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状况综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3:05:42
2005-1-4 15:56:21
2004年是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历程中不平常的一年。2004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召开的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工作会议指出,2004年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围绕“加快推进 电子政务示范工程建设”等四项任务全面推进,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继续推进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枢纽框架及应用体系、以实施电子政务示范工程为先导、加快建设和整合统一的全国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络平台、加快推进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其中具体包括:1、加快推进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建设;2、加快推进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由国办牵头的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将于2004年建成;3、努力搞好网络平台建设,其中重点是办公业务资源网和内网平台的整合建设与升级;4、切实抓好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建设。
在这一年中,初步完成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整体性加速推进。2004年4月底,联合国发布了对成员国电子政务的测评结果,结果显示,中国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名第74位,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在2004年的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电子政务建设更趋合理,中央及各级政府门户政府网站建设、信息安全、政府软件采购、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与电子政务相关的市场也活跃起来。
电子政务建设务实之年
2004年电子政务整体感觉是务实的一年,在10月召开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了重要指示,昭示着电子政务的建设已经由启动时的大规模扩张转向谨慎合理性投资……
电子政务基础建设成效显著
2004年,支持电子政务高速增长的主要需求的基础建设已经基本完成,电子政务投资增长率继续保持两位数。而且,2004年的电子政务建设重点,已经从网络建设转向业务管理和公众服务……
政府网站成为公众关注热点
如果说要评选2004年电子政务建设最受公众关注热点的话,政府网站建设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作为政府服务及与民众直接联系的“窗口”,政府网站建设无疑站到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最前沿……
国产软件占领政府采购市场
2004年,国产软件服务商们心脏都受到的刺激,在电子政务市场中他们经历从集体悲情到全面占领的喜剧色彩,而国家对于政府软件采购的工作方式也备受业界非议……
信息安全与法制建设更趋完善
2004年,在电子政务软件投资中,信息安全的投资快速增长,并占据了较大的份额。预计到2005年,电子政务系统中安全建设投资将会达到总体投资的10%~15%。但由于电子政务系统……
发展过程中问题依然不容乐观
2004年,电子政务在平静与务实中得到快速发展,业界更是对电子政务进一步发展充满着激情。但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严重的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地面对……
电子政务建设务实之年
2004年电子政务整体感觉是务实的一年,在10月召开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了重要指示,昭示着电子政务的建设已经由启动时的大规模扩张转向谨慎合理性投资。在随后的11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综合组组长、电子政务组组长陈小筑指出,电子政务的建设必须要坚持务实、高效、便捷的建设方针。
2004年8月,第三届电子政务大会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参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级政府官员增多了,产品型的参展企业增多了,议题较以往也更为具体和深入。这一切都在表明:理性、务实已经成为了电子政务IT服务厂商在2004年的发展基调。北京二十一世纪智能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鹏在接受记者访问时曾表示,“政府现在已经想明白怎么搞电子政务了,不会再不求效益地投资建设,建成的电子政务能给当前工作效率的提升带来多大好处,已经成为很多政府机构考虑的首要因素,这说明政府更加务实。”对于当前电子政务市场竞争环境,这位公司总经理强调,“前几年电子政务企业一窝蜂地进入相同领域,如门户、审批、办公自动化等,恶性竞争造成了普遍的亏损,整体市场环境非常不好,而经历前期的发展,电子政务市场必然要变得更加理性、务实。”北京九城口岸软件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双同样认为,“前一轮大量投资涌入电子政务领域之后,政府和企业都有了一个冷静的思考。”
电子政务刚开展一两年内盲目建设的情况相对比较多,比如说,搞所谓的“政府上网工程”完全是给上级领导做样子,一味追求规模而很少注重效果。
2004年,从趋势上看,政府电子政务支出已经由盲目扩张转向谨慎理性投资。这种转向有两个标志,一是政府在电子政务标准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为了加强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成立了“国家电子政务标准总体组”,并由其编写了《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具体包括工程管理、网络建设、信息共享、支撑技术、信息安全几方面的内容。
二是信息产业部推行电子政务项目监理制度。为了减少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风险,国家重点的信息系统工程尤其是重点的电子政务工程更是需要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实施监理,按照信息产业部的要求,对一些重要的项目应当实施监理。
中国电子政务信息网(grp.com.cn)分析认为,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和第三方监理制度的实施意味着政府在项目审批和支出方面趋于理性化,监理制度的实施,使电子政务项目实施客观上增加了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监督作用,这势必有利于政府部门更为有效地控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成本。
从2000年我国提出“政府上网工程”后,国内一大批IT服务厂商从其他领域转型,纷纷把自己打扮得更加“妖艳”,推出新产品服务于政府信息化,都希望从政府信息化这块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但电子政务市场并非满地黄金,由于产品没有自主研发功能,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很快,一批中小企业被打跨、被收购,剩下的也在苦苦思考未来的出路。过去几年的事实证明电子政务市场主要是由政府需求拉动的,这种趋势在一段时间内并不会改变;其次,IT服务厂商针对政府部门非常缺乏所谓“杀手级”应用;再者,IT服务厂商在与政府客户的“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诸如讨价还价、项目款回收等。2004年,作为用户的各级政府逐渐趋于务实,片面追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得到遏制,可以说,政企都反思前几年教训冷静下来,电子政务建设走向务实是必然选择,企业对电子政务市场不再“跑马圈地”般短视,市场拓展策略更加理性,可以说这也是发展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04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回顾:务实与激情共存
作者:谢昭然     发表日期:2005-1-4 14:01:34
支点推荐 全国信息化有奖调查活动 十一月发帖有礼活动
中小企业信息化 SBO专区 用友财务通下载销售
电子政务基础建设成效显著
2004年,支持电子政务高速增长的主要需求的基础建设已经基本完成,电子政务投资增长率继续保持两位数。而且,2004年的电子政务建设重点,已经从网络建设转向业务管理和公众服务,无纸化办公越来越普及。据时代财富科技公司发布的《中国电子政务研究报告》表明,2004年中国的电子政务度为22.6%。高速发展的电子政务使人们对其市场前景抱有很高的期望,这将是一个千亿、万亿级的大市场。
目前,政府机构电子政务建设已成为中国IT市场中最大的需方,其IT投资额占整个中国各行业IT投入总额的20%以上。CCW Research研究表明,2004年国内政府行业IT投资总额为4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3%。但IT投资中重硬件,轻软件与服务的问题仍非常突出,硬件的投资仍远高于软件与服务,在IT总投资中的比例超过70.0%。
1999年初,数十家政府部门共同发起“政府上网”工程,标志着电子政务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经过5年时间的发展,政府部门的IT基础设施已经是初具规模。
目前中央和省级政府普遍开通了局域网,31个省、市、自治区政府和16个副部级市政府已通过“全国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联网。部分地区(如北京和上海等)不仅建立了内部局域网,还建立了连接上下级政府机构的广域网。
尽管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初步完成之后政府仍然会在提高政务效率方面有很大的需求,但是,目前支持电子政务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仍来自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对于更高一层的应用需求的开发及拓展则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当然,我国目前政府的政务基础设施基本上还停留在政治导向的、经验型的、可监控程度较低的和知识、信息积累低水平的状态。这种状态与电子政务的基本运行要求相差甚远,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电子政务尽管可以实现政务的“电子化”,但从根本上讲,并无助于政府管理的改革和创新。由于电子政务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战略,因此如果电子政务仅仅只是改变了政府工作外在形式的话,那么电子政务本身所蕴含的巨大效益和社会政治意义是无法发挥出来的,纳税人贡献的巨大的电子政务建设成本也将会被无意义的消耗。为避免出现这样的局面,在目前的电子政务发展热潮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政府管理改革的意义,认识到电子政务的“政务”本质,以及电子政务对政务基础设施的基本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着眼于政府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为了有效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的效益,发挥电子政务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政府应当根据各自的情况,首先加强自身的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条件,为政务的电子化准备条件,打造基础,积极避免单纯的技术追新行为。
附:2004年中央及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大事记
1、3月26日,地市级电子政务综合平台“湖北荆门电子政务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总投资约6000万元。
2、4月8日,海关总署与中国建设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6家银行签署了开展联网业务合作的协议。中国电子口岸服务平台取得新进展。
3、4月15日,税务信息化重点工程“金税三期”将启动,主要任务是用4~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建设。
4、4月23日,北京市“数字北京信息亭”项目正式启动。
5、5月26日,国家投资37亿元,由公安部组织实施的“金盾工程”,在四川公安厅正式实施。
6、7月19日,北京市“网上审批二期市级平台建设项目”全面进入应用推广阶段。
7、8月18日,广西 “金审工程” 首批5个试点单位正式启动。
8、12月,福建省总投资约7000万元建成“一纵三横”电子政务网平台。
政府网站成为公众关注热点
如果说要评选2004年电子政务建设最受公众关注热点的话,政府网站建设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作为政府服务及与民众直接联系的“窗口”,政府网站建设无疑站到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最前沿,同时也是公众所能看到的电子政务建设最显著的成果。
1999年,国务院四十多个部委倡议发起“政府上网工程”,通过“政府上网工程”的全面实施,揭开了“政府上网年”的第一幕,并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响应。
2004年,政府上网工程启动六年,政府公众网站的总体水平提升很快。全国政府部门建立的网站总数量突破2万个,网上办公、网上审批已逐步开展,很好地推动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目前,中央国家机关已建成门户网站90多个,基本实现了中央国家机关在网上的集体亮相。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已经普遍设立了公众网站。政府信息化已经深入到我国的广大基层地,政府上网工程对推动和促进中央国家机关信息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政府网站因其快捷、方便、匿名、互动的特点,为网上办公、网上举报、网上答疑等电子政务活动开辟了广阔空间。政府上网后,大量政务信息可以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同时,政府网站也成为外地人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一个重要窗口,政府网站成为增强与民众的沟通、了解和互动的有效工具,所以,政府网站更多时候肩负着“虚拟政府”的角色。
2004年,政府网站更加注重联系群众,树立电子政务为民服务的精神,老百姓是电子政务的重要主角 ,电子政务建设得好不好,百姓说了算。北京、上海、厦门等门户网站开展网上的评议政府活动,政府网站办得好不好,由市民做评判。只有这样,政府网站的建设才能不流于形式,受到市民真正欢迎。
尽管以政府公开为指标的网站内容服务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以网上办公、公众反馈、网上监督等为指标的网站功能建设仍处较差水平。而功能缺失和交互性差直接制约着政府便民服务的水平。目前我国政府公众网站的总体水平仍旧很低。2004年,政府网站成为公众最为诟病的焦点。
据CCW Research最新的《2004年中国政府公众网站评估研究报告》调查显示,首次评估的国家部委公众网站不尽如人意,总体水平赶不上地方城市。在满分为10分的评估中,2004年部委网站的总体平均分只有5.4分,只比去年36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平均分高0.1分,远低于这些城市今年6.3分的平均分。而在“十二金工程”的牵头部门中,仅有国家税务总局、民政局、农业部、审计署进入部委政府网站前10位,大半在部委中排在靠后的位置。同时,省级政府公众网站有很多不规范,重要一点就是域名不统一,有使用全拼的,有使用首字母缩写,还有用非“.GOV”的……。“贫富不均”的局面也比较明显,地方城市政府公众网络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正相关性进一步加强,华东、华南较好,西部相对落后。
在2004年,很多媒体对政府网站作了严厉批评,政府网站一度被形容为“垃圾场”、“作秀坊”、“首页秀”、“打盹”、“唤醒工程”、“老黄历”等。翻开2004年各地报纸,西安、郑州、成都、石家庄、太原、武汉、济南和长沙等数个省会城市均因为政府网站问题被点名批评。这些政府网站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慢。有的法规制度早就修改了她仍然挂着以前的,领导班子早就变动了她还是以前的人事情况,有些事和活动早就事过境迁她仍然还是老的资料;二是内容重复,缺少独家资料。转载他人资料和链接其他站点成为网站的主要部分;三是运行不正常,经常“找不到”。四是内容单一,没有吸引力。
同时,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普遍缺乏有效的组织和规划,各个网站标准不统一,各部门相对独立,形成“信息孤岛”现象,相当一部分政府门户网站有名无实,信息不更新,没有深入链接,有的甚至变为“死网”,导致一些政府的主页形象与政府形象有较大差距,也严重影响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而失信于民。
国产软件占领政府采购市场
2004年,国产软件服务商们心脏都受到的刺激,在电子政务市场中他们经历从集体悲情到全面占领的喜剧色彩,而国家对于政府软件采购的工作方式也备受业界非议。
今年年初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就要出台《软件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但一年过去了,业界还没有嗅到《管理办法》出台的味道。11月初,财政部国库司和信产部产品司牵头主办“软件政府采购实施办法框架要点”征求意见会,多家国内软件企业会参与讨论。在此之前,政府有关部门已经组织了多次类似意见征求活动,还包括网上意见征询、专家意见讨论等,但《软件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迟迟未能确定具体的出台时间表。
11月12日,天津市政府揭开政府软件采购第一单,微软全面胜出,而国产软件只是象征性的采购,数量很少。一周后,同样情景重现。11月19日,北京政府软件采购结果公布,微软以2925万元总金额成交,而国产软件却集体失声,“输得彻底”,入选产品少,而且价格很低。对于各地政府大面积采购国外软件情形,业界专家、中央政府官员大为震惊。11月24日,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李武强炮轰北京市政府软件采购,并发表“以实际行动支持国产软件的发展,捍卫《政府采购法》的尊严”申明。部分国产软件厂商更欲上书国务院。由于此次事件,全国省部级的软件政府采购的最后期限从原定的11月30日延长到了12月15日,地方都在观望北京的做法。直到12月,北京市政府采购重新谈判,国产软件以胜利结束此次采购风波。
回顾2004年,国内软件产业在结构上得到了快速调整,各软件企业正不断朝着研发、服务和系统集成融合的一体化方向发展,使我国软件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由于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政府部门对软件的正版化要求越来越迫切。
由于电子政务关系到国家安全,我国通过《政府采购法》及相关管理办法的出台实施,在不同层面强制或倡导采购国产软件,从而为国内软件企业提供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赛迪顾问预计,政府的政策扶持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目前的电子政务软件市场格局,国产软件市场份额将会逐步扩大,尤其在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市场,其中包括WPS Office 2003、永中Office 2003,中文2000的RedOffice以及用友控股的华表软件推出的StarOffice等都表现不错。
尽管电子政务采购硬件比例仍然独占鳌头,但软件和应用也在不断增长,“重硬件、轻软件”的建设模式正在改变。从软件应用恢复性增长中,国产软件看到了曙光,朝华、鼎天、中软、长城等一大批国内软件企业占据了电子政务市场的主要位置,这昭示了随着政府采购对国产软件实行倾斜政策,中国软件企业借助电子政务进一步崭露头角。一批国产软件公司代表表示,现阶段中国电子政务的重点是联结无数的信息孤岛,实现信息资源整合,这主要是依靠软件而非硬件。政府优先选用国内厂商的产品与方案,将使整个中国软件产业在国际巨头技术垄断、产品垄断、价格垄断下,有望获得突破。我国的软件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尤其是在操作系统、安全产品、办公软件等方面,我国自主产权的软件并不比国外产品逊色。可以预计,大量国产化软件产品将挑起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安全问题的重担。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软件政府采购占到了软件市场总量的1/3,而目前我国政府软件产品采购量只占软件总体市场的10%左右。由于过去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重硬轻软现象,政府行业在软件应用方面的投资力度不够。“十五”期间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将是我国政府网络建设、电子政务建设高速发展的时期,我国软件产品投资重点将由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转向软件投资,为软件企业提供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但在目前国内各级政府机构重大电子政务工程项目中,国内软件的市场占有率不容乐观。政府斥资大量资金采购国外软件,而对国产软件视尔不见的现象比比皆是。这里面当然有国外软件厂商产品比较成熟、用户接受度高、介入市场比较早、用户使用习惯问题、市场开发力度到位等优势。同时,虽然从2003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的《政府采购法》,扶植国产软件的政策也写进该法规中,但毕竟不能指导具体操作。《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因为国产软件界定、供应商资格的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划分等原因而迟迟未能发布,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府采购中存在政策上的漏洞。从国产软件自身来说,企业规模小,人才匮乏,利润率偏低,抗风险能力比较低,整体竞争力不强和盗版等因素也制约着国产软件在市场上的份额。
信息安全与法制建设更趋完善
2004年,在电子政务软件投资中,信息安全的投资快速增长,并占据了较大的份额。预计到2005年,电子政务系统中安全建设投资将会达到总体投资的10%~15%。但由于电子政务系统的特殊性,部分内容涉及到国家机密和安全,安全性相对较高,因此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对于企业性质的选择就成为众多国内外企业关注的焦点,出身和品牌再次为国内土生土长的企业赢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电子政务系统较其它行业和企业信息系统更为重视系统的安全性及其对信息的保密工作,这具体反映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对于网络安全产品的投资力度上。
2004年,安全软件投资在电子政务总投资中的比重也有所提高,年底进行的全国省部级均开展政府软件采购中,其中安全软件均是必选的项目,政府部门采购的安全软件已占到网络安全软件市场27%的份额。
同时,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建设也有所调整。信息安全建设从单一业务的局部安全向全系统网络整体安全转变,从以前的被动防护、查杀病毒到系统升级预防转变,从低端的安全软件产品为主向系统全面安全方案转变。
法制建设与电子政务发展进程一样都是在摸索中前进,但最令人遗憾的是,在大力倡导依法治国的今天,也没有一部电子政务领域完全意义上的法律。法制建设与电子政务建设总是相辅相成的,电子政务的发展为法制建设提供依据,而法制建设也能制约规范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
电子政务立法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业务水平不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互连互通不畅,标准不统一等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快速和健康发展。电子政务的发展环境,尤其是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方面,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严重脱节,大大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2004年我国有两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对规范电子政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为落实行政许可法,各级政府多会采用行政干预的方式,管理部门将为集中办公的各窗口单位,创建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网上并联审批,新的电子政务系统将替代原有的旧的独立系统。
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草案)》表决并获通过,法律的通过,使网络信任方面的问题得到根本的改善。2004年,全国已建成CA认证中心约80个,发放电子证书超过500万张,在金融、税务、报关、工商年检等行业和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电子签名法》的颁布实施,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发展过程中问题依然不容乐观
2004年,电子政务在平静与务实中得到快速发展,业界更是对电子政务进一步发展充满着激情。但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严重的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地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把注意力放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上。我国电子政务是在受外国影响下,由国务院牵头建立,自上而下逐级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原动力不足。同时,各地电子政务整体发展和应用水平不高,发展水平不均衡,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差异非常大,效益总体上还不明显,外部环境中还存在明显亟待改善的地方。
缺乏统一规划,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多。目前,国务院对电子政务缺乏总体可操作实施规划细则,一方面各省、市、自治区建设地方系统体系,另一方面国家部委也在建立各自系统内的网络体系。由于各自为战,缺乏统一规划与协调,信息资源无法共享,条块分割严重,最终形成“信息孤岛”。同时,电子政务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战略眼光,所以各地去年建成的系统,今年就又要升级,如此低水平重复建设,给国家资产造成很大损失。
面对国家立法和标准滞后的挑战。我国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方面立法存在的问题相当严重,目前还没有电子政务的整体立法,立法滞后是非常明显的,立法的滞后成为影响电子政务建设的瓶颈,影响了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包括电子签名、电子文件、数据保护和身份认证等一系统列问题。标准化是电子政务的基础性工作,是电子政务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的前提。没有标准,国家有关的立法、执法就会因缺乏相应的技术尺度而无可操作性。因此,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制订一套完整而切实可行的标准规范体系,以确保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
IT服务厂商面对同质化及国际化竞争。国内电子政务IT服务厂商大多是“半路出家”,企业发展普遍缺乏长眼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市场上2/3的软件是外国产品,操作系统和大型应用软件更是约90%是国外产品。金山公司的WPS办公软件曾经是国内最成熟的办公软件产品,肩扛民族软件产业振兴大旗的排头兵,可其市场份额从辉煌时的95%数字降为不到10%了,而微软的Office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是90%。政府采购虽然规范市场、发展正版、支持国产,但如果国产软件认为这是一块自留地,不在资金、技术、管理上加强自身,那政府采购可能保护不了。
CIO处境尴尬,人才战略急需调整。在去年中国50佳CIO评选中,全国党政机关只有两人入选,这与目前如火如荼开展的电子政务浪潮和电子政务在信息化市场上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的地位极不相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党政机关人才的尴尬。目前,大多数党政机关仍实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信息技术处/科(信息中心)”的模式,政府CIO只是个技术的中层领导而没有进入决策层。同时,我国公务员运用信息工具的水平较低,难以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据国家行政学院对司局长培训班的一项调查,大约有20%的公务员对计算机操作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
2004年已经成为过去,而电子政务建设还有很长路要走。电子政府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组织结构调整、管理理念和管理服务模式转型等,回顾历史,无论是1993年底中央政府主导的“三金工程”、1999年四十多个部委倡导发起的“政府上网工程”,还是2002年的电子政务试点工程,无不印刻着政府明显的痕迹。
2005年,电子政务市场将全面启动,电子政务厂商及服务供应商不仅推出各种产品和服务,更是积极引入国外先进思想和电子政务建设运营模式。在政府直接投入这种传统模式占有支配地位的同时,企业和民间的投资将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外包将在各地快速启动,采取外包的方式强化政企共同参与的,出资方赋予特许经营或给予优惠政策;系统集成方、运行维护方、监理方三个角色通过公开招投标参与系统建设;政府是制订标准、支付运行维护费或使用费的使用方角色和进行监管的监管方角色,这样,在“电子”得到保证的基础上,政府将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政务”上。而随着运营模式的变化,电子政务厂商和服务供应商将更大程度的参与建设,电子政务市场在硬件、网络、软件及IT整体市场中得到全面高速增长。
来源:grp.com.cn
(网页编辑:秋月)