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最优教养法实例解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7:38:24
相关文章(325)来源以文找文
一、与孩子交往的新准则是以尊重和技巧为基础的,这需要:
1、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同父母自己需要自尊心一样;
2、在对孩子提出劝告或教导之前,应对他们有所了解。
当孩子处在一种强烈的情绪中时,他不可能听任何人的话,他不可能接受劝告、安慰或者建设性的批评。他需要父母了解他,了解它特殊时刻的内心活动。而且,他需要父母了解他没有完全表露出来的内心活动。这是一种游戏,在这里他只泄露一点点他的感觉,其余的需要父母去猜测。
当孩子告诉父母老师打了我一巴掌,父母不必问他更多的细节,也不需要说“你为什么挨打?假使你老师打你,那么你一定干了什么坏事。你干什么了?”父母甚至不必说“啊,我感到很遗憾!”父母需要对他表示了解它的痛苦和烦恼,以及他想要报复的情绪。
父母怎么知道孩子的感觉呢?留心孩子的言行,听他讲些什么,以及设身处地为他着想。父母要知道当孩子在同辈人面前受到公开羞辱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父母只要说很短的话,孩子就知道父母是了解他的。以下任何一种说法将是有帮助的。
“你一定是很苦恼的。”
“这一定是你很生气。”
“这一定伤害了你的感情”
“这一天你真倒霉了”
如果父母这样告诉孩子“这种感情是不好的。”或者试图说服孩子,他“没有理由有这种感情”。孩子强烈的情绪是不会消失的,不是驱赶就能消除的!只有父母对孩子表示同情和了解,他们这种强烈的情绪才会减弱、消失。
二、谈话的一些原则:
1、从事情本身到围绕事情的情感。
当孩子带着一连串对朋友、老师或她自己的生活埋怨回到家里时候,最好对他表露感情的语调做出反应,而不是试图去确定事实真相或者证实那些事件。
10岁的小德放学回家以后,胡言乱语的埋怨着。
——多倒霉呀,老师说我撒谎,就因为我告诉她我忘记做作业了。他嚷着,天哪,她拼命的嚷着,说要给你写纸条!
——你今天很难受!
——是的
——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你撒谎,是很窘的事情。
——这是肯定的
——敢打赌,当时你内心感到缺少了些什么似的。
——哦,使得,但你是怎么知道的?
——当有人伤害了我的感情时,我经常是这样的。
——这减轻了我的痛苦。
2、从一般的回答到具体的回答。
孩子讲他自己的事情时,常常希望我们回答,不是笼统的同意或者不同意。二是希望给他以详细的、对他很了解的回答。
比如孩子说“我不擅长数学”父母回答他“是的,你对数字的概念很糟糕。”这对他是没有帮助的。向他提出意见进行争论,或者提供廉价的忠告,也是没有用处的。如“你要是用功一些,就会学得好一些。”这种草率的帮助只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立刻就交心,也只能减弱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可以采取以下任何一种热忱的、同情的说法:
——数学本来不是一门容易掌握的学科
——有些难题确实是不容易算出来的
——老师比较急躁的批评了你
——他使你感到你笨
——我敢打赌你巴不得快下课
——你一定感到考试特别困难
——你对考试不及格感到很着急
——着急我们会怎么看你
——我知道有些科目是不大容易学的
一个12岁的孩子说,当他带回不及格的成绩单以后,他父亲用很了解他的口吻和他谈话,使他几乎晕倒,他内心的反应是“我必须不辜负父亲对我的信任。”
请听儿子和父亲的对话:
——我很笨
——你不笨,记得你在野营的时候多能干,那位想到认为你最聪明。
——你怎么知道他是这么想的
——他告诉我的
——哦,他怎么老是说我笨呢?
——他只是开开玩笑
——我笨,看看我在学校的分数,我知道。
——你只是需要用功一些。
——我已经用了功了,这不管用,我脑子不好。
——你聪明能干
——我笨我知道
——你不笨(父亲大声)
——我就是笨
——你不笨,笨蛋!
当孩子说自己笨、丑或者坏的时候,我们不能用说点什么,就想立即改变他的自我想象。试图直接去改变别人根深蒂固的思想是不容易的,如一个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我知道你的好意,但是我不会笨的相信你说我聪明”
当孩子对他自己有消极的看法时候,我们否认和抗议是没有帮助的,他只会更强烈的宣布:声明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我们能够给孩子提供好的帮助,使表示我们不但了解他的一般情绪,而且了解其内在的含义。
儿子:我真笨
父亲:(严肃的)你真那么想吗?你不觉得你自己聪明?
不!
那么你内心很痛苦罗?
是的
在学校,你一定时常感到害怕,害怕你失败,害怕你分数低,当老师教你的时候,你很慌张,甚至你知道的答案也说错了,你害怕你的话听起来可笑,老师要批评你,所以很多时候你宁肯什么也不说。我想你记得,有几次你说某件事的时候,他们嘲笑过你,这使你觉得自己笨,这即使你伤心,也使你生气。你瞧,儿子,在我眼里你是一个好孩子,然而你对自己却有不同的看法。
这一席谈话,可能不会当时当地就立刻改变孩子的自我形象,但是可能在他心里埋下一棵对自身可能不会产生怀疑的种子。他可能想想“爸爸了解我,认为我是一个好人,我不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一席谈话所形成的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可能引导儿子试图努力不辜负父亲对他的信任。
孩子在同一时间里,既爱我们又恨我们,他们对父母老师和一切在他们心中有权威的人都有两种不同的感情。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都很难接受这种矛盾的心理,他们既不喜欢自己有这种心情,也不能容忍孩子这样。他们想,对人,特别是对家庭成员有两种感情从来就是错误的。
我们是能够学会接受我们自己和孩子矛盾的感情这个客观存在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孩子需要知道这种感情是正常和自然的。我们能够通过使孩子认识和表达他矛盾的感情,来减少他很多的内疚和不安:
“你好象对你的老师有两种感情,你既喜欢他们,又不喜欢他们。”
“你好象对你的哥哥有两种感情,你敬佩他,但有怨恨他。”
“你在一种事情上有两种思想,你想去野营,但是你又想呆在家里。”
对孩子的矛盾心理,父母平静的,非批评性的话语对他们是有帮助的,以为,这将使孩子感到自己的情绪混乱不堪也可以理解。相反,这样的说法没有帮助:
“孩子,你心里很混乱嘛,你对你的朋友一会儿喜欢,一会儿有恨,到底是爱还是恨?”
我们怎样帮助孩子知道他的情绪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给他的情绪提供一面镜子,孩子是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形象之后知道自身的形象的。从我们的反应中,孩子便可以知道自己情绪的形象。
镜子的作用是反映形象的本来面目,我们不想要镜子告诉我们:“你们看起来可怕,眼睛充血了,脸肿起来了,总之一团糟,你最好还是去为了你自己做点什么吧。”
镜子暴露了这些形象之后,我们将会逃避他,从警自励我们要的是形象,而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一面情绪镜子的作用是反映情绪的本来面目,没有歪曲。
“看起来似乎你很生气”
“听起来似乎你非常恨他”
“好像他整个姿态你都讨厌”
对一个有这种感情的孩子,这些话语是最有帮助的,这些话,清楚地告诉孩子,他的感情是什么。清晰的形象,不论是在镜子里或情绪镜子里,都能给孩子提供主动的修士和改变自己形象的机会。
表扬成就还是表扬个性?
大多数人们相信表扬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并且使他感到安全。其实,表扬有时也会使孩子感到紧张和犯错误。当父母对孩子说“你是多么好的孩子”他可能接受不了,因为他对他自己的看法完全不同。
表扬向青霉素一样,只能偶尔用一次,掌握和管理这些幼小的药物需要注意用的剂量和时间。表扬只能涉及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而不要涉及到他的特征和个性。对孩子的表扬应该是真实地反映他的成就,而不是对他的各项形象加以渲染。
实例2:
8岁的小剑做了打扫庭院的好事,他把树叶扫成一堆,然后运走了垃圾,最后把工具放整齐。他的母亲对他的努力和成绩作了评价:
--(母亲)院子原来太脏了,我没想到有打扫得这么干净的一天!
--是我打扫的
--这里堆满了树叶、垃圾和乱七八糟的一些东西
--我都清理了
--多么大的工作量
--是的,是真的
--院子干净了,看上去很愉快
--这样很美
--儿子谢谢你
--(满面笑容)没什么
母亲的话使小剑为他的努力感到高兴,为他赢得的成绩感到自豪。
相反,同样这些表扬的话语,说到孩子的个性是没有好处的。
--你是一个好极了的孩子
--你这是妈妈的小帮手
--妈妈没有你该怎么办?
这种评语可能会使孩子吓了一跳,引起他的不安,他可能觉得他距离好极了还远得很。他还不能达到这个标准。
我们的话和孩子的推论
我们的评语应该是简短的,从这里孩子得到关于他的个性的正面的推论。
10岁的小尼,帮助父亲修补地下室,他搬了很重的家具。
父亲:家具很重,搬起来很费劲
小尼:(带着自豪)但是我搬了
父亲: 这需要很大的力气
小尼:我很结实
在这个例子里,父亲评论工作的艰苦,孩子自己推论出他个人的努力。
假使他父亲说,儿子,你很结实,小尼就可能会回答,不,我不结实,我们班里好些孩子比我结实。那么可能就会接着出现一个假若不是很剧烈的,也是没有什么结果的争论!
什么时候批评是建设性的,什么时候是非建设性的?
建设性的批评是限制在指出如何去完成他必须作的事情,完全去掉关于孩子的个性的反面的议论。
10岁的小李吃早饭时不小心把一杯牛奶洒在饭桌上。
母亲:“你这么大了,应该知道怎么拿杯子了!我告诉你多少次了,要小心! ”
父亲:“我真没办法,他总是那么笨。以后他还会这样的。”
小利洒了价值5分钱的牛奶,但是随之而来的对他的苛刻的要求,将使她失去信心,损失会更大。当孩子事情做错了,最好只是就事论事,而不要涉及到人。
当8岁的小丁不小心洒了牛奶,他的母亲很平静得说:“我知道牛奶洒了,这里还有一杯,这里还有一块海绵!”
母亲起身地给他牛奶和海绵,小丁用不大相信而又感到欣慰的眼光看着她,她低声说“谢谢妈妈!”母亲帮助他把桌子擦干净,没有尖锐地批评他,也没有加上一些无用的劝告。母亲讲“我曾想说,下次小心点,但是当我看到她对我慈祥的沉默是如何感激的时候,我什么也没有说,如果是在过去,洒了牛奶之后的苦恼,将毁坏孩子整天的情绪。”
控制我们的愤怒
父母的愤怒,在儿童教育中还有他的一席之地,实际上,在某些时刻不对孩子生气,带给孩子的仅仅是冷漠,而不是闪亮。人无论怎样注意,总不能完全避免生气。这意思不是说孩子能忍受相洪水一般的愤怒和粗暴,这积极时说他们能忍受和了解愤怒。这就是说,他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我们必须认识以下真理:
2、   我们要接受孩子会使我们生气地事实。
2、   我们有权利对我们的生气不感到内疚或羞愧。
倘若我们不伤害孩子的个性或特征的话,我们有权利对他们表示我们愤怒的感情。
处理好愤怒的具体步骤:
1、   大声叫出它的名字来,给他一个警告,使他有所警惕或改正过来。
“我感到很烦人”
“我感到恼火”
2、如果我们简短的话语和拉长了的脸没能奏效,我们就采取第二步。我们可以增加表示我们生气的强度:
“我感到生气”
“我感到很生气”
“我感到生气极了”
“我感到要气疯了”
2、   有时候仅仅是这些话就能制止孩子的调皮。有时候则要采取第三步,讲解我们生气的理由,讲我们内心地反映和我们所希望的行为。
“当我看到你的鞋子、袜子、衬衫、和毛线衣摊满一地,就生气极了。我想打开窗子把所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扔到大街上去!”
“你打了你的弟弟是我很生气。我内心气急了,以至我激动,我冒火。我不许你伤害你的弟弟!”
“我看到你们急急忙忙的离开饭桌,跑去看电视,把一堆脏的、油腻的锅碗瓢盆都留给我,我觉得要了命!我内心直冒火。我真想把盘子都忘电视机上摔!”
这种方法使父母的愤怒有一个出路,而不致引起什么损害,正相反,这甚至可能说明一个重要的教训:
如何安全的表示愤怒。孩子可能知道自己的愤怒不是什么灾难性的,可以发放一通,而不伤害任何人,这一教训比仅仅是父母愤怒更需要。
父母对孩子讲话的某些形式差不多总是自拆台阶的,他们不仅不能达到我们长远的目标,而且还不时地在家里引起破坏。自拆台阶的形式包括威吓、贿赂、许诺、讽刺,对撒谎和偷窃的说教,以及粗野的教给礼貌。
威吓
对孩子威胁往往引起孩子重复被禁止的行为。当你告诉孩子“你假使再来一次”他听不见假使,仅仅听见“再来一次”有时他解释为“妈妈希望我再来一次,否则它会失望的 ”
这种警告,(对成人来说好像是很好)比不说还坏。孩子是肯定要重复那些讨厌的行为的。敬告是对孩子自主性的挑战。如果他有一点自尊心的话,它必然要在反以此,以便对别人和他自己表示他不是一个胆怯的孩子。
5岁的效力,虽然警告过他几次,她仍然把球王窗子上仍。最后母亲说“假使你再犯一次,我就要打你了。”一分钟后,玻璃被打破的声音告诉母亲她的警告起了作用:最后一次球打中了玻璃。随着这一连串的威胁,不规矩的行为所发生的情景是容易想象出来的。相反,夏明的例子是说明怎样有效地掌握孩子不规矩的行为。而不是依靠威胁。
7岁的小德,用气枪射他的小弟弟,母亲说“不要设小弟弟,去射靶子”小的没听,由射了一下,母亲把枪拿走,对小德说:“枪不是射人的 ”
母亲做了为保护小弟弟所必须作的事情,同时建立了可接受的行为准则。小德知道了他的行为的结果,而没有感到对自我有任何伤害,这种两者挑一的,暗示的方法是很清楚的。射击一定的目标,还是失去玩枪的权利。
母亲避免了经常使用的威胁手段“小德,不要设了,你不知道有比舍你弟弟更好的玩法吗?你没有更好的靶子吗?驾驶你再来一次,你就别想再见到你的枪了。”除非着孩子是非常温顺的,她对这种高洁的反应,将是重复被禁止的行为。接着来的情景不需要描述--------
贿赂
“假使——那么”的错误是和自拆台阶相类似的一种方法,她直率的告诉孩子假使他做某件事(或不做某件事)他将得到奖赏:
假使你把诗歌学会了,那么我就带你去坐船---
对经常贿赂孩子也有些有教训的反面行为。
一个男孩这么认为“我要维持妈妈认为我做不好的这种想法,那么我就可以得到我所需要的东西。当然我必须经常怀倒是她不打算给我任何东西。”
这种想法,可以很快引到讨价还价,讹诈和经常要求增加奖品和小恩惠来交换好的行为。一些父母被他们的孩子约束住了,他们不敢再逛玩商店回到家的时候没有礼物送给孩子。孩子们欢迎他们,不是向他们问好,而是“你带回了什么东西给我?”
如果奖赏不是事先许诺的,是出乎意料的,是代表着鼓励和赞扬时候,是最有帮助,最令人愉快的。
讽刺
父母对孩子的讽刺是对他们心理健康的严重危害。父母讲讽刺话,给他与孩子之间有效的来往造成障碍。
“我给你讲过多少次了?你聋了?那么,你为什么不听呢?”
“你究竟是怎么回事?你是疯子?还是傻子?我知道你会死在那的!”
“你这么粗野,你是从树丛里捡来的?”
这样的父母可能甚至于没意识到他这样说是对孩子的攻击。这种攻击又引起孩子的反攻,使他们一心想着报复,以至阻碍他们之间的交往。
不管是有意无意,我们不应该贬低孩子在他自己眼中和他的同辈人中的形象。
诱发的谎言
父母不易提出一些诱发孩子防范性撒谎的问题。孩子被父母问的生气,特别是孩子才向父母对问题的答案已经知道了。他们愤恨作为圈套的问题,愤恨笔者他们在硬着头皮承认或者编出笨拙的谎言之间做出选择。
7岁的小昆,把父母送他的新枪弄坏了。他很害怕,将碎片藏到地下室里。父亲发现发火了。他问了小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使事情爆发了起来。
父亲“你的枪在哪里?”
“在那里”
“我没有看见你玩它”
“我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找出来我看看”
“可能有人把枪偷走了”
“该死的家伙,你把枪弄坏了,你能就这样把它扔了么?我最恨撒谎的人!”
父亲给了小昆一巴掌,它使小昆长久记住。
这是一场不必要的争吵。父亲与其秘密的扮演侦探和起诉人的角色,还不如这么对他儿子说有帮助:
“我见到你的枪坏了。”
“你没玩多久就坏了。”
“枪很贵,很可惜。”
孩子可以从这里学到一些宝贵的教训:爸爸了解我,我能把我的困难告诉他,我应该更爱惜他的礼物。
当学校通知我们,孩子的算术考试没有及格时候,我们不要这样问他:“你的考试及格了吗?肯定及格了?现在撒谎没有用了!你的老师和我们谈过了,我们知道你考得很糟。”
我们不如直截了当的告诉孩子“算术老师告诉我们,你考试没有及格。我们很着急,想怎样来帮助你。”
当孩子撒谎时候,我们不要作出歇斯底里的反应,也不要以为说教,而是面对事实,现实些,我们要使孩子知道没有必要向我们撒谎。
盗窃
小孩子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回家的情况比较普遍的,当我们发现之后,重要的是避免喋喋不休的训斥和戏剧性的谈话,我们是能够用严肃的态度把孩子引上正轨的。我们可以平静而坚定的告诉他:
“卡车是属于别人的,送回去。”
“枪不是你的,送回去”
当你肯定你的孩子从你的钱包里偷了钱时,最好不要问他,而是告诉他:“你从我钱包拿了一元钱,放回去。”当前聪慧其后,要严肃地说“当你需要钱的时候,来问我,我们可以商量。”假若孩子否认拿了钱,我们不要争论,或者祈求他承认,我们告诉他“你拿了钱,送回去”如果他已经把钱活了,讨论的焦点就要放在补偿的方式上,作家务实,或者减少他的补助费。
避免教孩子“贼、撒谎的人”或者避免预言他将没有好下场,这是最重要的。
沈文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是没有用的,它自己并不一定明确他的动机,比他说的结果只是促使他又撒谎!比较有帮助的是给他指出,你希望他和你商量他哪些方面需要钱:
“我感到失望,你没有告诉我你需要一元钱”
“当你需要用钱的时候,老告诉我,我们可以商量。”
假若孩子偷吃了糖,你不要问他“谁从罐子里拿了糖饼?”这些问题通常是逼着孩子制造谎言,原则上是当我们知道答案就不要再次问他,最好是明讲“孩子,你递了糖,我曾经告诉过你不要拿,我很生气,很失望。”
最后的话就是孩子受到了足够的处罚。它使孩子感到不安,觉得对自己不规矩的行为是负有责任的。
教孩子讲礼貌
--------------------------------------------------------------------------------
礼貌既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社交的技巧,它是通过识别和模仿讲礼貌的父母而获得的,礼貌必须用文雅的方式给予,但父母经常是粗鲁的教孩子讲礼貌。
六岁的小罗刚刚收到一分包好的礼物,他充满着好奇地把盒子敲开,想看看里面是什么。
母亲“小锣,住手!你把礼物弄坏了,收到礼物你应该说什么?”
小罗生气的“谢谢你!”
“这才是好孩子。”
母亲可以不那么粗鲁的,更有效的教给孩子懂礼貌。她可以说,
“小李阿姨,谢谢你送来这么可爱的礼物,”我们相信,这样小罗就会跟着母亲说谢谢的。假使他没有这么做,母亲可以在以后和他在一起采用社交理解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母亲可以说“小俩一很周到地想到了你,还给你带来了礼物,让我们给他写一封感谢信吧,我们记得他,他会很高兴的。”
这种方法比直接谴责更有效。
当孩子打断大人的谈话时候,大人常常生气,“不要这么粗野,打断别人的谈话时不礼貌的!”可是,被打断话的人也是不礼貌的。这样讲也许会好些,
“我想把我的话讲完,然后就轮到你了。”
孩子知道我们不愿意在别人家里谴责他们,于是就调皮捣蛋起来。让主人在自己家里制定规矩,强制孩子执行的方法,能够使他们的行为有所收敛。
一个孩子在马阿姨家的沙发上跳,就让马阿姨说沙发是用来坐的,让她限制孩子。当外面的人要求他约束自己时,孩子比较能服从。母亲减轻了对纪律的责任,可以私下重复说明“这些是规矩”来帮助孩子。
责任心与独立性
--------------------------------------------------------------------------------
父母们在到处寻找教给孩子具有责任心的方法,很多家庭希望孩子做些家务事来解决这个问题,家务事对理家来说是重要的,但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可能并没有什么积极的效果。强制孩子去做家务事,对他性格的形成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责任心不能强加于孩子
内心的座右铭
--------------------------------------------------------------------------------
让我们表示我们了解,让我们不用无意识的批评或定罪的话语来表示我们了解。
当孩子从学校回到家里的时候,沉默不语,行动迟缓,拖着脚步走路。我们从他的脚步声中就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按照我们的座右铭,我们不要用批评性的评语开始我们的谈话。如:
“这坏脾气的人怎么了”
“那是一种什么表情呀?”
“你干什么了,得罪好朋友了?”
“你今天闯了什么祸?”
既然我们对孩子内心的反应是感兴趣的,我们就要避免使用引起孩子内心愤慨和怨恨的评语。这种评语会造成他希望整个世界毁灭的想法。
父母可以用一下任何语言来表示了解:
“发生了使你不高兴的事情了?”
“对你来说,今天不是个好日子。”
“有人为难你吧。”
这些话语比这样一些问题要好些。如:
“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问话带来的是惊讶,陈述带来的是同情。
孩子要学会生活,这是逃脱不了的事实。假使他生活杂批评中,他就不会有责任心。他学会的是给自己定罪,找别人的叉子,怀疑自己的判断,轻视自己的能力和不相信别人。他学会的只是生活在不断期待着即将来临的灭亡中。
发言权与选择
--------------------------------------------------------------------------------
食物
甚至一个2岁的孩子,我们可以问他,要半杯牛奶还是要一满杯。
我们应该是孩子审慎的面对许多他必须加以选择的情况。父母挑选一些情况,孩子做出选择。
我们不要去问一个年龄很小的孩子:
“你早餐想吃什么?”
可以问他:
“你想吃炒鸡蛋,还是想吃煎鸡蛋?你的面包要不要烤?你的麦片要热地还是凉的?”
这带给孩子的是他对自己的事情有一定的责任感,他不是接受吩咐的机器,而是一个塑造自己生活的参与者。从父母的态度中,孩子应该得到一个清晰的启示:
父母提供茶、牛奶、甜饼——选择是我的责任。
孩子吃东西的问题,常常是母亲太迁就孩子最初的口味所造成的。他们唠叨孩子不吃特别的蔬菜,并告诉他们(相当不科学的)蔬菜对身体各个器官都是最有益处的。母亲对食物没有强烈的感情,对孩子是最有益处的。他共给孩子有一定的质量,可口的食物,并新人孩子会根据自己食欲的要求吃多或吃少,除非它与服药相冲突,很清楚,吃是孩子责任范围以内的事情。
衣着
关于为孩子买衣服,决定需要怎样打扮和决定花多少钱,这是我们的责任,在店里,我们选择几种样式——价格和样式上都是我们能接受的,孩子从中选择他比较喜欢的。甚至一个6岁的孩子,在给他买短袜和衬衣时,可以由他从我们为他选择的那些中间选择。而在许多家庭里,在为孩子买衣服时候,孩子没有得到这方面的经验和发展这方面的技能。事实上,连有些成年人没有妻子或母亲陪同选择,也不能为自己买上一套衣服。
热别是年龄大的孩子,我们应该允许他有和他的朋友们的水平差不多的衣服,一个男孩子在班里穿着一双皮鞋,而那一年却时兴运动鞋,那么就会爆发一场攻击和嘲笑,父母应该知道什么在孩子中被认为是“古板的”“冷门”。
关于衣着方面的责任范围可以这样说:
我们给孩子个选择的范围,他们自己具体的加以选择。
家庭作业
从一年级起,父母对孩子的家庭作业的态度应该严格的认为是孩子和他老实的责任。对孩子的家庭作业,父母不应该老到,也不应该监督孩子做作业,或者替他核对,除非孩子要求你这样做。父母因该这样说:
“家庭作业是你的责任,家庭作业是你的事,工作是我的事。”
家庭作业的价值在最初几年里,不应该估计过高,有许多好写小病不留作也给年龄小的孩子,而这些小学生和那些为家庭作业努力奋斗的6、7岁的孩子比,似乎是同样的聪明。
家庭作业的主要价值是给孩子以独立工作的经验。
父母直接对孩子进行帮助,可能只会使孩子感到他自己无能。间接的帮助却有好处!
例如,我们可以保证孩子有一个比较安静的读书环境;有些孩子在做作业时,喜欢靠近大人,也许可以允许他在厨房或餐厅坐,这是要少评论他的坐姿,外表或者对家具的爱护。有些孩子可能咬铅笔,搔脑袋或摇椅子才能做得好些,不要评论和限制,否则会增加他的挫折,干扰她的脑力劳动。
偶尔我们可以讲明白一个观点或解释一个句子,可要避免像这样的评语:
“你如果不是注意力不集中,你就会记住布置的作业。”
“你如果专心听老师讲了,你就该知道作业怎么做。”
我们对孩子的帮助要少,但又要充满着同情,宁肯多听少将,我们给他指出路来,但是希望他用自己的力量去达到他预订的目标。
父母对学校和老师的态度可能影响孩子对家庭作业的态度,如果父母习惯性的责怪学校和瞧不起老师,孩子自然就会得出明显的结论来。
父母应该支持老师,支持他对家庭作业的一些规定。当老师要求很严格时,就给父母一个极好的机会表示同情她这样做:
“这是不容易的一年——这么多工作。”
“听说他对家庭作业特别严,我想这一年他的工作会很多。”
音乐
音乐是使孩子放松的一种最重要的途径:它消除愤怒,解除紧张,赋予欢乐。
父母经常不从这种观点来看音乐教育:他们大部分注重旋律重现的技巧,这种趋势不可避免地要对孩子的演奏和个性进行评价和批评,结果是经常出现北上的情况:孩子试图放弃他的音乐课程,躲避他的老师,停止音乐事业。
当孩子练习时,父母不要唠叨。别去提醒他乐器值多少钱,爸爸是怎样赚钱难,这些语句将使孩子感到内疚和愤慨,既不能使他们产生音乐感,也不能使他们对音乐发生兴趣。
父母应该避免对孩子“伟大”的音乐才能做出预言:
--只要你用它,你是有惊人的才能的
--只要你努力,你牛能成为第二个马友友
当孩子知道他的困难为人所了解,得到人们的正确评价时,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鼓励。6岁的小林,当他上到第三课时,必须学会一种新的技巧:用上受弹奏八度音。老师对这个练习熟练的作出示范,说“这很容易,你试试”小林很勉强的、笨拙的深处他的指头,不大成功的模仿着他的老师。当他下课回到家里后感到很泄气。
在他练习的时候,母亲说“用一只手弹奏八度音阶不容易,用两只手会更难一些。”小林欣然同意了,他在钢琴上慢慢的翻开乐谱,用适当的手指弹奏起来。母亲说,
“我听到正确的乐曲了,见到正确的指法了。”
小林十分满意的回答说:“这很难。”
那天他继续不断地练琴,远远超过了规定的时间。
孩子从对他的困难表示同情和理解中所受到的鼓舞,比对他的劝告,表扬或给他以现成的、直接的解答要更大。
零花钱
零花钱怎样给公平合理?
关于这个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孩子的零花钱应与我们的预算相配合。不管邻居的水准怎样,给孩子的零花钱不得超过我们的负担能力。假使孩子提出异议,我们可以诚恳地告诉他“我们是希望能给你多一些钱,但是我们的预算有限。”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要比试图去说服孩子他并不是真正需要更多的钱好得多。
钱又如权利,很容易因为没有经验所误用,零花钱不能太多,应该限制在孩子所能掌握的范围以内。开始的时候可以给他少量的,让她慢慢的适应,不至于使他由于钱多负担过重。零花钱可以从孩子开始上学和学会了数钱,换钱时候就给,零花钱还有一个情况是主要的:
在孩子的固定开支以后剩下的少量的钱,应该由孩子自己储蓄或者自由使用。
坦率的短语
一个好的父母,正如一个好的老师,他使自己对孩子日益成为不必要的。他在引导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和运用自己的力量中得到满足,在和孩子的谈话中,我们可以有意识的运用一些短语,指出我们是相信他们能为自己作出聪明的决定的。那么,当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内心反应是“是的”时,可以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话语来表示。表示是的的方法有
--假如你想要。
--假如那这是你所喜欢的
--你自己决定吧
--你这能胜任
--这完全有你选择
--无论你怎样决定,我都觉得很好
我们的“是的”可以使孩子感到满足,但是我们对他自己做出的决定和对他的信任和欣赏的其他话语,还能带给他额外的满足。
纪律
--------------------------------------------------------------------------------
大多数纪律问题包括两部分:气愤的感情和气愤的行为,每一部分必须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感情必须识别和表达;行为则必须加以限制与约束。有时孩子对感情的识别,本身就足以把紧张气氛解除。
母亲:你看起来好像生气了
儿子:我是的
--你心里觉得有点什么
--你说吧
--你生某人的气了
--是的,就是你
--告诉我吧,什么事情?
--你不带我去玩电动玩具,却带小史去了
--这是你很生气,我打赌,你曾对自己说:“他虽然爱我,但是更爱她”
--是的
--亲爱的,你知道,当你有这样的感觉时,来告诉我
在另外一些场合,则必须加以限制。4岁的小强,想要切断小猫的尾巴看看里面是什么。母亲承认它科学的好奇心,但是肯定的措辞限制了他的行动。
“我知道你想看看它里面是什么样的,但是尾巴必须在他应该在的地方。让我们看看是否能找到一张能让你看出它里面是什么的图画来。”
当母亲发现5岁的小德在客厅墙上乱画,她最初的反应是想用拳头揍他一顿,但是她只是
“不行,小德,墙是不能画的,这有3张纸”同时母亲动手把墙壁擦干净。小德不知所措,她说“妈妈我真爱你”
相反的,另一种处理
“你干什么,你怎么了,你不知道不应该弄脏墙壁?讨厌的孩子,我真不知道那你怎么办,等着吧,你爸爸回来我会告诉他,你会受到处罚的。”
提出限制的技术
提出限制——向在所有的教育中一样,它的成果依赖于它的过程。限制度该这样清楚地告诉孩子:
1、不能接受的行为是什么组成的
2、什么代替物是可接受的
你不能扔盘子,你可以扔枕头,或者不讲究文法,而更有效的话语是“盘子不是仍的,枕头才是仍的”
部分的限制不如总体的限制
限制必须说的肯定坚决
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具体的限制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以下四个步骤的结果,又是证明是有效的。
1、父母承认孩子的愿望,并用间接话语表达“今天晚上你希望能去看电影。”
2、父母在一个特定的行动上把限制讲清楚“但是我们家的规矩是周末以外的晚上不许看电影。”
3、父母指出孩子的愿望至少能够部分的实现“你周五或周六晚上可以去看电影”
4、当约束强加于孩子时,帮助孩子表达某些很可能出现的不满:
“很明显的,你不喜欢这个规矩。”
“你希望没有这种规矩才好。”
“你希望的规矩是:每天晚上都能看电影。”
“当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你肯定要改变这个规矩的。”
当父母出一样东西的作用时候,孩子对限制往往是比较愿意接受的“椅子是坐的,不是站的。”比别站在椅子上要好一些。“积木是玩的,不是乱扔的。 ”比别扔积木或对不起,我不能让你扔积木,这太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