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训资料之班级管理(走进心灵  感受心灵 培育心灵)--方之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1:58:14
班主任培训资料之班级管理(走进心灵  感受心灵 培育心灵) 作者:何方 日期:2009-8-18 10:53:00 0 推荐

走进心灵 感受心灵 培育心灵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和各位班主任们有这个交流的机会,首先我想真诚的和所有班主任说一句:我们辛苦啦!我说的是“我们”,而不是“您们”,因为,我也是班主任大家庭中的一员,从 93 毕业我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到现在做了将近 15 年的班主任,如今正在担任二年级( 3 )班语文教师和班主任。身为班主任,我深知班主任工作的忙碌与辛苦,但是我们应该从忙碌和琐碎寻找快乐。这种“快乐”来源于我们对学生与教育的热爱,表现于我们的对教育的思考与智慧。 

这就是我想 和老师们交流的第一讲: 

做智慧型的教师,培养聪明的孩子 

一、 班主任工作需要:“认真 ”与“智慧” 

教育需要认真更需要智慧。“认真”是做班主任的先决条件,“智慧”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必备条件。认真的班主任是巧的,智慧的班主任是好的。 智慧的教师,他的教育是开放的、新颖的,他的学生也是活泼的、敏捷的。随着教育实践的积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认真能使工作的作的惊喜,智慧让自己的工作做得精巧。 

93 年 7月我刚刚踏入教育的大门,初做班主任的我认真极了,我以为只要认真就一定能教好我的学生,带好整个班集体。 我和家长建立了联系册,每天向家长反映学生各方面表现,还经常到学生家里去家访。哪位同学学习上有漏洞,我毫不吝惜时间,天天帮她补课,甚至把学生带到自己家里去指导他学习。哪位学生若是淘气,影响了班里的纪律,我会一追到底——你不改,我就会天天找你谈话,找到学生家里去“告状”也是时常有的事情。我的认真,使班里的成绩总是名列第一,各项评比也大多是遥遥领先。我以为这全是自己“负责”和“认真”的成效。是呀,年轻人有时间又有精力,我们常常使出的是这样的“拙劲”,但这样的教育效果即便有些,也只能表面的、肤浅的,是事倍而功半的,更有可能会使自己走上了被动。那时的我把教育变成了一张“冷面孔”。结果终有一次吃了“冷教育”的亏。 

班里有个淘气的男孩,我和他谈话、聊天的次数最多,到他家里去家访的次数也最多,她的爸爸和妈妈见到我总是说:“您真是个负责的老师,孩子遇上您可是福气”。我一直以为家长很欣赏我这种认真的态度,却不知这蛮拙的“认真”会给家长和孩子带来伤害。 

有一天这孩子没完成作业,我把他留下一直看着让他补完,才送他回他爸爸的公司(他爸爸的电脑公司在我们学校旁边),我一股脑的向家长如实反映了他在学校的表现:他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做小动作,课间还和同学打闹等等。我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完全没有考虑家长和孩子的心理感受——爸爸作为电脑公司的经理,孩子因为在学校表现不好,被老师送回来,这是多么丢脸的事情呀!和爸爸谈完话,我一身轻松地告辞走出孩子爸爸的公司,我正假想着,这孩子明天一定会有进步。可是窗口内却传出,爸爸对孩子的怒骂声、斥责声:“你这没用的东西,我的脸全被你丢尽了… ..”接着我听到了孩子嘤嘤的哭声。我的心难受极了,街上雪花纷飞,寒冷得很,但我的心里却更冷。我突然想到了自己小时候,被老师找家长感觉,想起了自己曾经记恨过给我告状的老师,今天我怎么也做起这样的“恶人”了? 

第二天,在对新班主任的培训中,我把自己的苦闷向有经验的李主任诉说,李主任和我谈起了“爱生、敬业与智慧”的问题。当时的情境我记得清清楚楚,李主任郑重地送给我台湾 林正文教授的一本书《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并且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教育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需要认真,更需要智慧。要想做好班主任,就要多学习,学生是一本需要你永远去解读的书。”我心悦诚服地点点头。拿着李主任送我的书,走在回家的路上。街上依然是雪花纷飞,寒冷得很,但我的胸中却仿佛有一团火。这团火不但驱走了我身边的寒冷,而且还让我觉得眼前越来越明亮,我知道了班主任等于“认真”加“智慧”。 

二、 智慧从哪里来

1.智慧从学习中来

“智慧”来自于学习,白天我听课教研,晚上我认真学习相关教育、教学书籍,笔耕不辍,这么多年,晚上 12点以前几乎没睡过觉。有一天我在《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一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有意思的案例:一个孩子上课听讲很不认真,总是坐不住,老师就把叫到办公室,郑重其事的送给他一只红粉笔,告诉他,老师请他帮个忙,每当老师讲到重点问题是请他把红粉笔送上来,老师要用红粉笔描出来,孩子一直记挂着老师的嘱托,从那天开始,老师每当上课讲到重点时都会耐心的请这个孩子送上红粉笔,一段时间以后,孩子 和老师达成了默契,只要老师用眼睛慈爱的看着他,他就 明白了老师需要红粉笔,立刻会主动送上来,有过了一段时间,用不着老师在有任何提示,老师讲到重点时,孩子会自动把红粉笔送上来,让老师画上重点,多么睿智的方法呀,他带给我很大的启迪。我为什么不动脑子,恰当的用运动我做学到了“暗示效应”“增强原理”、“罗森塔尔效应”“情感原理”呢? 

越是淘气的孩子就越要发现他的优点,从他的长处入手,帮助他用长处带短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于是我耐心分析川川的特点。他爱唱歌,爱手工制作 ,科技老师曾不止一次的夸奖他有才能,我怎么就没把这些放在心上呢?要帮助这个特殊的孩子 ,就要用特殊的办法才行. 

第二天的语文课上我们正好讲 <<小风车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牛顿小时候只爱做手工 ,不爱学习,一次他做了一个小风车 ,很得意,当同学问他风车转动的道理时 ,他答不出 ,受到了同学的嘲笑 . 从此牛顿刻苦学习,后来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科学家 .我决定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川川 . 在课上我故意把牛顿写成了川川 ,大家都说我写错了,而我却神秘的给大家做了解释 : “牛顿爱做手工 ,川川也爱做手工 ;牛顿不爱学习,川川也在学习上不肯下功夫 .大家说川川是不是就象小牛顿 ?”大家都说是 ,川川也睁大了好奇的眼睛 . 我又说: “牛顿受到同学的嘲笑变得爱学习了,我们的川川什么时候能变成小牛顿呢 ?” 

接着我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了几个字 “醒来吧沉睡的巨人 ”我看到川川的脸红了 ,他深深地低下了头。 

从此我经常和他聊天 ,使他感到和老师很亲近 ,老师很信任他 .我常让他帮我做些事情 ,比如拿拿书 ,抱抱本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 :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对学生心理的治疗作用 . 

  川川变了 ,科技月中他组织了班里的科技组 .合唱节同学们选他做我们的领唱 ,在上场前一分钟 ,他的鼻子突然流血了他顾不得擦干脸上的血迹就上了场 ,比赛当中血仍然顺着鼻角往下流 ,可他一动没动 ,笑容依旧挂在他的脸上 . 作为他的老师我的心里真是激动极了 ,眼泪在我的眼眶中打转 ,我为自己有这样好的学生而自豪。 

毛主席说过:“人无完人”。 孩子更是如此, 当我们面对学生的缺点时,不靠面容的威严,也不靠言语的犀利,而是要动动脑子,选准教育的切入点,用智慧的教育,纠正孩子的行为, 弥补他们的身上的不足 . 让学生在和风细雨中明辨是非,晓知美丑。 

2.智慧从了解中来

我的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从何自己的学生樊迟讨论过“仁”与“智”的问题:樊迟毕恭毕敬的问自己的老师什么是“任”,老师只告诉她两个字“爱人”,凡持有 文老师什么是“知”,老师还是告诉她两个字“知人”,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教师智,多么简单的道理。“了解学生”对我们如今的班主任来说也是同样的重要!老一辈优秀班主任: 丁榕老师曾教导我们说,如果“真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情感基础,   那么“了解”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之源。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经说过:如果你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班主任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年龄特点、身体状况、家庭情况、性格爱好等等。有很多时候,我们处理问题的不当适应为我们不了叫孩子: 

举例:我的孩子“老师说孩子疲疲沓沓挨了批评还笑。”其实孩子的笑不是不在乎老师的批评,而是用笑掩饰自己的尴尬。因此我们要想法设法的,了解学生。佛洛伊德的冰上原理: 

通过孩子的行为去揣摩冰山后的部分,孩子的感受是什么,他的需要、渴望究竟是什么?(出示冰山图)

而要想深入的了解学生,比较恰当的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反思

善于反思,“吾日三省吾身”,在反醒中提升自己的认识,找到更智慧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随着对教育一天一天深刻地认识,我越来越感觉到 反思的重要。班主任,每天要和孩子打交道,和家长沟通,要想做好塑造“人”的工作,不仅要写反思,更需要“三思”。 

行为之前要深思 

行为之中要多思 

行为之后要反思 

一是反思在解决问题之前。在回家的路上,我接到穆罕妈妈打来的电话,原来在上剑桥英语的时候,其其向慕涵借记事本朝当天的记事,等穆罕回到家准备写作业时候,却发现本上记当日作业的那一页被撕下去了。穆罕的妈妈向我解释道:给我打电话,只是想问一问当天到第流了什么作业,并不是给孩子告状,而却还特意说,很有可能他一页纸正好自己掉了。 

放下电话,我反复思考,到底该怎样处理这个问题。 

我做了几种假设:假设一:本上的那页记事刚好自己掉了,其其不知道,还给了穆罕。假设二 :其其正在超记事,上课铃响了,记事还没有抄完,孩子怕妈妈批评,就把这页记事撕下来,自己留着慢慢抄。 

想来想去我觉得第二种可能性比较大,因为,这学期其其的妈妈确实为其其没完成记事而批评过她,那次,妈妈批评她很严厉,还找到我。我该不该打电话询问其其,如果真的是这样,会不会激怒其其的妈妈,使其其又遭到妈妈的责骂。想来想去,我决定和其其当面解决。我在反思里写道:教育不能心血来潮,更多的时候需要宽容的等待。 

这就是在解决问题之前的反思。作业本上的作业撕掉了。—— 

二是反思在解决问题之中。 

第二天以上午我都当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中午,趁大家午休的时候,我把其其叫到我的办公室,我抱来厚厚的一摞作业本,我对其其说:“其其,同学们的新本还没有写学号,老师这有学号贴,你帮我给每个本上贴一张好吗?其其很高兴得贴着,不一会儿几十个本子,都贴完了。其其说:“老师,本子都贴过了,但是还有很多富余的“学号贴”,我说:“其其,学号贴还有多余的,如果让你再接着贴,还有本子可贴吗?其其调皮的笑了,说:“要是再贴就只能望贴过的本上重新再来了。我也笑了,我说:“其其,假如给个本子就是一位同学。你今天你跟第一人借东西没有还,明天你跟第二个同学借又没有还,当你把全班同学都借一遍后,你就再也借不到东西了,对吗?”其其听了脸红了。我跟他谈起借慕涵作业的事情,其其说了一句话,让我深思,其其说:“老师,我超记事慢,您每天下午课间写记事,我总是写不完,我怕抄不完,妈妈打我。老师我错了。 ” 

孩子的话有道理,留给大家抄记事的时间是不是真得太短呢?当天我进行了统计,果然有 13个孩子都不能放学时,认真的抄完记事,看来我的的确要改变抄记事的时间了。于是我在备课中加了项:当日作业。每天上完立刻请小干部写记事,并请学习委员,给抄完记事的同学盖小奖章。解决问题之中的及时反思,让我又找到了一条培养学生好习惯的途径。 

三是反思在解决问题之后。晚上又接到了其其妈妈的电话,妈妈向我道歉,并且还打电话,向穆罕的妈妈道歉。我特别强调:孩子不是故意的。不要再批评她了。 

第二天,孩子在悄悄话本上写了一段话,让我看到了妈妈对他的教育,孩子写道:我告诉妈妈,我怕抄不完,妈妈打我。妈妈说,你怕妈妈打,可是穆罕要是因为没有了记事被他妈妈打了,你说他冤枉不冤枉呀,你那么善良,不该作出这样的不善良的事情来。 

看了这段话,我很感动,多好的孩子呀,他再犯错误中长大了,懂事了。多好的家长呀,他不仅教给孩子诚信,还在教孩子为他人着想。而这正是因为我冷静反思后,所希望达到的教育效果。 

3.智慧从师爱中来

世界上许多爱几乎都是以聚合为目的的,而老师的爱,父母的爱却是以分离为最终在追求的。这就好像前天晚上我接到了一个学生和学生的爸爸、妈妈给我打来的电话,告诉我这孩子考上了北京四中,他在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感谢我这个启 蒙老师对他的帮助,孩子要离开我到更高一级的学校去学习了,这是一种分离,但是我却由衷的高兴,因为,父母 和老师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学生尽早的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也早,你就会越有成就感 ! 

爱孩子就要包容孩子,这种包容不是简单的宽容,而是要找出办法来是优秀的孩子更优秀,有缺点的孩子能转变。 

(举例) 二年级我们班转来了一个叫茵茵的小男孩,他上课听讲很专心,但却从不发言,每次邀请他回答问题都很难,这一天我下决心让他开口,我带同学们玩开火车的游戏,每个孩子读一句话,读对以后大家就跟着读,并且还可以让自己组的小花长高一个小格子。轮到茵茵了,茵茵慢慢地站起来,半天不开口,我走过去,请他大点声,仍然是只见嘴动,听不见声音。时间不能再耽搁了,我失望地责备道:“坐下吧,你们组不加分”。同组的几个孩子,生气的责怪道:“都怪你,讨厌。”这一瞬间,我看到茵茵的眼里闪亮的泪花。这天晚上我在反思中记录下:茵茵难过的表情,同学们责怪的话语。我很后悔自己那多余的责备。反思之后,我决定找茵茵的妈妈和我一起帮助孩子。从孩子的妈妈那里我了解到:孩子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孩子从小和妈妈长大,在家里很活泼,可以一到外面就变得羞涩起来,在生人面前从不说话。这天我和茵茵聊天,问她为什么怕生人,他羞涩的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老师,我想发言,但是一看到大家的眼神我就紧张”。反思茵茵的问题,我想:问题出自怕被别人看,那么不让大家看到他,或者不让他看到大家,不就可以解决了吗?第二天,我们上作文课,内容是“贴鼻子”。作文之前我请大家作贴鼻子游戏,参与游戏的孩子每人都要蒙着眼睛上前给小人头贴鼻子,然后叙述自己贴鼻子的过程。孩子们把鼻子贴到了小人的眼镜上、鼻子上、甚至贴到了头外面,同学们发出阵阵的哄笑,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孩子们的兴致被调动起来,每个人都跃跃欲试,想上前贴鼻子,我见茵茵也积极地举着手,我很高兴的请茵茵上场,我给他蒙起了眼睛,只见茵茵从左边起量了 8拃,从下向上又量了三拃,然后把鼻子往上一贴,正好贴在了小人头的正中间,同学们都为她鼓掌,我故意不着调茵茵的眼罩,问他:“茵茵有什么小窍门,怎么贴得这么准?”茵茵蒙上眼睛,对同学真的“视而不在”了,他的胆子大起来,一边表演一边讲述,语言流畅极了,同学又一次报以热烈的掌声。然后我请茵茵摘下眼罩再说一遍,茵茵努力的让自己平静下来,坚持叙述好“贴鼻子”的过程,茵茵发言结束了,我和同学商量给,茵茵组的小花提高了 5个格子,茵茵高兴得笑了。后来茵茵终于可以在课堂上高高举起小手了。 

育人的智慧实在没有什么奥妙可言,只要让学生乐意接受你的教育方式,并能改正缺点就行了。然而,我们的学生因品德、个性、志趣、爱好等千差万别,同样的教育方法对他适合,却不一定对她适合。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也曾说: “即使煮一个鸡蛋,也有最好的方法。 ”同理,教育学生的若干方法中总会有一种最好的,因此,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要努力寻找最好的教育方法。

三、如何做一名智慧的教师

1 、 “像”孩子一样——顺从孩子的行为 

班主任要想深刻地了解孩子,贴近孩子,就要顺从孩子的行为,甚至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子。这就是教育 家陶行知先生“变小孩子”的教诲。努力体会孩子们的童心,努力使自己保持一颗童心。我们的做法是,“像”孩子一样,顺从孩子的行为。 

一天我们正上这课,忽然窗外飞进来一只小鸟,小鸟在教室里前前后后的飞来飞去,同学们的注意力,就全在小鸟上了,哪个孩子也没有心思继续听我讲课了。我想:观察也是一种学习,我何不就着这个契机和孩子们上一节观察作文课。于是,故意放松的根对孩子们说:“孩子们,我们请的小客人终于来到了,下面我们的小鸟观察会就要开始了,谁来说说他穿着什么样的外衣,张着怎样的翅膀。大家听他一边飞一边教他在和我们说什么,几句话,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大家就顺着我的引导开始观察小鸟。小鸟看到我们不去惊扰它竟然慢慢平静下来,一会儿在灯上停一停,一会儿在黑板棱上坐一坐。十几分钟以后小鸟飞走了,同学们还余兴未绝,我给大家发了作文本,把精彩的场面记录下了,一篇篇有趣的作文诞生了。 

假如我不这样做,抢回这二、三十分钟又有什么用呢?孩子人被我们逼着学习,心还在我们这吗?而老师像孩子一样队突然到来的小鸟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引导孩子的好奇,这种效果是事半而功倍的。 

我们学校刚刚和一所小学校合并后,我们搬到低部去,当时,底部的操场鸣不平,一下雨就会及很多水,我总是嘱咐同学们下雨不要到大操场上去,别弄湿鞋子。有一次下大雨,上课铃听了,教师里只回来 2/3孩子,那些孩子干什么去了,怎么不按时回教室,同学们告诉我,他们在操场上趟水呢!我一听气不打一处来,立刻安排大家先自习,我去把这些孩子抓回来。等我感到操场,我一看不光是我们班的,还有还几个班的很多孩子都围在操场的大水塘那看呢!看什么呢?我也好奇的凑了过去,原来操场的水坑里有条小鱼在游动,下雨下出来一条鱼。我也很感好奇,这条鱼是从哪来的呢?怎么来的呢?我带着孩子们先回班上课,下课我又领着孩子们拿了,一个小盆把这条神奇的捞回教室里,于是同学们能围绕着神鱼从哪里来,展开了想象,这一天他们的悄悄话,就围绕着“神鱼”展开了! 

有的写道:“天上瑶池里的小仙鱼,在云里捉迷藏,下雨了来不是回去,随着大雨来到我们学校的水坑里。” 

有的写道:“是一只大鸟从小河里捉来了小鱼,正飞到我们学校的上空,哇的一声大叫,小鱼掉到我们的操场上得救了,现在鱼妈妈正焦急得找他呢!” 

后来在我们游玩的时候一起把它送到了小溪里。 

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我们也表现出极大兴趣;在种种模仿中,我们既可以体会了童心的纯洁、率真,也洞悉了不少在成人眼里孩子们的“小心眼儿”。正是这样,孩子们会对我们有最大的心理认同感, 孩子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模仿我们的行为——模仿我们如何认真地准备下节课的用具,如何有礼貌地对人讲话,如何认真地写字…… 

像孩子一样,还可以把自己扮成一个学生的角色,为孩子们做出榜样。有 一段时间,班里的卫生较差,于是,我给自己也分了一块卫生劳动岗,每天吃过午饭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展开劳动竞赛,请孩子们给我打劳动分,很快,全班的孩子都开始学我的样子打扫教室卫生。 

“瞻彼春鸟鸣,无谱自嘤嘤”。孩子们的很多好习惯,就是 在这师生彼此间的模仿中,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形成的。 

2 、理解孩子的错误——尊重孩子的自尊 

心理学中指出:“ 犯错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学习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用一颗宽容的心正视学生道德意识、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差异。教师要对学生的成长持乐观态度,用宽容的心,“顺应”学生暂时的失误。 

曾经在报刊上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学生,为了考试时 “一鸣惊人 ”,趁黄昏 时跳进老师的办公室偷试卷。正当她在寻找时,班主任进来了,她便抱着头 “躲 ”到办公桌下。班主任见状,动情地说: “你不要露出你的脸,也不要说话,你回答我的问题,只点头或摇头就行。你来这儿是想找一件你想要的东西? ”那学生点了点头。 “这东西属于你的吗? ”那学生摇了摇头。 “不是我们的东西,不管自己如何喜欢,我们都不应该拿,对不对? ”那学生点了点头。 “记住我的话,你走吧。明天你来上学的时候,依然是个好孩子。 ” 
      你看,这是多么睿智的教育方式啊!师者语言的委婉与含蓄怎能不化为滋润学生心扉的股股甘露呢?那位学生在感动之余,又怎会不努力进取呢? 
这种宽容的力量我也曾感受过它神奇的效应,老师的宽让会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 

“宽容学生的错误,给学生一个认识错误的时间”,能够在不经意中,帮助学生认识错误,达到欲擒故纵的效果。 

宽容学生的错误,给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时间。 50 元钱的故事。 

一天,乐器的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孩子拿了 50元钱回家,孩子说是好朋友思棋送给她的,想找我要思棋家的电话,问问有没有这回事儿,我当即把电话给了乐器的妈妈。 10分钟以后,我给乐器妈妈打电话问情况,乐器的妈妈告诉我,果真是思棋送给乐器的。可是 ,思棋为什么送给乐器钱呢?放下电话,我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我该不该给思棋妈妈打电话询问这件事请呢?想来想去我决定不再追问:一是,这件事双方家长已经知道了,钱很可能是思棋从家里拿出来的,但是一年级的孩子未必想到把家里的钱拿出来是件错事,老师再追问,一会让孩子不好意思,二会让家长尴尬。于是我决定暂时不再追问。给孩子一个认识错误的时间,给家长一个解决问题的空间。就是这宽容的等待,第三天,思棋给我写了这样的悄悄话,老师我做错了一件事,我把爷爷给我的 50元钱,在妈妈不知道的情况下带到了学校,送给乐器,我当时只是想和她很好,好东西大家分享,就给了她。后来妈妈对我说这样不好,交朋友要用心去交,而不应该用东西去交。我现在把这件事告诉您,您千万别告诉别人,这是我和您之间的秘密,一定要记住哦! 

我当即回话道:你放心我不会告诉别人,因为这是咱俩的秘密。为了不强化孩子的错误,我故意把话题转到其他事上:我接着写道:这两天你上课特别好,老师可真高兴! 

第二天我收到了孩子最纯真的话语:“老师您真好,我真喜欢您,您就像我亲爱的妈妈一样,以后我有秘密还告诉您。” 

宽容,使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宽容, 成了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催化剂”,“顺”是柔中带刚,宽容帮助学生改正坏习惯,养成好习惯。“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求”。 

孩子的错误真的有那么严重吗?大家都知道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天日高长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也“日长一丈”跟着天地一块长。最后是“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可见,人的意义和天和地是一样的,天地人并成为“三才”,所以人是值得尊敬的,孩子更是应该尊敬的,孩子是人类的希望。而如何尊重孩子,那就在于面对孩子的错误:不靠奚利的言语,不靠威严的面容,而是在尊重孩子自尊的前提下,选准教育的切入点,用宽容来引导孩子。 

3 、贴近孩子的童心——培养良好的习惯 

孩子呼唤童趣的教育,无论是在教育的方法上,还是教育的手段上、内容上都应该采取符合童心的方法。 

1 )诵读儿歌,知规范。 

孩子们充满童稚的心,呼唤“童趣”的教育。在入学教育中,我把各种规范编成童谣、儿歌教孩子们诵读。这样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语言,又潜移默化地把学校的纪律渗透到学生们的心里。 

课上纪律儿歌: 

文明礼貌儿歌: 

课间纪律儿歌: 

排队纪律儿歌: 

上课时,做正直, 

两手放 平看老师, 

要发言,先举手, 

老师允许再开口。 

春风吹,阳光照, 

自觉排队进学校, 

见到师长问声好, 

见到同学说声早, 

这样才是有礼貌。 

下课时,看课表, 

先把用具准备好, 

楼中走路靠右行, 

不打不闹不追跑, 

安全礼让记心间, 

学校纪律要记牢。 

小学生排队走, 

人人走时手拉手, 

不挤、不推、不打闹, 

队伍里面静悄悄。 

为了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我还和学生还约定了一些口令: 

比如: 

排队时我说:“快静齐——”孩子们就接着答:“让我们的队伍静悄悄。” 

在楼中行走老师说:“靠右行——”学生接着说:“不跑不跳不打闹。” 

写字前说“三个一” .学生可以边摆姿势边回答“一拳,一尺,一寸。” 

儿歌的诵读,口令的强化,帮学生们逐步建立起规范意识,铃声响起的时候,不用老师再说:“同学们请安静,开始上课了!”而是小干部带头说儿歌,当“铃声响,进课堂,小小嘴巴快闭上”的声音伴着音乐响起,孩子们就会一边背儿歌,一边检查自己的是否坐端正,准备上课。 

诵读儿歌使孩子们初步了解了学校的纪律,到了中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了提高 ,自我表现意识增强,为了让学生们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我们开展了“编童谣、做君子”的活动,学生根据班中的好现象,学校的纪律的要求,由纪律、到学习、到与人相处,每周有一个主题,自编童谣写在“悄悄话”本上,再选取朗朗上口的童谣 ,编成课间玩的拍手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 

你拍一我拍一,集体荣誉数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团结友爱好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保持安静记心间。 

你拍四我拍四,端正姿势来写字。 

你拍五我拍五,学习不能来马虎。 

你拍六我拍六,上下楼梯要靠右。 

你拍七我拍七,垃圾纸屑不乱弃。 

你拍八我拍八,劳动岗位要检查。 

你拍九我拍九,节约资源才长久。 

你拍十我拍十,环境大家来保持。 

从学诵儿歌到自创儿歌,这是一个由接受教育到自主教育的过程。儿童成长过程中,这两种教育形式都是不可或缺的。 

但无论是接受,还是编创这毕竟还类似于“纸上谈兵”,要真正落实在行动中,还需要一个体验和训练的过程。 

2 ) 体验训练,见行动。 

为了让“规范”真正达到“有为而治”,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规范训练四法”。 

“演”中训练 ,让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行为表演,“怎样 向老师鞠躬问好”“怎样有礼貌的进办公室”。 

“赛”中训练, 比如:排队以男女生竞赛的形式进行等等。 

“听”中训练。 把学生中的好行为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 

“树”中训练。 树班里表现好的同学为小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其他同学。 

体验训练是一个理解要求的过程,教师应该把训练贯穿于习惯培养的始终。 

几年来学生最盼着上的是“班会”,几乎每个班会,我们都要评选本周各个方面表现出色的小榜样,在“树”中训练。孩子们最喜欢上就是“三礼”课,我们常常在三礼课上,把同学的好行为编故事、演小品,在“听”中训练,在“演”中训练。 

3 )建立“激励性”的评比制度 

养成习惯,还需要评价的激励。我根据班级的特点设计出多种评比活动。我在一年级的班里设计了—— 

我是“最亮的星”评比活动。 

活动准备: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个评比本, 评比本所列参考条目如下: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总评 

纪律 

  

  

  

  

  

  

卫生 

  

  

  

  

  

  

劳动 

  

  

  

  

  

  

课上发言 

  

  

  

  

  

  

团结谦让 

  

  

  

  

  

  

礼貌 

  

  

  

  

  

  

评比规则:根据评比本的纪律,每周评出纪律、卫生、劳动、发言中的小标兵,称他们为“最亮的星”。 

竞赛,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根据我班学生实际,我们还开展了 “文明言行人人夸 ”讨论会,开展了自我服务的系列竞赛,如叠衣服、整理书包、整理书桌等竞赛,分别请家长、组长、及同学作评委。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要特别 

注意评价的激励性

有一次我到外校给孩子们上一节公开课。 

这个班的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爱唱读,比如: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 

有一次,孩子们蹦读,在学生读完后我评价道:老师知道,你们为什么蹦读,大家蹦读是想为了别人,为了大家的整齐一致,才这样的。来老师来叫你们。 

想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放学,我对同学们说,每天中午半天课, 12点放学。这是班里智力有点问题敏敏忽然认真地问 :“老师是晚上 12点,还是中午 12点”。这一问把大家都得哄堂大笑。喧喧意识到自己问题的幼稚可笑,不好意思地坐了下去,脸羞得通红。我想这个自卑又敏感的小女孩,一定认为大家在嘲笑她。作为老师可不能笑,我的为他解围,我等大家安静下来后说道:“敏敏你问得太对了,我们刚刚学过 24小时解释法,你问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对时间的概念很清楚呀 !”敏敏听了我的鼓励高兴地笑了。 

面对特殊的学生,千万别忘了激励,这种激励的评价,会比批评和职责,强的多。 

自评:自信罐(写一写同学、老师对自己的鼓励) 

家长评,每周的三条优点。 

注意评价的过程性 

小奖票——小苹果—— 10个苹果(小奖品)——第二棵苹果树 

注意评价的集体性 

除个人评比活动中,我们还要加强对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他们表面上拥有许多人的爱,却缺乏爱,父母的关爱,隔辈长辈的溺爱,使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的态度。单纯的个人评比,可能会强化他们的“个体”的意识,所以我要培养孩子们的集体意识,让孩子个人的成绩和集体荣誉,联结在一起。我班开展了“我是集体一朵花”的评比活动。 

事先准备:制做一只大花篮,每组选取一种颜色,作为自己组的花色,用彩色复印纸剪出各种颜色的花若干朵 (备用 )。 

活动规则:告诉学生这只花篮好比我们的集体,每一个好行为都可以成为花篮里的一朵花,而每出现一次严重的不良行为就会为集体丢失一朵花,比一比,看哪个人为集体争得的花最多。 

对儿童的教育,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语言上,都要尽可能的符合儿童的特点。在充满童趣的教育活动中,为孩子的行为导行,让教育收起古板的面孔,真正达到“有为而治”。 

大象拔木桩的故事: 大象拔木桩的故事:大象是最有力气的动物,能用鼻子将大树连根拔起。驯养大象的人,在大象很小的时候,就将它拴在一个它暂时还拔不起来的小桩子上,这样,等象成年了,虽然已经有拔起大树的力量,可是,它从不尝试去拔束缚身体的小桩子。它不是从身体上克服不了它,而是从心理上,接受了“克服不了桩子”的概念,就再也不去尝试拔起它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是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孩子的年龄越小对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越弱,不良的情绪或心境对孩子地影响越大。因此我们应该: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帮助孩子克服心灵的障碍。给孩子创设快乐的情绪氛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 感受心灵,倾听“心”的呼声 

如果说 “ 真爱 ” 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情感基础,   那么“了解”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之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而“倾听”,则是“了解”最便捷的途径。 

1.倾听孩子的诉说,寻找教育的契机 

“倾听心声”要做到“四要”: 

要注视的“听”, 

要专心的“听”。 

要倾心的“听”。 

要冷静的“听”。 

总之,倾听孩子,既不意味着你认可他的情绪,也不等于你纵容他。恰恰老师是要通过倾听,帮助他逐渐增长应付重要挑战的能力,学会控制并处理自己的情绪。 

2.倾听家长的心声,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 1)阅读教学,激发爱得情感。 

( 2)体验活动,感受父母的辛劳。 

( 3)作文课上,书写心中的感动。 

遇到不被理解时——沉住气,冷处理,感动家长心 

遇到过分要求时——多理解,换位想,体谅家长心 

遇到向您求助时——不推辞,热情助,赢得家长心 

二、走进心灵,进行“心”的对话 

1 、“写话”交流,沟通心灵。 

· 悄悄渗透做人的教育: 

· 悄悄和学生交上朋友。 

· 悄悄让孩子提高能力。 

“悄悄话”要写在以下几点: 

一是:写在学生的品德迷失处。 

二是:写在学生的心灵阴郁时。 

三是:写在学生的质疑问难处。 

四是:写在学生的喜讯进步时。 

三、 培育心灵,扬起“心”的风帆 

听话型——聚合鼓励促进步 

冲动型——启迪理智可制怒 

散漫型——发现优点促提高 

表现型——因势利导来改变 

低沉型——唤醒自信促成功 

1. 爱心教育、塑造集体

关注弱者 

谦让意识 

责任意识 

公德意识 

2. 家校协同、

真爱孩子,了解需要 

满足合理需要 

真诚付出 

退一步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