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5:14:26
怎样做人

          (2010年12月7日)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句中国式教育的经典名言,曾激励多少学童悬梁刺股,多少穷人风餐露宿,去拼搏,去奋斗。血盆里抓饭吃,刀尖上求活路。他们最后时来运转,柳暗花明,鲤鱼越过龙门,祖坟冒出青烟,一下子鲜花着锦,烈火烹油,颐指气使,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这时候,金银不长脚,它来了;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们,不送请帖,他们来了;就是那些方圆十里的名门闺秀,小家碧玉,倒请媒妁,踏进门槛了。范进没中举之间,活脱脱的一个现世宝,一夜之间也是文曲星下凡了。

犯得着吗。当然犯得着,想想当年是如何的受尽白眼,吃的苦头,其凄凉,其委屈,其艰辛,历历在目,如同昨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格老子天开眼啊,今天终于轮到我了,对不起,享受享受人上之人的感觉是我的权力。

权力的迷幻魔力,金钱的万能效力,让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人,失掉了人性的本真。他们崇权,媚富,欺穷,骄下,谄上,虚伪,多变。人格不再平等,人权不再尊重。所以,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人走茶凉,这些成语已经成为概括中国国民性的绝妙总结。

我们的传统社会是一个尊崇成功、蔑视失败的社会,换句话说就是赢者通吃的社会。体现在政治斗争中,只有战胜和战败,没有和棋。战胜的,我就是正义和公平;战败的,你就是邪恶和反动。你战败了,想投降解甲归田都不行,万一你哪天卧薪尝胆,再来个“三千越甲可吞吴”怎么办。对不起,首先要从肉体上消灭你,必须满门抄斩,除恶务尽,赶尽杀绝,“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想留下“赵氏孤儿”也不行,二天他长大了要来复仇的。不但让输者死无葬身之地,还要从精神上、道义上、舆论上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让你娃永世不得翻身,去遗臭万年吧。你刘少奇,原来你哥子是混进党内的叛徒、工贼、内奸啊,死得活该,真该死一万次!


赢者通吃、成王败寇的传统社会和文化基因,逼迫每一个人都要背水一战去做人上之人,拒绝做人下之人。我们的社会没有人上之人和人下之人的缓冲地带,你要么是成功者人上之人,受人尊敬,要么就是失败者人下之人,受人歧视,鲜有作为人中之人---普通人的尊严、需求、欲望存在。美国美国南北战争也是一场内战,内战结束后,战败的一方的将军居然也是国家的精英,而且还可以继续当大学校长,甚至国会议员,这真是中国人所不能够理解与容忍的。


因此,中国人非常重视教育,准确的说是重视读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什么重视读书。它是一种谋生手段,一种进身之阶。学而优则仕,可以做官,可以当人上之人啊。一旦,当上官之后,读书不读书则是不紧要的事情了。中国人的读书,不是为了丰富精神家园,不是为了身心快乐,一句话:不是为了爱好而读书。

我当过几年区县级领导干部的书童。当书童和不当书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个感觉倒不是来自我自身,而是周围的环境。就我本人而言,在衣食无忧基本保障已经满足之后,更多的注重精神层面的丰富,娱乐活动的多彩。领导调走之后,来自周围熟人朋友的关心问询,让我觉得怪怪的感觉。一次,一个还算耍得比较好的朋友就问我,你现在怎么办。我说,不怎么办啊,就这么生活也很好啊。他反问一句,难道你就这么萎缩了啊。这句话呛得我无言可对。按照他的逻辑,当书童的时候,应该是膨胀的,不当书童又没有新动作,就要萎缩了。他为我悲哀,我心里也为他悲哀。我想说一句心里话:我一直没有膨胀,也没有萎缩,我还是128斤的体重。

我是一个贫穷小县大山深处考学走出来的农村娃,因为运气好,考上了一个师范专科学校,来到万州,当了一名教师,后来转行到了行政部门。没考上学的时候,我父亲体弱多病,为争夺水源、地角,经常遭到邻里欺负,甚至差点被打死。后来,“当官”后,节假日回到农村老家去,左邻右舍,乡里乡亲,都来看望我,嘘寒问暖,围着我家里团团转,还给我送腊肉、土鸡、特产什么的。我那老实巴交的舅舅,原来经常遭人欺负,现在再也没人敢打骂他了,甚至经常有人替他挑东西了。看到这些情景,我没有自豪,没有温馨,我心里无比悲凉,总觉得与他们隔着一层“厚障壁”了,就像鲁迅和闰土之间。与其说,这是一种浓浓的乡亲、亲情,倒不如说这是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又无人自省的势利。那万一,我出去打工,空空的行囊,一身龌龊回家呢,亲戚何在,乡邻何在,腊肉何在,土鸡何在。他们这样做,没错,他们自身也无法察觉这种错。他们是在践行一种传统文化,一种社会心理。如果不这样做,反而会觉得做错了什么。因为在那广袤几十里的大山里,我读书赢了,考上大学了,现在吃皇粮,当国家干部了。万一家里二天有个什么事,需要我帮忙怎么开口啊。老百姓谁都知道,当官的认识人多,好说话些,打官司好找法官说人情。


前不久读过一则短文,题目是《总统也只是顾客》。大意是,2010年6月份吧,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到美国华盛顿开一个什么会议。会议结束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带梅德韦杰夫到一个特色汉堡店就餐。他们去就餐的时候,没有前呼后拥,没有警车开道,也没有标语迎宾,只带了一个翻译。奥氏和梅氏走进店里的时候,已经没有空位。两位总统的到来,在座的客人和服务生很多认出了,但是店里没有引起一点儿骚动和关注,一切如常,安静,祥和,有序。两位总统只好在傍边稍等,才被服务生引到一个空位,各自点了一份自己爱好的汉堡、饮料、薯条。两人吃完饭,付了账,起身离开了汉堡店。过后有人(恕我良心有点坏,估计是华人)就问店老板,总统来了,你为什么不把他们作点特别安排,比如,请另外的人尽早离开,或者安排到一个包厢、雅间什么的。老板非常吃惊地回答说,到我这里来就餐的都是上帝,没有什么总统。总统也只是顾客!

生活的淡定,人格的平等,充分彰显一个国家的生活境界,国民素质。5000年文明古国,其民族心理发育的成熟度,赶不上一个200多年的婴儿。

每每看到一个什么官,什么员,莅临视察,亲切关怀,都要到机场码头高速路口迎来送往的时候,我心里就不是滋味。每每听到领导们强调接待政务接待,甚至喊出“接待也是生产力”这句名言的时候,我心里有点悲凉。
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温总理这句话说得很好听,可是落实起来,恐怕还要几代人的努力。在一个中央高度集权,百姓无比崇权的社会,实现活得尊严,写得自由,说得痛快,显得有些奢侈。

我无法兼济天下,但可以独善其身。我的目标是,我不做人上之人,也不做人下之人,我只做人中之人,一个心灵自由、人格独立、思考深刻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