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考研指导之--专业与学校的综合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8:20:20
一旦有了考研的想法,第一个决策就是确定报考志愿。通常这个决策最好在大三上学期就作出,如果是跨校跨专业报考的,更是越早越好。
与填报高考志愿类似,考研中的第二志愿基本上只是个摆设,因此考生面临的其实是唯一的选择,可以说是面对的是一个“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当然,要从如此之多的招生单位和专业中,准确地作出一个判断,以较大的把握实现自己的理想,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专业意愿
确定报考志愿可以分三步走:形成专业选择意向;确定报考单位意向;最后两者结合,综合考虑,确定第一志愿,并考虑第二志愿,这类似于一个平面座标系。专业和招生单位的不同搭配就形成了报考的4种基本模式:本专业本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跨专业本校报考;跨专业跨校报考。不同报考模式复习备考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是不同的。贯穿整个决策过程始终的两个关键要素是:考生自身的条件和意愿;完全而充分的信息。§1 选择专业
选择专业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正确地判断一个专业,二是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到底哪个专业比较适合自己。
国家教育部1996年公布的研究生专业共有近400个,可谓名目繁多。近年来各高校改革热火朝天,院系调整频繁,但专业名称和目录虽有不小变化,多数都是换汤不换药。这么多的专业,其实就是两大类:文科和理科。当然这种划分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有些专业处于交界地带,不过仍然带有偏文或偏理的特点。
将专业仅仅分为文科理科是远远不够的。对确定志愿更有实际意义的是专业冷热的划分,这种划分谈不上多大的科学性,但却是有意义的。通常判断冷热的标准包括毕业后就业情况、报考人数多少、录取难度大小等标准,另外还参照一下社会上的一些共识。下面就是一种典型的分类体系,将专业分为三类。
●热门专业。热门专业主要指那些切合时代热点,社会需求强劲,因而显得就业前景灿烂的专业。这样的专业还是很多的,例如建筑、土木工程、微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药物化学、财政金融、贸易、会计、民法、经济法、新闻传播等等。这些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报考人数爆满,因此竞争激烈,考录比往往达到10∶1以上,实际录取分数线也往往比全国最低线高出好几十分,别的专业第一、第二名的分数,很可能在热门专业里面刚够排队资格。
● 冷门专业。传统专业主要指那些由于社会总体需求量有限,或者从事的研究比较“冷”,跟社会热点不合拍,因而似乎“钱”景暗淡的专业。常见的如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冶金、地质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冷门专业之所以“冷”,其原因是大不一样的,性质也就不一样,需要考生认真分析,不要盲从随大流。一种是专业本质上就不可能“热”,例如文学、语言、历史等等,绝对是“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领域,古今中外从来就没有热过,在将来也肯定热不起来;二是由于专业设计不合理、师资老化、知识结构陈旧和课程僵化过时而造成的“冷”,例如有些学校的党史专业等,在可预见的将来只会继续冷下去;三是由于社会特定发展阶段诸多不正常原因造成的“冷”,例如教育专业等,一旦社会正常了,由冷转温甚至转热是必然的;四是专业设置比较超前,社会需求暂时还未充分开发而显得“冷”,例如心理学等,当经济文化发展起来了,对这类专业的需求也会转旺。当然,冷门专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竞争不太激烈,考取比较容易。另外,许多冷门专业知识积淀深厚,教学体系完备,治学要求严谨,很适合于有志于研究学问的考生。
● 新兴专业。新兴专业就是那些过去比较默默无闻,现在由于时代发展、社会需求而迅速“窜红” 的专业。例如保险精算、行政管理、社会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宝石学等等。这些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广阔,同时兴起不久,报考人数一般也还不太多,从而竞争程度要小一些。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划分所谓“冷热”的最主要依据无非就是当前社会需求和专业人才供给之间的对比关系。而稍有经济学常识的同学都知道,供求关系总是不断变化波动的,因此专业冷热也绝非一成不变。某些专业今天很热,大家一窝蜂去学,几年后人才饱和,风光不再;还有些专业是因为社会经济某一方面突然畸形增长,导致“泡沫需求”,一旦泡沫破灭,热度就可能跌到冰点,例如前几年房地产人才需求。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报考志愿和将来毕业就业这中间隔了好几年,存在一个时滞,因此仅仅看到眼前的热度就跟风的做法显然是不够明智的。选择一个好专业,还要靠自己动脑筋。那么如何作出正确的判断?
■ 首先要把握经济和社会的宏观走势,判断社会各行业微观需求。例如,未来经济的发展大方向是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因此计算机类、新闻传媒类等人才很长一段时间内肯定都是走俏的。再比如,中国目前第三产业急需发展,又面临WTO,那么象金融、贸易这类人才短期内也难吃饱。
■ 其次要了解行业特点,分析需求总量。有些行业伸缩性很大,向其它行业渗透也很厉害,因此很难“饱和”。例如法律专业,随着社会法治化的进程,不仅司法部门,其它各行业对专业法律人才的需求都在逐渐增加。相反,其它一些专业性比较强、分界明显的专业,就总会有饱和的时候,例如会计人才。这时,你就需要进一步了解这些专业目前缺口大概多少,每年毕业量又有多大,短期内会不会出现人才过剩。
■ 再者可以参照国外情况。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各个国家的社会在发展的近似阶段对人才的需求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发达国家的今天可能就是中国的明天。他们今天的热门行业,可能就是国内数年、十数年后的热点。例如,西方的心理咨询业务很火暴(9.11事件后更是如此),而据专家估计,中国有心理问题的人其实一点也不少(有报道中国每年有25万人死于自杀),只不过暂时还没有闲钱和时间。等再过十数年,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 最后必须了解专业办学情况。许多招生单位的所谓热门专业其实根本就不具备起码的师资、经费和经验,仅仅为了赶时髦就开张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误人子弟。前两年就有些小城市的师范学院开办什么国际金融等等。这种专业,考进去也学不到什么东西,耽误时间;等几年后毕业,它的名声已经臭了,反而会连累你。
在对各个专业有了大概了解的基础上,还要深刻地认识自己,不仅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长处和短处,同时也要看清自己的客观需要。归纳起来,就是这样几条原则:兴趣第一、扬长避短、考虑需要。
● 兴趣是选择专业的首要因素。一方面,如果一个人一生都要和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打交道的话,那么会过得很难受;另一方面,兴趣也决定了你能不能有恒心毅力坚持考研复习、并保证较高效率。调查表明,强打精神的复习考研,最后大部分是考不上的。
● 学科基础。基础主要指考生自己长期以来在某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如果从未接触过计算机,数学又没学好,现在却非要报考清华计算机专业,那么只能是“壮士一去不复还”。通常,理科学生考文科研究生相对容易一些,反过来则几乎不可能。
● 学习实力。虽然我们常搬出愚公移山的例子来证明“有志者事竟成”,但实际上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去和那么多同样优秀的人竞争,光有志气是远远不够的。逻辑思维不发达,考哲学就是受罪;空间想象能力严重缺乏,报建筑设计也是不自量力;大大咧咧、丢三落四惯了,报会计就得掂量掂量。必须记住,报考研究生其实是自己和自己竞争,通过努力自己能否达到第一志愿学校的要求。考研不是斗气,不能看到别人考什么专业,就抱着“凭什么我就不行”的想法。孟尝君养士三千,封候拜将之才有之,鸡鸣狗盗之徒亦有之,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谁也代替不了谁,都能做出大事业来。人生之中,大到事业是否成功,小到考研是否顺利,都要看能不能很好的扬长避短。
● 性格与抱负。有一种说法叫“性格即命运”,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的性格和抱负起码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很难想象一个非常重视物质享受的人会一辈子献身于枯燥而挣不了什么钱的古代语言研究。你的性格是好动还是好静,你能不能抗拒外界诱惑专门搞学问,你是很重视物质上的享受还是更看中精神上的愉悦,你是怀有鸿鹄之志而甘愿忍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还是只想找个不错的工作拿份不低的薪水。请注意,我们在这里不是作道德评价,不是说哪种性格好哪种性格不好,哪种抱负高尚哪种抱负庸俗,而仅仅是强调性格与抱负一定要和专业、职业相吻合,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少受痛苦。
● 家庭与其它负担。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就业率相差很大。例如据调查,本科毕业生中的政治学、林业工程、材料、仪器仪表等学科即时就业率在90%以上,而体育、植物生产、水产、中医学、农业经济管理等就业率低于50%。研究生毕业时的情况虽然要好些,但总体形势也仍然如此。如果家庭原因或个人原因(比如你大学期间贷款上学)使得你负担很重,要求你必须尽快取得一份薪水可观的工作,那么你即使疯狂地热爱文学,恐怕也不得不暂时扭曲一下自己的兴趣等等。毕竟人生除了自由发展外,还有许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 是志在必得还是后路宽广。也就是说,你是否非考上不可,还是仅仅想开辟一条更好的路。假如本科毕业后工作无忧,你大可选择一个自己最想去的专业拼一把,成则更好,不成也无所谓,大不了上班去。要是你的全部希望(例如留在北京工作等)乃至全家老小的幸福都指望这次考试了,你的专业目标就别定得太高,稳妥一些,为自己增加取胜的概率。
许多考生由于经验不足,或者对社会、对自己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在选择专业上常常犯很大的错误,而这错误一犯,往往就影响终身。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将考生在选择专业是常见的几种毛病列举一下,或能给大家提个醒,注意避免。
一是鼠目寸光。判断专业如何,就业前景好坏,是否有市场,只盯在鼻子尖上。时间过得快,专业胜衰更快。几年工夫,足够从大红大紫落到无人问津。大三在选择志愿的时候起码要大概地看到5年以后(研究生毕业时候)专业的发展趋势。
二是人云亦云。自己对自己缺乏认识,没有判断力。明明读懂一个法律条文都要花上半天,看到别人一窝蜂报法律,自己也要去凑热闹。
三是过于急功近利。绝大部分情况下,选择专业其实主要依据的就是“功利”标准。但凡事不能过头,太急功近利反而欲速则不达,因为那样会蒙蔽你的眼睛,造成专业选择上的失误。
在专业选择上,有个老故事可以参考参考。话说古时候,有个士子一心想功成名就、封妻荫子。年少时天下太平,皇帝重文士,于是士子一头扎进故纸堆。不想换了皇上,忙于开疆拓土,重用武人,士子于是赶紧学剑。剑未学完,又换了皇上,马放南山,偃武修文了,士子只好再捧起书本。时间一晃,人已垂垂老矣,这时新皇上又喜用年轻人了。这个士子命运多蹇,自然有生不逢时的因素,不过自己是墙头草,没有定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不论哪个专业,关键是要搞出点名堂来。只要有成就,其他一切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回报都只是水到渠成的东西。何况,现今的社会,职业上早已不是从一而终了。据对北京地区高级白领的调查表明,95%的人有过跳槽经历;62%的人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原先的专业无关。许多知名企业的老总并非企业管理专业出身,相反倒有不少哲学、中文的毕业生。
因此千万不要象那个士子一样,盲目追时髦,最后落得个两手空空。
§2 选择招生单位
确定报考专业之后,第二步就是确定报考哪个招生单位。
目前,全国开列在招生计划目录上的招生单位近1100个(使用网络实名或其他搜索引擎可以直接查询),主要集中在首都、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例如北京地区就有招生单位200多个,上海则有近60个,其它一般在一省数十个到十数个左右。经济较发达省份的招生单位要多一些,而人口较少、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招生单位也要少得多。
首先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包括两大系统,一是高等院校,二是专业研究单位。
高等院校就是XX大学、XX学院,它们都开办本科或专科教育,大学生们很熟悉。专业研究单位则是各类研究院、研究所,如中科院系统各研究所、社科院系统各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等等。这些专业研究单位不办本科,多数考生,尤其是本科应届考生,对它们不够了解,往往以为那只是专家们呆的地方,不知道它们也收研究生。其实,这类招生单位不仅数量多,招生人数也相当可观。例如北京市招生单位中,研究院、研究所就占了一多半,达135个。由于许多人不了解此类招生单位,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压力也就小一些,值得试试。
招生单位的选择其实比起专业的选择来要简单得多,主要是参照自己的竞争实力,尽量选个好的,再结合其它一些因素,例如单位所在地等等(比如说你的恋人在上海工作,你要通过考研解决牛郎织女的问题,当然就只能考虑报考上海地区的招生单位了)。
一般来讲,各招生单位之间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例如北大、清华、人大、南京大学、复旦、中科院、社科院等,不论从师资还是硬件方面来看,都绝对是全国一流,比普通单位要高出一截,将来就业形势也会更好。据教育部统计资料,全国重点大学或地方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即时就业率(指毕业当年派遣截止日前正式签约并派遣的学生数量占总数的比例)通常都能达到90%以上,但有些低的学校甚至不到50%。显然,为了不至于辛苦三年却换来个下岗的结局,大家还是应该尽量往高处走。
然而招生单位之间的差距很复杂。首先是内在实际质量的差别和外在名气的差别经常不一致,许多考生会被误导。例如北京地区新闻传播专业主要有人大、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简称传大)、社科院新闻所、北大、清华五家,其中人大新闻学院是学界知名度最高且实力最强的一所,不论从师资力量,毕业生流向,还是硬件设备上来看都是最好的,而传大的广告和广电可以说在国内同类专业中首屈一指。北大和清华真正意义上连续办学的新闻传播院系的历史都不长(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2001年5月才成立,清华传播学系92年才成立),客观实力比起人大和传大来确有不如。然而两校却凭整体的“名牌效应”吸引了大量考生报考,无形中将其门槛抬得过高。显然,北大、清华新闻专业的“性价比”其实并不高。
其次是招生单位整体名气差距和其个别专业的排名差距有所不同。国内目前虽然有了一些经常引发争议的总体排名,但却还没有象美国那样的全国范围专业排名,这给许多考生造成了麻烦,因为名校并不等于名专业,确实有些名牌单位却有个烂专业,而某些默默无闻的单位却拥有个全国知名的专业。报考研究生要看招生单位的整体名气,但更要考察自己准备报考的那个专业的情况,因为将来就业时的主要因素还是专业。建议大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判断招生单位的质量:在全国范围内专业领域内的地位;导师质量;单位近年来的学术成就等。
除了质量和牌子,还要考虑招生单位的实际竞争态势。由于考生的报考很大程度上带有盲目性,有时候一些招生单位的竞争会非常激烈,而与其名气相当、质量类似的其他招生单位竞争烈度则要低得多。这时候你当然应该是避开竞争过于白热化的地方,因为这种过度竞争往往并不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而有点象中国股市上的一些“绩优股”,其高得离谱的股价完全是被人为炒作哄抬上去的,你也在高位介入,成为牺牲品的可能性很大。另换一个单位,胜算可能就多很多。
§3 专业与学校的综合选择
最终报考目标的确定,其实是专业选择和学校选择的综合。这当中牵扯到的因素交错繁复,头绪太多,因此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事情。
对于在职人员等来说,选择还相对简单一些;对于在校生而言,选择就难了,因为一般有四种情况,按照难易顺序分别是:
●本专业本校报考。这是最为轻松的选择,一来本专业课程已经在本科阶段仔细学过,而且很熟悉教师的授课重点和命题风格。二来只要不是被系里老师深恶痛绝,一般多少总能获取考试范围、命题重点、阅卷判分等方面的优惠。据统计,对普通专业而言,本专业本校报考的成功概率远远高于其他三种情况。
●本专业跨校报考。相比本专业本校报考,有两点不利:一是专业课程内容和重点可能有些区别,甚至很大区别,例如人民大学的国民经济专业侧重宏观计划,而北京大学的国民经济专业则偏重财政金融;二是老师等不太熟悉,难以获得额外的优惠。
●跨专业本校报考。由于专业更换了,难度变得较大。而且,两个专业之间关联越小,难度越大。比如法律转为财政金融的难度就要大于从经济学转为财政金融。所好的是仍然在本校,可以就近利用课堂、同学、教师等各种资源。
●跨专业跨校报考。通常这是难度最大的一种。特别是一旦所报考的学校在外地,则难度就更大了。然而这种情况有时也能激发起人的斗志,通过艰苦拼搏,往往能出奇制胜。对2001年北京地区北大、清华、人大和师大四所大学的研究生录取调查发现,大约有30%的专业状元是跨专业跨校报考的,或许这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对这四种模式进行选择,两个方面的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是考生个人方面的因素。
●专业意愿。很多考生选择专业时主要考虑将来获得一份更好的工作。因此目光必须长远一些,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来理性地判断专业前途,而不能盲目跟风,人云亦云。
●考研目的。从某种角度上看,不论是应届考生还是在职考生都可以分为两种:一、必须考上好专业好学校的;二、只要能考上就行的。前者选择专业和报考单位时当然主要看自己的喜好和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后者则要更加注意权衡选择,尽量增加成功的概率。
●考研实力。竞争实力很强的考生,自然可以往高处考,往好处报;而竞争实力一般的考生则应注意避开白热化的竞争点,报考稳妥一些的志愿。
第二个要考虑的是,必须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综合对比。总的来说要注意几点:
●目标单位的竞争态势。一是看目标单位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还是低于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二是看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数。第三是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考录比,了解竞争的激烈程度。数据应该尽量往前多收集几年,有助于看出某种趋势。
●目标单位的录取情况。各招生单位的招生自主权很大,因此必须详细了解诸如实际录取名额、是否公平公正等等信息。通过对比,确认哪种模式对自身有利。
●目标单位的复习资源。考生应该尽力收集目标单位的复习资源,例如历年考试专业试题,考试命题所依托的教材,考试复习的参考书目,复习的重点范围,命题教师的命题风格等等。并根据自身基础进行分析、比照。这对于考试成败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模式开始准备考研的时间是不同的。跨专业跨校的应该起步最早,本专业本校的可以晚一些。下面是我们在对大量成功者访谈后总结出来的开始准备考研的时间表。
考研的四种类型
类型
难度
最佳开始时间
至迟不超过
本专业本校
较小
大三下学期
大四前暑假
本专业跨校
一般
大三上学期
大三下学期
跨专业本校
较大
大三上学期
大三下学期
跨专业跨校
很大
大二下学期
大三寒假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