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君子崇尚勇敢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9:10:41

4、君子崇尚勇敢吗?

【原文】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己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与小人相贼害也。忧以忘其身,内以忘其亲,上以忘其君,岂不过甚矣哉!是人也,所谓“以狐父1之戈钃2牛矢”也。将以为智邪?则愚莫大焉。将以为利邪?则害莫大焉。将以为荣邪?则辱莫大焉。将以为安邪?则危莫大焉。人之有斗,何哉?我欲属之狂惑疾病邪,则不可,圣王又诛之;我欲属之鸟鼠禽兽邪,则不可,其形体又人,而好恶多同。人之有斗,何哉?我甚丑3之。

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侔侔4然唯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也。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侔侔然唯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5,是士君子之勇也。

【译文】凡是喜好争斗的人,必然自以为是正确而以为别人是错误的。就算自己是正确的,别人是错误的,那么自己是君子而别人是小人,却又以君子的身份去与小人相互残害,忧愁的时候忘掉自身,在家的时候忘掉亲人,对上时忘掉君主,岂不是错得太过分了吗?这种人,就是用狐父出产的戈去砍牛粪,难道以为这就是智慧吗?这种愚蠢是很大的呀。难道以为这就是有利吗?其实没有比这更有害的了。难道以为这就是荣耀吗?其实没有比这更耻辱的了。难道以为这就是安全吗?其实没有比这更危险的了。人与人之间有争斗,是为什么呢?我想把他们归于精神病人吧,则不可以,因为圣明的君王又惩罚了他们。我想把他们归于鸟鼠禽兽之类的动物吧,也不可以,因为他们的形体又是人的形体,而且喜好与厌恶与人相同。人之有争斗,这是为什么呢?我很憎恶这样的人。

有猪狗似的勇敢,有商人强盗似的勇敢,有小人似的勇敢,有读书人君子似的勇敢。只知道争夺饮食,没有廉耻,不知道是非曲直,不避开死伤,不畏惧众人的强大,好象平等的样子其实只追求饮食的利益,这就是猪狗似的勇敢。做事追求利益,争夺财物,没有避开谦让之心,果断勇猛而且很振奋,凶猛贪婪而且乖戾,好象平等的样子其实只追求利益,是商人和强盗似的勇敢。轻视死亡而且暴虐,是小人似的勇敢。最佳行为方式之所在,不倾向于权势,不顾及自己的利益,就是把整个国家都送人也不会恋恋不舍,重视死亡坚持最佳行为方式而不动摇,这是读书人君子的勇敢。

【说明】本节亦是说明君子与小人的不同标准。喜好争斗,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精神!然而这种“勇”,却不是真正的“勇”。孔子曾说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能与人相互亲爱的人不会忧伤;能勇敢面对一切问题的人不会畏惧任何问题。仁者,能与人相互亲爱也。人是社会的、群体的动物,人只能与人生活在一起才能算是个人。若不能与其他人共处,其也就不是个人了,充其量算是个野人。而野人的思维能力是比不上社会人的。那么,与人相互亲爱是否人人都能做到呢?显然很难!然而,如果能做到与人相互亲爱,与其他每个人都能相互亲爱,也就没有忧虑了。也就是说,在与每个人都能相互亲爱的情况下,当你出现了任何问题,任何人都会帮助你,能得到所有人的帮助,你还有什么问题呢?没有了问题也就没有了忧虑。至于“勇者不惧”,就更简单了,你能够得到大家的帮助,得到所有人的帮助,你也就没有问题了,而没有问题则意味着什么都不害怕了,什么都不害怕也就是一个“勇者”了,也就不会有任何畏惧了!道理就这么简单,就看你自己做得怎么样!孔子又说过:“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论语·阳货》)。意思是说,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就是容易乱行事。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以寻求最佳行为方式为最上等的。君子如果只有勇敢而不寻求最佳行为方式就会乱行事,小人如果只有勇敢而不寻求最佳行为方式就会等于盗贼了。”也就是说,不论是君子还是小人,在这个人与人相处的社会中,最首要的就是要寻求最佳的行为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很多行为方式,关键是要找到一种最佳的,也就是最好的方式。光凭勇敢是不行的,勇敢只是一个人面对敌人、面对对手时不畏惧的一种精神,一种方式,如果没有智慧的指导,这种勇敢精神就会失去目的,从而造成混乱。所以荀子在论述勇敢这个问题时,也提出了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即:很多人的勇敢并不是最佳行为方式,只有不倾向于权势,不为权势所动摇,不顾及自己的利益,就是把整个国家都送人,也不会恋恋不舍的行为方式才是最佳的。也就是说,凡是为自己一己之私的勇敢,都是猪狗似、小人似的!而出于公心,并且是最佳行为方式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所以,勇敢并不是以争斗为表现形式的,凡是争斗,即不是最佳行为方式,因而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勇敢。

——————————————————

【注释】1.狐父:《后汉书》作孤胡,古西域游牧部落名,分布在车师柳谷(今新疆吐鲁番西北)。

2.钃:(zhu煮)《释名·释用器》:“钃,诛也,主以诛鉏根株也。”《玉篇·金部》:“钃,鉏也。”这里用为砍断之意。

3.丑:《书·胤征》:“既丑有夏,复归于毫。”《诗·郑风·遵大路》:“无我丑兮,不寁好也!”《管子·侈靡》:“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左传·文公十八年》:“醜类恶物。”《说文·鬼部》:“丑,可恶也。”这里用为厌恶、憎恶之意。

4.侔:(mou谋)《庄子·大宗师》:“畸于人而侔于天。”《墨子·小取》:“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说文》:“侔,齐等也。”这里用为等同,齐等,相等之意。

5.桡:《易·大过·辞》:“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易·说卦》:“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挠万物者,莫疾乎风。”《篇海类编·花木类·木部》:“桡,动乱也。”《正字通·木部》:“桡,乱也。”栋桡,连起来说,就是房屋最上面的一根栋梁,被狂风吹得乱摆动摇了。这里用为不动摇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