌劫馀录》;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敦煌曲子词》;姜亮夫《敦煌—一伟大的文化宝藏》,《瀛涯敦煌辑韵》;王重民、向达、周一良、启功等合编《敦煌变文集》;周绍良《敦煌变文汇录》;蒋礼鸿《刻煌变文字义通释》:项楚《敦煌变文选注》;郭在贻、张涌泉、黄征《敦煌变文集校议》。
  • 敦煌文书的目录有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
  • 国内从事敦煌文献研究的高校主要有四川大学和浙江大学,有一大批的学者,一大批著作。
  • 禅宗语录:《六祖坛经》(六祖为慧能);《神会语录》;《祖堂集》。
  •  唐诗、五代词、小说、笔记、杜甫、白居易、寒山、拾得诗;唐传奇《李娃传》等;笔记如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等。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11

 

"B.宋"

  • B.宋代
  • 禅宗语录:《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
  • 宋儒语录:《朱子语类》
  • 宋人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清平山堂话本》;《京本通俗小说》
  • 小说集:《太平广记》(李昉)
  • 史籍白话资料:《三朝北盟会编》(徐梦莘):《续资治通鉴长才》(李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李心传)
  •  宋诗与宋词中的口语资料:黄庭坚、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等;
  • 诸宫调二种:《马致远诸宫调》,《董解元西厢记》

 

 

12

 

"C.元"

  • C.元代
  • 元杂剧:臧懋循《元曲选》;《元刊杂剧三十种》
  • 元散曲:隋树森《全元散曲》;《阳春白雪》、《太平乐府》、《乐府群玉》、《乐府新声》;
  • 南戏:《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错立身》、《小孙屠》);《古本戏曲丛刊》中收南戏十五种。
  • 话本:《大未宣和遗事》;《新编五代史平话》;
  • 《元典章》和元代白话碑文。
  • D.明代
  • 史料:《元朝秘史》;《皇明诏令》
  • 会话书:《老乞大》;《朴通事》
  • 小说:《三遂平妖传》(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金瓶梅》(兰陵笑笑生);《三言》、《二拍》(冯梦龙)

     

 

 

13

 

"1.2.前人研究成"

  • 1.2.前人研究成果
  •   1)词汇词义研究
  •     A.《尔雅》;  B.《方言》
  •     C.《释名》;  D.古书注释
  •   2)字形字义研究
  •     A.《说文》
  •     B.《字林》
  •     C.《玉篇》
  •        3)字音研究
  •     A.《切韵》;  B.《广韵》;  C.《中原音韵》

 

 

14

 

"4)清代是我国“小..."

  • 4)清代是我国“小学”研究的极盛时期,出现了许多名家名作。
  • 1.3.外来词及亲属语言
  •   1)借自外来的词
  •     A.西域借词;    B.梵语借词
  •   2)借给外语的词
  •     A.汉音、吴音传日本; B.朝鲜、越南等语言中留存的古代汉语现象。
  •   3)亲属语言
  • 1.4.现代汉语方言
  • 现代方言作为语言的活化石,其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语言的一些事實,这是由语言进化的过程中语言的规律决定了的,探索这些方言中的语言现象,能为我们研究古代语言提供最有力的证据。
  • 语音方面:
  •     声母(1)古无轻唇音;(2)古无舌上音;(3)古有全浊声母
  •     韵母:古有入声韵尾[-p] [-t] [-k],现存于广东话中
  •     声调:苏州话共七调、湖南话(长沙)共有六调、 粤方言九個调(广州话)。

 

 

15

 

"词汇方面:"

  • 词汇方面:
  • 抈 : 改变物体形状,使弯曲或变直。《说文·手部》:“抈,折也。”王筠说文释例:“吾乡谓两手执草木拗而折之曰抈。”“折”不一定是折断,弯曲也可以叫抈。章太炎《新方言·释言》:“今人谓以手折物曰抈。”
  • 痨:药物中毒。《说文·疒部》:“痨,朝鲜谓药毒曰痨。”黃侃《蕲春语》:“今吾乡有此音,正同《广韵》。”
  • 语法方面:《孟子》:“金重于羽。” 现代广州话:火车快过汽车。

     

 

 

16

 

2、研究汉语史的方法

  • 2.l归纳:从众多的语言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这是汉语史研究中应用最广又比较可靠的方法。
  • 2.2比较:比较某些语言现象,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
  • 2.3统计对研究对象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

 

 

17

 

"2.4实证:列举大量实..."

  • 2.4实证:列举大量实例以证明某种语言现象的存在。
  • 2.5探源:探索某种语言事实的起源及其演变,以便了解它的发展线索和规律。
  • 2.6转换:主要用于研究语法,就是通过举行的变换来解释某一语言现象,包括时代不不同句型的转换,古今句型的转换以及可转换与不可转换的比较等。
  • 2.7推演:利用一般存在的语言事实,推论出某种语言现象可能存在。

     

 

 

18

 

三、汉语史研究的目的、意义

  • l.探求汉语本身发展历程,再现不同时期的汉语面貌。
  • 2.整理、继承、发扬传统文化遗产必须了解汉语史
  • 3.了解和正确使用现代汉语必须了解汉语史。
  • 4.汉语史对于中华民族史的研究是一大促进。
  • 5.汉语史对于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极具重大意义

 

 

19

 

四、汉语史研究中应注意的原则

  • l.注意语言发展的历史过程。
  • 2.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
  • 3.重视语言各方面的联系。
  • 4.辨认语言发展的方向。
  •   4.1古代语言是沿著什么方向发展到今天的;
  •   4.2今天的语言又将朝哪一个方向走。
  • 5.注意语言的时代特点
  • 6.区分通例和特例。

 

 

20

 

五、与汉语史研究相关的几个问题

  • (一)汉语史的分期
  • 分期原则:汉语史的分期必须根据语言中语音、词汇、语法等诸要素的实际情况,同一时期内的语言要素之间应大致相若,而不同时期的语言要素则须有殊异。
  • 分期情况:
  • 1.王力先生的“四分法”
  • 1)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经前)为上古期(三、四世纪为过渡)
  • 2)公元四到十二世纪(南宋前期)为中古时期(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
  • 3)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 1840—1919为过渡)
  • 4)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为现代。

     

 

 

21

 

"2.吕叔湘先生的“..."

  • 2.吕叔湘先生的“二分法”
  • 1)古代汉语晚唐五代以前//2)近代汉语晚唐五代之后到现代
  • 3.教材的观点
  • 1)上古期  公元前18世纪到吨师3世纪,即商周秦汉时期
  • 2)中古期  公元4世纪到公元12世纪左右,即六朝唐宋时期
  • 3)近代期  公元13世纪到20世纪初,即元明清时期
  • 4)现代期  “五四运动”之后
  • 4.目前学术界汉语史的“三分法”
  • l)古代汉语  晚唐五代以前//2)近代汉语  晚唐五至清初//3)现代汉语  清初之后至现在
  • 5.方、王“四分法”
  • l)上古汉语  先秦(两汉是过渡期)//2)中古汉语  东汉六朝(隋、唐初为过渡期)
  • 3)近代汉语  晚唐至清初(清初至19世纪为过渡期)//4)现代汉语  1919至现在

     

 

 

22

 

"(二)汉语的发展与..."

  • (二)汉语的发展与汉族社会
  • 我们说,汉语史的分期与汉语社会历史分期不同。也就是说,社会大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语言内部的爆发性的质变。但是,由于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社会的变化发展也将对语言的分化和统一产生影响。因而,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也离不开对汉族社会的发展变化的观察。
  • (三)汉字发展和汉语发展史
  • 文字作为书面语言的记录,其对汉语语言本身的相在及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而,研究汉字的发展历史,对于研究汉语的发展变化也是十分有用的。

 

 

23

 

上编  汉语语音史

 

24

 

"一,关于声母的概念"

  • 一,关于声母的概念
  • 1.声、纽:传统语音学上,声母简称为“声”或“纽”,或者合起来叫“声纽”。“纽”有枢纽之意,古人认为声母在一个字音中是关键,是中心,故取其意。
  • 2.字母:字母就是声母的代表字,上古用来表示声母的名称。
  • 3.声类:声类就是根据反切上字而进行的分类。
  • 4.五音:是按照发音部位对古声母进行的分类。通常讲,五音是指:
  • 喉    牙    舌    齿    唇
  • 宫    商    角    徵    羽
  • 东    中    西    南    北
  • 5.清浊

 

 

25

 

"二,有关韵母的一些..."

  • 二,有关韵母的一些概念
  • 1,韵:韵腹和韵尾均相同的一些字,就是一个韵。
  • 2,韵母:字音中,包括了韵头、韵腹、韵尾的那一部分,就是韵母。
  • 3,韵部:韵腹和韵尾均相同的字归在一起形成的类;
  • 4,韵目:韵的标目,也就是韵的代表字;
  • 6,韵摄:韵尾相同,韵腹相近的韵的归并。
  • 三,声调的情况
  • 1,中古开始出现四声调:平、上、去、入。
  • 2,古声调仅是调类而非调值,古之声调调值无从查知。

 

 

26

 

"三、上古声母系"

  • 三、上古声母系统
  • 第一类:喉音
  • 晓  匣  影
  • 第二类:舌根音
  • 见  溪  群  疑
  • 第三类:舌尖音
  • 端  透  定  余  泥  来
  • 第四类:舌面音
  • 章  昌  船  书  缠  日
  • 第五类:舌尖前音
  • 精  清  从 心  邪
  • 第六类:舌面音
  • 庄  初  崇  生  俟
  • 第七类:唇音
  • 帮  滂  並  明

 

 

27

 

"三、上古韵部系"

  • 三、上古韵部系统
  • (一)几个基本概念:
  •         阳声韵:收鼻音韵尾的韵。
  •         阴声韵:收元音韵尾的韵。
  •         入声韵:收[-p] [-t] [-k]韵尾的韵。

 

 

28

 

"(二)上古韵部的基..."

  • (二)上古韵部的基本情况:
  •           阴声                               入声                                阳声
  •      1、之                                   职                                   蒸
  •      2、幽                                   觉                                  冬
  •      3、宵                                  药
  •      4、候                                  屋                                   东
  •      5、鱼                                  铎                                   阳
  •      6、支                                  锡                                   耕
  •      7、歌                                 月                                   寒
  •      8、脂                                 质                                   真
  •      9、微                                 物                                   文
  •      10、                                   缉                                   侵
  •      11、                                   叶                                  谈
  • 上古音30韵部,总计212个韵母,其中阴声、阳声韵共108个,入声韵104个。

     

 

 

29

 

"四、上古声调系"

  • 四、上古声调系统
  • (一)关于上古汉语声调的各种说法
  • 上古汉语有无声调?上古汉语中声调系统究竟如何?前人有种种不同的看法:
  • 1.古无四声说
  • 这是明陈第的主张。
  • 2.四声一贯说
  • 这是清初学者顾炎武的主张,他认为:所谓“四声一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字无定调,一个字可以根据需要读成几个声调;一是四声可以通转。

 

 

30

 

"3.古无入声说"

  • 3.古无入声说
  • 这是清人孔广森的学说。
  • 4.古有四声说
  • 江永、王念孙、江有诰、夏燮等到持此说。
  • 5.古无去声说
  • 这是段玉裁的主张。
  • 6.古无上、去两声说。
  • 这是近代学者黄侃的主张。他认为上古汉语中仅有平、入两声而已。
  • 7.五声说。
  • 这是近代学者王国维的主张。即古有所谓阳类、阴平、上、去、入。

     

 

 

31

 

"8.长去、短去"

  • 8.长去、短去说
  • 这是陆志伟先生的主张。即古有平、土、长去、短去、入声五调。
  • 9.长入、短入说
  • 这是王力先生的主张。他认为上古有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声、长入、短入。
  • (二)我们的认识
  • 我们认为王力先生的看法是正确的,这种看法能解释上古韵文用韵的各种情况也便于说明汉语声音演变的规律。详参教材。
  • 关于上古汉语的声调情况,我们就简单地介绍到这里,由于研究不是很充分,这一部分的内容仅仅作为一种了解。

     

 

 

32

 

"五、中古声调系"

  • 五、中古声调系统
  • (一)研究中古声母的依据
  • 1.《广韵》等韵书的反切
  • 2.宋人韵图
  • 重要的有如:无名氏《韵镜》、郑樵《七音略》、司马光《切韵指掌图》、邵雍《天声地育图》等。
  • 3.六朝至唐代所存的直音和反切材料
  • 古代作品的音释:曹宪《博雅音》、陆德明《经典释文》
  • 字书的音切:顾野王《玉篇》的反切、大徐本《说文》的反切。
  • 识字课本中的注音:《开蒙要训》、《字宝碎金》、《俗务要名林》;
  • 4.对音材料
  • 一是日语、朝鲜语、越语中的古汉语借词;
  • 一是梵文、藏文中的对音材料。
  • 它们之中都保存了中古汉语中的语音材料,对於构拟中古汉语语音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33

 

"(二)宋人三十六字"

  • (二)宋人三十六字母
  • 唇音                                     舌音
  • 重唇:帮  滂  並  明             舌头:端  透  定  泥
  • 轻唇:非  敷  奉  微             舌上:知  彻  澄  娘
  • 齿音
  • 齿头:精  清   从   心   邪
  • 正齿:照  穿   床   审  禅
  • 牙喉音
  • 牙音:见  溪  群  疑
  • 喉音:影  喻  晓  匣
  • 半舌半齿音
  • 半舌音:来
  • 半齿音:日

     

 

 

34

 

"六、中古韵母系"

  • 六、中古韵母系统
  • (一)研究中古韵母的依据
  •     研究中古汉语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切韵》(《广韵》)的韵部和韵类;一是中古诗人的用韵。
  • (二)中古韵母的一些情况
  • 我们知道,中古《切韵》到如今也仅仅是一些残卷,研究中古汉语语音所依靠的韵书,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宋代修订的《广韵》。中古的韵母,同声母一样,也是通过系联的方式得出的。在陈澧的《切韵考》中,同样归纳了三条用於中古韵母归并的方法,它们大体与声母归并方式差不多,即基本条例,分析条例,补充条例。共有206个韵。
  • 但是,韵类并不等于韵母,韵类不但要考虑介音,韵腹,韵尾,同时也得考虑韵调,而韵母则仅仅考虑前者,故《广韵》293个韵类并不等于293个韵母。根据韵母归纳的原则,凡介音,韵腹,韵尾相同则为一母,《广韵》共归并出140(也说142个)个韵母。:

     

 

 

35

 

"七、中古声调系"

  • 七、中古声调系统
  •     在中古的韵书中,已有了关于“四声”  (平、上、去、入)的说法。
  •     关于“四声”,相传为齐梁时期沈约等人首先发现,并在那一个时期广泛用于韵文的创作中。
  • 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四声的调值,则仍不是十分清楚,这到了近代汉语中仍然是这样。

 

 

36

 

"八、近代汉语语音系"

  • 八、近代汉语语音系统
  •       关于近代汉语的语音情况,就而今的研究来看,实际上它应包括唐宋元明清一代的语音情况。就本教材而言,它则主要指的是元代语音。因而,此处的介绍中也主要是针对元代《中原音韵》来谈。
  •     《中原音韵》,周德清(1277—1365)撰,成书于元泰定甲子年(1324)。这是近代汉语语音史上最重要的一部韵书。它打破了传统韵书的束缚,根据当时的实际语音来审音定音,成书以后就产生了影响。

 

 

37

 

"(一)近代汉语(《..."

  • (一)近代汉语(《中原音韵》)的声母系统
  • 《中原音韵》中声母应该有25个:
  • 帮、滂、明、非、微、端、透、泥、来、照、穿、审、日、支、眵、诗、儿、精、清、心、见、溪、晓、疑、影
  • 《中原音韵》的25个声母并没有保存多久,到15世纪就只有20个声母。兰茂(廷秀)《韵略易通》(公元1442)有一首字母歌,叫做早梅诗:
  •           东   风   破   早   梅
  •           向   暖   一   枝   开
  •           冰   雪   无   人   见
  •           春   从   天   上   来

 

 

38

 

"二,近代汉语(《中..."

  • 二,近代汉语(《中原音韵》)的韵母系统
  • 在《中原音韵》中,共有19个韵部46个韵母,它们是:
  • 1、东钟         2、江阳       3、支思
  • 4、齐微         5、鱼模       6、皆来
  • 7、真文         8、寒山       9、桓欢
  •    10、先天      11、萧豪     12、歌戈
  •    13、家麻      14、车遮     15、庚青
  •    16、尤侯       17.侵寻    18、监咸
  •    19、廉纤

 

 

39

 

"(三)近代汉语(《..."

  • (三)近代汉语(《中原音韵》)的声调系统
  •     《中原音韵》所代表的近代汉语声调系统有四个: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一般认为:中古的入声到近代已经归并到平、上、去三声之中去了。

     

 

 

40

 

 

 

41

 

第一章  上古汉语语音系统

  • 1,了解上古声母情况、韵母情况、声调情况;

     

  • 2,了解上古语音研究的依据及一般方法;

     

  • 3,了解上古语音中一些探讨性问题。

 

 

42

 

第一节   上古汉语声母系统

  • 一,上古声母研究的依据

     

  • 1,中古韵书、韵图中所归纳出来的声类;
  • 2,形声字
  • 3,异文
  • 4,读若或读如
  • 5,声训
  • 6,现代方言

 

 

43

 

二,上古声母情况及其构拟

  • 根据古音学家的研究,教材将上古声母归为6类28个。
  • 1.唇音
  • 帮[p]滂[p`]并[b]明[m]
  • 2.舌头音
  • 端[t]透[t`]定[d]余[dj]泥[n]来[l]
  • 3.舌面音
  • 章[ ]昌[ ]船[ ]书[ ]禅[ ]日[ ]
  • 4.齿音
  • 精[ts]清[ts`]从[dz]心[s]邪[z]
  • 5.牙音
  • 见[k]溪[k`]群[g]疑[η]
  • 6.晓[x]匣[ ]影[ ]

 

 

44

 

三,关于上古声母的几个问题

  • 1.古无轻唇音

     

  • 所谓“古无轻唇音”,是说上古音与中古音相比较,上古没有中古唇音中的“非[f]、敷[f`]、奉[v ]、微[ ]”这一组。也就是说,中古之后读作轻唇音的声母,在上古统归读为重唇音。
  • 最早提出此一问题的是钱大昕《十驾斋养心录》,其可资证明的材料有:
  •   l)异文
  •   2)声训
  •   3)读若
  •   4)直音
  •   5)反切
  •   6)谐声偏旁(今之读音异,而古之读音相同)
  •   7)方言(古人名及古地名中多有留存)
  •   8)外语借词
  • 2.古无舌上音
  • 也就是说,在上古舌音中,只有“端、透、定、泥”一组,而舌音还没有分化出中古的舌上音“知彻澄”一组。也就是说,在中古读为舌上音“知彻澄”音的,在上古则读音如“端”组,即钱氏所说“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
  • 钱氏举异文、反切、读若、声训方面的材料证明之,其结论是可靠的。教材补充了两个方面的证据:
  • 1)现代方言
  • 2)谐声偏旁

     

 

 

45

 

"3.娘、日归泥"

  • 3.娘、日归泥
  • 即中古舌上音的娘母(知组),半舌半齿的日母,在上古统归为泥母。
  • 提出此一观点的,是清人邹汉勋《论泥娘一声》,章太炎进一步论证之。
  • 教材认为,中古的娘母在上古归入泥母是可信的,因为中古音里,泥母只出现在一四等韵中,娘母只出现在二三等韵中,符合语音中互补的原则。但日母归泥则值商榷。
  • 4.馀母的问题
  • 提出此一问题的是曾运乾《喻母古读考》即:他认为,中古的喻母,在上古应分别作两类,其中,喻母三等字在上古应归入匣母中,喻母四等应归入定母中。证明材料有异文、声训、古读、谐声。
  • 5.归端
  • 钱大昕认为,在中古的照组字中,有的在上古读为端组,这一类照组字即中六的章昌船书(照三)。
  • 6.照二归精
  • 即中古照组二等字(庄初崇生)在上古应归为精组(精清从心)中。
  • 7.复辅音的问题
  • 持古有复辅音观点的有:英·伊特金斯;瑞典·高本汉;林语堂,董同龢,吴其昌。
  • 依据:谐声偏旁。
  • 教材观点:上古汉语中应允许存在几个复辅音,但由于研究材料不够充分,此一问题仍不能确定。但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没有复辅音是确定的。

 

 

46

 

第二节  上古汉语的韵部系统

  • 一,研究上古韵母的依据
  •     1,《切韵》系统
  •     上古韵部的划分,实际上有一个出发点(基础),那就是中古的
  • 语音体系。根据《切韵》的韵部系统,对照上古文献中的用韵情况
  • ,从而归并出上古的韵部来的。
  • 2.韵文《诗经》《楚辞》的用韵情况
  •     用系联法归纳出上古韵文中的用韵情况,上古的韵部亦大致出来
  • 了。
  • 3.谐声偏旁
  •     段玉裁在研究上古形声的读音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语音事实,
  • 即“同声必同部”(即有同一行声偏旁必是属于同一韵部)。这基本
  • 符合上古的语音事实。

     

 

 

47

 

二,上古的韵部情况

  • (一)几个基本概念:
  •          阳声韵:收鼻音韵尾的韵。
  •          阴声韵:收元音韵尾的韵。
  •          入声韵:收[-p] [-t] [-k]韵尾的韵。

     

  • (二)上古韵部的基本情况:
  •           阴声                               入声                                阳声
  •      1、之[ ]                               职[ k]                              蒸[  ]
  •      2、幽[u]                              觉[uk]                             冬[u ]
  •      3、宵[o]                              药[ok]
  •      4、候[ ]                               屋[ k]                              东[  ]
  •      5、鱼[a]                              铎[ak]                              阳[a ]
  •      6、支[e]                              锡[ek]                              耕[o ]
  •      7、歌[ai]                             月[at]                               寒[an]
  •      8、脂[ei]                             质[et]                               真[en]
  •      9、微[ i]                              物[ t]                               文[ n]
  •      10、                                   缉[ p]                               侵[ m]
  •      11、                                   叶[ap]                               谈[am]
  • 上古音30韵部,总计212个韵母,其中阴声、阳声韵共108个,入声韵104个。(P98—99)

 

 

48

 

三,上古韵部的几个问题

  • 1.韵部的含义
  • 此前的“绪论”中已提及。
  • 2.上古音的构拟
  • 现在拟测出来的上古音,并非就能反映其当时的实际音值,而仅仅是后人根据中古韵以及现代方言比及现代汉语普通话而进行的拟音。
  • 3.通韵和合韵
  • 通韵和合韵是先秦韵文中的两种主要押韵方式,其基础是同类的阴、阳、入音即主要母音相同,韵尾不同的韵可以发生对转,即是通韵;主要韵母不同,但韵尾相同,可以发生旁转,即合韵。这可在《诗经》中得到验证。

 

 

49

 

第三节    上古汉语声调系统

  • 一、关于上古汉语声调的各种说法
  • 上古汉语有无声调?上古汉语中声调系统究竟如何?前人有种种不同的看法:
  • 1.古无四声说
  • 这是明陈第的主张。
  • 2.四声一贯说
  • 这是清初学者顾炎武的主张,他认为:所谓“四声一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字无定调,一个字可以根据需要读成几个声调;一是四声可以通转。
  • 3.古无入声说
  • 这是清人孔广森的学说。
  • 4.古有四声说
  • 江永、王念孙、江有诰、夏燮等到持此说。
  • 5.古无去声说
  • 这是段玉裁的主张。
  • 6.古无上、去两声说。
  • 这是近代学者黄侃的主张。他认为上古汉语中仅有平、入两声音而已。
  • 7.五声说。
  • 这是近代学者王国维的主张。即古有所谓阳类、阴平、上、去、入。
  • 8.长去、短去说
  • 这是陆志伟先生的主张。即古有平、土、长去、短去、入声五调。
  • 9.长入、短入说
  • 这是王力先生的主张。他认为上古有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声、长入、短入。
  • 二,我们的认识
  • 我们认为王力先生的看法是正确的,这种看法能解释上古韵文用韵的各种情况也便于说明汉语声音演变的规律。详参教材。
  • 关于上古汉语的声调情况,我们就简单地介绍到这里,由于研究不是很充分,这一部分的内容仅仅作为一种了解。

 

 

50

 

第二章    中古汉语语音系统

  • 1.了解中古汉语语音中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面貌;
  • 2.了解上古汉语语音发展到中古语音的一些情况。
  • 中古汉语作为汉语史中重要的一段,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中古汉语语音也是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一部分内容。这一段的语音对于我们研究上古汉语语音以及近代、现代汉语语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1

 

第一节   中古汉语的声母系统

  • 一,研究中古声母的依据
  • 1.《广韵》等韵书的反切
  • 2.宋人韵图
  • 重要的有如:无名氏《韵镜》、郑樵《七音略》、司马光《切韵指掌图》、邵雍《天声地育图》等。
  • 3.六朝至唐代所存的直音和反切材料
  • 古代作品的音释:曹宪《博雅音》、陆德明《经典释文》
  • 字书的音切:顾野王《玉篇》的反切、大徐本《说文》的反切。
  • 识字课本中的注音:《开蒙要训》、《字宝碎金》、《俗务要名林》;
  • 4.对音材料
  • 一是日语、朝鲜语、越语中的古汉语借词;
  • 一是梵文、藏文中的对音材料。
  • 它们之中都保存了中古汉语中的语音材料,对於构拟中古汉语语音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52

 

二,中古的声母系统

  • 1.三十六字母
  • 三十六字母是唐朝和尚守温草创,经宋人增订而成的。
  • 守温字母,其实只有三十个,它们是:
  • 唇音:不、芳、并、明
  • 舌音:端、透、定、泥是舌头音
  •          知、彻、澄、日是舌上音
  • 牙音:见(君)、溪、群、疑等字是也
  • 齿音:精、清、从是齿头音
  •          审、穿、禅、照是正齿音
  • 喉音:心、邪、晓是喉中音清
  •          匣、喻、影亦是喉音浊
  •  (以上为刘复先生从法国影印回国的)

     

  • 宋人三十六字母及拟音
  • 唇音
  • 重唇:帮[p] 滂[p`] 并[b] 明[m]
  • 轻唇:非[f] 敷[f`] 奉[v] 微[ ]
  • 舌音
  • 舌头:端[t] 透[t`] 定[d] 泥[n]
  • 舌上:知[ts] 彻[ts`] 澄[dz] 娘[n]
  • 齿音
  • 齿头:精[ ] 清[ ] 从[ ] 心[ ] 邪[ ]
  • 正齿:照[ ] 穿[ ] 床[ ] 审[ ] 禅[ ]
  • 牙喉音
  • 牙音:见[k] 溪[k`] 群[g] 疑[ ]
  • 喉音:影[ ] 喻[ ] 晓[ ] 匣[ ]
  • 半舌半齿音
  • 半舌音:来[l]
  • 半齿音:日[z]

     

 

 

53

 

"2,《切韵》一书的..."

  • 2,《切韵》一书的编写声母系统
  • 2,1《切韵》参编人员
  • 萧该、颜之推、刘臻、魏彦渊、虞思道、薛道衡、辛德源、李若八位,由当时仅有二十多岁的陆法言记录。
  • 《切韵》一书的残卷,现存四种本子:
  • 唐写本《切韵》
  • 五代《切韵》刻本
  • 唐写本孙的《唐韵》
  • 唐写本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
  • 2.2.《广韵》一书的情况
  •     《广韵》的全称叫做《大宋重修广韵》,是北宋早期的一部韵书。它是在唐代《唐韵》的基础之上增订、重修而成的,而《唐韵》又是在《切韵》的基础上增修而成的。《广韵》的“广”有扩大、补充的意思。其体例是按四声分类共五卷:平声两卷,上、去、入各一卷,共206韵。
  •    《广韵》反节的归并
  •     陈澧的三条原则:
  •     第一:基本条例。“切语上字与所切之字为双声,则切语上字同用者,互用者,递用者,声必同类也。”
  •     同用例:“冬”,都宗切,“当”,都即切。“当、冬”二字都用“都”作反切上字,故“动冬”和“当”的声母同类。
  •     互用例:“当”,都即切。“都”’当孤切。“当、都”互为反切上字,所以“当、都”声母同类。
  •     递用例:“冬”都宗切,“都”当孤切,“冬”用“都”作反切上字,“都”用“当”作反切上字,所以“冬、都、当”三字声母必同类。
  •     第二:分析条例。“切语两下字同类者,其上字必不同类。”这是因为,如果反切下字同类,而反切上字也同类的话,则反切上字完全同类的话,则二字完全同音,没有进行反切的必要。这一条是为了将不同的类分开。
  •     第三:补充条例:“切语上字既系联为同类,然有实回类而不能系联者,以其切语上字两两互用故也。”也就是说,用不同的反切去注同一字,则这两反切上字实则是同类的,只不过它们不是第一第二种情况罢了。例见《教程》P102。

 

 

54

 

"2,3《切韵》(《..."

  • 2,3《切韵》(《广韵》)声母系统
  • 用上述方法,归纳出的《切韵》系统共有三十六个声母,它们是
  • 唇音:帮[  ] 滂[  ] 并[  ] 明[  ]
  • 舌音:端[  ] 透[  ] 定[  ] 泥[  ] 知[  ] 彻[  ] 澄[  ]
  • 齿音:精[  ] 清[  ] 从[  ] 心[  ] 邪[  ] 庄[  ] 初[  ] 崇[  ] 生[  ] 章[  ] 昌[  ]船[  ] 书[  ] 禅[  ]
  • 牙喉音:见[  ] 溪[  ] 群[  ] 疑[  ] 影[  ] 晓[  ] 匣[  ] 云[  ] 以[  ]
  • 半舌半齿音:来[  ] 日[  ]

 

 

55

 

"3,中古的声母系统"

  • 3,中古的声母系统
  • 中古声母是《切韵》音系的基础上归并而成的,共有三十五个:
  • 唇音
  • 重唇:帮[  ] 滂[  ]  并[  ]  明[  ]
  • 轻唇:非[  ] 敷[  ]  奉[  ]  微[  ]
  • 舌音
  • 舌头音:端[  ] 透[  ] 定[  ] 泥[  ]
  • 舌上音:知[  ] 彻[  ] 澄[  ]
  • 齿音:
  • 齿头音:精[  ] 清[  ] 从[  ] 心[  ] 邪[  ]
  • 正齿音:照[  ] 穿[  ] 床[  ] 审[  ] 禅[  ]
  • 牙喉音
  • 牙音:见[  ] 溪[  ] 群[  ] 疑[  ]
  • 喉音:影[  ] 喻[  ] 晓[  ] 匣[  ]
  • 半舌半齿音
  • 半舌音:来[  ]
  • 半齿音:日[  ]

 

 

56

 

第二节  中古汉语韵母系统和声调系统

  • 一、中古汉语韵系统
  •     1.1.研究中古韵母的依据
  •     研究中古汉语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切韵》(《广韵》)的韵部和韵类;一是中古诗人的用韵。(P122)
  •     1.2.中古韵母的一些情况
  • 我们知道,中古《切韵》到如今也仅仅是一些残卷,研究中古汉语语音所依靠的韵书,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宋代修订的《广韵》。关於《广韵》的一些情况,我们在前面已经说到,此处不再细述。中古的韵母,同声母一样,也是通过系联的方式得出的。在陈澧的《切韵考》中,同样归纳了三条用於中古韵母归并的方法,它们大体与声母归并方式差不多,即基本条例,分析条例,补充条例。此法可参《教程》P128-129。据此,我们把《广韵》的1190个反切下字归纳为293类,计平83,上76,去83,如51。
  • 但是,韵类并不等于韵母,韵类不但要考虑介音,韵腹,韵尾,同时也得考虑韵调,而韵母则仅仅考虑前者,故《广韵》293个韵类并不等于293个韵母。根据韵母归纳的原则,凡介音,韵腹,韵尾相同则为一母,《广韵》共归并出140(也说142个,见《教程》P 132)个韵母。
  • 在宋代,等韵学家为了研究的方便,根据韵尾相同,主要元音相近的原则,将206韵归并成比较大的类,叫做“摄”。《四声等子》分之为16摄,它们是:
  • 1、通摄:(用平以赅上去如,下同)
  • 2、江摄
  • 3、止摄
  • 4、遇摄
  • 5、蟹摄
  • 6、臻摄
  • 7、山摄
  • 8、效摄
  • 9、果摄
  • 10、假摄
  • 11、宕摄
  • 12、梗摄
  • 13、曾摄
  • 14、流摄
  • 15、深摄
  • 16、咸摄
  • 二,中古声调系统
  •     在中古的韵书中,已有了关于“四声”  (平、上、去、入)的说法。
  •     关于“四声”,相传为齐梁时期沈约等人首先发现,并在那一个时期广泛用于韵文的创作中。
  • 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四声的调值,则仍不是十分清楚,这到了近代汉语中仍然是这样。

     

 

 

57

 

第三节  上古到中古语音系统的发展

  • 一,声母系统的发展
  •     从上古到中古,声母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1,轻声的产生
  •     即在中语音中,产生了上古所没有的轻唇音“非、敷、奉、微”四声母,其分化的语音条件是:合口三等字前,声母读写轻唇。
  • 2,舌上音的产生
  •     即中古,从上古的舌头音“端”组中,分化出了舌上音“知”组,其分化的语音条件是二、三等字前,声母读为舌上音,一、四等前则保持了上古的舌头音的读法。
  • 3,庄组声母的产生及与章组声母的合流
  •     中古时期,从上古的精组字,分化出庄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照二。这一组字在中古时期名与上古的章组字合并,从而产生出中古的照组。
  • 4,云、以合流
  •     上古的匣母从汉以后分为匣、云两母。从晚唐开始,云又和上古的余(以)母合并为喻母。

 

 

58

 

"上"

  • 上  古--------------------------------------------------------- 中 古
  • 帮[  ](一二四等、开三等)-----------------------------------   帮[  ]
  •      (合三等)---------------------------------------------------   非[  ]
  • 滂[  ](一二四等、开三等)-----------------------------------   滂[  ]
  •      (合三等)---------------------------------------------------   敷[  ]
  • 并[  ](一二四等、开三等)-----------------------------------   并[  ]
  •      (合三等)---------------------------------------------------   奉[  ]
  • 明[  ](一二四等、开三等)------------------------------------   明[  ]
  •     (合三等)----------------------------------------------------    微[  ]
  • 端[  ](一四等)--------------------------------------------------    端[  ]
  •      (二三等)---------------------------------------------------    知[  ]
  • 透[  ](一四等)--------------------------------------------------    透[  ]
  •      (二三等)---------------------------------------------------    彻[  ]
  • 定[  ](一四等)-------------------------------------------------------   定[  ]
  •      (二三等)---------------------------------------------------    澄[  ]
  • 泥[  ] -----------------------------------------------------------------   泥[  ]
  • 来[  ] -----------------------------------------------------------------   来[  ]
  • 精[  ](一三四等)-----------------------------------------------    精[  ]
  •      (二等)------------------------------------------------------    庄[  ]
  • 章[  ](三等)----------------------------------------------章[  ]--------照[  ]

     

  • 清[  ](一三四等)-----------------------------------------------    清[  ]
  •      (二等)------------------------------------------------------    初[  ] (三等)---------------------------------------------------------   云[  ]
  • 于[  ](四等)---------------------------------------------------------   以[  ]
  • 昌[  ](三等)-----------------------------------------------昌[  ]-------穿[  ]
  • 从[  ](一三四等)------------------------------------------------    从[  ]
  •      (二等)-------------------------------------------------------    崇[  ]
  • 船[  ](三等)-----------------------------------------------船[  ]-------床[  ]
  • 心[  ](一三四等)-------------------------------------------------    心[  ]
  •      (二等)--------------------------------------------------------   生[  ]
  • 书[  ](三等)--------------------------------------------------------    书[  ]
  • 邪[  ](四等)--------------------------------------------------------    邪[  ]
  • 禅[  ](三等)--------------------------------------------------------    禅[  ]
  • 日[  ](三等)---------------------------------------------------------   日[  ]
  • 见[  ](一二三四等)-----------------------------------------------    见[  ]
  • 溪[  ](一二三四等)------------------------------------------------   溪[  ]
  • 群[  ](三等)---------------------------------------------------------   群[  ]
  • 疑[  ](一二三四等)------------------------------------------------   疑[  ]
  • 影[  ](一二三四等)------------------------------------------------   影[  ]
  • 晓[  ](一二三四等)------------------------------------------------   晓[  ]
  • 匣[  ](一二四等)---------------------------------------------------   匣[  ]

     

 

 

59

 

"二,韵母系统的发展"

  • 二,韵母系统的发展

     

  • 1、之职蒸的发展
  • 2、幽觉冬的发展
  • 3、宵药的发展
  • 4、泽阳的发展
  • 5、侯物东的发展
  • 6、支锡耕的发展
  • 7、歌月寒的发展
  • 8、脂质真的发展
  • 9、微物文的发展
  • 10、缉、侵的发展
  • 11、叶谈的发展

     

  • 三,声调系统的发展

     

  • 1.入声的变化
  •     上古长入在发展中失落了[-P][-t][-k]韵尾,变成了去声,由促声变成了舒声。其表现在:
  •     (1)从《诗经》以及先秦韵文的文字来看,长入字和短入字常常相押,到了中古(切韵)系统中,这些字都变成了去声。
  •     (2)从反切上看,上古的有入声字,中古韵书里有入、去两声之读,其中去声是后起的音。
  • 2.平、上的变化
  •     在中古,平、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1)平声变去声
  •     有一部分平声字,在中古的《切韵》系统中有的只有去声一读,有的有平、去两读。
  •     (2)上声变去声
  •     一部分上古上声字,中古变成了去声。即上古只有上声一读的这一部分字,在《广韵》中则有上、去两读。
  •     (3)平声变上声
  •     上古有一些平声字,到了中古则变成了上声或有平、上两读。
  •     (4)上声变平声
  •  综上所述,上古到中古声调的演变过程,可以用下表反映:
  •     上    古—————————————— 中   古
  • 舒声:平————————————————平
  •           上————————————————上
  •           去————————————————去
  • 促声:长入
  •            短入一一一————————————入

     

 

 

60

 

第二章  近代汉语语音系统

  • 关于近代汉语的语音情况,就而今的研究来看,实际上它应包括唐宋元明清一代的语音情况。就本教材而言,它则主要指的是元代语音。因而,此处的介绍中也主要是针对元代《中原音韵》来谈。
  • 《中原音韵》,周德清(1277—1365)撰,成书于元泰定甲子年(1324)。这是近代汉语语音史上最重要的一部韵书。它打破了传统韵书的束缚,根据当时的实际语音来审音定音,成书以后就产生了影响。主要研究者如:白绦州《北音入声演变考》;罗常培《中原阴韵研究》;陆志伟《释中原音韵》;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李新魁《中原音韵音系研究》等。

 

 

61

 

一,近代汉语(《中原音韵》)的声母系统

  • 《中原音韵》中声母应该有25个:
  • 帮、滂、明、非、微、端、透、泥、来、照、穿、审、日、支、眵、诗、儿、精、清、心、见、溪、晓、疑、影
  • 《中原音韵》的25个声母并没有保存多久,到15世纪就只有20个声母。兰茂(廷秀)《韵略易通》(公元1442)有一首字母歌,叫做早梅诗:
  •           东[  ]  风[  ]  破[  ]  早[  ]  梅[  ]
  •           向[  ]  暖[  ]  一[  ]  枝[  ]  开[  ]
  •           冰[  ]  雪[  ]  无[  ]  人[  ]  见[  ]
  •           春[  ]  从[  ]  天[  ]  上[  ]  来[  ]

 

 

62

 

二,近代汉语(《中原音韵》)的韵母系统

  • 在《中原音韵》中,共有19个韵部46个韵母(P244),它们是:
  • 1.东钟[  ]  [  ]
  • 3.支思[  ]  [  ]
  • 4.齐微[  ]  [  ]
  • 5.鱼模[  ]  [  ]
  • 6.皆来[  ]  [  ]
  • 7.真文[  ]  [  ]
  • 8.寒山[  ]  [  ]
  • 9.桓欢[  ]  [  ]
  •    10.先天[  ]  [  ]
  •    11.萧豪[  ]  [  ]
  •    12.歌戈[  ]  [  ]
  •    13.家麻[  ]  [  ]
  •    14.车遮[  ]  [  ]
  •    15.庚青[  ]  [  ]
  •    16.尤侯[  ]  [  ]
  •    17.侵寻[  ]  [  ]
  •    18.监咸[  ]  [  ]
  •    19.廉纤[  ]  [  ]

     

 

 

63

 

三,近代汉语(《中原音韵》)的声调系统

  • 《中原音韵》所代表的近代汉语声调系统有四个: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教材认为,中古的入声到近代已经归并到平、上、去三声之中去了。

 

 

64

 

第二节  中古到近代语音系统的发展演变

  • 近代汉语的语音状况已经和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十分接近.《中原音韵》中:声母25个;韵母46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中古的语音则与现代汉语语音相差甚大。因而,研究中古到近代语音的演变过程就显得十分重要。

 

 

65

 

一,声母系统的演变

  • 1.全浊声母的清化
  • 中古35个声母中的10个全浊声母:并、奉、定、澄、从、床、群、邪、禅、匣。 演变规律:
  •     (1)浊音平声变成同部位吐气的清音阳平。
  •     (2) 全浊塞音、塞擦音上声、去声变成同部位不吐气的清音去声。
  •     (3)全浊入声变成不吐气的清音阳平。
  •     (4)全浊擦音变成同部位的清擦音。
  •     (5)床、禅两母的变化。
  • 2.知、照合流和卷舌声母的产生
  •     唐末宋初的三十五声母中的照穿床审禅,在唐以前本分为庄组与章组两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照二和照三。到宋末时,已经合并了。并且,此时的知组字也开始与合并后的照组字合流。到了15世纪,合流后的知照两组字均读为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卷舌音。《中原音韵》中已开始有了卷舌音,但还处于过渡阶段。
  • 3.喻、疑合流和零声母的扩大
  •     中古影母读零声母[  ],是清音;疑母读[  ],是次浊音;隋唐时云[  ]以[  ]两个声母,唐未合并成喻[ j],也是次浊音。到了 14世纪,影、喻和绝大多数疑母合并了。它们均读作零声。关于喻、疑变零声。

     

 

 

66

 

二,韵母系统的演变

  • 从中古到近代韵母演变的大致情况:
  • 《广韵》的韵目为206个,分阴、阳、 入三个大类95部140韵母。其中阴声26部40个韵母;阳声35部50个韵母;入声34部50韵母。但是到了《中原音韵》里,则只有了19个韵部46个韵母,入声韵尾消失。
  • 具体表现:
  • 1,阴声韵
    • 支思
    • 齐微
    • 鱼模
    • 皆来
    • 萧豪
    • 歌戈
    • 家麻
    • 车遮
    • 尤侯
  • 2,阳声韵
    • 真文
    • 寒山
    • 桓欢
    • 先天
    • 侵寻
    • 监咸
    • 廉纤
    • 江阳
    • 东钟
    • 庚青
  •  3.入声韵
  •        支思
  •        齐微
  •        鱼模
  •        皆来
  •        萧豪
  •        歌戈
  •        家麻
  •        车遮
  •        尤侯

     

 

 

67

 

二,声调系统的演变

  • 1,平分阴阳
  • 2,入派三声
  •      全浊入声归阳平
  •      次浊入声归去声
  •      清音入声归上声
  • 3,浊上变去
  • 中古到近代汉语声调的变化基本情况:
  •      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 中古        清/浊     清/(次全)浊    清/浊  (全次)浊/清

     

  • 近代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68

 

第三节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标准音的形成

  • 一,声母的变化
  •     l,舌面音[  ]、[  ]、[  ]的产生
  •     精清从心邪——精清心——
  •     见溪群疑晓匣——见溪晓——
  •     2,卷舌声母进一步发展
  •     3,疑、微两母完全消失

 

 

69

 

中编 汉语语法史

  • 关于汉语语法史的叙述,我们不打算按照教材的体例进行讲解,作为一门史的语言研究,更应该在历时的方面体现出其中的语法发展的一般情况。因此,参照王力先生《汉语史稿》(中册)的意见,我们也拟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即择取汉语语法中词法和句法里面比较重要的类,进行历史的通观,从中发现汉语语法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 这一部分内容有两大块:一是词法,讲各类词是怎样由上古发展到现代汉语中的;二是句法,历数各种句法形态是怎样产生、发展、演变的。

 

 

70

 

第一节   名词的发展

  • 一、名词的发展
  • 1.上古时期
  • 1.1甲骨卜辞中的名词: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在句中的成分主要用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
  • 1.2、周秦两汉时期,名词仍然是汉语最发达的词类。在句中用主语、宾语、定语。例如:

 

 

71

 

"1.君子食无求饱,..."

  •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
  •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卫风·木瓜》)
  • 4.朝饮木兰之附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 少数名词也能作谓语:
  •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诗·大雅·思齐》)
  • 亦有少许名词作状语例:

     

 

 

72

 

"1.嫂蛇行匍匐,四..."

  • 1.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秦策》)
  • 2.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 2.中古时期
  • 中古汉语名词的句法功能和上古基本相同,只是由于系词“是”的广泛运用,名词直接用作谓语的范围小了一些。名词在此一阶段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词头和词尾上。

     

 

 

73

 

"3.近代汉语时"

  • 3.近代汉语时期
  • 名词在此一阶段的发展,基本上体现了词汇的发展的一般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的产生和消亡,名词也相继有一个消长、更替的过程。旧的名词消失,又产生了新的名词,但总的来说,名词的数量是越来越多,所反映的内容范畴也越来越广,其句法功能也越来越来完备,并一直在汉语词汇语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74

 

二、名词的形态及发展

  • 名词的形态主要体现为名词词尾和词头。
  • 词头和词尾是汉语语法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这也是词的孽乳发展一重要的语法手段。

     

 

 

75

 

"1.词头“有”"

  • 1.词头“有”
  • 上古汉语里的词头“有”,它通常是加在国名、地名、部落名的前面,如有虞、有扈、有仍、有莘、有熊、有济等。例如:
  • 1.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书·汤誓》)
  • 2.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尚书·君奭》 )
  • 3.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尚书·召诰》)

     

 

 

76

 

"另外,也有在普通名..."

  • 另外,也有在普通名词前加“有”的。如《书经》例:
  • 1.予欲左右有民,汝翼。(《益稷》)
  • 2.盘庚於殷,民不适有属。(《盘庚》)

 

 

77

 

"《诗经》例子如"

  • 《诗经》例子如:

     

  • 1.摽有梅,其实七兮。(《召南·摽有梅》)
  • 2.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小雅·巷陌》)
  • 其他书的例子如:
  • 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论语·为政》)
  • 孔甲扰於有帝。(《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78

 

"关于“有”附于名词..."

  • 关于“有”附于名词的前面是否是词头的问题,一直有过争论,对此,有人认为“有”通“域”,相当于国,但这种说法并不能解释所有“有”的格式的名词。我们观察到的情况却是,“有”放于这些名词的前面,一般无实义,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这一方面是

 

 

79

 

"诗歌协调诗律的要求..."

  • 诗歌协调诗律的要求所致,另一方面,则也体现了汉语语法中双音化的萌动。而加缀则正是形成双音节词的一个重要手段。因而我们认为,上古出现的上述加于名词前面的“有”应该算作词头。
  • 附加成分“有”主要在上古出现,其中《尚书》中最多,到晚周的一些作品中,则已很少见用了。秦汉以后,除了在保留古语的朝代名词前见有之外,已完全不用了。

     

 

 

80

 

2.词头“阿”

  • 2.1上古汉语末期
  •     产生了一个新的词头“阿”。据王力先生讲,“阿”在古代本属“歌”部,词头“阿”则一直是保存了古音。
  •     词头“阿”最初出现于疑问代词“谁”之前,作“阿谁”(王力以为“阿谁”是“伊谁”变来的,例如:有皇上帝,伊谁能憎?《小雅·正月》)例如:
  • 1.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 2.向者之论,阿谁为失?(《三国志·庞统传》)

 

 

81

 

"2.2中古时期"

  • 2.2中古时期
  • “阿”的用途扩大,它不但可以作人名或亲属称呼的词头,也可以作人称代词的词头。
  • 作人名的词头如:
  • 1.汉武帝后小名阿娇;//2.曹操小字阿瞒;//3.刘禅小字阿斗;
  • 4.见阿恭,知元规非假。(《世说新语·雅量》)
  • 5.见阿莲才悟如此,而尊作常儿遇之。(《南史·谢灵运传》)“阿莲”即谢惠莲。
  • 6.忽出唤曰:“阿鼠”,子文不觉应曰:“诺”。(《法苑·珠林》)阿鼠即周子文。

     

 

 

82

 

"作亲属词头的如"

  • 作亲属词头的如:
  • 1.阿翁讵宜以子戏父?(《世说新语·排调》)
  • 2.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辞》)
  • 作人称代词词头的如:
  • 阿你酒能昏乱,吃了多饶啾唧。(王敷《茶酒论》)
  • 登阿侬孔雀楼。(《异苑·鬼仙歌》)

     

 

 

83

 

"2.3中古魏晋至近..."

  • 2.3中古魏晋至近代隋唐
  • 1)在人的名、字或小名、小字中取一字,冠之以“阿”头,表示一种亲密的称呼。这种情况下如现代汉语中:阿莲、阿芳;置于动物名前:阿猫、阿狗,表亲昵。
  • 2)置于单音的亲属名词前面,构成双音节词数量甚众。如阿父,阿爷,阿舅,阿妹,阿母,阿嫂,阿家(姑)等。
  • 3)置于一般名词的前面,表示称呼,例如:阿监(宫女)、阿尼(尼姑)、阿上(僧人尊称)、阿老(僧人鄙称)、阿媛(美女)、阿丈(长辈男子)
  • 4)置于代词之前。

 

 

84

 

"疑问代词如:阿谁。"

  • 疑问代词如:阿谁。
  • 人称代词如:阿你、阿侬、阿子;
  • 指示代词如:阿堵(何不举却阿堵物)
  • 5)置于数词之前,表示排行
  • 阿五、阿六、阿三。
  • 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阿二不曾偷。
  • 2.4宋元至现代
  • 名词词头在宋元之后就在北方话中逐渐消退,现代汉族中方言中,用于人名、亲属名词及数词前表排选择这几种用法仍然保留,如人名:阿芳、阿莲、阿强;亲属的:阿妈、阿爸(藏语),阿公、阿婆(广东话);数字前的阿三、阿五等。

     

 

 

85

 

3.名词词头“老”

  • “老”本形容词,最初表示年长或年老的意思。都有具体的实义。如:
  • 1.老夫灌灌,小子蹻蹻(jue,上声)。(《诗·大雅·板》)
  • 2.(樊迟)请学为圃。(孔子)曰:“吾不如老圃。”(《论语·子路》)

 

 

86

 

"3.(齐桓公)见一..."

  • 3.(齐桓公)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说苑·政理》)
  • “老”字虚化为词头,早在六朝就已开始,唐代广泛地运用,其使用情况有如下五种:
  • 1)置于人名前:
  • 1.此是老石机杼,聊以奉赠。(《北齐书·儒林传·石曜》)
  • 2.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白居易诗)

 

 

87

 

"2)置于动物名"

  • 2)置于动物名前
  • 大虫老鼠,俱为十二属。(唐朱揆谐噱(音同学)录)
  • ,噱(音同学)录:引人发笑的话和举动。
  • 可见“老鼠”之说起于唐代。
  • 宋代,已有“老虎”一称:
  • 宋王恽诗:“眈眈老虎底许来,抱石踞坐何雄哉!”

     

 

 

88

 

"3)置于一般事物名..."

  • 3)置于一般事物名前的:
  • 勒与酣谑,引(李)阳臂笑曰:孤往日厌聊老拳。(《晋书·石勒载记下》)
  • (“老拳”即拳头,今仍有此说,如“老拳相向”)
  •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
  • 4)置于亲属称谓词前:
  • 大丈夫岂当以老姊求名!(晋书·郭奕传)
  • 时运来时,买田庄,取老婆。(吴自牧《梦梁录》)
  • 5)置于形容词前,以人物特征呼人。

 

 

89

 

余论:“老婆”、“老师”溯源

  • 1,老婆
  • “老婆”一词中的“老”,最初不是词头,宋代,“老婆”之“老”还是表示年老的意思。例如:
  • 1)《景德传灯录》:“苦哉浮杯,被老婆摧折。”
  • 此前例如:
  • 2)唐寒山诗之三十六:“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昔日贫於我,今笑我无钱。”
  • 3)宋陶岳《五代史补·梁·罗隐东归》:“媪叹曰:‘秀才何自迷甚焉,且天下皆知罗隐,何须一第然后为得哉!’不知急取富贵,则老婆之愿也。”
  • 宋代,已有“老婆”是妻子之俗称之例:

 

 

90

 

"4)宋吴自牧《梦梁..."

  • 4)宋吴自牧《梦梁录夜市》:
  • “更有叫‘时来运转,买田庄,取老婆’卖卦者。”
  • 此后,“老婆”一词作为妻子的代称,则在俗文学作品中广泛运用。
  • 5)《元曲·秋胡戏妻》:“家中有钱财,有粮食,有田土,有金银,有宝钞,则(只)少一个标标致致的老婆。”
  • 6)《元曲·妆团圆》:“我两个不曾娶老婆哩。”

 

 

91

 

"“老婆”一词代称“..."

  • “老婆”一词代称“妻子”,则沿用到现代汉语中,但多见于非正式场合的口语中,而正式文体中则视具体语境而偶见之。
  • 另外,“老婆”一词,在近代汉语中还有一种意思,即称丫鬟或年老的女仆。
  • 7)《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老婆亲走到厨房内说:‘爹叫你呢。’”
  • 8)《红楼梦》第三五回:“到了怡红院中,只见抱厦里外回廊上,许多丫头老婆站着,便知贾母等都在这里。”

 

 

92

 

"2.“老师"

  • 2.“老师”
  • 《汉语大词典》“老师”一条下,除举“老师”是用来传授文化、技艺的人一义外,另列四义:
  • 1)年老辈尊传授学术的人。
  • 2)明、清两代,生员(秀才)、举子称座主和学官为老师。
  • 3)对僧侣的尊称。
  • 4)指军队出征日久而疲。

 

 

93

 

"可见,“老师”一词中..."

  • 可见,“老师”一词中的“老”,其最初并非是词头,而是具有实义的。同“老婆”中的“老”一样,是形容词性的,表示年龄长。
  • “老师”一语,最早出现是在:
  • 1)《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
  • 五代时,开始出现了将“老师”一词用于泛称传授文化、技艺的人,如:
  • 2)《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崔  》:“其乐工舞郎,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贾,州县避役之人,又是无良工老师教习。”

 

 

94

 

"3)金元好问《示侄..."

     

  • 3)金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 明清两代,有称学官和座主为“老师”例:
  • 4)明王世贞《觚不觚录》:“至分宜当国,而谢者称老翁,其厚之甚者称夫子。此后门生称座主俱曰老师。”
  • gu,平声,古代盛酒的酒器

 

 

95

 

"上述2)、3)、4)..."

  • 上述2)、3)、4)例中的“老师”均已含有今之“老师”一词的含义,但是其也寓含有年老的意义在里面,因而,“老”还不能纯粹用为一个词头来看待。但“老”至少已有了虚化的迹象,因在上述称“老师”的人中,也不排除有年龄不大,地位不尊者的存在,如例2)中的“老师”。

 

 

96

 

"真正意义上虚化,变..."

  • 真正意义上虚化,变为词头的“老师”的出现,是到了清代才出现的。
  • 5)《儒林外史》十七回:“这学里老师是朝廷制下的,专管秀才,即便中了状元,这老师也要认的。”

     

 

 

97

 

"“老师”一词既然是..."

  • “老师”一词既然是朝廷制下的,因而,也就不管是年龄老不老的了,此一层也;另外层,在古代,许多人在科举中求功名,通常是一生未遂,或老之将至才能考上,如范进之流,偌大年级,也必须称比他们年少的考官或是座主为老师,此亦证也。
  • “老师”发展到现在,“老”之老义完全虚化,仅是作为一个词形标志,构成双音节词了。

 

 

98

 

4.名词词尾“子”

  • 4.1名词词尾“子”的产生,在先秦的时候就已出现,可以放在表示人的名词后面,也可用来表示小而圆的东西。
  • 虚化基础:小。《释名·形体》:“瞳子,子,小称也。”余例:
  • 1.虽大男子,裁(通“才”,仅仅)如婴儿。(战国策·燕策)//2.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诗·鄘风·载驰)
  • 3.存于人者莫良于眸子。(孟子·离娄上)//4.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史记·项羽本纪)

 

 

99

 

"4.2中古时期"

  • 4.2中古时期
  • 1)用于人名之后,此即上古用法的继承,例如:娘子,郎子,小姑子,新妇子,老子等。
  • 2)用于各种器物名称。
  • 例如:床子,刀子,幡子,盒子,局子,铜奁子,小笼子,罗衫子,袄子,小勺子,帖子,艇子,瓮子,饼子,帐子,硅子,亭子,宅子等。

 

 

100

 

"3)用于动物名称之..."

  • 3)用于动物名称之后。例如:犊子,蛤子,驴子,猫子,青雀子,燕子,鹞子,蚁子等。
  • 4)用于植物名后。例如:附子,栗子,梅子,树子,桃子,柚子,枣子。
  • 5)用于其他名称后,例如:口子(嘴),榻子,年月日子,半夜子,面子(脸),句子,格子,样子。
  • 4.3近代以至现代

     

 

 

101

 

"“子”尾一直在构成..."

  • “子”尾一直在构成新的名词方面担负着重任,其生命力之强大,非其他词尾可以比。中古时产生的上述各种用法,仍存于现代汉语中,如我们今天仍说的:老子,舅子,猫子,狗子,桃子,李子,日子等即是其证。
  • 古代汉语中不应视作词尾的“子”的情况(王力《汉语史稿》):
  • 1.是“儿子”的“子”;//2.作尊称的“子”,如“夫子”、“君子”;
  • 3.禽兽虫类之初生者,如虎子,蚕子等;//4.鸟卵:鸡子,凤子;
  • 5.某种行业中的人,如舟子,渔子;//6.圆形的的小东西,如黑子。

 

 

102

 

5.名词词尾“儿”

  • 5.1“儿”的本义是“小儿”。《说文》:“儿,孺子也。”早期加于名词之后的“儿”,均未脱离小儿这个实际意义,因而不认为它们是词尾。例如:
  • 1.黄鬚儿童大奇也。(三国志·魏书·曹彰传)//2.何物老妪,生宁馨儿。(晋书·王衍传)
  • 有时,“儿”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后,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一类人时,也不是词尾,如:
  • 3.司马曰:“臣故为从吏盗君侍儿者。”(史记·袁盎晁例传)

 

 

103

 

"4.健儿须快马,快..."

  • 4.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乐府诗集·折杨柳歌辞)
  • 5.2“儿”用为词尾,是从“小儿”义虚化而来的,最初可能用于小字(小名)的词尾。这种文献多见于六朝。
  • 5.周太祖少贱,黥(qing)其颈上为飞雀,世谓之郭雀儿。(新五代史)
  • 6.世祖武皇帝,小讳龙儿。(南齐书·武帝本纪)
  • 此时,也发现了完全虚化之词尾:
  • 7.萦丝飞凤子,结缕坐花儿。(沈约《咏领边绣》)

     

 

 

104

 

"5.3唐代,词尾“..."

  • 5.3唐代,词尾“儿”已大量产生,主要用于动物名称之后,其例如牍儿、鱼儿、鹅儿,雁儿,鸳鸯儿,雀儿,蜂儿等(见教材下179)
  • 同时,也出现用于一般器物上的例子:如纸儿,花絮儿,笛谱儿,家事儿,担儿,碟儿,药儿,板儿,锣儿,刀儿,枪儿,旗儿,马儿,狮儿,猫儿等
  • 宋代则广泛运用开来。
  • 5.4现代,“儿”不但可以有为名词词尾,还可以出现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

 

 

105

 

"几点注意:"

  • 几点注意:
  • 1)鸟兽虫类用“儿”的有两种情况:A,其初生者,非词尾;B,非初生者,才是词尾。
  • 2)“孩儿”:初生者,非词尾;非初生者,无生命的东西,则是词尾。
  • 3)部分表示小称的词尾“儿”发展成为爱称,例如:老头儿、小猫儿等即是。
  • 4)现代汉语中,“儿化”在各方言区里是不均衡的。

     

 

 

106

 

6.名词词尾“头”

  • 6.1“头”在最初的时候是一个名词,有实在意义,表示某一端。例如:
  • 1.帝自捉刀立床头(世说新语·容止)
  • 2.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
  • 3.今之南京,在东汉末年称作石头城。又有异文叫石首。

 

 

107

 

"6.2名词“头”虚..."

  • 6.2名词“头”虚化为词尾,是在东末年开始,六朝时普遍使用,有两种情况:
  • 1)放在方位词东、西、南、北、上、下后面,表示方位:
  • 4.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汉乐府·陌上桑)
  • 5.陆机兄弟住参佐廨(jie,官署)中,三间瓦房,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世说新语赞誉)
  • 6.前行看后行,齐著铁 裆。前头看后头,齐着铁兜mou。(六朝梁《企喻歌》)

 

 

108

 

"2)放在名词后"

  • 2)放在名词后:
  • 7.锄头三寸泽(齐民要术·杂说)
  • 8.世有一等流,悠悠似木头。(寒山诗之一三七)
  • 宋元以后,上述两种情况的名词尾“头”更加普遍地使用起来,在现代汉语中,仍保持相当广泛的使用程度。
  • 余论:
  • 五四运动之后,在西洋语言的影响之下,现代汉语中产生了一大批新兴的名词词尾,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性、者、化。这在现代汉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学习过,此处不再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